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費納德都退役時,誰的成就會是最高的?

油油說


費德勒草地成就最高

納達爾紅土成就最高

德約科維奇硬地成就最高

都偉大何必非要評論出誰最強呢?





BinLi918


先來看看目前三人所獲得的主要榮譽:

費德勒:職業生涯單打冠軍數102個,其中包括20座大滿貫冠軍獎盃(溫網8個,澳網6個,美網5個,法網1個),ATP大師賽冠軍28個,年終總決賽冠軍6個;職業生涯雙打冠軍數8個;310周男子單打世界排名第一;2004-2007、2009年,5次年終世界第一;戴維斯盃冠軍數1個。納達爾:職業生涯單打冠軍數82個,包括19座大滿貫冠軍獎盃(溫網2個,澳網1個,美網4個,法網12個),ATP大師賽冠軍34個;北京奧運會男單冠軍(史上男子網球兩位金滿貫球員之一,另一位是阿加西),里約奧運會男雙冠軍;職業生涯雙打冠軍數11個;2008、2010、2013、2017、2019 年,5次年終世界第一;戴維斯盃冠軍數4個。

德約科維奇:職業生涯單打冠軍數74個,包括16座大滿貫冠軍獎盃(溫網5個,澳網7個,美網3個,法網1個),ATP大師賽冠軍33個,年終總決賽冠軍5個;2011-12、2014-15、2018年,5次年終世界第一; 戴維斯盃冠軍1個,ATM冠軍1個。再來看看三人相互交手戰績:費德勒對納達爾共交手40次,以16-24落後;費德勒對德約科維奇共交手50次,以23-27落後;德約科維奇對納達爾共交手55次,以29-26領先。
從目前來看,費德勒還處於領先位置,無論是從大滿貫數量還是從影響力來說,他排在納達爾、德約之前,他優雅的球風、全面的技術給網球迷們帶來許多快樂,影響了一代人。要是在前些年,我肯定認為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男子網球運動員,但近幾年,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在與納達爾、小德的競爭中顯得力不從心,身後這二人追趕的勢頭很猛,納達爾比他年輕5歲,小德比他年輕6歲,考慮到納達爾在紅土的霸主地位,我覺得納達爾還能再拿2-3座大滿貫,但我更看好小德,他的技術比納達爾全面,在草地和硬地賽場都具有優勢,只要他能保證身體健康,我覺得他將來的大滿貫數量會是三人中最多的。
雖然評價一個球員的歷史地位,要從成績、影響力等方面全盤考慮,但畢竟主要以數據說話,因此,我倒是覺得,三人退役時,德約科維奇的成就可能最大。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不喜勿噴,歡迎交流!


刀削麵7665366601696


影響力這個東西是虛的,我們只談數據,就目前看,德約大滿貫數量,世界第一週數,年終第一次數超越費德勒是大概率事件,大師賽數量和三項重大賽事冠軍數量已經碾壓了,年終總決賽差一次,年終這個賽事偶然性比較大,容易爆冷,德約能不能再拿1-2個不好說,費德勒應該很難了。

至於德約和納達爾,大滿貫紅土納達爾比較穩,硬地草地德約更穩,17-19,就差兩個了,未來兩年見分曉,德約大概率會追上納達爾。大師賽34-35,競相追逐,誰多誰少不好說,不過德納都這把年紀了,大師賽不再是重點。年終總決賽和世界第一週數是納達爾的硬傷,比費德差太多,年終總決賽估計納達爾有生之年都難以觸及了。

各項賽事冠軍數量多少,個人預測的順序為,大滿貫:德納費,大師賽:納德費,年終總決賽:費德納,年終第一次數:德納費,世界第一週數:德費納,三項重大賽事冠軍數:德納費,職業生涯冠軍總數:費德納。

生在男子網壇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時代,是球員之殤,卻是球迷之幸,費納德無論誰先誰後,有一點可以肯定,三巨頭必是歷史前三的人物。看一場少一場,且行且珍惜,從費天王開始,未來3-5年三巨頭會一一謝幕,巨頭時代謝幕後,網壇會轉入群雄逐鹿,也可能像WTA一樣菜雞互啄,誰都可能贏誰,技術、戰術、心理、意志、體能、閱讀比賽能力都不再會有三巨頭的高度,網壇難再現今日盛世。


塞爾維亞天王1987


費德勒2001年拿到職業生涯第一冠,2003年首次問鼎溫網;納達爾2004年首冠,2005年首次問鼎法網;德約科維奇2007年ATP首冠,2008年首次問鼎澳網。掐指算來,費納德三巨頭已經統治男子網壇20年!

