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邵武历史人物:黄 峭

黄 峭

黄峭(871—953年),讳岳,字仁静,号青冈,又名峭山。唐邵武和平坎头(鹳薮)人,邵武黄氏大显祖。

黄峭幼年聪颖,有胆略。唐昭宗时(约890年),宦官擅权,四镇骚动,水灾频繁,蝗虫四起,凶荒遍告,盗匪出没,民不聊生,而赈灾无闻。青年的黄峭毅然拿出自家的积贮,聚合乡邻,兴办义师,安抚灾民,武装自卫,使地方得以安定。他应召入伍后,陇西郡王李克用见黄峭有干济之才,招致麾下,举为千夫长。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王行瑜、韩建叛乱,李克用请兵讨伐。黄峭随军内佐机谋,外参戎政,平乱有功,升为千户侯,参管江浙两广军务。次年(896年),叛军再次进扰,黄峭又率兵讨平。因勤王有功,昭宗封其为工部侍郎。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政变,黄峭十分忧伤,绝食数日,弃官归隐。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弑哀帝自立,改国号为梁,唐亡。次年,黄峭返回故里并创办和平书院,教谕后人矢志求学,开创了邵武宗族办学的先河。

黄峭娶有上官氏、吴氏、郑氏3妻,各生7子,共21子。后周广顺元年(951年),他已寿高8秩,目睹社会变乱,政局动荡,深感“多寿多忧,多男多惧”,意识到“燕雀怡堂而殆,鹪鷯巢林而安。”毅然均分所积资财给儿子,除留下三妻各自长子奉侍晨昏,遣余子散居各地,并授家谱一帙,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诸子临行时,黄峭口授一诗:“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黄峭无疾而终,享年82岁,葬于鹳薮黄家林山。

黄峭著述见载于邵武和平《黄氏大成宗谱》的《题书院四景》六言诗4首和黄峭后裔黄传贵整理的《黄氏圈论》①。

黄峭后裔繁衍昌盛,如今各系子孙遍布福建、广东、江西、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浙江、湖南、湖北、山东、海南、辽宁等省(市)和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人口逾千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