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蝗災的肆虐是因為氣候變化造成?到底實情是怎樣?

進入2020年,我們聽到很多讓人不太開心的,消息,比如中國的肺炎疫情,澳大利亞的山火還沒撲滅,還有非洲的蝗災正在肆虐,甚至已經逼近中國邊境。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次的蝗災,到底是什麼造成的。

蝗災的肆虐是因為氣候變化造成?到底實情是怎樣?

蝗災這種自然災害,好像古代就有,但是總是能夠化解,糧農組織表示,這次非洲蝗災的波及範圍,達到了26萬多公頃,為什麼這次蝗災會這麼嚴重?

最近《國家地理》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指出:

現在全球面臨的這場蝗災,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場蟲災,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在最近幾年持續升級帶來的一個極端結果。

蝗災的肆虐是因為氣候變化造成?到底實情是怎樣?

根據《國家地理》分析,造成這次蝗災的重要原因,是印度洋偶極出現了劇烈的變化。


什麼是印度洋偶極?

這個概念的原理有點複雜,你只需要知道一點,當印度洋西側海面的溫度比正常高的時候,叫做正偶極,如果相反,叫做負偶極。

簡單來說,就是印度洋西側的阿拉伯半島原本很乾燥,是把沙漠,因為海水溫度升高,導致附近陸地的氣候異常溼潤,所以形成了蝗蟲繁殖的有利條件!

這次的蝗災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那得追溯到2018年的5月,一場被稱作“梅庫納”的氣旋風暴襲擊了阿拉伯半島南部的沙漠地區,給沙漠帶來了久違的降雨,這讓沙漠中出現了很多季節性的湖泊。沙漠蝗蟲一旦遇到潮溼天氣,就會在土壤中產卵,只要條件合適,每平方米的土壤甚至可以容納1000只蟲卵。而《國家地理》推測,溼潤天氣幫助阿拉伯半島的蝗蟲,在短短9個月中繁殖了三代,數量增加了8000倍。

第二階段

而到了第二階段,阿拉伯南部的蝗蟲開始了自己的“國際化”之旅,開始跨大洲遷徙。本來蝗蟲的活動應該就此打住,但是沒想到,還有兩件事接連發生。第一件是去年10月,東非地區經歷了一場異常的大範圍秋季降雨。第二件事是去年12月,一場罕見的熱帶氣旋(帕萬)登陸了索馬里,這期間的降雨量大增,這又讓蝗蟲迎來了一波壯大。

第三階段

異常的降雨帶來了巨大的蝗蟲群,這場蝗災也終於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爆發期。在今年2月初,非洲的蝗蟲到達了烏干達和坦桑尼亞。而在亞洲,蝗蟲也從伊朗一路向東,影響到了我們的鄰居巴基斯坦和印度。所以你看,從蝗災擴散的這三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到。

其實原本非洲的蝗災只是一團微弱的野火。但是極端氣候頻繁出現,讓這團火不斷有了新的燃料,最終形成燎原之勢。

蝗災的肆虐是因為氣候變化造成?到底實情是怎樣?

前面我們說了,這次蝗災的始發地,是阿拉伯半島南部的無人沙漠。這個沙漠無人到什麼程度呢?聯合國高級蝗蟲預測官Keith Cressman說,“沒有人知道南部沙漠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偏遠的地方,沒有道路、沒有基礎設施、沒有Facebook,只有一個個和摩天大樓一樣高的沙丘。”所以,蝗災起源的地方十分偏僻,所以一開始就打了人們一個措手不及。

瞭解這些背後的原因,我們會感受到一件事: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應該抱有“獨善其身”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