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食管癌的早期表現有哪些?

綜合內科張醫生


食物通過緩慢並且有停留感、食管內有異物感、咽喉部有乾燥感和緊迫感、胸骨後有悶脹感以及胸骨後疼痛都是食管癌的早期症狀。

一般而言食道癌最初期,患者不會有不適的感覺。隨著腫瘤在食管部位的增長。胸部會出現脹悶或緊縮感,並常伴有咽喉部乾燥的感覺,似有一種物體堵塞,使胸呈緊縮的感覺,這種阻塞感在吞嚥食物時尤為明顯,由於這種感覺只在進食時發生,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很容易被忽視。

當你正在吃東西的時候,食物通過病變區的時候很緩慢並且還有一種停留感、異物感,且這種異物感總是固定在某一個部位,就像有東西永遠咽不下去的感覺。因為食管口變小了,食物下嚥困難,這些症狀只出現在下嚥食物的時候,進食之後就立馬消失,常常會被忽略,但是這就得注意了。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呢?

保護食管,不能吃過熱,過硬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否則口腔、食管和胃粘膜都會被損害。狼吞虎嚥也會使食管受損。

注意口腔衛生。口腔任何病變都對消化不利,有什麼感染也會容易蔓延到食管。

飲食方面不吃發黴的糧食及其製品。花生,大豆,米,麵粉,植物油等發黴後,可產生黃麴黴素,黃麴黴素是一種強烈致癌物質。

少吃熏製或醃製的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有高度致癌性,可能導致胃癌和食道癌。少吃油炸食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不吸菸,不酗酒。

飲食結構均衡,不長期吃單一食物,不挑食。注意口腔衛生。

及時治療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避免因胃病因素導致胃食管反流。發生反流性食管炎,真菌性食道炎及時治療,定期複查。

除了在飲食和生活習慣等方面預防,平時也要定期查體,越早發現越好:

1、發現早,病變區域小,而且沒有侵犯粘膜肌層的,可以在胃鏡下做粘膜剝離,剝掉病變部位。這樣的食道癌是可以完全治癒的。

2、中期,如未侵犯其他臟器,可行病變部位切除。

3、晚期,可行食道支架術,恢復食道通暢。並結合中藥治療,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限。


持續分享健康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醫露


食管癌早期常常是沒有明顯症狀的,因為腫瘤不大,沒有壓迫食管,所以一般人不會有太明顯的感覺,但是,如果仔細詢問一些食管癌的病人,他們在疾病早期還是有一些症狀的,常見的不適表現有:吞食粗硬的食物如干飯、香腸、餅乾等時可能有不舒服,比如吞嚥梗噎感,吞嚥不順暢,胸骨後燒灼樣的感覺、針刺樣的感覺或牽拉摩擦樣疼痛。食物通過食管緩慢,感覺長時間“下不去”,並有停滯感或異物感。在喝水後才能緩解。由於食管是人吞嚥食物時,從口到胃的唯一通道。食管癌是由正常細胞“變化”而來的癌變細胞,不再執行機體發出的吞嚥信號指令“指揮”,不停的生長並和我們人體爭奪營養,不斷生長長大,而影響食管的吞嚥蠕動功能,所以食管癌患者會出現吞嚥困難;等癌變細胞長大到一定程度,甚至堵塞食道導致食物吞不下去出現進食梗阻。

這些症狀時輕時重,進展較緩慢。隨著病情加重,會出現進行性吞嚥困難,上面這些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先是難嚥乾的食物,繼而是半流質食物,最後水和唾液也不能嚥下。

進食梗阻是食管癌的一個典型臨床症狀,但並不是所有的進食梗阻都是食管癌引起的,凡是導致食管或咽部管腔狹窄,或者功能異常的原因都可以導致進食梗阻。其他可能引起梗阻的疾病有

:口咽部疾病的炎症、異物、損傷;口咽炎、口咽損傷、白喉咽峽炎、咽部結核、咽部腫瘤、咽後壁膿腫等。食管炎、食管良性腫瘤、食管癌、食管異物、甲狀腺極度腫大等。其他如有機磷殺蟲藥中毒、多發性肌炎、外壓性病變,如縱隔腫瘤,心臟大血管畸形壓迫食管、食管裂孔疝、脊柱畸形壓迫食管等;狂犬病、破傷風、肉毒中毒等疾病也可以引起吞嚥困難。所以出現進食梗阻不一定就是食管癌,但需要警惕,需要進一步檢查確定。為了幫助食物通過食管,身體會產生更多的唾液。這導致一些人在食管癌早期出現大量粘稠的唾液的現象。

