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水稻抛秧、机插以及手工载植,哪一个产量更高?

竹篱茆舍墨客


目前水稻的栽植方式有抛秧、机插、人工移栽以及水直播、旱直播、钵育摆栽这几项主要的技术。其中抛秧现在主要是在南方推广,东北及内蒙地区现在基本没有抛秧田了。但是题主想知道抛秧、机插和人工移栽这三种方式的产量高低,我就谈谈我的看法。

1、抛秧。抛秧现在在我们东北以及内蒙地区还是比较少的,基本上已经见不到了,主要还是在南方地区。抛秧大概有30多年的推广历史了吧,使用人工抛秧,不利用机械,作业量和人工移栽相比要少一些,作业效率相对也高一些。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抛秧的均匀度不好控制,出现稀厚不匀的情况是很正常的情况。产量方面要比机插或者人工移栽少一些,胜在成本低。

2、机插。机插现在是我们东北地区最为普遍的移栽方式了,特别是在平原地区,各种各样的插秧机都能见到。手推的水上漂、国产的乘坐式小型插秧机、进口的高速插秧机以及高仿的钵育摆栽技术等。相对的来说,机插秧的质量和均匀度是最好的。由于是机械插秧,作业速度较为均匀,能够保证作业效率;其次是机械作业不存在疲劳的情况,作业速度较快;然后是机械移栽使用动力传输到插植台,利用秧针来抓取固定大小土块的秧苗,所以机械移栽的秧苗均匀度也是比较好的。但是机械移栽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对秧苗质量要求比较高、有一定的机械植伤情况、成苗率相对于抛秧和人工插秧低一些。在我们东北地区,机械移栽的产量高低有着一定的差异,从西到冬的产量大概在1300-1000斤/亩左右。

3、人工移栽。人工移栽是最传统的移栽方式了,作业量大、速度慢、插植密度难以保证、插植的质量也很难保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工移栽其实是最难以保证移栽质量的一种方式了。特别是在雇佣外人移栽的情况下,两头密度大,中间密度小、穴距大,难以保证稳产所需的有效株数。所以,看似最佳的移栽方式其实是产量最不稳定的。

因此,我觉着产量能够有效保证的是机插秧,其次是抛秧,最后就是传统的人工插秧了,不仅产量不能保证、成本也是最高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本人种地多年,种植品种,五常稻花香2号,其实在我父亲那个年代种植水稻一般采用,抛秧种植,机器插秧,人工插秧,各有各的特点。

人工插秧、

我们五常,我家一般是人工插秧,为什么人工插秧那,特点,人工插秧成活率高,能更高的掌握深浅,一般深入2~3厘米,缓苗快。人工插秧成本高一亩地300~400,一般熟地在300元,新改地在400元,一个人一天能插一亩地左右,产量,人工插秧产量高,每亩地在1200~1600斤。

机器插秧、

机器插秧,特点速度快,一般一台机器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个人驾驶插秧机,一个专门负责入秧苗,一般一台机器一天能插十亩地,是人工的十倍。 虽然速度快,有利有弊,秧苗插的深,缓苗比较慢,一般要十天左右才能缓苗,毕竟是机器,边边角角还需要人工补苗,每亩地成本是150元。 产量没有人工插秧高每亩地相差100~200斤左右。


人工抛秧、

抛秧,我们那现在很少抛秧种植水稻,在我父亲那个年代都采用抛秧,成本低,一般地少自己家人就弄拉,每亩地一百元左右,一天一个人能抛两亩地,抛秧种植水稻乱,不成趟,后期管理不方便,除草麻烦,我们这里一般人工除草,好处 ,不伤害根部,产量 低每亩地1000~1300斤。 随着农业得发展,现在很少有人抛秧种植拉。


海龙五常大米


笔者种植水稻38年。三种方法都尝试过。愿意与大家分享。

1、抛秧:

因为水稻的数个分蘖节位位于水稻基部,为未伸长节。所以栽植过深会影响水稻的分蘖。抛秧顺应了水稻分蘖的这一生长规律。但是抛秧无法成垄,间距无法掌握,稀密不匀,而且立苗率低,这种形式现在已经基本被淘汰。有的地方改用摆苗栽培的方式。因为劳动强度大,而且易漂苗已经很少被采用。

2、人工插秧:

人工插秧的优点是,每穴的苗数均匀,插秧的深浅易于掌握。大小苗可以分地的高洼分配。株行距的大小没有机械插秧精准。由于插秧有手窝,容易漂苗倒苗。由于费工费力,人均耕地较多的地区很难适时插完,缩短了水稻的有效分蘖期。

3、机械插秧:

优点是株行距均匀,插秧效率高,能够缩短插秧期,做到适时插秧。缺点是,不能够像人工插秧那样将小苗插在高处,将高苗插在洼处。对机械整地的要求更严。

现在,在我们辽宁省盘锦地区95%以上用机械插秧。而且产量要比人工插秧高5%左右。

我们这里属于平原地区。土地平坦、规模连片,适合机械的耕作。其他地区的情况我不了解。


盘锦阳哥



这是水稻三大插秧方式,从理论上讲抛秧是高产的,但是实际中还是机插最高,至于手工栽植,应该是价值最高,因为有机稻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下面我们来分别讲一下它们的原因:

为什么说机插产量最高?因为机械插秧秧苗棵数最有保证,行距株距都是控制最严,农村有句老话,丰收之年,不收无苗之田,水稻要想高产,必须达到有效棵数。

机械插秧另一个高产要点就是,

可根据田地情况,调节秧苗的深浅,硬地不漂移秧,软地插不深,它虽然达不到,抛秧那种浅度,但是比手插要浅很多,现在的机械都是靠弹力,把秧苗弹入泥中,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机插伤根,缓苗慢于抛秧。

机插还能控制秧苗的下苗量,多少全由农民决定,也能根据不同的水稻品种要求,插出不同的行距株距,以满足水稻不同品种分蘖能力不同的缺点。

为什么说抛秧理论上最高?因为抛秧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机插手插比不了的,那就是浅,水稻插秧全靠浅字高产,浅就生根快,浅就分蘖多,浅就缓苗快,浅就长叶快,所有种水稻的农民插秧全部追求浅,浅是高产的前提。

抛秧完全满足浅字,但是没有满足秧苗的有效棵数,再有在抛秧的时候,限制又太多,太大的风,抛不了,抛到哪里,人只能控制大致方向,稀厚密度不均,不能达到理想的距离要求。



而手工栽植为什么说它价值最高?因为未来高品质的水稻是农业的基础,有机稻,无机稻,绿色,等等都是未来农民要走的方向,水稻的重金属含量,会限制水稻的发展,重金属含量高的,卖不动或着价格低,因为它对人体有害。

到那时机插就不如手插,机械在干活的过程中难免漏油,这是机械的致命伤,漏油重金属就有可能超标,所以高品质的水稻一定手插或抛秧的多。

无论是抛秧,机插


还是手插,哪一个都有不同的需求,在未来产量高的,不一定卖过产量低的,品质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一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大家评论!🙏


田俊超白


水稻抛秧、机插以及手工载植,哪一个产量更高?

看了那么多回答的人,说实话都很片面,本不想回答,但还是忍不住说一说,以正视听,在相同的用肥、管理的基础上,机插秧最有优势,或者说优势明显。且说三点∶

一、机插秧的用种量比其它任何方式都精准,能够按照计产有效穗,合理安排行株距以及穴株数,这是获得高产基础。

二、机插秧行株距相等,便于通风透光,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强,这是获得高产前提的。

三、苗龄小带土移栽,缓苗期短,分蘖早,有效穗群体优势强,形成高产必备。

其它两种都不具备上述条件,不一一列举。至于那些机插秧容易漏穴、易漂等,与插秧机没有因果关系。在同等产量的基础上,机插秧的投入最低。











梧桐夜雨342601


水稻抛秧、机插秧和手插秧,按照自身优势,理想状态生长,理论上讲会有一种产量更高些。但实际生产中,由于当地条件,管理方式及存本投入等,最终各自表现又都会有所差异。


除了抛秧,我没有使用过,至于直播、机插秧和人工插秧,今年都有使用。直播稻和人工插秧产量差不多,机插秧表现的好些,机插秧在另个区域,有便利条件。它们的栽种方式不一样,其都表现了各自的优势,也都显现了各自的不足。

