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疫情对微型企业影响最大,企业该怎么自救?


危机也是机会,越是危险越能激发动力,我认为要积极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最当务之急是做当前最需要的东西,最紧急的服务。全球疫情展开,口罩成为硬通货,消毒更是不可或缺,小微企业们报团取暖,为当前社会做贡献也成就自己。


西秦十三


我先说一下,我们家就一个小小的厂子。怎么自己,我没房子就现在小区门口,直接不让出员工也回不来,也在封闭当中。只能等着疫情过去了,然后再开工,没有办法咱们就不给国家添乱啦,一直在家等着吧。着急赚钱着急开工只能会给国家添更大的麻烦,有大家国家才会有自己的小家。等等等。


g快乐一瞬间


你好!我是80后创业小温,很高兴回到你的问题。
我们的小微企业规模小,没有优质客户,利润低,现金流动不足,抵抗风险差。所以这次疫情,会倒闭一大批工厂。
针对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
1.首先问自己有没有意愿要继续做,如果没有就不要救了,免得越陷越深!
2.如果有意愿继续做,请评估自己目前有什么动力可以让你继续干下去:1钱,2业务,3有技术,4有人才
3.以上问题都解决了,请自救
那么请优化你的管理,尽量减少没有必要的成本。


优化业务,尽快回收资金
优化供应商,尽量寻找到好的供应商可以支持你度过困难期
多去银行融资,抓住国家助推小企业的优惠政策。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可以点击关注,一起讨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44bd185acfe435f93fe5dcacde41ed2\

80后创业小温


节源开流

把不必要的开销,如公关,市场活动,差旅,员工高管的福利,广告,不要紧的仓储,员工的聚餐,团建活动,等可暂缓或不必要的开销砍掉!延迟支付货款和其他应付款,做好3-6个月的现金流,条件允许10-12个月以上的现金流会更加安全。


尽可能降低你的租金成本

减低租金的方式其实很多,比如说和房东商量减免租金,现在的大环境下,这个是个大概率成功事件,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或者你可以把你多余的场地低成本转租或出租;或者搬到租金更便宜的地方,比如共享办公或在公寓里进行办公。

砍掉所有3个月内不能产生现金流的产品和业务

前两项是比较容易执行的,毕竟不是切肤之痛。但有一项很多时候会让很多企业家非常纠结。许多时候,这些业务都是一些基于未来孵化的业务或产品。

他们的一个特点就是,创新型业务或产品通常都是老板发起的,所以老板都有一种情怀在里面,实际过程中往往舍不得下手。

凡是看起来很美的东西,往往离钱会很遥远。离钱近的产品,往往都是刚需类的产品。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犹豫,砍!

尽可能减少人力成本,但不要忘记人才是最大的财富

许多人一想到减少员工成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裁员。

如果要裁员或降薪,有4个步骤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步:尝试和员工协商阶段性降薪,共度难关,这时往往高管先要主动降薪或冻薪,起到带头作用。

第二步:找到同心人,协商降薪或冻薪方案,共度难关。我们在评判员工的时候,会有两个标准,一种叫“同心人”,一种叫“同路人”。“ 同心人”指的是ta是那个和你一条心走到终点的那个人,而“同路人”指的是Ta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的人。

绝大多数的员工,都属于同路人,但往往患难见真情,这时候,愿意与你共患难的员工,是最宝贵的“同心人”,这些员工,也是将来要尽可能保留的革命火种。

而如果真正的危机到来,公司的最差情况就是进入到极限节流模式,也就是那段期间,公司只剩下“同心人”,以无薪或低薪状态持续几个月。这种情况,可以为企业减少几乎所有的人力成本,如果在极限节流模式下,3个月业务没有起色,我的建议是可以考虑快刀斩乱麻,尽快结束该业务了。

第三步:如果裁员,最好一步到位,不要分多步。原因是,每次裁员,都会导致军心涣散,多次裁员会引起员工恐慌情绪,哪怕留下来的员工也会惶惶不可终日,更不用提会比平时更大的战斗力了。

第四步,不是越贵的人越先裁,而是看该员工是否能创造高出其薪酬的价值以及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可度。

尽可能缩减不必要的营销成本,但如果是正回报的营销投入,反而应该适当增加

这个时候,应该非常认真的评估每一块市场费用。果断减少甚至砍掉一切不必要和低效的付费广告。当然也不要因为恐慌就马上一刀切,因为营销本质上应该是给企业带来收入和利润的,盲目地停掉往往会导致本末倒置。

延长账期,贷款期限,申请补贴,税费减免或豁免部分债务

积极主动与企业相关各方沟通,为企业最大限度争取更多的现金流周转能力,往往有许多中小企业主会忽视。作为企业一把手,可以主动与供应商或服务商商量延长应付账期;与银行或贷款机构申请延长贷款期限或延期还款;

与部分供应商或金融公司商量是否可以豁免部分债务;时刻留意并及时申请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补贴和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1319健康与塑形


中小企业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和转机!

