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嘉靖年间被人称为“鬼才”的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

历史一书生


严世蕃确实被称作是“鬼才”,但此鬼才我个人理解并非如三国时期的郭嘉那样料事如神,思维超前,而是小聪明不断,迎合圣意。当然能够入列《明史.奸臣录》的也决非等闲之辈,严世蕃可以为严嵩和嘉靖皇帝解决难题,这一点是其能力与智慧的体现,但从古至今,不走正途的智慧皆非大智慧!



严世蕃的进阶之路

严世蕃是嘉靖皇帝内阁首辅严嵩之子,也正是这个关系,严世蕃没有参加科举便踏上仕途,这在明朝本来就属于官僚阶级所看不起的,明朝时期常常会以某年的进士来论资排辈,而严世蕃这种拼爹型的官员并不受待见,但毕竟严阁老身居高位,众官员也都不敢说什么。严世蕃也明白这个官僚集团的潜规则,于是入仕之后先被老爹安排到国子监深造,然后才正式进入公务员梯队,由于老爹位高权重,加之自身能力过硬,他的升迁之路相当迅速,从19岁入国子监,到31岁便升任尚宝司少卿,享受正五品俸禄,33岁升任太常寺少卿。



38岁是严世蕃平步青云的一年,他不仅升任正三品太常寺卿,嘉靖皇帝还同意了严嵩“令子世蕃随任侍亲”的请求,也就是说严世蕃以三品官员的官阶就能陪着老爹入内阁办公,这在整个明朝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人了。严世蕃39岁时升工部右侍郎,42岁时再升工部左侍郎,同年加工部尚书衔,这个时候虽然严嵩辞职回家,但掌管肥水衙门工部的严世蕃权势滔天,借机撵财,最终被老爹的小跟班徐阶亲手送上西天。

严世蕃之才

“然颇通国典,晓畅时务。”——《明史.奸臣录》

严世蕃与一般官二代不同,拼爹争取的仅仅是门槛,但一步一步走向高位却凭的是实力,要说其才,严嵩年迈之时,遇到内阁难以决定的难题往往会让儿子给拿个主意,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以质东楼(严世蕃)”。


发展到后来,严嵩直接让严世蕃替父值班,代其票拟,按说这种票拟是内阁审核奏章的关键事务,审核完后还要交给皇帝审定,这样的大事交给严世蕃,可见严世蕃的治国理政之才很是让严阁老放心,而且严世蕃的票拟非常迎合嘉靖皇帝的心意,嘉靖皇帝不仅没有责怪这种代班的欺君之罪,反而对严世蕃大肆嘉奖,这也就促成了严嵩干脆甩手不管,全都交给儿子办理,这种大权落在了严世蕃手里,就成为其横行朝野的资本。


严世蕃的才能不光在于理政,他最擅长的是分析时局。嘉靖时期的内阁班子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严阁老以资历占据首辅之位,后边还站着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中青力量,这里随便一位都堪称历史上著名的权谋家、政治家,在这种内阁班子下,严世蕃还能成为“第七位”内阁成员,也是真有点本事。他帮助内阁解决的票拟难题让这些人心服口服,他翻译的“青词”让内阁元老们躲过嘉靖皇帝的雷霆之怒。当然在严世蕃处理难题的时候往往是以“投其所好”的原则,这正是一个政治家该有的能力,这一点就是嘉靖喜欢他的理由。


“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明史奸臣录》

而在严世蕃看来,天下之才只有三人,一是陆炳,二是杨博,三就是自己。这也是其察人观色的能力,陆炳是嘉靖皇帝的玩伴,嘉靖皇帝是喝着陆炳母亲的奶长大的,因此陆炳提领着锦衣卫,也是一位狠角色;杨博是嘉靖时期的军事天才,做过蓟辽总督,一手撑起大明的边防,回朝后任兵部尚书一职,深受嘉靖皇帝倚重,视为左右手,后来还担任了吏部尚书。

这种人物被严世蕃看作是大才,其实也是对时局观察的很深入,嘉靖皇帝之所以成天休仙念道还能震慑住内阁,无非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和锦衣卫的高压监视,而杨博的军事能力让大明内外皆不敢躁动,这就是皇权的保障。因此随着陆炳和杨博的离世,严世蕃就可以为所欲为的培植势力,这里可以看出严世蕃真正的在官场上做到了“知己知彼”。所以像沈鍊、杨继盛之辈根本也就没被严世蕃放在眼里,弹劾之时就是二人的死期。

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大明拥有四海,倘使朝廷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各级官员清廉自守,开丝绸、瓷器、茶叶通商之路,仅此三项即可富甲天下,何至于今日之国库亏空!”——海瑞

权倾朝野的严世蕃并没有认清大明王朝面临的北虏南倭之形势,按照历史的进程来看,大明王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全国各地的天灾人祸不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严世蕃如果真有大智慧,就应该匡扶社稷,力缆狂澜,而他却在浑浊的官场上继续卖官鬻爵,拉帮结派,明朝上下挥霍无度,国库亏空只得搜刮民脂民膏,激起民变又疯狂镇压,这样使明朝在内忧外患之中更加衰落,历史总是公正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明朝统治阶级的核心集团,内阁里斗争不断,严世蕃父子又中饱私囊,本是肱骨之臣的父子两,最终沦为史书中的巨奸也在情理之中。



严世蕃不仅贪婪,还狂妄,他敛财的手段很多却从不避讳传扬出去,裕王府的岁赐都能在其操控下被暂扣,身为太子的裕王也不得不低头送礼已博取本该属于自己的岁赐,而严世蕃还到处张扬着连太子都得给自己送礼。这样目中无人,无法无天的行为真的算是聪明吗?


当身陷囹圄之中时,内阁中的徐阶成为严世蕃的掘墓人,搬倒严嵩是徐阶朝思暮想的,就像高拱朝思暮想着搬倒徐阶一样,毕竟内阁是个混资历的地方,严阁老七十多还占着茅坑不拉屎,多少会有人看不惯,严家父子轮着占位置的行为是断了其他人的财路,怎么能容忍呢?这样的道理严世蕃不会不懂,但他却没有收敛,甚至也不给徐阶等其他内阁成员好脸色,以至于老江湖徐阶在其罪状中列举了三条嘉靖皇帝最痛恨的条款,一则通倭、二则养兵、三则谋逆!这三条每一项都是嘉靖皇帝心中最不可碰触的,这也反应了徐阶的狠毒和置人于死地的决心。


综上,严世蕃是聪明,是有才,但他偏偏走向了迷途,或许这个迷途是大明王朝当时的大环境所致,但既然号称“鬼才”,总该有知进退之明,但事实上却没有刹住车,人无远虑非智者也,不走正途的智慧真的称不上是智慧!