正因为它们的栽种方式不一样,所需的管理有差别,带来的存本也是有差异,自然最终的收入会有高低。下面结合我这边实际情况,来说说它们的具体表现。

1、抛秧:活棵快,分蘗多,没有明显生长停滞期,低位分蘗较多,高峰苗量大。根系发达,群体叶面积也大,光合能力强,穗数和颖花量也大。但,群体有效穗数多,成穗率偏低;根系分布浅而集中,群体过大容易倒伏;容易出穗不整齐。这些,通过氮肥后移,少施分蘖肥,多施穗肥,早施护花肥,结合湿润灌溉可以得到好的解决。

抛秧,通过人体直立,按照一定弧度抛入田间,减少劳动量,省工省时,效率高。但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如果实施得少,没有相关的经验,运用起来并不理想。我这边就有一户用了两块田实验,抛得均匀不一,飘秧太多,最后请人全部重新补栽。

还有,抛秧培育秧苗繁杂,要求高,还需要准备营养土和秧盘,抛栽之后防止飘秧,需要湿润灌溉结合除草。对于我们来说,不如用直播代替更省事些,虽然用种多一些,除病虫害难度大些。当然,如果有成熟的技术,使用抛秧还是能节约成本,节省劳动力,取得好的收成。

2、机插秧:使用机械效率高,缩短插栽时间,我们这边一天可以插30至45亩,插秧机调试好,插秧深度和间距能保持一致,立苗稳。密植合理,透光透气好,田间环境好,病虫害发生少,好防治。插栽好5至7天返青,结合施肥封闭除草,之后灌水也是能很好抑制杂草长出。

机插秧苗,以小苗插栽,15至20天秧龄,既3至4叶期,最迟4叶一心时。前期生长量小,中期生长过猛且量大,无效分蘗会增多,后期反而生长不足。整体来讲,穗和穗粒较手插秧要小,产量要低一些。通过培育适龄壮秧,适时移栽,适当增加苗数,合理施肥,管好水浆,中期及早多次轻搁田,防止无效分蘗,促使形成大穗,提高产量。

我使用机插秧的地方,当地有插秧费用的补助,有营养土和秧盘并配套设施。虽说机插秧会有些缺苗现象,但是比较少,进行人工补苗,用时少费用低。这样,存本减少很多,加上合理的管控和打理,最后收益取得最为理想。

3、手插秧:被人们运用的时间长,都比较熟知,中大苗移栽,移栽期比较长,受人为控制,可达到合理的密度和深度。并且活棵快 ,穗大粒足,产量高,病虫草害发生少,不易倒伏,生育期容易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请人插秧比较多,就容易间距过大,深浅不一,影响群体和分蘗,达不到理想的穗数,也就意味着达不到实际产量。我的就因为一些地方间距过大,一些人为了不飘秧插得过深,分蘗数只有5至6个,实际有6至8个较为理想。

之所以使用人工插秧,在于好打理,病虫害发生少,用种也少,一般一亩用一斤种子就可以了。另外,除草基本一次封闭除草就行。还有就是这边人工好请,价钱也合理,一亩150,基本上一个人一天要插两亩。虽然,没有达到合理产量,但也达到了亩产1500多点,还是比较理想。除了存本,虽然没有机插收入多,还是比同期的直播稻要好些。

种植水稻,根据当地种植的条件,存本的投入,选择适合的种植方式。不管,选择哪种种植方式,都需要合理的打理,管控好水肥,防治病虫草害,最终都会取得理想的产量。


亮仔为农


这个问题还是我来回答吧,因为我们村就是种水稻为主的。

水稻种植有提问者说的三种方式,在我们这边除了水稻抛秧没有,其他两种机插秧和手工插秧都很常见的。如果单纯的这样问,可见是对水稻的种植和产出不是很了解。为什么呢?

因为水稻种植的产量和种植方式有关,另外还和品种有关。我们以前手工插秧的水稻,最常见的就是粳稻,这个是标准的二清米,产量在手插秧的时候就是每亩1000斤左右。

现在我们村最近几年,都又重新从外面引进了一个懒人种植法,那就是种旱稻,不用抛秧,也不用机插秧。实际上这个品种的水稻不用育秧苗,直接把稻种播撒到大田地里。

如果管理得当的话,每亩1300斤左右没问题。但是如果说水稻抛秧和机插秧还有手工插秧相比较来说的话,产量还是手工。但是手工的成本高,效率低,总收入并不高。建议现在的机插秧,虽然单纯的亩产量稍微低一点,有1200斤左右,但是投入成本低,效率高,产出效益也高。


乡村九觉


水稻抛秧、机插以及手工载植,哪一个产量更高?载植水稻从最初的手工插秧,到抛秧,再到机械化插秧。一点点演变过来的。那么,水稻插秧那种方法产量更高呢?