食道癌的其他症狀包括:聲音嘶啞、慢性咳嗽、嘔吐、反覆打嗝等。食管癌的早期診斷主要依靠胃鏡檢查,但是並不推薦沒有任何症狀,也沒有高危因素的健康人進行食管癌篩查,如果有上面這些症狀,或者有Barrett食管,胃食管反流病等高危因素的人,需要定期檢查胃鏡來檢查食管癌。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食管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很多都是癌腫長大,出現了吃不下東西才來就診的。吃不下東西會表現為進行性吞嚥困難。最後真的吃不下了,才來就診,才發現的食管癌。

作為影像科醫生,經常看到一些患者因為胸悶就診,來做胸部CT意外發現了食管癌。今天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一位65歲男性,咳嗽咳痰,胸悶,做了個CT,肺內倒沒有很大的問題,但是看到食管中段有一腫物,周圍很多增大淋巴結,考慮食管癌,後續他還需要做增強掃描,還需要做胃鏡檢查取活檢。

食管癌

食管就在我們胸部,是連接口咽與胃的通道,吃進去的食物要經過食管才能到胃,全長約25cm。


食管癌是起源於食管的癌症,多數為鱗狀細胞癌。多發生於大於40歲人群,男性多於女性,與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有關,比如,長期嗜酒,飲用烈酒,長期進食過熱過硬的食物等等,所以喜歡喝滾燙熱茶的人也是好發人群,潮汕地區的食管癌是高發的。跟潮汕的朋友聊過,他們說喜歡喝茶就是喜歡喝那一股熱勁,那股燙的感覺,不燙都不刺激。食管長時間受高溫的刺激,慢慢就開始癌變。

食管癌典型症狀,進行性吞嚥困難

食管癌起源於食管黏膜,癌症剛開始萌芽的時候不會引起症狀,慢慢長大,沒有引起食物的堵塞,吃下去的食物可以通過去,都可能不會出現症狀。但是隨著體積增大,吃下去的東西就會受梗阻。

剛開始可以正常吃飯,慢慢得覺得吃飯有點難受,就想喝粥,喝粥喝了段時間,也吞不下去了,只能喝水。這就是典型的食管癌症狀,進行性吞嚥困難,出現這個表現一定要警惕食管癌。早點去醫院就診。


如何才能發現早期食管癌?

剛說了食管癌的早期可以沒有任何不適,所以要發現早期食管癌,只能靠做胃鏡體檢。胃鏡是發現食管和胃病變最合適的檢查,可以每兩年做一次,最重要是這一條,特別是有食管癌或者胃癌家族史的朋友。

如果等到出現了食不下咽的症狀的時候,說明腫瘤已經很大了,才會出現吞不下去東西了。發現自己有吞東西不舒服的時候要儘早去正規醫院就診。

如果懷疑是食管癌還要做食管吞鋇和CT檢查。食管吞鋇可以很明顯得顯示出癌腫侵犯的範圍。做CT可以瞭解癌腫有沒有向周圍侵犯、有沒有遠處轉移,評估癌症的分期。

CT、食管吞鋇和彩超都不能發現早期食管癌,也不能發現胃癌。要發現早期食管癌和胃癌,只有做胃鏡。


小影大夫


我們常說的食道癌,就是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的發病率較高。下圖是一份食管鏡病理報告:



食管癌還在早期症狀往往特別的不明顯,一般到了出現吞嚥時梗塞感時,或者明顯疼痛患者才會到醫院就診。


食管是消化道的一部分,上連咽部,下聯胃的上口賁門,食管的主要作用就是它肌肉收縮的作用下把從口腔進入的食物運送到胃。

所以一旦食管發生病變,影響最大的就是飲食方面。

(1)異物感: 這個是比較明顯的症狀之一,早期是不明顯,類似於慢性咽炎似的一種症狀,就是感覺咽中好像有一口痰,老是在咽部,下也下不去,上也上不來,這種感覺會在吞嚥東西的時候更加的明顯。

