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推動綠色發展(32)丨“綠色銀行”助力福建長汀摘掉“貧困縣”帽子

10月16日上午,陽光從高大的樹林縫隙間潑灑下來,照耀著成千上萬盆生機勃勃的蘭花。穿行在漫山遍野的蘭花中,66歲的福建省長汀縣四都鎮元仕花卉專業合作社社長廖炎士和記者邊走邊聊,他說:“我種植的蘭花有野外散養的,也有大棚栽種的,無法統計我到底種過多少盆蘭花,只能告訴你,我今年又買了10萬個新花盆。”

推动绿色发展(32)丨“绿色银行”助力福建长汀摘掉“贫困县”帽子

隨後,廖炎士用手一指遠處的石羅坑山笑著問記者:“看見了嗎?那是我新承包的山地,10萬盆蘭花全種到那裡了。我不缺錢,需要錢時就多賣蘭花,不需要錢時就少賣蘭花,多買花盆種蘭花,蘭花就是我的綠色銀行!”

10月15日至16日,記者跟隨生態環境部組織的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採訪團來到了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走訪了長汀縣水土保持科教園、策武鎮南坑村、汀江國家溼地公園、庵傑鄉涵前村、新橋鎮、四都鎮等地,聽到很多當地人自豪地說起他們的“綠色銀行”。

長汀縣地處福建西部山區,曾是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縣,水土流失面積佔國土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山光、水濁、田瘦、人窮”一度成了長汀縣的標籤,長汀縣戴上了“貧困縣”的帽子,全縣共有5個貧困鄉、78個貧困村,很多村民“靠山吃山,砍荒了山,寸草不長。”

“山青、水綠、田肥、人富”成了所有長汀人的願望,而這其中“山青、水綠”是核心要素,是必要前提條件。10月16日,長汀縣副縣長林有分析說,長汀縣走“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是群眾主動參與的結果。只有生態環境變好了,村民種植的林下經濟作物才能豐收,才有可能讓蘭花、油茶等變成村民的“綠色銀行”。

曾經在鄉鎮當過書記、鄉長的李文飛如今是長汀縣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他說長汀縣最初實行誰也不許砍一棵樹的政策時遇到過很多阻力,引導村民種植林下經濟作物也是不容易,很多村民不理解,覺得荒山連草都長不好,怎麼可能種好林下經濟作物呢?

迎難而上,長汀縣經過卓越的努力,終於實現了從濁水荒山到綠水青山的轉變。2017年,長汀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與此同時,長汀縣也實現了“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目標,2018年,河田、策武、濯田、塗坊、南山、新橋、三洲等7個水土流失重點鄉(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2011年相比年均提高了12%~13%,基本達到或超過全縣15348元的平均水平,“山青、水綠、田肥、人富”終於成為現實。

此外,長汀縣多年來充分發揮長汀河田雞、檳榔芋、百香果、米粉等特色農業產業優勢,推廣“企業+基地+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種養大戶+貧困戶”等模式,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村經濟合作社、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讓綠水青山轉化為經濟效益,讓很多貧困戶擁有了各種“綠色銀行”,增收脫困。

新聞背景

生態文明示範建設

上世紀九十年代,原國家環保局(總局)在全國範圍廣泛開展生態示範區建設工作;

2000年以來,原環境保護部在生態示範區工作基礎上,推動開展以生態省、市、縣、鄉鎮、村、工業園區為抓手的生態建設示範區工作;

2013年,經中央批准,“生態建設示範區”更名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命名了兩批共9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29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初步形成了點面結合、多層次推進、東中西部有序佈局的建設體系。

示範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推动绿色发展(32)丨“绿色银行”助力福建长汀摘掉“贫困县”帽子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