要想破局先要了解形式:了解两个群体的形式。

首先分析自己的客户:

1、在家不能出门,消费条件。

2、客户收入锐减,消费前提。

再分析员工:

1、工作受限,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

2、不工作发不发工资,没有收入企业拿什么发工资。

综上所述小企业遇到最大的难题是消费场景和资金问题。在找到答案前我们不防看看别人怎么做。

恒大:

1、网上认购。

2、转介绍可得佣金。

阿里:钉钉服务1000企业组织在线2亿人。

腾讯:视频会议。

华为:华为云。

金山:WPS网络办公。

可以看出来互联网留给我们巨大的空间。

两个方向:

1、线下转线上,转型问题。有人说了我个剪发的怎么转线上?人都爱美在家都无聊,整合下客户怎么在家美,如何护理头发,保健头皮,推荐点洗发水……维护一下老客户让客户成为一生的忠实粉丝……要么让客户在疫情期间对你产生更大依赖度,要么线上转型消费一下。

2、给客户份工作,增加他的收入,公司形成转介绍。有1千人帮你推你可能就成为互联网公司了。

卖房子的都能在网上卖580亿,我们有什么不可能的?只要你寻找就有出路!






天乾V刘利民


要想熬过这一关,最重要的就是公司恢复工作,最快的创造价值收益!

第一是开工,快速组建了应急领导小组成立,开始逐步召集中层干部集合。召开了管理组第一次微信群视频会议,管理组全员进入工作状态。

  第二是配硬件:有了团队,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正常的工作。由原来在办公室工作,转移到各自在家里工作。销售人员、客服人员都很快的完成了线上部署。最终我们保证了全员上线办公。

  第三是抓文化:做了一个线上的开工仪式,虽然不能到现场,我们还是用视频连线的方式,让每一个同事都露露脸。还在微信群了发放了开工红包。其次呢,每天早上分部门视频打卡,不管怎么样,先在视频中露个脸,让自己快速的进入工作状态。

第四点就是盯绩效:每个人每天都在群内汇报当日工作,每个人可以看到他人的所有工作。

希望每个企业都能度过这次疫情[祈祷]



公子币谈


这次的疫情对所以行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且对绝大多数的行业的影响是负面的,甚至是致命的。我就拿餐饮业为例谈谈中小企业该怎么自救吧。

这几年来餐饮企业遍地开花似的开店也因为这次的疫情踩下了急刹车,即使越来越多的餐饮店已经开门营业了,但也是以外卖为主,而且订单量仍不足平常的4成。大家都在期待着疫情的散去,也在苦苦等待着行业的回暖。眼下对餐饮老板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活下去。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查看租赁合同中是否有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经营时的免租或减租条款,跟房东商量一下。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当然这种情况也很多,那就要靠我们自己了。那怎么做呢

当务之急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减少人员配置,同时适当调整菜单设计,复杂的菜品就暂时停掉。堂食暂时是做不了了,外卖就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现在的消费着肯定有顾虑,比如店内相关人员是否有健康证,是否店内设备经过消毒,食物原材料是否干净。那老板们就要站在顾客的角度上打消这些顾虑,可以在外卖平台上,包装盒上,小票上等等来体现店家对卫生的重视程度,甚至可以另外做一份安心卡,上面标注接手过这份外卖食品的工作人员的姓名和体温,这样看着很有安全感。还可以拍一些图片,视频,题材可以是从食材的处理到最终的成品,重点是要体现卫生,安全。然后图片视频剪辑一下,通过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互联网来宣传,有可能的话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可以参与一些抗击疫情的相关公益活动,以提升社会形象,增强顾客信任,提高获客率,增强公众对店铺品牌的好感度,这也是一个转危为机的好策略。让顾客知道我们商家不仅在疫情期间的采购环节,出餐流程上有标准,还是按这些安全标准严格执行的。不要觉得这些事情繁琐没有必要。现在做任何生意都要做的比你的同行专业,有时候你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往往只是因为你比别人多做了一两步。对吧?更何况现在疫情期间,消费者考虑的就是这些问题。你把这些事情做好了,你就赢得了消费者。

疫情期间其实是很好的自我调整期,往年忙忙碌碌就过去了,今年不但可以好好陪伴家人,还能有足够的时间苦练内功,整顿内部制度和优化人员结构,在反思中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然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菜品的创新和口味上的改进。

我接触到很多有些餐饮老板生意不好怪天怪地,不从自身找原因,经常向我抱怨说客人嘴巴挑剔难伺候,我跟他们说不是客人在挑你的刺,是向你提醒你该提升菜品质量啦。

做餐饮你要想真正做的专业,你会发现这个行业相比其他行业运作起来更复杂,我的工作就是帮助餐饮从业者们把简单做到复杂,再从复杂回归到简单。今年也是我第一次试水线上自媒体,让我们一起努力,寒冬我们已经撑到了现在,春天还会远吗?


