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针发步枪与传统前装枪相比威力如何?

你的生命我懂一半


题主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题主所说的针发枪就是用击针击发子弹的步枪。在扣下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世界上第一支针发步枪是美国的霍尔M1819,但因其应用不多而被迅速淘汰。而德莱赛M1841号称是世界上第一支被广泛采用的军用后膛装填步枪。它采用的是“针刺”发火原理。也就是弹丸、起爆药和黑火药全部装在一个圆筒状纸弹壳中,但起爆药不是装在弹壳尾部,而是装在弹丸底面中间的。当扣动扳机后,弹簧的力量释放细长的击针,从枪机前端刺入弹膛内枪弹纸壳的底部,并一直向前直至刺到弹丸底部的起爆药并将其引爆,继而点燃纸壳内的黑火药。在枪机被打开以前,其击针后部的一个扳手必须要先行移动,然后才能旋转并向后打开枪机,装填下一发子弹,再将枪机推到位并旋转关闭弹膛。在击发之前,需要用手将击针后部的那个扳手竖起并向后旋转到待击位置。

针发步枪的优势是人在卧倒的情况下也可以装弹,而传统前装步枪必须要站起来从枪口装弹。而且针发步枪采用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射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一比较,使用传统前装步枪的军队肯定打不过使用针发步枪的军队。

再来了解下传统前装步枪。顾名思义,前装枪又叫前膛枪,是由前面枪口装子弹的旧式滑膛枪。最初,前装枪的发火装置是在枪管上有—个通往药室的开门,称为火门或点火孔,任何火星或火源都可以用于点火。而后,发展到使用有助于点火的、山粉状药制成的点火绳或火绒。火绳或火绒夹在“c”形或“S”形夹头里燃烧,夹头装在枪管尾端或枪托侧面的枢轴上,通过转动夹头点燃枪管内的发射药。这种发火方式使枪的观察、瞄准和火力控制得到了初步发展。但因为其装弹射击时,必须要带上撞击式火帽、火药、铸造的弹头、火药量具以及被甲布条。注定其射速比不上针发枪。虽然传统前装枪射出的弹丸初速达到了现代步枪的威力。如迪克西0.40英寸口径火帽击发步枪枪管长1016mm,枪弹装5.83g 火药时,其射出去的弹丸的平均速度达到了675m/s,是不是挺吓人的?但实际上尽管其初速很高,但速度损失得也很快,这使得它的平均弹道形成一个大射角弹道,在射程达到140m时,就很难命中目标,选比不上针发枪。

总结:两者相比,各有优势。但总体上看,针发枪的优势远大于传统前装枪。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传统前装枪的威力确实比针发枪的威力大。因为针发枪的弹药属于定量装好的,而传统前装枪的弹药则可以按照需求来装配。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另本人在部队服役十二年,对部队有一定的了解。欢迎各位家长和战友关注咨询当兵入伍,考学转士官和士官转业等问题。


路漫漫吾求兮


肯定是针发枪的威力弱了丫

同等装药,同等弹丸质量情况下,前装的燧发枪枪管就是一根单口的管子,后膛只留有一个用以引火的传火孔,闭锁能力很强,发射药膨胀的动能大量作用于推动弹丸

而早期的针发枪不行,他的枪机是活动开闭锁的,只要是个活动件,多少会有点漏气

因此,普鲁士人的德莱塞针发枪虽然6发/分的射速比当时前膛枪要高三倍,但初速仅有300m/s,最大射程仅有600米,同期的前膛枪基本都有400m/s的初速和1000米以上的最大射程。


所以,早期针发后膛步枪因为活动后膛的漏气问题,导致发射药动能浪费。直到19世纪60年代后的金属定装弹才解决这个问题


疯狗的轻武


这个针发步枪的说法还是头一次看到,听起来还蛮新颖的,应该是利用枪击撞针来击发弹药的现代步枪吧!其实无论是现代步枪还是传统前装滑膛枪,两者对于威力的比较是不成立的。因为两者的威力并不来于步枪本身,对于威力的衡量来自于它们所使用的发射药。

其实之所以会从前装滑膛枪进化为现代后装填步枪,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威力不够,而是因为定装弹药从枪膛后面装更方便,更快捷,更利于有效的杀戮而已。可要是非得从威力这个指标来衡量的话,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前装滑膛枪的威力更大。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非常的简单,那就是传统前装滑膛枪对于火药的装量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你可以装非常多的火药并发射弹丸。反观现代步枪就不可以,不同口径的子弹不同的装药量,全部都是非常标准的定量,所以现代步枪的威力是不变的。

可前装滑膛枪却不同,得力于现代锻造技术的进步,前装滑膛枪可以做到比之前的气密性更好,得力于火药的进步,火药的可燃性更好烟量更小威力更大。以前曾有外国的前装滑膛枪爱好者做过实验,利用前装滑膛枪发射一根蜡烛,最后这根蜡烛竟然射穿了一块非常厚的橡木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