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戰疫”之下,天通苑北街道這個轄區面積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5萬人,每平方公里不少於3萬人,居民眾多而且外來人員十分密集的“小城”,讓整個街道在這場“防疫阻擊戰”中時刻繃緊神經、全力應對。


如何在這個超大型社區中鑄牢“防、控”兩個環節,攸關社區居民的健康安全。天通苑北街道從上到下,採取了一系列“硬核”防疫舉措。


44917、38000、2470、1......


這些數字背後,凝結著街道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物業工作人員等方方面面的汗水與努力,天北街道用實幹向居民交出一份不錯的“戰疫答卷”。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戶的排查信息,

他們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1月23日,當人們還在期待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時,天北街道已制定了疫情應急預案,併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由街道工委書記任組長,街道24小時設專人執守,線上線下全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天北街道機關和各社區(村)工作人員全部放棄假期,開始了他們的“防疫阻擊戰”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農曆大年初一,天北街道各社區工作人員沒有閒著,如何對社區內居民信息、返京情況、健康狀況充分了解,達到社區內疫情風險可“控”呢?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上門排查登記,可是面對整個天北街道13個社區(村)和動輒30層的居民樓,僅靠居委會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


面對社區人手不夠的難題,天北街道工委統一調度指揮,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形成“社區承包制”,即班子成員分包轄區內13個社區(村),各社區“兩委”分包到各樓門,各樓門長、網格員和黨員骨幹分包到戶,街道88名機關幹部下沉社區(村)一線支援。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太平家園工作人員上門登記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北一區工作人員上門登記


整個天北街道上下聯動,平均每位工作人員分配一、兩棟樓,進行入戶登記排查,瞭解居民健康情況、返京信息等,並登記在冊,同時還發放或張貼了《天通苑北街道辦事處致居民的一封信》。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太平家園社區工作人員為不在家的居民張貼“一封信”


像太平家園社區這樣的天通苑地區最早的一批商品房,工作人員需要在六層無電梯的樓道里一步一個臺階的爬樓,整個太平家園社區33棟樓、127個樓門、1534戶居民,工作人員挨個兒探訪,

上門率達到100%,微信步數從沒低於過一萬步。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太平家園社區書記劉建茹的步數統計


面對即將到來的返京潮,社區大、人員多、防控的風險點多、工作人員的壓力極大,天北街道決定採取封閉式管理的措施

,把疫情擋在小區外面。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北一區搭建圍擋現場


1月31日,天北街道各社區按照封閉式小區的要求,一起行動起來,整個天北街道安排工人加班加點,對小區周圍安裝封閉圍擋,每個小區僅保留1至2個必要的出入口。


38000個口罩的使用,

他們一直堅守在“戰疫”前線


按照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在社區門口登記和之前上門排查瞭解到的信息,天北街道各社區共發放了128482張通行證和29594張車輛出入證。居民在社區門口測體溫的同時還需“憑證進門”,對於返京人員則需居家觀察14天后,才能到居委會辦理出入證。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北二區工作人員風雪“戰疫”


服務保障能跟上,才能讓居家觀察居民安心在家隔離,天北街道各社區返京人員平均有一、兩千人,目前大部分都已返京,面對特殊的防疫需求,各社區紛紛調動人力,為居家觀察居民提供幫助。


“服務全部網格化,責任到人”,西四社區書記趙芳向記者講述了她的經驗,所謂網格化,就是把社區每棟樓裡的居家隔離人員的需求、隔離時間、體溫健康狀況等信息通過微信群交給各樓門長收集,樓門長再將信息傳達給社區兩委幹部,最後由社區書記統籌調度。最後打印成的“居家觀察居民需求條”,分發給社區內專門服務人員進行一對一服務,形成社區內有網、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負其責的管理方式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趙芳(紅色長袖)為工作人員部署任務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西四區居委會里的“部署圖”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發給工作人員的“居家觀察居民需求條”