這個症狀基本是伴隨食管癌的發病開始的,最初只是在吞嚥硬物的時候有感覺,隨著腫物的不斷長大,這種異物感逐漸加重,到最後即使咽口水也會有這種感覺。

(2)吞嚥困難: 這可症狀出現的會相對較完,等腫物長到一定程度了,就會影響吞嚥功能了,到後期會發展成為完全不能飲食,包括水。

(3)疼痛: 因為腫物的生長困難會壓迫到周圍的神經,所以會出現胸骨後的疼痛感,這種疼痛感可早期出現,也可晚期出現,因人而異,疼痛的性質也比較多樣,燒灼痛、牽拉痛、隱痛等都可能出現。

(4)逐漸消瘦: 一方面因為腫瘤的影響,另一方面因為不能正常進食,所以食管癌患者會逐漸的消瘦,同時會伴隨一些乏力、勞累等症狀出現。嚴重的到後期可能出現惡病質。

以上是食管癌可能出現的一些症狀表現,如果發現有類似可疑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張浩醫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相對於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等高發癌症來講,“食管癌”大家可能聽的並不多,注意了,在我國它的發病率還是偏高的,而且它的發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關係,為了讓老百姓更詳細的瞭解這個疾病,今天我就來做一期“食管癌”的科普講解!

食管癌的現狀分析

  • 食管癌食管癌,說通俗一點,就是原發於“食管”的惡性腫瘤,而食管又是我們消化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它主要的典型症狀就是“進行性吞嚥困難”,從病理活檢的角度來講,以“鱗狀上皮癌”多見。
  • 食管癌是世界上第九大腫瘤,全世界每年約有40萬人死於食管癌,以亞洲、東南非洲、法國北部、南美洲為高發地區,作為亞洲的人口大國,我國即是高發國家,又是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佔到國內所有惡性腫瘤中的第五位,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我們國家95%以鱗癌多見,而西方如歐美國家則以腺癌多見。

是哪些原因導致食管癌的發生?

即使是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關於食管癌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考慮可能與當地的生活條件、飲食習慣、存在強致癌物質、缺乏一些抗癌因素以及遺傳易感性有關,下面我將大致的分析一下!

①亞硝胺類化合物和真菌毒素

眾所周知,亞硝胺是公認的化學致癌物,其前體包括硝酸鹽、亞硝酸鹽、二級或三級胺等,在高發區分糧食、飲水中含量顯著提高,像醃製食物、熏製食品也要引起重視,國內已成功用甲苄亞硝胺誘發大鼠的食管癌,並有證據證實亞硝胺能誘發人食管鱗狀上皮癌,其二,真菌毒素的致癌作用於各種黴變食物後能產生致癌物質,鐮刀菌、白地黴菌、黃麴黴菌等不但能還原硝酸鹽為亞硝酸鹽,還能增加二級胺的含量,促進亞硝胺的合成,所以,黴菌和亞硝胺協同致癌。


②飲食刺激與食管慢性刺激

一般我們認為食物粗糙、吃太燙的食物、嚼食檳榔、吸菸等習慣會對食管黏膜造成一個慢性的理化刺激,可發生瀰漫性或侷限性上皮增生,這正是食管癌的癌前病變,如果同時罹患了反流性食管炎、賁門失遲緩症、食管憩室等疾病時食管癌的發生率還會提高,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考慮還是由於食管內容物滯留而出現一個慢性的刺激作用。

③營養因素

假如飲食不平衡,缺乏動物蛋白、新鮮蔬菜、水果,攝入的維生素A、B2、C缺乏,都是食管癌的高發飲食,而且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食物、飲水和土壤內的元素如鉬、硼、鋅、鎂和鐵含量較低,也和食管癌發生有間接關聯,所以針對這一點一定要注意膳食平衡,不挑食。

④遺傳因素

不知大家由於觀察過,食管癌的發病常表現為家族性聚集現象,像我國有些高發地區,這個疾病有陽性家族史達25%-50%,其中又以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次之,像高發的家族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率較高,這可能是決定高發地區食管癌易感性因素所在,而且有一項追蹤調查顯示,一些高發地區居民更換居住地後,家族裡還是有一定的發病率,這也從側面可以證實這個疾病和遺傳是有一定關聯的。



⑤其它因素

如感染人乳頭瘤病毒,研究者在試驗中發現食管上皮病變和這個病毒感染是有關係的,但確切的關係還是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目前認為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基因變化和這個疾病的發生也是有一定關聯。


食管癌都會有哪些表現?

