03.04 這樣富養女兒,母親悔死了

在一期法律節目中,我看到這樣一個案例:小菲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家庭,母親為了“富養女兒”,經常自己縮衣節食,把省下來的錢都花在她的身上,吃高檔餐廳,穿名牌服飾等,儘量滿足她高消費的生活水準。使得小菲從小就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


這樣富養女兒,母親悔死了

圖片與本文無關


長大以後,小菲不想找工作,母親也認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於是,憑著漂亮的外表,小菲嫁給了一個條件還不錯的公務員。結婚以後,丈夫每天出去上班,小菲就在家裡待著,沒事就在網上購物,把家裡的20萬積蓄花了個精光。等丈夫問她要錢交房子首付時,她瞞著丈夫向朋友東拼西湊才得以應付。後來,為了還錢,小菲在一個朋友的指導下,網購了幾張別人丟失的身份證,辦了好幾張銀行卡,用透支的方式拆東牆補西牆。再後來,她債臺高築無力應付,就換掉手機號碼躲避債務……再後來,大家應該能想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小菲被判刑6年,丈夫也剛跟她離了婚。


這樣富養女兒,母親悔死了


小菲的母親後悔不已,她一味地用物質來“富養女兒”,卻忽視了精神的需要,才使小菲落得如此的結局。那麼,“富養女兒”應該如何“富養”呢?明白人都知道,真正富養的應當是孩子的精神世界。

1.指導孩子多讀好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豐富孩子的視野、提升孩子的品格最為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閱讀。但不是所有的書都是好書,也不是所有的書都適合孩子閱讀,所以,做父母的要指導孩子看書,幫其挑選真正有利於孩子成長和身心健康的書。比如:古代詩詞、天文地理、文學名著(有青少年版的)或歷史人物、有關科學探秘的書籍以及包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等等,都能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這樣富養女兒,母親悔死了


2.經常帶孩子出去旅遊

讀書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孩子對大自然的欣賞、對民俗風情的理解以及對另一環境裡的人的生活狀態的認識,都會對孩子未來的生活和職業選擇產生影響。

現在,身邊有不少朋友一到寒暑假,就帶著孩子出門旅遊。一來為孩子減壓,借旅遊的機會放鬆緊張了好幾個月的心情;二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通過遊覽各地的名勝古蹟,使孩子置身在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裡,感受歷史文化的厚重和韻味,這比從書本或電視中看到的更加印象深刻。

這樣富養女兒,母親悔死了


3.培養孩子多種技能和興趣愛好

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認為成績好才是王道,於是,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引導和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上。而文章開頭的案例裡,小菲的母親把精力都放在用物質“富養”女兒上,他們都忽視了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層面。其實,從社會對未來人才的要求來看,真正能在社會上獲得很好發展機會的人才,都是具備很好創新能力的人和全面發展的人,因此,父母不要為了追求短期的效應,而忽視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比如讓孩子學習科技小發明、游泳、唱歌、跳舞、繪畫或者玩“創客”等等,不僅能豐富孩子的生活,還能讓孩子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孩子的精神世界豐富了,他認識世界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也會提升,相應的價值觀也會發生變化,不會再空虛到只能用網購來打發時間,更不會為了錢去鋌而走險做違法的事情。如果您認可我的觀點,就動動手指點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