开水一壶


疫情对于企业单位的正常复工生产影响确实很大,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到目前为止,整体的开工率实际上是不足5成的。而且中小型企业面临生产经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它的融资渠道相对来说是比较有限的,甚至有些中小型企业由于拉不到正常的融资,导致自己的负债太高,最终的结果可能就会面临破产倒闭。

那么作为我们员工来讲,最重要的一个考虑就是自己的五险一金,包括社保,包括住房公积金,会不会造成中断的缴费呢?那么我们说如果出现中断的交费,实际上国家在这一方面也是完全考虑到,对于中小型企业,那么自2020年的2月份开始,完全免征社保待遇,主要是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大块。对于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那么实行一个地方政策,如果说你所要的地方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并且结余比较多的话,也可以适当的减免,部分的医疗保险的费用。

那么住房公积金这一块明确提出,可以缓交到6月份。也就是说6月份开始再进行补缴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在2月份到6月份之间自身的缴费年限都是连续计算,对于自己住房公积金的贷款也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和麻烦。其实住房公积金这一块是没有必要减免的,为什么因为住房公积金无论是你个人承担的费用,还是你企业单位承担的费用,都是完全进入到个人账户里面去了,所以说最终受益的是我们员工自己那么交费,对于我们员工还是有好处的。

而且我们注意到即便是减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但是它只是针对于企业单位所承担的费用给予减免,我们个人所承担的费用实际上并没有减免,因为我们个人所承担的缴费比例是全额进入到个人账户里面去了,所以说没有减免我们个人的交费,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个人是可以正常累积自身的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并且累积自身的个人账户,所以说对于我们今后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那么即便是五险一金方面出现了中断,实际上我认为影响并不是很大的,其实最大的影响主要在于医疗保险这一块,那么医疗保险,很多地方性的政策也是规定可以进行缓交,那么在6月份之前一次性补缴就可以了,而且在没有正常缴纳医疗保险期间,也给予认定正常的连续缴费,所以说对于自身的医保的报销待遇也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所以说这样的举措还是值得点赞的,对于我们员工来讲,还是对于企业单位来讲都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便利措施。那么无论是企业单位的复苏,还是员工正常享受到社保的待遇,都是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有时间我就想你了


2月26日,除了胡润富豪榜公布以外,还发生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当日,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最新公告。根据公告的内容显示,莎普爱思的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陈德康,已经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放弃承诺函。

这次的转让,会将其手中所持有的近2337万股股份,转让给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上海养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这次转让的两千多万股,占比超过了公司总股本的7%。除此之外,陈德康还放弃了自己持有的剩下的公司22%左右股份的表决权。并一并承诺,会在后续的过程中,继续转让超过5%的公司股份。

简而言之,因为此次的转让,莎普爱思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莎普爱思的实际控制人将由陈德康变更为林弘立、林弘远兄弟。而作为曾经的实际控制人,陈德康算是成功“套现”10亿,安全离场。而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为何还引来如此的关注呢?原来是因为新的实际控制人暗藏玄机……

根据公开的讯息显示,“收下”陈德康股份的上海养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实暗藏“莆田系”。成立于2015年6月的养和投资的两名股东林弘立和林弘远分别持股70%和30%。两人之间,还有着兄弟的关系,当年他们的父亲林春光,正是养和投资的早期出资人,来自福建莆田。不仅此次,林春光同时还是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上海常务副会长。而该产业总会拥有6000多名会员,其中的会长林志忠被称为莆田系四大家族中林氏的代表人物。所以,此次的股权转让,让人们不经怀疑,是不是“莆田系二代”,即将接手呢?

而莎普爱思,其实这些年也没少负面新闻。曾经的它更是靠着滴眼液拿下了7亿多的成绩。多少老年人,自愿掏腰包购买。而这一切直到2017年年底才被揭露。当时丁香医生的一篇名为《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的文章,引爆了舆论,曝光了莎普爱思的内幕。

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患上白内障的患病率高达 65%。如果任由白内障发展下去,的确是有失明的可能。而在我国眼病致盲的原因中,白内障也一直高居首位,高达了 47%。所以,很多老年人,都会甘愿为白内障产品掏腰包。可是,能够治愈白内障的药物并没有,要是真的有的话,解决了多少人的难题的。

就在全世界都在寻找治疗白内障的药物的时候,中国横空出世了莎普爱思。当年莎普爱思砸了巨额广告费,宣称自己能够治愈白内障,获得了多少人的辛苦钱。更是因此, 2016 年的时候,它就卖出了 2800 万支,年销售额高达 7.5 亿人民币。而很多老人也因为轻信广告宣传,购买产品后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最后惨淡收场。

等到真相被曝光后,现在的陈德康却已经准备“套现”离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夯货无疆


虽然说疫情对所有企业都会有所影响,但显然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要远远大于大型企业。而且从自我防卫应对风险能力的角度看,中小企业也远远不如大型企业。小企业运营资金有限,收益也相对有限,家庭生活依赖性高,此外,还要看到一个事实,疫情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对中小企业来说,投资通常是集中在一个相对小的领域;但大企业则不是,所有的大企业,其都是多元化,只是各自多元化的程度和多元化的方式有所不同。对业务单一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果正好是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领域,那企业的发展可能会遭遇沉重压力,甚至可能会破产。

那我们作为小企业主也要舍小我保大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即使失败也有东山再起的时候,人生本来如此,不测与机会共存,不如静下心来多学习沉淀一下,困难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