截止到2019年,38歲的費德勒拿到20個大滿貫賽事冠軍,33歲的納達爾19個,32歲的德約科維奇16個,三人均為全滿貫(澳網、法網、溫網、美網全部拿到冠軍),其中納達爾還是“金滿貫”,比費德勒、德約科維奇多了一個奧運會冠軍。那麼,等到三人都退役時,誰的成就更高呢?

按現在的成就看,自然費德勒更高。20個大滿貫,超過100個的巡迴賽冠軍,創記錄的排名世界第一時長,這些都是其他球員難以企及的。

但如果再過幾年,納達爾反超費德勒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納達爾比費德勒年輕5歲,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納達爾近幾年來,競技狀態一直保持的不錯,而且在參加比賽的選擇上,非常有目的性,經常會策略性的放棄一些巡迴賽,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紅土賽場,放在大滿貫。目前,納達爾的大滿貫冠軍數,只比費德勒少一個,以他在法網的統治力,今年法網結束後,納達爾就有可能可以追平費德勒的大滿貫冠軍數。

這樣,當兩人處在同一起跑線後,年紀更輕的納達爾也就贏得了更多的反超機會。

納達爾還是近10年來,表現最穩定的男子網球選手。ATP有一項數據,顯示各球員過去十年排名在前十的天數,結果納達爾在十年間從未掉出前十,高居第一!而費德勒和德約科維奇分列二三位。能有如此穩定的發揮,這對於小傷小病不斷的納達爾來說,實屬難得。

年近四旬的費德勒,職業生涯已經開始倒計時,在澳網上輸給德約科維奇的同時,又疑似舊傷復發,這也就給了納達爾更大的追趕機會。

相比之下,比納達爾小一歲的德約科維奇,職業生涯應該會與納達爾基本重合,而他難言穩定的表現,也許就是制約他追趕費納的最大因素。

所以,費納德職業生涯的成就,有可能是納達爾>費德勒>德約科維奇。


掩耳盜鈴的鈴


在大滿貫數量上,費德勒目前遙遙領先,不過在和納達爾、德約兩位後輩的交手記錄中,他卻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在大滿貫尤其是決賽中他同樣處於下風。然而,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生涯的幾大紀錄的終結者,卻無一例外都是費德勒。2007年的漢堡大師賽,正是費德勒終結了納達爾的紅土81連勝;2011年的法網半決賽,費德勒又終結了德約科維奇的跨賽季43連勝;2015年總決賽,費德勒再次終結了德約科維奇的賽季23連勝。

另外,從2004年2月至今,三人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把持著世界第一,將對手趕下球王寶座的也幾乎只能是彼此,唯一的一次例外是2016年底,德約科維奇讓位給了穆雷,不過英國人坐了半年多時間,就又讓納達爾搶了回來。而從年終第一方面來看三人更為接近,費德勒五次,德約和納達爾則都是四次。

從上面這些數據不難看出,費納德三人可以說形成了一個連環套,他們每一個人的成就單拿出來都可以在歷史上上傲視群雄,不過三人之間卻很難說誰對誰佔有絕對的優勢。如果沒有納達爾在身後的步步緊逼,很難想象在經歷了那麼多低谷和傷病之後,35歲的費德勒依然在咬牙堅持還拿到了三個大滿貫。


lee宗偉


若論大滿貫冠軍數量,納達爾,德約都有可能超越費德勒;若論在各個場地統治力,無疑納達爾紅土最強,費德勒無疑是草地之王,德約在硬地上並不比費德勒強,尤其是費德勒美網五連冠,史上無人能及;若論對網球的貢獻、影響力,費德勒無疑要超出很多。總而言之,費德勒是目前為止成就最高的網球選手。


廖群文律師


費德勒,小德,納豆退役時三人的成就,這個問題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個人成績,主要包括:大滿貫、大師賽、年終總決賽冠軍數量;

2.年終世界第一次數,世界第一週數;

3.個人影響力,尤其是全世界網球運動的推廣;

以上三個方面綜合表現,截止目前費德勒無論是大滿貫,世界第一週數,大師賽,還是個人影響力當年都走在了最前面!!