棍哥观史


严嵩之子严世蕃的外貌,三个字,矮、矬、瞎,长得又矮又胖,而且是独眼龙。但是却聪明绝顶。他曾经认为,当时大明朝只有三个才子:他、陆炳、杨博而已。

严嵩本来没有什么才能,全凭耍手腕爬上去的,对于治国理政一窍不通,每天一大堆事情怎么处理?交给儿子严世藩。明史记载,各个部门向严嵩奏事的时候,严嵩就告诉他们去问“东楼”,东楼就是严世藩的别号。

严世藩虽然是纨绔子弟,但他聪明到“颇通国典,晓畅时务”,也确实是个人才。很多时候,嘉靖皇帝下的手诏,连严嵩都看不懂意思,但严世藩一看就明白,给皇帝的答复没有不满意的。

聪明的纨绔子弟

严世藩利用父亲严嵩的职权,出任尚宝少卿,只是五品级别,却“横行公卿间”,十分嚣张跋扈。

严嵩让各部有事去问严世藩,但是官位高点的还好,九卿以下的,等一天才轮到的是常态,甚至有的排了一天队,到晚上却被打发回去,让第二天再来。士大夫们手足无措,唯唯诺诺。而钻营的小人则熙熙攘攘,装着礼品的行李箱一路排起。严世藩对于朝廷和地方官员的职权烂熟,谁是肥差,谁是清水衙门,一清二楚,所以没一个人能够花小钱办大事,“毫发不能匿”。

纵情声色犬马

严嵩妻子死了,严世藩论礼,应该护丧回老家归葬,但是严嵩太溺爱这个儿子,就请示皇上,希望同意儿子留在北京。嘉靖皇帝同意了,但是不允许他到办公室代替严嵩批阅文件,于是严世藩就每天在家里淫乐。

严嵩接到诏书,对于嘉靖皇帝的问题,大多答复不了,就赶紧派人,拿着诏书去问严世藩。但是严世藩有时候正玩得爽,不能每次都及时答复。而严嵩那边,皇上派的宦官已经去了几波,催了好多次了,严嵩只好自己写,但每每让嘉靖皇帝失望。

严世藩在北京盖大宅子,湖就有几十亩大,满是珍禽异树,天天纵情娱乐,不管多大的官职,哪怕是长辈,也要灌醉了才罢休。

后来,严世藩听人说南昌一个地方有紫气,狂妄到想盖一个比肩王公的宅第,还大肆收揽亡命之徒,打算物起必反的时候投奔日本。这些被徐阶等人拿到证据后,直接一本参了上去,这次严世藩没有逃脱。不过,看严世藩的安排,还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迟早要被收拾,可惜事情败露,终还是作死了。


哇哦历史


导语:严世蕃(1513—1565),字德球,号东楼,江西新余人,明朝嘉靖皇帝的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蕃不是经过科举走上仕途,而是借他父亲的光,先入国子监读书,后做官,累迁至尚宝司少卿和工部左侍郎。

据说说严世蕃和老爹严嵩的长相完全相反,严嵩长得又高又瘦,而严世蕃却是短项肥体,完全就是个官富二代,但是有一只眼睛失明,为人极其简化机灵、识时务、通晓国典,据说还会揣摩他人的心里想法,因此在当时很多人都称他为“鬼才”。

何为鬼才?

鬼才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常常能够找到与所有人都不一样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使用之后,比所有的法子都好使!也就是常人眼里的小聪明,但是,“鬼才”将小聪明发挥到了极致,有时候更甚天才。

至于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我们是看不到了,但是可以通过对他的一些事迹可以看出,严世蕃确实是非常聪明的。

展现严世蕃聪明的事件一写回帖

据说在有这样一件趣事,嘉靖皇帝有一次夜里传圣旨给严嵩,询问一事该如何处理,严嵩与其他大臣一起商量怎么回复比较好,于是决定三人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可是文章回复的内容无论怎么改他们都不满意。

自己都不满意又怎么敢呈给皇帝?因此他们想到,让严嵩去找自己的儿子严世蕃,中间皇帝派太监索要回复好几次,称皇帝龙颜大怒,你们回复的太慢了。

实在没办法,严嵩三人只能拿着自己的回复面见皇帝,皇帝拿着三人的写的回复,一边看一边拿笔涂改,最后下令,让他们回去再写。就在此时,严世蕃的回帖被送来,皇帝一看,瞬间就满意了,于是就按照严世蕃的内容办。

这一事情,更让他们对严世蕃刮目相看,后来皇帝只要遇见政治难题,都会去找严世蕃。

展现严世蕃聪明的事件一斗夏言

在夏言任内阁首辅期间,次辅严嵩和他儿子严世藩就一直很嚣张,而首辅夏言后面发现了严嵩的一些贪污腐败的证据,就准备向嘉靖帝汇报。严嵩得知消息慌了神,就准备了一批珠宝准备送给夏言,当严世藩得知了严嵩这么做就极力阻止,并建议其父子两人一起去夏府认错,让夏言念在这么多年同朝为官的感情上就放了他们一马,果不其然,夏言在他们父子痛哭流涕之间就心软了,就没有向嘉靖汇报。可就是这次致命的心软,让一生清明刚正的夏言,落得个凄惨的晚景。夏言不收黑钱,如果严嵩父子带巨款前往,夏言定然不会心软,但如果打感情牌,夏言有可能会选择放过他们。

能够洞悉人心的严世蕃,是个非常恐怖的人。

严世蕃的聪明程度到了什么地步?

据说严世蕃喜欢喝酒娱乐,每天都是如此,有的时候喝醉了酒睡觉,但是从来不耽误父亲的正事,有时候严嵩过来找他,他立刻起来,用脸盆装满开水,拿毛巾放进去之后立刻拿起来,然后围在头上,反复几次,人就彻底清醒了,完全没有喝过酒的养子,举笔裁答,处置周全,出人意外。

正是因为严世蕃不希望自己喝酒误事,所以才想出这样一个办法,严嵩当政时期,在自己儿子的帮助下,势力越来越大,当时京城内外流传着“大丞相、小丞相”的说法。“小丞相”便指严世蕃。

严世蕃的下场是怎么样的?

