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孩子去名校做“鳳尾”還是在普校當“雞頭”?3點不同,天壤之別

如果你的孩子在普通班裡成績屬於第一梯隊,有一次轉學的機會,你是選擇讓他在普通班裡當“雞頭”還是去重點班裡當“鳳尾”?

身邊很多人偏重於: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說法。

就像有人說的:做“雞頭”多好啊,孩子快樂,壓力也沒麼大,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到了重點班,跟學習的機器似的,壓力山大,把孩子搞抑鬱了,得不償失。

孩子去名校做“鳳尾”還是在普校當“雞頭”?3點不同,天壤之別

且看同樣是普通班的“雞頭”,不同的選擇,結果有何不同?

暫不說是做“雞頭”好還是做“鳳尾”好?且看兩個真實的案例:

琪琪和赫赫是一對小發小,兩人不僅是鄰居,小學時還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兩個孩子你爭我趕,時不時還互相搞個小競爭,成績雖然不屬於拔尖,但是都在第一梯隊。

在小升初時,兩孩子的家長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琪琪父母觀點是:寧做鳳尾,不做雞頭。所以在給孩子選擇初中學校時,寧可賣掉了100平米的三居換成小二居,也讓孩子去了重點學校。開始時落差很大,琪琪在原來普通學校不錯的成績,到了重點校竟然排在了中下。孩子有段時間也很失落,好在在父母的鼓勵下,經過一年的努力追趕,到了初三時全班第一,全校第三,當地最好的高中搶著要。

赫赫父母如同大多數家長想法一樣:在普通班當“雞頭”很好。所以在初中學校的選擇上是順其自然。三年來赫赫的成績依然保持的第一梯隊,大人和孩子看起來都比琪琪輕鬆多了,赫赫父母還為自己的決定沾沾自喜。然而噩夢來了,中考成績一下打醒所有人:怎麼赫赫沒考上重點高中呢?發揮失常?判錯卷子了吧?赫赫父母甚至找到學校複查成績,結果是:絲毫不差。

孩子去名校做“鳳尾”還是在普校當“雞頭”?3點不同,天壤之別

為什麼有遠見的父母讓孩子“寧做鳳尾”不做“雞頭”?3個優勢,尤其最後1條,千金難買

第一:學習環境氛圍大相徑庭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每一個孩子都充滿可塑性,把孩子放到什麼樣的環境中,他的“習性”就會自然跟著環境改變。

學習氛圍對孩子有多重要,看看衡水中學就知道了。在通過跳操,標題,嚴格的作息制度營造的高強度的學習氛圍中,衡中的學子才取得了令人側目的成績。

如果還不明白學習氛圍對孩子有多重要,看看衡水中學就知道了。

  • 排隊打餐時在讀書:沒有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 跑操排隊時在讀書:每天5點自覺起床,跑操排隊的空隙都不放過。
  • 晚自習防困自覺站讀
    :為了不讓自己犯困,提高讀書效率而自覺站起來讀書。

每個衡中的學生都恨不得把時間掰開來用。有的網友不禁問道,他們為什麼能如此自律?一方面是與衡水中學的管理分不開的,另一方面是因為衡水中學長期以來形成的濃厚的學習氛圍,來到這裡的學生受這種氛圍的影響,會自然地加入到這種高強度的學習狀態。

孩子去名校做“鳳尾”還是在普校當“雞頭”?3點不同,天壤之別

曾有記者走訪哈佛大學時,看到每天凌晨圖書館依舊燈火通明,在哈佛泡圖書館是每一個學生的常態。

而普通學校普通班的則是完全不同的氛圍,學習相對差的總是輕而易舉地把好學生帶偏,因為人的本性都是避重就輕,做輕鬆簡單的。有些本想努力一把的孩子,甚至會受到學渣們的嘲笑,談起努力的意義的時,很多同學嗤之以鼻。

想起一句話:跟鳳凰在一個團隊裡,你也是鳳凰,哪怕飛得慢一點。

如果你是鳳凰,在雞窩裡呆久了,也就不會飛了。

孩子去名校做“鳳尾”還是在普校當“雞頭”?3點不同,天壤之別

第二:能借助的外力很多,助孩子四兩撥千斤

1、 第一個外力是“名師”的力量:

名校拼的是什麼,是名師,名師拼的是什麼,是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會讓孩子事半功倍。衡水中學一個學霸說過:最笨的努力,就是沒有效率的勤奮,你的目標應該是找對方法。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技巧比汗水更高效!

名師都有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是公認的。

一位初二年級的學生說:一直以為自己物理很渣,結果換了一位物理老師後發現:哇,原來物理這麼好玩,後來物理一路開掛,竟成最強學科。

2、 第二個外力是“同學”的力量:

13歲—16歲的孩子思維敏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壞的影響。對於上初中的孩子說,正值青春期,同齡人對他們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父母的耳提面命與提醒嘮叨。

此時給孩子創造一個單純的、積極的成長空間尤為重要。如果此時交的好朋友是學霸,那他成為學霸的機率也大大增加。相反如果這個階段交的朋友是學渣,那成績想好太難了。

一位過來人說:我當年學習成績很不錯,就是因為被幾個打遊戲的同學天天拉著玩,玩著玩著就剎不住了,越玩越上癮,學習的漏洞也越來越多,最後想補也補不過來了。

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話:你最好是跟比你優秀的人混在一起,和優秀的人合夥,你也將不知不覺地走向那個方向。

3、 第三個外力是“外校”的力量:

優質的教育資源是稀缺的,全世界都一樣。好學校聚集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更聚集了一批最優秀的同類人。

名校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視角和知識的廣度,另外一些稀缺的資源也是名校獨有。

比如,你想不參加高考就保送北京大學,這就要求你至少要在有北京大學保送名額的學校讀書,否則你哪怕是全校第一名,也得不到這個保送名額。

孩子去名校做“鳳尾”還是在普校當“雞頭”?3點不同,天壤之別

第三:能跌倒再爬起來的孩子,是千金不換的經歷

如果問:是一路“牛”的孩子更有出息?還是“間竭牛”的孩子更有出息?我想答案應該是:“間竭牛”的孩子。所謂“間竭牛”的孩子,指成績並不是一路順風順水的優等生,中間可能做過中等生,甚至做過差生,但是無論處於什麼情況,最後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再“爬起來”,直到成功逆襲。

聽過太多一路優秀的孩子,從小習慣了老師的誇獎,同學的仰慕,突然有一天發現有比自己更歷害的人,失去一切光環後,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深得我心:有時候,必須跌到從未經歷的谷底,才能再次站在從未到達的高峰。人生如此,學習亦如此。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人本質心理就是:迴避激烈競爭,害怕輸。其實若想以後走得更穩,就一定讓孩子有過一次跌倒的經歷,只要能從低谷中爬出來,那日後一定不可限量。

著名新生代女演員藍盈盈,在某一期《令人心動的offer》中被問“人的一生,如果有機會,你是會選擇做雞頭還是鳳尾?”隨即她又果斷說出了自己的答案“做鳳尾”。

孩子去名校做“鳳尾”還是在普校當“雞頭”?3點不同,天壤之別

總結:

綜上三條,個人認為當“鳳尾”比當“雞頭”更利大於弊。如果你的孩子有有韌勁、能抗壓的,一定要把握進入鳳隊的機會。因為做了“鳳尾”才有可能做“鳳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