①早期

吞嚥食物有輕度的梗噎感,異物感,胸骨後疼痛,燒灼感,針刺感,或者長期有反酸、噯氣、嘔吐粘液等情況

②中晚期

  • 如我開篇所提到的,這個疾病的典型症狀-----進行性吞嚥困難,咽食物的時候會感覺疼痛,隨著疾病的進行以及腫瘤的向周圍侵犯,開始出現消瘦,體重減輕,如果累及喉返神經,就會有聲音嘶啞,如果累及氣管,引起食管氣管瘻,就會出現飲水、進食時劇烈嗆咳,如果累及到頸交感神經,會有面部無汗,眼瞼下垂,眼球內陷,瞳孔縮小的表現,這個在臨床上稱為“Horner綜合徵”。
  • 在臨床上食管癌沒有明顯的陽性體徵,有的食管癌的病人可能會出現頭痛、噁心、骨頭痛、皮下結節、淋巴結腫大等情況,這很有可能就是食管癌遠處轉移所導致,而“淋巴道轉移”就是它最主要的轉移方式。

食管癌都需要做哪些檢查?

①食管、胃的鋇餐造影X線透視是診斷食管癌和胃食管交界部腫瘤的常用方法,可以確定腫瘤的部位及長度,一般會有食管充盈缺損、食管管壁僵硬、食管黏膜中斷、食管壁龕影等詞描述腫瘤情況。



②增強CT掃描頸部、胸部、腹部,它是食管癌術前的常規檢查,主要用於食管癌的臨床分期,可切除性評價、手術路徑選擇、術後隨訪等。


③B超可以用來觀察腹部的重要臟器以及淋巴結有沒有發生轉移,也可以用於頸部淋巴結群的檢查,前面我也提到過,經淋巴道轉移是它主要的轉移方式。

④其它影像學檢查如PET-CT,這個檢查是屬於自費項目,收費高,一般是用不到的,而且要大型醫院才會有這種設備,但是用它來評價食管癌遠處轉移、侵犯程度、評估治療效果,隨訪等是要優於普通CT的。

⑤胃鏡檢查,這也是重中之重,是這個疾病確診的首選檢查,通過取得食管的活檢組織或者脫落細胞進行病理觀察找到腫瘤細胞,所以也是“金標準”所在,注意了,這裡我需要提示一點,那就是注意食管癌的高危因素(食管癌高發地區、年齡45週歲以上、有腫瘤家族史、有食管癌的癌前病變因素),如果有以上幾種情況,需要定期體檢篩查,否則很容易遺漏,等發現時即已晚期。



首選即手術治療,必要時結合放化療等方式,很遺憾的說,具體治療不是我要講的重點,為何?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是科普,不是治病開藥救人,醫學是很嚴謹的,拋開病人的具體、實際情況和大家說應該怎麼做手術,腫瘤該怎麼切,用哪些藥物、用什麼化療方案就是紙上談兵,毫無意義,用一句話形容:拋開實際情況講治療就是耍流氓,只有聽取專業的胸外科醫生的指導意見才是正解。


針對食管癌該作何預防?

其實如果認真看了這個答案的讀者應該已經有答案了,食管癌的病因便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下面我再來為大家歸納以下!!!

①少吃或者不吃富含亞硝胺類食物(醃菜、熏製食物、發黴變質食物等),還是飲食結構,注意營養均衡,葷素搭配,並注意微量元素的攝入,多吃蔬菜瓜果。

②對於遺傳因素,有家族史的要定期體檢,注意會不會有吞嚥困難、進食梗噎等情況,以便於早發現、早治療,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及生存時間。

③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吸菸,不飲酒,並主動減少被動吸菸的機會,不要嚼食檳榔,不吃過熱和過燙的食物,拒絕垃圾食品,保持作息規律,心情愉悅。


作者寄語:每天都會為大家科普健康內容,答案都是我參照文獻、資料、臨床經驗等用心總結而成,就是為了給大家提供靠譜的內容,喜歡我的科普內容就點個關注吧,如果有幫助,麻煩幫我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

參考文獻:

1、2016版,安徽省食管癌分級診療指南.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編.內科學第九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張壘醫生


對於絕大部分早期食管癌來說,發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或者沒有任何症狀,只是在進食酒、醋和辛辣食物時,有輕度的食管刺激感或者燒灼感,對此,人們一般不以為意,認為是正常表現。

的確,刺激性飲食常常會使食管內產生異常感覺,但是這些刺激性症狀通常是很快就消逝的。早期食管癌則不然,它所產生的燒灼感、輕微的胸骨後疼痛等症狀是經常發生的,一般日常進餐也會引起種種不適,這種種不適日益增多,逐漸加重,直到無法忍受。