一.手工插秧

过去水稻插秧传统办法是人工插秧,由于每个人插秧技术、质量、水平差距较大。难免有跑垄、秧苗间距大小不一,插秧每穴棵数有多有少,插秧丟穴等等现象。这样插秧,产量不会很高。

二.抛秧

插秧由于严重消耗体力,效率低,而目价码越来越高,插秧人员越来越少,抛秧就诞生了,抛秧最大缺点是地必须要平整,抛秧不能有水,如果有水遇大风,秧苗会被风吹走。

对水源紧张地块特别不适应抛秧。因为抛秧没有水,秧苗也会旱死的。热天、高温也会晒死秧苗。再者,抛秧稀厚不好掌握,严重影响产量。

三.机械插秧

机械插秧非常得到农民认可,优点较多,表现为效率高,省工省钱,株距、行距、每穴棵数、秧苗深浅都可以跟据地块情况随时调整,这样为水稻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从人工插秧、抛秧、到机械插秧对比看,机械插秧产量更高,是目前农民朋友比较认可、也是唯一的选择。


沙尘暴5478


问:水稻抛秧、机插以及手工载植,哪一个产量更高?

个人认为在相同的条件下,抛秧的产量最高,手工插秧次之,而机械插秧产量最低,为什么呢?

水稻抛秧

1、水稻抛秧有很多好处,既能省种,也能省苗,而手工插秧则浪费秧苗想象严重。

2、水稻抛秧能大大节省劳动力,买一台800左右的抛秧机,一次性解决抛秧问题。

3、水稻抛秧不伤根,不窝根,抛秧后,根部入土两厘米左右,而且扎根更快,因为不伤苗,所以分株数也最多,在加上水稻抛秧比较均匀,所以水稻株数也稍微多一点,最终的结果导致水稻抛秧的产量更高。

人工插秧

我们家乡属于丘陵地带,以人工插秧为主,我家从我小时候开始就一直在种田,所以我从小每年都会帮助父母插秧,深知人工插秧的具体细节。

人工插秧是最辛苦的,从开始拔苗,到挑担子,冒着烈日弯腰插秧,速度慢不说,时间久了,腰酸背痛,有时候还会弄伤手指头,而田里有很多脚印,插秧遇到脚印的地方就可能导致窝根想象。

想我们这边大部分农田只有几分田的样子,所以插秧机不好作业,请人插秧更加划不来,要200元一亩。

还有人工插秧会弄伤秧苗根部,所以导致扎根和返青时间稍慢,再加上人工插秧不均匀,不仅株数少,分出来的新株也同样会少一些,所以导致产量比抛秧低。

机器插秧

机器插秧比较均匀,总的来说和手工插秧差不多,但是手工插秧更具有随机性,可细可宽,在总株上会多余机器插秧,因此机器插秧的产量会比手工插秧低,但是不会相差太多,请机器插秧一亩田也要150元左右,比手工插秧要便宜50,所以省出来来的钱完全可以抵消手工插秧的产量。


每日新况


因为我们就是种植水稻的 已经种植几十年了,个人感觉还是栽植产量高,栽植的因为栽植前育苗也是关键 栽植的稻苗不需要太高,但根据当地温度提前用大棚旱育稀植 就是要早育苗 育壮苗 力争在苗床上就开始分蘖 这样人工插秧后 会尽早缓苗或者不用缓苗直接生长。人工插秧让稻苗请坐入泥中 不深插 不爱分蘖 也不能浅插 宜漂苗。分工栽植好处多 但就是费工 费时 效率低 不适合大面积地特多的区域。

机插效率高 但稻苗不能太矮 相对于人工插的分蘖慢一点 缓苗稍慢 但对于大面积的稻田 这是最好的选择。

抛秧就是省事 但是杂乱 不适合人工除草等 均匀程度欠佳 后期秧苗管理有点费劲 。

总之地块不太多 种植优质水稻的情况下,能忙过来的情况下 还是建议人工栽植。以上是个人见解 有不到之处 请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