严世蕃的死,恰恰是因他的“聪明”。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严嵩失宠,被就地免职;作为他的公子,严世蕃也被流放。可是,严世蕃并没有前往指定流放地点,而是半道自作聪明拐回老家江西新余,在老家大兴土木。

严世蕃劣性不改,在老家欺男霸女还被人给告了御状,嘉靖一怒之下,又将他抓捕回京打入天牢,重新定罪。被关进天牢,这种事搁普通人身上,估计吓也要吓死了。可是,严世蕃根本就没把天牢当回事儿。和他一起被关进来的同党看到他这样,大惑不解,严世蕃却谈笑自若地对他说:

“无恐,狱且解。”

翻译过来就是:不要怕,我马上就要出狱了!

原来,严世蕃早在得知处理他这件案子的主审官员、以及案件进展之后,指示同党,在京城散布消息:严世蕃不仅贪赃枉法,还冤杀谏臣杨继盛和沈链,希望主审此案的官员能够为二人平冤。

按照正常思路,严世蕃落难,理应四处走动关系,为自己开脱;可是,严世蕃不仅没有如此,反而自己给自己泼“脏水”。这种嫌自己死的慢的方法,真的是嘉靖朝第一鬼才想出来的?

对于主审官员来说,严世蕃死有余辜,给他添几项罪名,能让他更“快捷”地上路。于是,冤杀杨继盛二人一案,顺便被写进了奏折里,准备将此呈递给嘉靖皇帝。

杨继盛和沈链被冤杀不假,被严世蕃冤杀也是真事。

可问题是,这件案子是嘉靖皇帝亲自审核批准。换言之,如果主审官员为杨沈二人翻案,无异在说:英明的皇帝也会判冤假错案。

这是臣子之大忌,皇帝啥时候会判错?

这样的折子递给嘉靖皇帝,以严世蕃对皇帝的了解,他不但死不了,还有可能被官复原职;而主审此案的官员,则会被嘉靖皇帝以“诬陷忠良”为名,打入大牢。

此一石二鸟之策,非鬼才,谁又能想得出来。

徐阶一眼道破了严世蕃的计谋,将奏折拦下,重新定了严世蕃的罪名:

一、严世蕃与罗龙文关系密切,而罗龙文里通倭寇。

二、严世蕃私自训练私人武装。

三、根据风水大师的勘察,严世蕃在老家所盖房屋,龙气甚盛。

这几条莫须有的罪名,令严世蕃百口莫辩。虽然徐阶所拟的奏折里,无一字提及严世蕃谋反,可是,通篇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严世蕃欲谋反!

果然,嘉靖皇帝看了奏折之后,龙颜大怒,改判严世蕃斩立决。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严世蕃被处斩。

总结:横行一时的严世蕃,最终的下场是立斩,连秋后都没能熬过去,也算是报应了。比起他老爹在孤苦无依中饥寒交迫而死,他也算是死的痛快。


路之意


翻开《明史》,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存在。


他严世蕃长得很胖,没脖子,瞎了一只眼。由于是官二代,所以有资格在国子监读书,读完书出来,也不用考试,直接就分配工作,先后在尚宝监和工部干过。干的都是肥缺,赚得盆满钵满。有宝贝、好东西敢往家拿;给嘉靖修“碉堡”,也敢层层盘剥;连分配太子过冬的碳,他都勒索,要回扣。所以小日子过得异常奢靡,《金瓶梅》里的西门庆的原型就是严东楼严世蕃。

可是这么牛逼的人,嘉靖是怎么允许他存在的呢?


当然不只是因为他是严嵩的儿子。而是因为他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他吃透了嘉靖的心思。嘉靖到了后期大搞神秘主义,他不上朝,就躲着炼丹。内阁就在他炼丹的地方,弄了个值班室,随时聆听圣意。但是嘉靖偏不好好说,他每次都下达一份“青词”(这是和上天交流的一种方式),然后一堆人就猜吧。猜对有奖,猜错挨一通骂。

通常内阁拿到这玩意吃不准的时候,严嵩就派人从宫门传出去,快马送给严世蕃翻译。如果运气不好,严世蕃喝多了醉得不省人事。严嵩好不心疼儿子,直接一桶冷水把他泼醒,然后再用热毛巾抹干净。严世蕃醒来,立马翻译,一点都不耽误事。

要知道嘉靖年间的奇才特别多,内阁的从杨廷和到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天才少年班出来的。

其中杨廷和12岁乡试中举,19岁中进士;严嵩也是年少成名,5岁启蒙,9岁入县学,10岁过县试,19岁中举;徐阶20岁便考中了探花;高拱“5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17岁以“礼经”魁于乡,张居正更厉害,荆州府神童,由于太年轻太厉害,结果考官顾璘担心“伤仲永”,一直压制,直到23岁殿试中2甲第9名进士。

但严世蕃没有经历任何功名搏杀,就能如此,只能说他的天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可惜的事这么好的天赋,却干尽了坏事。


有一个可以反应严世蕃准确把握嘉靖内心的证据在于,”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这是说,严世蕃认为天下只有三个人是有本事的,除了自己就是陆炳和杨博。

陆炳是锦衣卫指挥使,但是他有另外一重身份,嘉靖的发小,嘉靖非常信任他。嘉靖不靠太监,让内阁如此服服帖帖,实际上靠的就是锦衣卫。而杨博最大的功劳在于,他善于处理军队以及边防的复杂事务。有杨博在,嘉靖不用担心军队和边防,可以安安心心的玩弄他的权术。

后来陆炳死后,严世蕃更是狂得无边。他利用嘉靖的小心思,令严党把整个大明王朝掏成了一个大窟窿,沈炼、杨继盛等忠直之士仗义执言,最终也被严世蕃挖出他们奏折里的字眼,利用嘉靖子嗣单薄的忌讳整死。

但徐阶多年隐忍之后,最终将严世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徐阶装了20年的孙子,最终赢得了严嵩的信任,放松了对徐阶的警惕。在关键时刻,徐阶临门一脚,充分谙熟利用了嘉靖怕失去权力的内心,将严世蕃彻底解决了。


三法司将严嵩父子的罪证罗列后,认为万无一失,因为里面最重要的罪行就是“陷害忠良”。然而严世蕃知道自己主要的罪证是”陷害忠良”之后,非常开心。知道自己不久将无罪释放。因为”陷害忠良”或许是严世蕃干的,但是”杀害忠良”的命令却是嘉靖下的。只要说严世蕃他们有罪,不就意味着嘉靖也有罪吗?嘉靖会自己认自己有罪,下罪己诏吗?显然不可能,嘉靖是要面子的人。

所以徐阶只是把三法司的证词稍微改了一下。他大胆的去掉了”陷害忠良”这一条,突出他“交通倭虏,潜谋叛逆”以及“住宅私拟王府”这些罪名,另外硬是给他加了一条”他的住宅占了一块有王气的地”。可以说这些很多都是莫须有的,这绝对冤枉严世蕃的。

