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綠色、惠農、環保鄆城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本報訊(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牛騰

)“你拉來的小麥秸稈是20噸,每噸收購價格240元,一共是4800元。”6月12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在鄆城琦泉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看到,鄆城縣武安鎮華營村村民王建輝把從地裡收上來的小麥秸稈送到了麥秸收儲處,並拿到了4800元的收購款。

綠色、惠農、環保鄆城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原來每年花費4萬元粉碎秸稈,現在通過秸稈每年收入24萬元

“我原來在村裡包地,2015年加入合作社,現在種了470畝地。以前的時候地裡的秸稈都是用人工裝,用車拉,一般都是扔在村子周圍的溝邊河沿,那時候扔了也就扔了,從來沒想過秸稈還能賣錢。有的時候不顧得拉出來就得找粉碎機粉碎,小麥秸稈一畝地35元,玉米秸稈一畝地50元,每年光粉碎秸稈都要花費4萬元左右。後來通過宣傳得知琦泉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收購秸稈,從2017年開始把秸稈拉過來賣。”鄆城縣武安鎮華營村村民王建輝說,“原來每年最頭疼的就是處理秸稈,需要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現在不僅省了粉碎秸稈的錢,每年還能通過秸稈多收入一部分錢。去年玉米秸稈賣了500噸,今年光小麥秸稈就已經賣了400多噸,全年的秸稈總量應該在1000噸左右,大概收入24萬元左右。”

“目前我們公司面向所有人收購農林廢棄物,其中農業廢棄物包括小麥秸稈、玉米秸稈、蒜皮等,林業廢棄物包括樹枝、樹根、樹皮等。小麥秸稈收購價為每噸240元,玉米秸稈收購價為每噸230元,樹皮收購價為每噸280元。”鄆城琦泉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

負責人武士軍對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說到。

解決秸稈焚燒問題促進傳統工業提檔升級

綠色、惠農、環保鄆城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武士軍表示,公司從15年9月開工建設,到16年8月份併網發電,建設工期不到一年,是目前國內建成速度最快、運行最優的生物質發電項目。2017年鄆城琦泉收購農業廢棄物為39915.49噸,收購林業廢棄物518509噸,收購其他廢棄物29702噸,共計588126.49噸,全年發電量為4.76億Kwh,供電量為4.33億Kwh,全年消耗燃料55.61萬噸。武士軍表示,鄆城縣作為首批山東省生物質能源推廣應用縣,鄆城琦泉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自足自身優勢,依託山東鄆城琦泉生物發電有限公司,建設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加工中心,計劃新上5條生物質成型燃料加工生產線加工成型燃料,年消耗玉米秸稈、小麥秸稈和棉花秸稈、樹皮枝椏等農林剩餘物6萬噸,相當於節省標煤1.5萬噸。同時計劃在縣域內鄉鎮成立20個合作社(一期建設10個合作社,目前已有5個合作社在建;二期建10個合作社),加工生物質成型燃料,並對周邊居民區進行供熱,為周邊鄉鎮居民提供生物質爐具和燃料,解決周邊居民冬季取暖。全部完工後,年產生物質成型顆粒24萬噸,相當於節省燃料12萬噸標煤,年產值24000萬元,年實現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供熱量達到69萬GJ。

“鄆城琦泉的建設,不僅解決了鄆城及周邊秸稈焚燒問題,而且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投產的時候就建立了精準扶貧辦公室,與100戶貧困戶簽訂了合作協議,每戶每月提供1噸秸稈,企業每年支付3600元,帶動了貧困戶的可持續脫貧。另外還促進了傳統工業提檔升級,項目產生的清潔熱源可替代武安鎮、黃安鎮等周邊6個鄉鎮燃煤、燃油鍋爐,促進木材加工業提檔升級,並且可以滿足部分鄉鎮住宅小區供暖需求。”武士軍說到。

鄆城縣推進生物質能源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多元化發展

據瞭解,近年來,鄆城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把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源,作為改善環境質量、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抓手,利用廢棄農作物秸稈等資源,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推動了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前,鄆城縣投入運行的生物質能源應用項目主要有兩個,包括鄆城琦泉生物質發電項目和聖元環保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加快發展生物質發電,穩步發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積極發展生物質成型燃料加工及生物質爐具推廣普及。

“生物質能源的推廣應用,一方面使板材加工行業的下腳料得到較好的利用;另一方面也給農村秸稈禁燒工作找到了破解的途徑,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下一步我們將利用省生物質能源推廣示範縣建設為契機,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生物質能源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多元化發展。”鄆城縣副縣長王昌謙對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說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