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还会不会选择机关事业单位?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还会不会选择机关事业单位?

我是苏北小县城里的一名事业人员,年逾不惑,在岗位上已经兢兢业业奋斗了大半辈子了,是一名中层副职,也就是所谓的副科长。当然这个副科长是我主动要求的,原先是科长,因为年龄大晋升不上去,所以主动让贤,给年轻人腾开位置,甘当副手,把年轻同志扶上马,送一程。

我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真正的公益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一线服务工作者。年龄一大,就往往胡思乱想,回顾这么多年来的职场生活,有时会不由在脑海中浮现这个念头:相比你多年的付出,你是否觉得遗憾与后悔?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话,你还会不会选择机关事业单位?

学生时代的我绝对是家长的骄傲、学校的荣光,是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我是我们家族里第一个考上大学本科的孩子,摆脱泥腿子,吃上了皇粮,家里倍感光彩,也一度引以为傲,也让那些在土地上挣扎的亲戚们艳羡“还是读书好啊,再也不受累了”。

然而时过境迁,我的优越感、自豪感荡然无存,只剩下了满满的尴尬和惭愧,夹杂点少许的自卑。多年来职场上奋力拼搏、不懈进取,除了换来业务的精通和业务量的增加,工资少许增长外,其他一如往前,什么都没有变化。收获的只有自己不断增长的年龄和日渐沧桑的面容,以及内心的感叹“老了”。

亲戚们的变化犹如脱胎换骨一般,迥然不同了。初中未毕业就出来打工赚钱养家的的堂弟,虽然早年挫折不断,千辛万苦,干过泥瓦工、扎钢筋工等脏活累活,如今否极泰来,办起了废品收购站,一年轻轻松松收入二三十万;自小只会插科打诨、不学无术的表弟,拉起了一个白事吹打乐队,专门提供殡事吹拉弹唱服务,颇受欢迎,收入丰厚;初三后辍学的本家侄子,在不入流的职业学校混了两年,到苏州打工,现在已经在当地落户,有房有车;最不济的另一个侄子,考了个厨师证,整天忙着给人办酒席,月入8000以上……

再回头看看我,除了头上的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的光环外,实在没有值得炫耀和夸赞的地方。身处清水衙门,没职没权,年收入满打满算不到10万元,不及某些没怎么上过学的同龄亲戚的一半。让不少得知我工资收入实情的亲戚嘲笑“原来才这么点,干嘛还辛苦上那么多年学呢?”

在农村这个以收入多少论英雄、定名位的地方,我这样的机关事业人员真的是惭愧不已、倍觉难堪。可即便如此,因为我是高工,工资收入比同事们还要高出一截,他们在亲戚面前是什么处境,可想而知了。

想当初,上班伊始,年长同事指着一个从家属院中推着破旧自行车往外走的瘦骨嶙峋的老人对我说说“看着,这是我们局里的老曹,二十年前绝对叱咤风云般的人物,技术骨干,市里独一无二,获得过省里的奖励,我们的技术都是他教会的。可他业务再好有什么用,提不起来,也只能待在家里。我们将来也跟他一样。”当时我初入职场,正是热情澎湃的时候,对同事的消极思想不由鄙夷“我的人生才不会这么平淡呢,我要创造我自己的辉煌。”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心中的激情和兴奋早已随风飘逝,剩下的只有一成不变的按部就班,上班、打卡、完成指定工作、回家。我越来越像老曹了,唯一不同的是,我推的是电动车,与时俱进了嘛!

我们大部分机关事业人员的宿命注定是一辈子平淡无奇,默默无闻,犹如蜂箱中的工蜂一样,整天忙忙碌碌,进进出出,酿就出坛坛醇香甜蜜的蜂蜜来,供人享用、供人消费,可他们在夸耀蜂蜜美味无比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关注采蜜的工蜂是多么清苦、无聊与乏味的呢?

如若单单平淡无奇尚可,可清规戒律层出不穷、没完没了,让你整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说实在的,为了身上的这身羽毛,我在单位里不敢和人吵架,在社会上不敢跟人争执,唯一敢大声说话的地方只有家了。活得真心累啊。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决计不会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在这里虚耗生命,浪费青春。宁愿像流星一样,哪怕生命再短,也要耀出片刻光华,照亮一片星域,留下瞬间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