值得慶幸的是,人們在與食管癌所進行的長期而又痛苦的周旋中,對它的早期表現積累了不少知識,食管癌的早期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嚥下食物時有遲緩、滯留或者輕微梗噎感

這可以說是典型的食管癌症狀。在早期,這種症狀極其輕微,不為人所注意,不妨礙進食,而且有時一過即逝。但是常常反覆發作,特別是心情鬱悶、精神狀況不好時,發作更為頻繁,逐漸加重。臨床上也時常有這樣的患者,他們進食一向良好,只是在偶然的一次吃飯急了點,噎了一下,從此以後逐漸產生吞嚥困難,並且逐漸加重。

二、吞嚥時食管內或胸骨後有疼痛感

我想再沒有什麼比疼痛更能引起人們注意的了。從生理學上講,不論是多麼低等的動物,還是象人這樣的萬物之靈,對疼痛的反應可說是與生俱來地敏感,任何輕微的疼,人們都會敏銳地察覺出來。進食引起食管疼痛並反射向胸骨後的廣泛區域,這是因為食物刺激了發生糜爛或者淺潰瘍的粘膜引起的。由於癌細胞極富於侵襲性、破壞性,它本身的過度增殖又會因血運不足而自行遺破、壞死,故而一旦腫瘤穿破食管粘膜上皮,這種糜爛和淺潰瘍是不可避免的。

疼痛的部位有時相當模糊,病人不能確切指出,但是不少人則可以明確告訴醫生,疼痛的位置主要是在咽部、胸骨後或者上腹部,這與腫瘤發生部位是在上段、中段,還是發生在下段有關。

三、食管內異物感

這是指自覺有食物殘渣或者什麼別的東西粘附於食管壁上,飲水衝涮,或者吞嚥較幹食物(如饅頭)等,均不能消除這種擾人的不適。早期有這一症狀,這是由於食管粘膜皺襞腫脹,局部充血,上皮增厚或粗糙引起的。

除了上邊列述的三類主要症狀外,早期食管癌還有他一些表型,如胸骨後悶脹、自覺“胃部”不適、吞嚥疼痛等等。這些症狀常常試人做出錯誤的判斷,值得慶幸的是,這些為主要早期表現的症狀遠不及前三種主要症狀常見。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0111709825225589"} --}

長腿醫生


食管癌指的是發生在食管的惡性腫瘤,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國家,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非常大的關係,例如喜歡吃滾燙的食物,喝熱茶,還有抽菸,喝酒,喜歡吃鹹魚等醃製食品,吃黴變的食物等等。

食管癌有什麼症狀呢?

在食管癌的早期,腫瘤在食管的局部生長,其實是不痛也不癢的,沒有任何的症狀,隨著腫瘤不斷的長大,可導致食管狹窄,患者就會出現進行性的吞嚥困難,吃東西的時候,會感覺難以下嚥,吞嚥的時候,會有不舒服。而且越來越嚴重,進行性的加重,剛開始還可以吃饅頭,米飯,菜等等,後來就只能吃流食,喝粥,吃麵條。

由於吞嚥困難,進食量會下降,患者會出現營養不良,體重下降,消瘦,乏力等情況。

當腫瘤導致食管完全堵塞的時候,會造成患者無法進食,吃什麼吐什麼,腫瘤侵犯周圍的神經,還會引起胸骨後疼痛。如果侵犯了血管,還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嘔血,甚至是便血,大吐血,危及生命。

如果出現了上述的症狀,說明食管癌已經不是早期了,至少是中晚期的癌症了。對於高危的人群,例如食管癌高發地區的人群,家族裡面有食管癌患者,長期喝熱茶,愛好吃燙食的人群,應該從40歲左右,開始接受胃鏡的篩查,胃鏡可以早期發現食管癌。


普外科曾醫生


食管癌是一種常見的上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及死亡率位居我國常見惡性腫瘤前五,目前食管癌被列為全球第九大惡性疾病。全世界每年約有30萬人死於食管癌,而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那麼食管癌早期表現有哪些?


