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故事:奇闻异事:县太爷勇闯地府,妖僧恶道从此无计可施

奇闻异事:县太爷勇闯地府,妖僧恶道从此无计可施

四川酆都县,世人都传说是人鬼交接的地方。县里面有口井,每年都要焚纸钱投入井中,要花费大概三千金,名目视“纳阴司钱粮”。人们要是吝啬不投,世间必生瘟疫。

大清建国初始,知县刘纲到任,听闻后就决定禁止此事,众人听了一片哗然。知县还是要将此事严格禁止。众人道:“大人能与鬼神说明白就好了。”

故事:奇闻异事:县太爷勇闯地府,妖僧恶道从此无计可施

知县问道:“鬼神何在?”

众人答道:“井底就是鬼神所居,无人敢往。”

知县毅然道:“为民请命,死有何可惜?我应当亲自去。”

于是命左右侍从取来长绳,缚好后就准备下井了。众人拉住他不让下,县令执意要去。

他的幕僚李诜,是条好汉,他跟县令说:“我也想知道鬼神的样子,请让我与你同去。”

县令拒绝,但李诜执意要去,也缚绳下井。入井五丈深时,黑暗重现光明,像是有了天光。看到城郭宫室,就如同阳间一般。那里的民众样貌渺小,阳光下却没有影子,个个踏空而行,县令自语道:“在这里的人不知道有大地啊。”

他们看到县令,都来拜访道:“大人您是阳间的官,来这里做什么?”

县令说:“我为阳间百姓请免阴司钱粮。”

众鬼啧啧称贤,手拍额头道:“此事须与包阎罗商量。”

故事:奇闻异事:县太爷勇闯地府,妖僧恶道从此无计可施

县令问道:“包大人在何处?”

答道:“在殿上。”

众鬼引县令来到一处,只见宫室巍峨,上坐着个头戴冕旒的人,七十多岁,容貌方正严肃。众鬼传呼道:“县令来了。”

包阎罗下阶相迎,请县令上座,问道:“阴阳相隔,大人为何来此?”

县令立起拱手说道:“酆都水旱了好几年,民力不足。朝廷的国税,都纳的很艰难,岂能给阴司送钱,再成为租户?我冒死前来,为民请命。”

包公笑道:“世有妖僧恶道,拿鬼神做借口,诱人修斋打醮,使人倾家荡产不下千万。大人你廉明,为民除弊,就算不来,谁又敢违背?现在更亲临此地,真是仁义英勇。”

话还没说完,红光从天而降。包公说道:“伏魔大帝来了,大人您先请回避。”刘纲退至后堂。

故事:奇闻异事:县太爷勇闯地府,妖僧恶道从此无计可施

一会儿,关神绿袍长髯,冉冉而来,与包公行宾主礼,语多不可辩。关神问道:“你这里有生人的气息,为何?”

包公就把此事说了。关神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真是个贤明的县令,我愿意见一见。”

县令与幕僚,惶恐出来拜见。关神赐坐,和颜悦色的谈论着世间之事,就是不说幽冥之事。

李诜素来耿直,于是就问道:“玄德公何在?”

故事:奇闻异事:县太爷勇闯地府,妖僧恶道从此无计可施

关神不答,变了脸色,非常愤怒,当即离开。包公大惊,跟李诜说道:“你必被雷击而死,我不能救你。这事怎么可以问呢!就好像在臣子面前直呼君王的名讳一样!”

县令代李诜恳请原谅。包公说:“只能速死,免遭焚尸。”于是在匣中取出一方长尺许的玉印,解开李诜的衣袍印上。县令与李诜拜谢后,仍旧拴绳而出。刚到酆都南门,李诜竟中风而亡。之后,又有暴雷闪电,绕其棺椁,衣服焚烧殆尽,唯有背间有印处不坏。

故事:奇闻异事:县太爷勇闯地府,妖僧恶道从此无计可施

县令回到县衙,立即颁布命令,从此严禁“纳阴司钱粮”之事,若有再议者,严惩不贷。从此妖僧恶道再也不敢为非作歹,酆都县风调雨顺,人们生活安康。

(故事来自袁枚《新齐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