但是这份证词在嘉靖看来,严世蕃你想干(⊙o⊙)啥?想取我而代之吗?我还能留着你?于是严世蕃卒。


严世蕃的死应该说是罪有应得,沈炼、杨继盛的亡灵得以安息了。不过嘉靖其实对严嵩还是挺念旧的,他留了严嵩一条命。可是严嵩80多岁丧子,这命也算够苦的了。


炒米视角


严世蕃这个家伙非常厉害,脑袋瓜子非常够用,可以说是天下奇才。今天给大家讲讲这个严世蕃。

严世蕃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是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的儿子,据史书记载,这小子长得相貌丑陋。
就是说,严世蕃脖子很短,还瞎着一只眼。他并不是科举出身。

并非科举出身,严世蕃的文化水平就很差吗?完全不是,他是那个时代的才子。


“颇通国典,晓畅时务”
,这个严世蕃的知识是相当实用的,具有时代特色。严世蕃认为,自己的才能可以与陆炳和杨博并列称雄。

陆炳是谁,他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兼三孤(少师、少傅、少保)的重臣。他母亲是嘉靖的奶妈,陆炳曾经救过嘉靖的命,深受嘉靖信宠,做锦衣卫指挥使。他干掉了夏言、仇鸾和司礼监的李彬。

杨博也很厉害,文武双全,出将入相,战功赫赫,为官四十余年,深受嘉靖的信任和倚重,在屡次的政治风浪中屹立不倒。



严世蕃自认为可比陆炳和杨博,他对自己的才能还是相当有信心的。那么,真实的情况如何呢?

严世蕃确实是大才。

嘉靖能当上明朝的皇帝,是个偶然事件。明武宗朱厚照无子,年纪轻轻就死了,皇室成员按资排辈,朱厚熜血缘最近,就继承了皇位。

嘉靖这个人,政治敏感度非常高,他通过“入门之争”、“大议礼”、“入庙之争”等各种政治斗争,斗倒了那班老臣,成功地把皇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把朝堂诸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嘉靖搞的是权力三角平衡术,朝堂上“清流”、“严党”互相争斗,而司礼监从中牵制和扶抑双方的势力,使朝局各方皆无法独大,嘉靖则袖手旁观,左右平衡。

嘉靖信仰道教,通常在宫中修炼和炼丹,很少插手管理具体事务,那么,他就用这种平衡术来控制着朝局。

嘉靖喜欢读经,常遇到一些疑难之处,就在条子上写些隐语,送到内阁办公室。

由于嘉靖这种表达方式十分隐诲,内阁的严嵩和徐阶这帮大臣很难理解,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复。

但严世蕃却知道,他能够迅速窥破嘉靖的心思。
这太厉害了,能够勘透圣心的天才啊!

正是靠着严世蕃善于揣摩嘉靖心思的天才,严嵩父子屹立朝堂多年,历经各种政治风暴而岿然不倒。
这样的严世蕃能没有才华吗?浩如烟海的史册,连博学多才的学士都不能明确记忆,而严世蕃则信手拈来
,“响应如斯”。

不仅是对古代典章,对大明朝的各种“令甲典故”更加精熟,严嵩都难以断决的事情,到了严世蕃手中,举重若轻,“援昔证今,合于律例,凡所处分,人皆帖服。”

这真是宰相之才啊!又年轻又能干,“精神壮健,能任繁剧。”

所以说,大奸大恶之徒必是大能大才之辈,没有出众的能力,岂能有本事成为大奸?古今历史,从来如此。
看严世蕃这能力,贪酒好色爱吃,“饮宴御女,日不暇给”
,公事又多,“冗如猬集”,但他拿热毛巾擦擦脸,马上就精神瞿烁,“举笔裁答,处置周悉”。

不亚于三国时代的庞统吧。

能处理政事,还善于搂钱。严世蕃没有经过科考,通过他父亲严嵩的门路,进入了国子监,然后进入朝中当官。


掌握着两样:工部左侍郎,掌尚宝司事。

搞工程和盖章子。

多么精明啊!嘉靖皇帝喜欢搞基建,而严世蕃把预算、工程和决算盖章揽于一手,这能不发财吗?

有皇帝嘉靖的信宠,有老爹严嵩的庇护,朝堂上大臣们出于工作需要,偏偏还离不开他。
别人无法揣透嘉靖皇帝的心意,


只有严世蕃能够“不忤上意”,所拟的奏折“上果依拟”。

有恃无恐,掌握了嘉靖的“圣心喜怒”,严世蕃实际上就掌握着大明王朝的朝局。
利用嘉靖,严嵩和严世蕃
父子就大收贿赂,排挤异已,甚而“诛戳忠良”。

“即世庙英明,入其笼络而弗觉也”。

严世蕃对人心的勘测很深,任何人也瞒不过他的一目了然的独眼。

有一次做修河道工程,他的部下拿了十万两工程款,实际上用了五万两就完成了工程,还剩下五万两。这个部下就私吞了两万两,给了严世蕃三万两。 严世蕃一眼就瞧穿了他的诡计,把他叫来: “把剩下的钱交出来,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

这个下属还想抵赖,严世蕃怒道: 就你这狗脑子,还想糊弄我?这个下属只好把私吞的两万两银子交了出来。

当时有个大才子名字叫王世贞,这个人很有名,他交际很广,和很多朝臣都关系不错,比如张居正、杨继盛、戚继光等。

严世蕃通过政斗,利用嘉靖之手杀掉了杨继盛,而王世贞替杨继盛收尸,大哭祭奠,这让严世蕃很不高兴。严家父子就诬告王世贞的父亲王忬,把王忬下了狱。王世贞大惊,就登门行礼,重金相求,请放过自己的父亲。严嵩父子表面上承诺了,实际上则加速迫害,指使别人参奏,嘉靖就杀掉了王忬。

王世贞得知内情,心下大恨,就写了一本《金瓶梅》,把严世蕃比做西门庆。“严世蕃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

严世蕃还欺负过裕王太子。

嘉靖与裕王太子感情不是太好。做为裕王,每年都从嘉靖这里领取“岁赐”。而严世蕃居然找借口,扣押了裕王的三年“岁赐”。



太子没有办法,只好向他行贿,严世蕃才下令给了太子“岁赐”。

这简直就是嘬死了。

严嵩父子掌控朝局多年,嘉靖也逐渐开始产生疑忌。
终于,严嵩老糊涂了,犯下
致命的失误,嘉靖终于找到了借口。


让嘉靖住到南城去,那是英宗从蒙古回来时候被朱祁钰软禁的居所,你严嵩疯了吗?想干什么?