一、進食哽噎感

當大口進食餅乾,米飯,饅頭,紅薯等食物引起的一過性哽噎感。這種症狀斷斷續續反覆出現,且次數逐漸增加,哽噎感的程度也逐漸增加。這是由於食管發生癌變而影響進食導致的。

二、胸骨後疼痛

進食粗糙食物、辣椒或酒精等刺激性強的食物、過熱的食物時可引起胸骨後的疼痛。這是由於這類食物刺傷或刺激食管及腫瘤而引起的疼痛。

三、食管內有異物感

進食食物後感覺食物像有異物卡在食管內一樣,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來。食管癌腫瘤體的增長容易使食物卡在食管瘤上。

四、食物滯留感

進食食物時感覺食物下降緩慢,有時停滯在食管內的感覺。食管癌的腫瘤體形成容易影響食物通過。


姚醫生


食道癌即食管癌,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早發現、早診斷以及早治療是降低食管癌患者死亡率重要的手段。



食管癌的病因:

食道癌的病因與患者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食物中的致癌物質以及遺傳易感性等多種因素都有關。亞硝酸胺類物質、各種黴變食物都能產生致癌物質,導致食管癌的發生。常見的檳榔、過燙食物等可以導致侷限性的上皮增生,進一步發展為食管癌。

食管癌的症狀:

早期食管癌跟其他惡性腫瘤一樣,症狀多不明顯,容易被忽略。當然不同患者症狀不一樣,其主要症狀包括進食時有輕度哽咽感,胸骨後不適、灼燒感等。早期症狀持續時間長短不一。



中晚期食管癌的症狀主要包括:進行性吞嚥困難,大多數患者以此症狀就診;食物返流,主要由於食管梗阻段的擴張和瀦留,導致出現粘液性或者血性的返流物;長期攝入不足可出現癌症惡病質、消瘦、營養不良等症狀。當腫瘤侵犯其他組織器官,可出現聲音嘶啞、骨轉移導致的疼痛、肝臟轉移導致的黃疸等症狀。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食道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佔消化道惡性腫瘤的50%以上。由於食道癌的早期症狀輕微,多數人對它缺乏警惕性,等到去醫院求診時往往已到了中晚期而且失去了手術根治時機。只有早期發現,及時進行手術切除,並配合有效的化療,大多數病人的預後是好的。

食道癌為發病率高,分佈廣的腫瘤。過去,對早期食道癌症狀缺乏認識。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也不嚴重,且多是時隱時現,不易引起病人重視。警惕性不高的醫生把早期症狀當作“消化不良”或其它疾病的症狀,延誤診斷和治療。早期食道癌是指原位癌早期浸潤癌。這些病人一般都有早期症狀,而且,這些症狀時隱時現,反覆發作。可有一種或幾種症狀。症狀可持續數月,甚至一年以上,健康狀況不受影響。

食管癌的早期表現有哪些?

吞嚥梗噎感

嚥下食物後有梗噎的感覺,特別是吃較硬的食物時較為明顯,經內科治療後症狀不能緩解反而加重。

食道異物感

感覺食道里有米粒粘在食管壁上,想咽又咽不下去,欲嘔又吐不出來。喉頭緊縮感常在吃粗糙的食物時出現這種感覺。

吞嚥滯留感

吞嚥食物時感到食管緊縮、變窄,食物滯留在食道里不能下行。胸骨後不適感在進熱食物時心窩部感到輕微疼痛,有時不進食也感到持續性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

吞嚥阻塞感

當癌腫增大時,可出現阻塞症狀,發生吞嚥困難、漸進性貧血及嘔吐等。凡有以上可疑症狀,必須提高警惕.應及早去醫院檢查。

胸骨後痛或嚥下痛

飲食下嚥時發生疼痛。能準確說清胸骨後痛的具體部位。該症狀在早期病例中約佔50%。疼痛性質可呈燒灼,針刺牽拉摩擦樣痛。

劍突下或上腹部痛

嚥下食物時有胸骨後或劍突下疼痛,以嚥下粗糙、固體食物時為著。初時呈間歇性,當癌腫逐漸增大阻塞食管腔後,才表現為明顯的吞嚥困難。腫瘤侵及附近組織時,可有持續的胸背部疼痛。

預防食道癌的方法

第一,治療癌前病,如食道潰瘍、炎症及食道黏膜白斑等病,以防癌變。

第二,不食過燙及刺激性食品以及過硬食物,以保護食道黏膜屏障。

第三,不食黴變及含亞硝胺食品,如酸菜、黴爛蔬菜、黴變穀類(含黃麴黴素)。

第四,酌服維生素A,以加強食道黏膜細胞的代謝。

第五,常食大蒜、洋蔥、茄子、萵苣、柑橘等,均衡飲食,增強體質。

我是黃志豔大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關於食管癌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