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寒门高材生痴迷“数论”罢学返家,钻研30年毁了生活灭了理想

寒门高材生痴迷“数论”罢学返家,钻研30年毁了生活灭了理想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宋.朱熹

坚持于一种想法,一个理念,一种信仰,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许多成功人士,凭着多年的执着而取得成功。2013年,一位在赛百味端盘子、送外卖、收银的草根数学家张益唐,凭着一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论文,震惊了整个数学界。而与他相同境遇的“数学迷”刘汉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他到底经历着怎样的人生?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寒门少年,高考状元

1964年,刘汉清出生于江苏泰州戴南镇的一个贫困小山村,父母皆是朴实穷苦的农民。而刘汉清却是和父母不一样,从下就特别喜欢读书,16岁那年以398.5的高分,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了整个镇上唯一一位考上重点大学的人。全镇居民都为他敲锣打鼓送行。

甚至之后的

30年间,他仍保持着“高考状元”的称号。在大学里,他是年龄最小的,成绩却一直保持在中上游。当时,他的专业是材料学,放在今天也是最热门吃香的行业,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工程师。

寒门高材生痴迷“数论”罢学返家,钻研30年毁了生活灭了理想

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或许刘汉清会在今天的某家大企业任职高管或者往研究方向发展。可他的命运却在大三那年发生了转折。

痴迷数学,荒废正业

偶然的机会,刘汉清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名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此文是著名作家徐迟所著,主要描写了早期数学家陈景润在艰苦的环境下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1+2)的事迹。

这在当时的社会大范围内掀起了一阵“数学热”、“陈景润热”。无数的民间数学爱好者纷纷投身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他们凭着一腔的热情,执着地认为只要坚持验证、研究,一定可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他们相信,科学家都是偏执的,无数次失败才能成就最终的学术巅峰。十年间,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收到了整整100麻袋的论文,皆声称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可结果却都是偏离了基础的不合理猜想。

刘汉清也是这些草根研究者之一。

十年时间,大部分狂热者都已褪去热情,回归正常生活,刘汉清的劲头却越来越足,他坚定地认为这条路一定可以走到底。

寒门高材生痴迷“数论”罢学返家,钻研30年毁了生活灭了理想

刘汉清“心无杂念”,像入魔一样,整天泡在图书馆,把所有与数学有关的书籍都仔细地研究了一遍。甚至课也不去上,废寝忘食地恶补数学知识。可他毕竟不是数学系出身,缺少理论知识,

他的研究一直没有进展。

他深刻地反省自己,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够专注,没有把数学研究这件事做到极致,所以无法成功。而他的本专业对自己研究数学非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影响自己的专注度。因此,他把研究数学之外的事都视为浪费时间。

寒门高材生痴迷“数论”罢学返家,钻研30年毁了生活灭了理想

同时,他的专业文化课也越来越差,

曾经看好他的系主任找他多次谈话都无果,每次挂科后只得留级,最后学校也无奈,大家都毕业了,只有他得到的是一张肄业证书。系主任曾建议他转数学系,也被刘汉清拒绝了,他只想从事数学研究,对数学教育不感兴趣。

闭门造车,生活困顿

那个年代,重点大学毕业证书相当于全国最顶尖企业单位的敲门砖,而刘汉清没有毕业证书,只能抱着一沓厚厚的研究资料,回到自己的小山村。贫困的家庭处境并没有把他拉回现实,他在自己的“数学王国”越陷越深。家人和好友多次劝说沟通无果,也只能听之任之。

1985年刘汉清肄业回家后的30年间,他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研究数学,没有从事过任何其他工作,也未帮父母分担任何家务。同乡人也由起初的信任转变为质疑,更有人私下称他为“疯子”

寒门高材生痴迷“数论”罢学返家,钻研30年毁了生活灭了理想

镇里的领导念其是高材生,给他提供了一份教书的工作,竟被他以不是教数学为由拒绝了。

肄业回家第五年,刘汉清的第一篇论文完成,在这之前,他连一篇论文都没有写过。他找了一位在美国的同学帮忙翻译成英文,发在网络上,只得到了三四个读者回复。更是被一位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数学系博士指出基本的错误。消沉了一阵,刘汉清又找了国内著名数学家潘承彪教授来审核,结果令人失望,

潘教授否定了他的结论。

刘汉清的偏执已走向极端,甚至变成强迫症,他只认准一条路,也没有走出去与人沟通,只凭主观办事,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数学这条路上缺少的正是基础,也没有去思考这条黑暗的路是否有终点。

被多次拒绝后,刘汉清并没有气馁,他转而向国内顶尖专业数学期刊《中国数学》、《数学通论》投稿,结果也被一一拒绝。同时,他的身体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失眠,耳鸣,焦虑等问题困扰了他好几年,加上一直没有经济来源,刘汉清只能靠每月400元的低保补助来维持生活。而他当年哈大的同学们都已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

寒门高材生痴迷“数论”罢学返家,钻研30年毁了生活灭了理想

“偏执”造就的不一定是“天才”

我们看到许多科学家、企业家,把自己的信念和梦想做到了极致的成功,可是我们没有看到他们对这个“梦想”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方向,在一条黑暗的路上孤独地行走,大概率是会迷路的。刘汉清想成为第二个“陈景润”的梦想并没有问题,而他忽略了自身的起点和基础,通往成功这条路的方向也就不对了。

令人欣慰的是,刘汉清得到了昔日大学同学的帮助,生活得到不少改善,心态也调整好了,正在自学金融知识,准备再就业。同时,他提到,数学仍然是他的梦想,他会继续研究。我们相信他的人生还会有新的转机,因为他身上有一份执着的劲头,只要把握好方向就会成为他最好的工具。

不可否认,刘汉清是一位有梦想并且付诸行动的天才。

但一个人的梦想、成功首先建立在生活、生存上,现实总是残酷的,只有先在平庸上立足,才能更好地追求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