居心不良啊!嘉靖十分恼火。让“性颖敏,有权略,阴重不泄”的徐阶,接替了严嵩做为内阁首辅。

趁他病,要他命,徐阶迅速发动官员发起对严嵩父子的弹劾,揭露了其父子以往的种种不法行径。嘉靖大怒,罢了严嵩的官,把严世蕃也流放了。

但这个严世蕃并没有去流放地,而是回了老家,在家乡大兴土想,修盖楼房。恰好,工地上有个小官,受到了严世蕃的欺侮,这个小官就跑到京城,把这事捅出去了,闹得沸沸扬扬。

嘉靖怒不可遏,下令把严世蕃抓到京城,下了狱。

文武百官雪片般的奏章弹劾严世蕃,举报他贪污受贿,杀害忠良,违法乱纪。

严世蕃在狱中得到消息,反而很高兴,他说,“这下,我可有活路了。”但在内阁,徐阶把这些奏折全部扣住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朝堂争斗,徐阶很明白嘉靖的心理,群臣们的这些奏折虽然指出了严嵩父子的恶行,但同时也把嘉靖的责任连带进来了,同时,绝不能让嘉靖认为,大臣们是想借皇帝的手除掉严嵩父子。

于是,徐阶重新拟定了弹劾的奏章,给严世蕃安上了几条完全不符合实际的罪行。
说严世蕃暗通倭寇,


谋逆和叛国。

说实在的,这些都是胡扯淡的事情,严世蕃一样也没有干过,完全都是诬蔑。但是,严世蕃怕的就是这个。而嘉靖呢,要的就是这个。
为什么呢?这就是政治。

皇帝要杀人,并不在于被杀者是否犯过这些罪,而在于理由是否适合。

如果说严嵩父子在朝中犯下的真正罪恶,哪一样又没有嘉靖在背后的支持和放纵呢?而“通倭”、“谋逆”和“叛国”,这样的罪名才能把嘉靖的责任完全摘出来。

于是,“天才”严世蕃走向了他最终的宿命。

然后就是抄家了,有一本名为《天水冰山录》的小册子,记载了严嵩被抄家时登记财产的清单:

晚明笔记《泾林续记》中记载:



严世蕃窖藏金银,严嵩开始还不知道。严世蕃干完以后,请父亲严嵩来欣赏,窖中金银“灿然夺目”,严嵩问道:窖深几尺?左右回道:深一丈。
朝中御史弹劾:



严嵩削官还乡,严世蕃斩首,家产被抄没。官府调派了十艘大船来进行运输,“载以十巨艘,犹弗胜”。

那么,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严世蕃这个人。

严世蕃很有才能,这一点不能否认,他的聪明并非是天生而成,也是通过刻苦和勤奋所获得的,他对经史典籍的精通熟谙,绝不亚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学士大家。

不仅是知识深博,严世蕃对政事的处理能力也相当在行,能胜繁剧,“援昔证今,合于律例,凡所处分,人皆帖服”,有着很高的政务才华。

严世蕃还精通对人心的揣摩,不但对属下,对同僚,对敌手,全部都如掌上观纹,更厉害的是,他能勘破当权者――老狐狸嘉靖的心思,这是尤其难能的。

但严世蕃最终走向了绝路,成也精明,败也精明。

从处世上讲,“人至察则无徒”,过分的精明,在人际关系中,就只能靠智计谋胜算,而缺少转阛避匿的余地。

从朝局上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目了然,勘破众心,真的是一件好事吗?众人皆忌,岂能长久?更可怕的是,皇帝会允许这样一个透视镜的存在吗?

从时代上讲,“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这是个皇权社会,帝王有个特征:无限权力的延续性。什么意思呢?就是老爸当皇帝,儿子当皇帝,孙子也能当皇帝,权力很大,具有延续性。而其他任何个,无论你如何权倾朝野,你能父亲当权臣,儿子当权臣,孙子还当权臣吗?这是帝王的大忌!

所以,人性,朝局和时代决定了严世蕃的命运。

借用清朝重臣和珅的一句诗: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馋嘴肥猫铲史官


严世蕃,嘉靖朝内阁首辅严嵩的儿子,是史上有名的奸臣。纵观他的一生,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他对权利的渴望和金钱的索取,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家中金银古董、珍宝字画数以亿计,良田美宅无数。

二是骄奢淫逸,生活糜烂。他在府上夜夜笙歌艳舞,酩酊大醉。他妻妾众多,平均每夜换3个妻妾,由此独创了用白色绸巾计算淫乱次数的方法,称之为“淫筹”。甚至在为其母守孝期间,也不间断。

三是奇丑无比。《明史》载:“短项肥体,眇一目。”也就是说,严世番体阔腰圆,身体肥胖,粗短脖子,还是独眼龙,这真够丑的。

四是这人还绝顶聪明。被称为嘉靖朝“第一鬼才”和“天下第一公子”。

前三个特点不是本文的重点,下面我们来说说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

(严世蕃剧照)

都说上天是公平的,让严世蕃长了一副丑陋的外表,却也给了他一颗聪明的脑袋。

一、严世蕃记忆超群,过目不忘。

严世蕃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他是在父亲的照顾下,恩荫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像这种纨绔子弟,指望他在国子监里埋头苦读是不可能的,估计都不知把老师气晕过多少次。但这小子从小具有超强的记忆天赋,不但对四书五经过目不忘,而且十分熟悉当朝的法令典故。即使是浩瀚如云的经史类书籍,他也如数家珍。甚至连当朝大多数官员的履历和任职地点,他都能倒背如流。

一句话,就是几乎没有严世蕃不知道的事。

读了几年书后,严嵩等不得宝贝儿子参加科举,想方设法在朝中为他谋了两个肥差,一是任工部左侍郎,主管朝廷大大小小的工程修建。二是任尚宝司少卿,负责掌管朝廷宝玺、符牌、印章等。

(严嵩剧照)

二、严世蕃特能迎合圣意,控制皇帝。

嘉靖皇帝有两大爱好,一是写青词,二是猜谜。

严世蕃写得一手好青词。所谓“青词”,就是嘉靖帝在向上天祷告时,写的一些祭祀文章。据说严世蕃所写的青词辞藻华丽,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且书法造诣颇深,笔力刚劲,字体丰满,深得嘉靖帝喜欢。其父严嵩有“青词宰相”之称,据说大部分作品都是严世蕃代为完成的。

嘉靖帝喜欢和臣子玩猜谜游戏,不管是下达旨意,还是征求臣工的意见,他都一律不予明示,以递纸条的方式让臣工去猜测。经常搞得严嵩等一帮内阁大臣云山雾水的,好在有无所不知的严世蕃帮忙。

别看这个严世蕃整天声色犬马,日日烂醉如泥。只要是严嵩从嘉靖帝那儿递来的字条,他就能立马清醒过来,予以解决。

有一次,嘉靖帝递给了严嵩一纸条。任凭他和徐阶等几位内阁大臣抓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不得已,派人火速将字条交给严世蕃。

这时的严世蕃已经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下人连忙打来一盆滚水,将毛巾浸在水中,反复地擦拭他的头部,数次之后,严世蕃豁然清醒。随即吩咐下人研磨铺纸,略一沉思,写上了答案。严嵩将信将疑地将答案呈送嘉靖帝,竟使得嘉靖龙颜大悦,甚合圣意。

又一次,嘉靖帝半夜读诗书,遇到一个问题,搞不清楚,便递出纸条要严嵩作答。不过,不仅严嵩,纵然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学士们也束手无策。内阁大臣提醒说,不是有严世蕃吗?