趙芳表示,運用這樣的管理方式既能保障居家觀察居民的生活所需能夠儘快滿足,同時還能方便工作人員統一進行管理。在西四區居委會記者發現一面“部署圖”,圖上貼滿了五顏六色的貼紙,趙芳解釋道,這是為了劃分不同隔離時間,貼紙上面有居家觀察居民的姓名、電話、隔離期滿日期等信息,上面則是責任人的姓名、電話。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趙芳為居家觀察人員收垃圾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工作人員為居家觀察人員送生活物資


“社區從最開始的2000多名返京人員,到現在隔離期內有438名返京人員,綠色、藍色、紅色,還得隔離多久一看便知”,趙芳說。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西四區完整的防疫工作體系


“幫忙收快遞、倒垃圾、買菜......只要有生活需要我們都會盡力滿足”,西二社區副書記楊立新表示,最關注的還是居家觀察居民的健康情況,樓門長要經常電話聯繫,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及時報告。


北一社區書記梁濤同樣表示,目前社區內有大約1000戶居家觀察居民,“安排專人服務,通過微信群收集居民的需求”,梁濤說,除了平常幫居民收取快遞,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集中購物,居家觀察居民一次購買三、四天的生活物資,再安排專人統一送到家中。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北一區工作人員為居家觀察人員和行動不便老人送物資


“服務人員的比例大概是1:10”,北二社區書記韓建榮補充道,社區所有防疫人員平均每人服務10戶左右居家觀察居民,“每人服務的太多居家觀察人員也忙不過來,反而降低服務效果”,韓建榮說。


同時,天北街道利用微信小程序等科技手段,進一步方便居家觀察居民報備體溫信息等,小程序上線以來居民打卡率達到95%以上。


天北街道還購買了測溫槍、口罩、防護服、消毒液、彌霧機等防疫物資供社區(村)和物業公司使用,並進一步加強社區消殺力度,每天對小區內樓道、電梯間及公共區域消毒殺菌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戰疫”一個月以來,天北街道已為一線工作人員發放口罩38000個,重點在社區、難點在社區、壓力在社區、力量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心思更是全部在社區,消耗的口罩數量是工作人員衝在一線的最好證明。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2470人,

他們共同築起“戰疫堡壘”


公共空間的防疫同樣重要,天北街道持續對轄區大型市場、重點商超、賓館酒店、醫療機構、養老驛站、中小學幼兒園、餐飲及藥品單位等開展全面排查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天北城管執法隊和市場監管所在各企業、商鋪排查


“每日上下午持續開展宣傳告知及檢查工作,共投入執法力量340餘人次”,天北城管執法隊負責人向北青社區報記者表示,每天最主要的任務便是聯合天北市場監督管理所和派出所,對轄區商務樓宇、商場和餐館等“三類場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督促商戶工作人員保證自身安全及場所安全的同時,全面排查整治,

確保公共場所防控無死角


除了天北街道和社區(村)工作人員,面對轄區龐大的人流量,更需要外部力量的“增援”。


二月初開始,昌平區委政法委、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區機關事務管理中心、區發改委、區國資委、區體育局、未來科學城管委會及皇城糧油公司等9家區屬單位3批次共計150名幹部報到,與社區工作人員並肩“戰疫”。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昌平區委網信辦工作人員在天北街道參與防疫工作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我們的任務就是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防控疫情”,一位未來科學城下沉幹部表示,目前公司部分部門已脫產,支援天北街道防疫阻擊戰,自己每天要驅車80公里往返於天北街道和位於城北街道的家裡。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一位網信辦下沉幹部告訴記者,自己在北三社區的工作一開始是在社區門口執勤為進出人員測體溫,後來熟悉了之後便與居委會、物業組成“三人組”,在各樓門長的帶領下進行入戶排查,這位區網信辦下沉幹部說:“和居委會工作人員一樣,我們也是社區防疫的一股力量”


天北街道還廣泛發動志願者參與到“戰疫一線”中來,“80後”在職黨員馬屾是北一區13號樓的樓門長,他收到居民建議,希望把電梯裡的風扇加強了通風,馬屾與居委會共同努力、溝通協調,沒過兩天社區裡電梯的風扇便開啟了。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樓門長馬屾(右一)在北一社區門口執勤