當然三人還沒有退役,還有你追我趕的機會,個人傾向於費德勒,因為他把網球這個貴族,優雅的紳士運動表現到了極致!!並且向世人展示了,將近40歲,依然極具競爭力,競爭力與年齡無關!!他真的是個傳奇!!



小梁說體育


個人感覺,如果沒有大的傷病出現,小德希望比較大,澳網和溫網還能持續2-3年的競爭力,(誰讓我是小德球迷呢,哈哈)。納豆排第二,法網還有2-3年(蒂姆已經快踢到屁股了,今年已經感覺有點懸了),美網也有競爭力。費德勒第三,今年溫網(排名不在前八的話,一路碰到高手,感覺希望也不大),明年的澳網(希望也不大)和溫網基本就是最後的機會了。別總提什麼影響力,全球主場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只有硬成績被超過的人,才總拿這來說事。不然的話,他為什麼還在這堅持?你喜歡,不代表別人也喜歡,更不代表再過20-30年的人會同樣喜歡,當年的桑普拉斯地位怎樣,現在誰還提?留在大家記憶中永不褪色的,只有過硬的成績,其它都是浮雲


就是喜歡胖羅


北京時間2月2日,德約科維奇在澳網決賽中在1-2落後的不利形勢下,連扳兩盤完成3-2的逆轉,拿到個人第八個澳網冠軍,並且,他還從納達爾手中搶回世界第一的排名。目前,德約科維奇個人已經斬獲17個大滿貫頭銜,他與比自己年長1歲的納達爾的大滿貫數量差距只有2個,與年長自己6歲的瑞士天王費德勒只有三個。因此,在德約奪冠後,討論當今男子網壇誰是“GOAT”(歷史最佳)的話題瞬間熱門起來。

從整體榮譽來看,德約科維奇目前是三人中落後的。但是,德約科維奇的優勢在於年齡、狀態以及全面均衡的打法。瑞士天王費德勒已經38歲高齡,儘管仍然保持著不錯的競技狀態,但是,除了溫網還有一定的奪冠幾率,其他三大滿貫,費德勒很難在納達爾和德約的身上搶走冠軍。而費德勒的奪冠歷程表明,他到退役前,最多隻能再拿1到2個大滿貫。畢竟,他的20個大滿貫,15個來自新千年的頭10年,另外5個來自第二個10年,也就是說,30歲以後的費德勒,平均2年才拿一個大滿貫。

納達爾與德約科維奇目前處於齊頭並進的狀態,2019年,兩人分別各拿走兩個大滿貫。納達爾在紅土的統治力世所共知。在他的18個大滿貫頭銜中,有12個來自法網。2019年,納達爾也是在法網笑到了最後。以目前納達爾的競技狀態,他繼續拿大滿貫的概率非常高,至少在紅土是比較有保障的。

與偏科的納達爾相比,德約除了年齡上比納達爾年輕1歲(大致可以忽略不計),德約勝在技術更加均衡,在法網之外的三大滿貫更加有優勢。並且,如今,8個澳網冠軍的德約對於這項賽事,呈現出壟斷的態勢。

可以這麼說,不出意外,納達爾和德約在大滿貫數量上超越費德勒應當不是難事,至於兩人誰在職業生涯結束時大滿貫更多,那就真的不好說。只能說,輿論普遍更傾向於年輕而且技術更全面的德約。

不過,成就這種事情,並非冠軍數量決定一切。時代背景、人氣、口碑、影響力這些因素,也會有非常大的加成作用。這就好比在NBA,喬丹不是冠軍最多的,不是得分最多的,但是卻被稱為籃球之神。這其中,既有喬丹個人的成就確實極度耀眼,也有NBA全球化的影響需要一個最佳代言人的推波助瀾。

而如果論時代背景、人氣、口碑、影響力這些場外因素,那麼,以目前來看,納達爾和德約都無法和費德勒相提並論,未來也很難與其一較高低。


知閒君


作為一名奶粉也必須承認,奶牛保持了十年的歷史最佳地位已經岌岌可危,納達爾大滿貫硬指標逼近費德勒,法網再奪1到2冠簡直手到擒來,德約重大賽事賽事冠軍已超費德勒,還年輕6歲,保持2年這樣的水準20冠也大有可能。但現在唯一的變數是:新生代會何時全面崛起?就看今晚蒂姆迎戰德約能否搶班奪權?如果能奪得澳網冠軍,會給年輕一代帶來極大的信心,那麼新生代崛起的號角也講吹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