等严世蕃答好条子传回宫内后,众臣才豁然开朗,原来皇上是问一个典故出自哪本书?严世蕃明确地指出了书名和页数,后经查找,居然丝毫不差。

还有一次,嘉靖帝凌晨两点询问对某件朝政的决策,几个大臣权衡再三,举棋不定。嘉靖帝等得不耐烦,着太监催促。严嵩只好将自己的票拟上呈。

但他知道皇上肯定不满意,于是派人将严世蕃直接接到内务府来。严世蕃对其父的票拟提出了修改意见。不一会,嘉靖帝对严嵩票拟的朱批返回来了,竟然和严世蕃的想法不谋而合。

正因为严世蕃一味的迎合圣意,又无所不知,在皇上和众臣面前越发不可或缺,骄横跋扈。

(嘉靖剧照)

三、聪明过头,反遭诛杀。

1564年,随着严嵩在朝中的江河日下,严世蕃又一次遭到御史的弹劾。这回嘉靖帝忍无可忍,下令将他逮捕下狱,三司会审。

眼看小命不保,严世蕃想出了一招金蝉脱壳之计。

他乘昔日幕僚前来探监的时机,故意对他们说,我的罪行中,贪赃枉法、聚敛钱财、结党营私,扰乱朝纲都不怕,最能置我于死地的就是杨继盛与沈鍊的案子。希望你们从中斡旋,压下此案,以保我性命。

其实,严世蕃内心明镜似的,他知道,一旦御史们以杨、沈案子给他定罪,他就能活命。因为杀死杨、沈二人的是嘉靖帝,而不是他严世蕃。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不但不会杀了他严世蕃,反而会问罪于审案的御史们。

可惜,他遇到了老辣的徐阶。

徐阶推翻了御史们给严世蕃定的所有罪名,只列了以下几条。

一是说他在一处有王气的地方盖了一座“制拟王者”的宅子。

二是说他的门客罗龙文训练了数百武士,准备外投倭寇。

三是说他的属下突然离开驻防地,企图“诱致外兵,图谋不轨”。

这三条,条条致命,因为每条都触及到了嘉靖帝的底线。

据说,严世蕃在听说了这份罪状后,诧曰:“死矣!”

于是,“第一鬼才”严世蕃在53岁时,被嘉靖帝“斩于市,籍其家”。

(参考资料:《明史•奸臣传•严世蕃》)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严世蕃,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嘉靖朝内阁首辅严嵩的之子,《金瓶梅》中西门庆的原型,被称为嘉靖朝“第一鬼才”和“天下第一公子”,据《明史》记载:严世番体阔腰圆,身体肥胖,粗短脖子,还是独眼龙,其丑无比。

有首辅老爹,自然不用象百姓家的孩子一样爬半夜,起五更,而是直接恩荫进入国子监,读完书出来,直接有两个肥差,一是任工部左侍郎,主管朝廷大大小小的工程修建。二是任尚宝司少卿,负责掌管朝廷宝玺、符牌、印章等。

上天是公平的,给了严世蕃一副丑陋的外表,也给了他一颗聪明的脑袋,这家伙从小博闻强记,过目成诵,不但对四书五经过目不忘,而且大明朝的各种“令甲典故”更加精熟,即使是浩如烟海的史册,他信手拈来。

嘉靖皇帝喜欢看经史类书,遇见不明白的地方,就用朱笔写在纸片上,令太监交给严嵩等人讲解,经常搞得严嵩等一帮内阁大臣一头雾水,好在有无所不知的严世蕃帮忙。

某天半夜嘉靖帝读诗书遇到一个难题,可严嵩、徐阶等值班阁臣都不明白其中之意,因此惶恐无措。”随即抄录皇帝所问,令人飞马送回相府,要严世蕃立马作答。严世蕃当即指出此语在某书第几卷第几页,做何解释,立即回报。严嵩等人找来该书翻检,果然如此,于是按其解释写好交给皇帝,嘉靖皇帝赞许有佳。

据说每当求救信送到严世蕃府上之后,有时他酒醉酣睡,便用大脸盆装满滚沸的开水,浸泡毛巾后,以烫毛巾敷面,如此两三回后,必然精神抖擞,提笔就写,处置周全,出人意外,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好典型。

有一次,嘉靖皇帝凌晨三点传圣旨,询问某事当如何处理,严嵩与大学士徐阶、李本商议半天,举棋不定。无奈只好派人飞马向严世蕃求教。

恰好严世蕃与妻妾喝得酩酊大醉,刚刚睡下,家人打来热水,一翻折腾,一气呵成后将票拟一报嘉靖,竟然和严世蕃的想法不谋而合。

有了皇帝嘉靖的信宠,有老爹严嵩的庇护,朝堂上大臣们出于工作需要越发不可或缺,所以更加骄横跋扈。

对权利的渴望和金钱的索取,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家中金银古董、珍宝字画数以亿计,良田美宅无数,夜夜笙歌艳舞,酩酊大醉。,平均每天换3个妻妾,由此独创了“淫筹”的淫乱计数方法,效仿苻朗,每天清晨醒来,数十位姬妾赤裸伏在床前,仰起颈项,张著口以为严世蕃的痰盂。

嘉靖与裕王太子感情冷淡,但怎么着,人家也是父子爷们,但严世蕃可不是正常人的思维。因为太子没行贿,他居然敢居然找借口,扣押了裕王的三年“岁赐”,太子没有办法,只好向他行贿,公子这才下令财政部给太子发生活费。

严嵩父子掌控朝局多年,嘉靖逐渐产生疑忌。终于严嵩老糊涂了,犯下致命的失误,嘉靖终于找到了借口,1564年严嵩被免。文武百官雪片般的奏章弹劾严世蕃,举报他贪污受贿,杀害忠良,违法乱纪。