西二社區的董秋玲老人今年63歲了,她志願在社區門口執勤,在寒風中一站就是8個小時,董秋玲說:“看到社區工作人員那麼辛苦的執勤,希望能協助他們”。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董秋玲(右一)在西二社區門口執勤


像馬屾和董秋玲這樣熱心的居民還有很多,他們活躍在天北街道的“戰疫一線”,為社區防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在職黨員張偉(右一)深夜12點在西三社區門口執勤


一個個小家的聚少離多,是為了更多家庭能夠平安,如果說一位“戰疫”人員是一股力量,天北街道機關幹部、社區(村)兩委、物業、樓門長、在職黨員、志願者們,與昌平區各“委辦局”下沉幹部擰成一股合力,2470人共築天北街道的“戰疫堡壘”


1個大家庭,

他們也想早點打贏防疫阻擊戰


“已經連續工作了一個多月,社區防疫工作中印象比較深的難點就是眾口難調吧”,西二社區副書記楊立新告訴記者,先前封閉小區時有居民覺得不方便、也有居民覺得更安全。實施嚴格的封閉式管理後,快遞外賣等非本社區人員禁止進入,更是有人贊同、有人反對。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剛剛休完產假的西二區黨支部副書記楊立新(藍色上衣)在社區門口執勤


“本意還是想早日打贏防疫阻擊戰”,天北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北京市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等要求,社區也在進一步落實嚴格封閉式管理、體溫檢測、出入登記、公共空間管理、出租房屋管理等各項防控措施。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記者瞭解到,隨著陸續返京的居民越來越多,如何讓居民們在保證儘量少跑腿、不聚集的情況下買到新鮮的蔬菜,成為了天北街道各社區目前的重點工作之一,各社區設置物美多點、生鮮蔬菜等取貨點,通過社區青年匯訂購草莓進社區等,解決了居民日常購物的難題。


小區本身有個菜站,又在白坊村菜市場聯繫了一家商戶,再加上物美多點等網購菜品在社區內設立專門取菜點”,北一社區書記梁濤向記者介紹道,社區菜站和菜場商戶每天從早上9點開到下午5點,在社區內分三個地點,方便小區內不同位置的居民就近買菜,物美多點的取貨點則是採取了全天候對居民開放方式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北一區廣場內的自助取貨點


北二社區書記韓建榮表示,所有的便民菜站和取貨點均搬到了社區空曠的場地,避免出現人員聚集情況。並要求商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儘量保證菜品的齊全,“米麵糧油水果蔬菜,都要有”,韓建榮說。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北二區的自助取貨點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北三區廣場上搭建的臨時菜站


居家不出門、快遞增多了,為了避免非本社區人員的進入和方便居民收取快遞,天北街道根據北京市社區防控組關於“北京市目前明確快遞送至小區、村指定區域,由客戶自行領取”的要求,各社區(村)規劃了外賣和快遞停放的固定區域,並要求所有人員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北二區快遞停放指定區域


既保證了嚴格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進行,又結合居民買菜、取快遞等生活需求,達到“疫情無情人有情”的社區防疫模式,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天北街道各社區書記不約而同的表示,社區裡返京的年輕人都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看到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還有工作過程中遇到的老鄰居,更是熟悉又親切,防控疫情就是保護自己的家人


天北街道的工作人員們面對疫情沒有膽怯,沒有退縮,也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蹟,這些基層工作者就在每一位居民身邊,用一件件“小事兒”、一個個數字,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居家“抗疫”的北一社區健身隊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北三區7歲“小暖男”為社區工作人員送大米粥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西二區“微信書法展”助力社區防疫工作


打贏防疫阻擊戰,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一個防疫人員與居民的良好社區互助體系,將會大大有助於社區渡過疫情期間的各種難關。在天北街道這個“超大社區”裡,我們對防疫人員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誤會,因為我們是苑裡一家人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44917、38000、2470、1...帶您瞭解天北街道的“戰疫”數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