严世蕃在狱中得到消息,反而很高兴,他说,“这下,我可有活路了。”但很不幸,他碰到了老油条徐阶。

徐阶明白群臣们的这些奏折虽然指出了严嵩父子的恶行,但同时也把嘉靖的责任连带进来了,同时,绝不能让嘉靖认为,大臣们是想借皇帝的手除掉严嵩父子。

徐阶推翻了御史们给严世蕃定的所有罪名,只列了他“制拟王者”的宅子,外投倭寇和企图“诱致外兵,图谋不轨”三条。

说实在的,这些严世蕃一样也没有干过,完全都是诬蔑。但是,严世蕃怕的就是这个。而嘉靖呢,要的就是这个,为什么呢?这就是政治。

据说,严世蕃在听说了这份罪状后,诧曰:“死矣!”“

第一鬼才”严世蕃,被嘉靖帝“斩于市,籍其家”,役53岁。


美丽青春您真痘


人们常说“西门”对“东楼”,在《金瓶梅》里,西门庆可谓无淫不作的大淫贼,不仅长相奇丑,还爱好调戏良家妇女,在诸多读者眼中既是可恨讨厌。又是滑稽可笑的存在。而关于西门庆的原型,后世的人们也进行过不少讨论和研究,嫌疑最大的就是嘉靖年间的“鬼才”严世蕃了。

严世蕃号东楼,小名还叫庆儿。后世的人们推测《金瓶梅》为明代的大才子王世贞,王世贞的父亲与严氏父子之间有一段私仇,而王世贞为了报这杀父之仇,却苦于无权无势,只好提笔作书,把严世蕃的丑恶形象刻画成鲜明的人物,被人们流传至今。说到严世蕃这个人,人们多半会惦念起他奇丑无比的长相。严世蕃生来瞎了一只眼不说,肥头大耳、脖子极短,整个人的体态畏缩佝偻,让人看了根本无法联想到他其实是个“鬼才”。鬼才归鬼才,虽说有才,但严世蕃确实是明朝时比较大的奸臣,严世蕃平时贪功好利,又喜欢女色,私生活极其不检点,贪污腐败挥霍无度,这几样是被他样样占尽了。

不过虽说严世蕃又丑又骄奢,还是个奸臣,但严世蕃的确是有做奸臣的资本的,历史上无数王朝出现的无数奸臣们统一的特质就是聪明,这点严世蕃也不例外。严世蕃在世的这段时间,明朝已经渐渐走了下坡路,朱厚照在位时就被几个太监带出玩心,长大后更是喜欢在外游山玩水,不理朝事。后来嘉靖得权全凭意外,因为朱厚照没有儿子,只得由血缘最近的嘉靖继承皇权。嘉靖其人内敛含蓄,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且不善与外人交流。朝廷官员大换血之后,嘉靖就沉迷道教,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宫中修炼和炼制丹药。但是虽说信仰道教,深厚的道文化中仍有嘉靖都懂不了的成分,嘉靖读不懂道家深经,又难于开口向别人请教。
但严世蕃很轻易地就读出了嘉靖的心思,并悄悄把经书的释义写在折子上返还给皇帝。这些举动很得嘉靖心意,这么一来二去,严世蕃在嘉靖那的好感度就逐渐被刷高了,嘉靖皇帝也十分信任严世蕃的为人和能力。虽然头脑机灵,但严世蕃的确不是科举出身。不过后世的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严世蕃的聪明程度要超出同时期的宰相许多,他天生就是“做宰相的料”,不说政事上做得怎么样,单论许多科举学子都要考的诗书,一些博学多才的老书生都不一定记全,但严世蕃可以张口就复述和背诵。最重要的是他凭借了自己机智的头脑掌握了皇帝的私人爱好,得皇帝心等于得朝政,这种机灵程度实在令人生畏。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


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嘉靖朝第一权臣的儿子

严世蕃,严嵩唯一的亲儿子。明朝嘉靖帝身边几十年来“圣宠不衰”的严嵩,虽然收了不少干儿子,但只有一个亲儿子,就是严世蕃。

严嵩是谁?清朝政治家张廷玉评价道:

“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严嵩作为嘉靖帝的第一权臣,二十多年的伴君之旅,让他对心思飘忽不定的嘉靖帝揣摩得非常透彻,嘉靖帝喜欢修道,他便倾尽人力、物力、财力,也要投其所好,嘉靖帝经常得了丹药,要让严嵩先吃一颗,原因就是,嘉靖帝还是很谨慎,担心吃了丹药有什么不良反应,就让人先试吃,可是同时这丹药又非常贵重难得,给了一般人他不愿意,于是乎,就赐给严嵩,美名其曰“皇恩浩荡”。严嵩被那丹药毒倒过好几回,卧床不起的时候,嘉靖帝会让人将他抬到自己面前面圣,看到此等惨状,心里也稍稍会有些“愧疚”或是说“心虚”,于是给予他更多的信任。

由此,严嵩几十年在朝堂的地位屹立不倒,残害了颇多忠良之士。后来严嵩年纪大了,对于心思难测的嘉靖帝,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严世蕃便派上了用场。

“大小二丞相”保持权臣地位

前面说严嵩年纪大了,再加上严世蕃这个独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比父亲,他更是将钻营机辨之术用到了极致。

不知大家看过《官居一品》这本小说了没有,里面有一段描述严世蕃的话:

“那严嵩交通宦官,迎合上意。靠着供奉青词骤致显贵!又口蜜腹剑、阴谋谗害了夏首辅,自己代为首相。一时间权尊势重,一手遮天。连着他那儿子严世蕃,也由官生直做到工部侍郎兼尚宝司少卿,那严世藩为人更狠,因有些小人之才、博闻强记、能思善算,聪明狡诈到了极点。

严嵩十分重视他的独子,凡疑难大事,必须与他商量,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以至于朝中有‘大小二丞相’之称。他父子二人济恶,迷惑主上,招权纳贿,卖官鬻爵。官员求富贵者,以重赂献之!更有那不知廉耻者,拜他门下做干儿子,即得升迁显位。有人作诗叹道:‘少小休勤学,钱财可立身。君看严宰相,必用有钱人’!”


在严嵩父子把控的朝堂上,权钱交易屡见不鲜,知县等大小官职,只要你有钱,就能买来当,哪管你有无功名在身!那些钱全都进了严嵩父子的口袋,尤其是严世蕃,胃口太大,嘉靖帝派发下去抵抗倭寇的军饷粮饷他更是大肆揽入怀中,毫不顾忌。

阴谋界的泰斗,构陷之术炉火纯青

严嵩父子惯于党同伐异,攻讦与自己政见不同的人。当时五个阁老里面,严嵩独大,徐阶徐阁老养精蓄锐,从不与其针锋相对,其他三位更是摆设,对严阁老言听计从,从不忤逆他的决定,大家都相安无事。有一次嘉靖帝宣阁老议事时,问了徐阁老意见,徐阁老当时回答得很好,也确实触动了严党的利益,于是严嵩父子记恨在心,如临大敌,准备找机会扳倒徐阶。恰逢那时,东南倭患,抗倭总督张经算是徐阶举荐的人,同属于王学门人(王阳明),张经抗倭,在他的指挥之下,与倭寇三战三捷,捷报分三路,其中一路报信的马稍快于另外两路,于下午城门关闭前进了城,另外两路则晚了一些,要等第二天早晨进城。就这半天时间,那一路八百里加急报信人骑马进入了严府大门,严嵩父子提前得到了消息。


严嵩父子商议,若是这份捷报完全到了嘉靖帝手中,那么他们想要借由张经扳倒徐阶之事必然失败,心里着急,接着,严世蕃想了一条毒计,他仿着东南抗倭监军赵文华的笔迹,重新写了一份奏折(这赵文华是严嵩的干儿子之一,此次下江南就是为了监督非严党的人,以及替严嵩父子捞财)。

他将捷报重写,将战功记在赵文华、胡宗宪等人的头上,关键在于要是去详查这些事,也确实查不出什么错误,他抹除了张经指挥有方的功绩,反而说他不顾法纪,拖延战时,导致明军损失巨大,涨了倭寇的气势,使得百姓受辱,大明受辱,接着说要是有人回护张经,必然是与其同流合污之人,切断了他人为张经求情的道路,并且可以借此弹劾徐阶,用人不力,结党营私。于是,一份捷报被改得面目全非……


第二天,严嵩拿着改过的奏折上朝,他贿赂了嘉靖帝身边的太监,递奏折时先把他的奏折递上去,嘉靖帝看了折子后心生不悦,又看了今天才到的两路加急捷报,看到上面夸赞张经指挥有方,才能获得胜利的赞美之辞后,更是大怒,认为张经冒功,想要蒙蔽他,毕竟他还是更加相信严嵩一点。于是,张经被勒令回京述职,在同一年被斩于西市,一代抗倭将领、民族英雄被奸佞之臣所害……更因为这事儿,嘉靖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徐阶的信任和好感也随之消散,他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近来我注意到电视剧《锦衣之下》里有严世蕃这个人物,似乎不太符合历史中的严世蕃,历史记载说他身材胖,右眼失明,左眼淬人,荒淫无度,贪贪贪!

这等机敏要是用在正途上,后世对他的评价估计就大相径庭了!


史一下没事儿


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明代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的原型就是严世蕃

严世蕃,小名庆儿,号东楼。人称东楼公子。嘉靖年间首辅严嵩之子。为人奸猾机辩,通晓时务,熟知国典。最擅揣摩别人的心思,被称为嘉靖年间第一鬼才。

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

如果聪明是一种天赋的话,那么严世蕃一定是被上天眷顾的一个人。虽然这个人形象不是很好,据传,严嵩长得“瘦削长身”,而严世蕃则生的短颈白胖,并且还瞎了一只眼。总而言之,长得很不好看,估计是遗传其母亲的基因。

但是你要是被这位公子哥的外貌给误导,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位严公子,可是与他父亲并驾齐驱的,严嵩当时是内阁首辅,很多同僚见面都要尊称一生“严阁老”,而见到这位严公子,则要尊称一声“小阁老”的。并不是害怕他父亲的权势,而是这位小阁老确实是有很多过人之处。

首先,他的记忆力相当好,基本上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本领。尤其对于国家的典章制度,倒背如流。另畅晓经济时务,对各地的地方情况以及官员情况,如数家珍。最为重要的一项本领,他很会揣摩明神宗嘉靖帝的好恶喜怒,对皇上的心思,了若指掌。

据说有这样一件趣事,某次,嘉靖皇帝深夜传圣旨,圣旨中询问内阁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某事如何处理,于是严嵩和徐阶经过细细商议后,没人便提出了处理意见,各写一贴,交于太监面呈嘉靖,而很快,帖子就被扔了出来,嘉靖很不满意,只好再商议,再次面呈。如此数次,太监出来传话。说皇上“有怒容”,严嵩无奈之下,派人飞马向儿子严世蕃求救,不多时,严世蕃的回帖随飞马而到,照原样抄录后面呈嘉靖,嘉靖顿时满意,按批照办,这下,让严嵩和徐阶等人真正的对这个严东楼服气。之后,凡是严嵩等对皇上的旨意困惑不得其解的情况,均交于严世蕃,严世蕃则引经据典,每每能获得嘉靖的夸奖。

嘉靖皇帝喜欢读经史子集等书,有时候遇到不解其意的时候,便用笔写在纸上,令太监传于内阁值班房,并且要求立即回话。某次,类似的问题又传到内阁严嵩处,严嵩几人看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在大家都在着急之时,严嵩说:不用着急。随机把问题抄下,命人速传至相府交于严世蕃,要严世蕃立刻作答。严世蕃拿到问题后,当即指出此问题在某书某卷某页,作何解释。严嵩接到汇报后,众人找来该书翻验,果不其然,于是就按照这个答案答与嘉靖,皇帝听后非常满意。

《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话:有才无德,其才足以济其奸。

严世蕃一生足智多谋,但可惜聪明才智没有用在正地方,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道理。他仗着自己的父亲是当朝首辅,且深的嘉靖帝宠爱,自己有聪明过人,认为这天下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基本没有。所以平日里嚣张至极,不但大肆搜刮金银财物,私生活也是糜烂至极,光小妾就有二十七个,同时明目张胆的买卖官职,与父亲一道把持朝政。当时的皇子裕王朱载垕,在没有被立为太子之前,嘉靖帝对这个儿子很冷淡,于是严氏父子对他也很冷淡,就连按照惯例每年给裕王府的岁赐,因为没有严氏父子的命令,户部竟然连续三年都没有发放。最后,这位未来的皇帝凑了两千俩银子送给严世蕃方才解决这个问题,严世蕃逢人便夸耀:天子的儿子尚且给我送银子,谁还敢不给我送?

最终,这位聪明一世的严公子,死在自己的聪明才智下,嘉靖四十三年(1564),严世蕃被次辅徐阶联合多名官员弹劾,定其三大罪:通倭、募兵、占王气。嘉靖帝大怒,将其捉拿,次年斩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