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內退人員的工資發放標準是多少?社保交費是按什麼給交的?

用戶1250016914623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來解答:

一、什麼是內退人員?

關於內退人員,國家並沒有很明確的規定,沒有相關政策,沒有什麼法律條文可以參考的。一般都是由單位自己內部制定,和職工協商一致後執行的。

一般情況下,指單位內部員工,在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之前,由本人提出申請,自願退出工作崗位,經單位批准後,保留其與單位的勞動人事關係,根據條件享受相應待遇。等達到退休年齡後,單位為其辦理退休手續,享受社保的養老金待遇。

二、內退人員的工資標準怎麼規定的?

嚴格意義來說,內退人員領取的不叫工資,而叫生活補貼。這個補貼,單位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效益來決定。

也有人說了,國家為了保護勞動者利益,都出臺最低工資標準了,內退人員應該享受最低工資標準這個政策。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這裡強調了在工作時間內,為單位提供了正常的勞動。而內退人員,並沒有為單位提供正常勞動,所以他的生活補貼,如果低於最低工資標準,是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

公務員提前退休的政策出臺之後,一些效益好的單位的內退政策都參照這個標準來執行了

三、社保交費按什麼交?

一般情況下,單位都為內退人員交納社會保險,這個標準,至少是社保系統默認的最低工資標準。比如河南鄭州現在的交納標準為2464,如果你的工資達不到這個標準,也是按這個標準來交納的。

但是這個費用由誰來承擔,這就要看單位的制度了。

比如我們單位,最先出臺的內退標準,內退人員享受生活補貼,單位應該承擔的五險一金部分由單位承擔,個人承擔的五險一金部分從生活補貼中扣除。換了領導之後,政策發生了變化,不但沒有生活補貼,單位和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全部由個人承擔。

如果你選擇內退,就要遵守單位的內退制度,如果覺得條件苛刻,那就不要內退。又想不上班,又想多拿生活補貼這樣的好事,別想了,甘蔗沒有兩頭甜的。


錦瑟談職場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用詞:內退人員發放的不叫工資!是“生活費”!

題主提到的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是什麼單位,各單位執行的標準都不一樣。如果是在機關事業單位內退,那麼,他要是有職務、職稱的話,他的內退生活費有可能是按照100%發放,一般的幹部和科員也可能不低於90%。

企業職工實行內部退養,條條框框可能要多一點,分的比較細,譬如說:職務、職稱、工齡、每個檔次都按百分比發放等等。

2000年我們單位企業改制時,人員進行了分流,對還差5年退休的人員,也辦理了內部退養手續。具體發放內退生活費的標準是:高級職稱、副總髮放原崗位月工資的95%;中層幹部發放90%;一般管理、工人崗位發放80%;30年以下工齡的發放70%。

社保費是按照內退人員月收入總額基數繳納的。既:個人月收入總額超過社保最低基數的,按照中檔繳納。個人月收入總額,超不過繳費最低基數的,按照最低檔繳納。

另外,企業實行內部退養,應該發放多少生活費和繳納多少社會保險費,主要還是看企業的經濟實力,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內退職工都是發放100%的生活費,社會保險費都是按照略低於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基數繳納。


天老大11


關於內退人員,實際上是不少經營較好的企業給職工的特殊福利了,這不是硬性規定。只應用於一些企業不想解除長期在企業工作的老職工,而給予的一種人性化照顧。不解除職工也有好處,因為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待遇了。


內退職工不需要繼續上班,有企業按照約定的標準給繳納社保公積金。

內退一般需要職工本人提出申請,用人單位領導批准即可。當然也有一些企業會動員老職工提前內退,降低工資負擔,好更換新人。

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以後,由企業按照正常退休的程序給職工辦理退休。然後,就可以按月享受養老金待遇,享受社會化供養了,跟企業就沒有多少關係了。

對於內退的規定,目前可以找到的是1993年的《國有企業安置富餘職工規定》。文件規定,職工距離退休年齡不到5年的,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企業要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同時發放的生活費。生活費的標準由企業自主確定,但是不得低於省、市、自治區的最低工資標準。

家裡一個長輩今年內退了,企業定的內退工資是2000元,扣完社保公積金之後,到手工資只有1100多元。

這位長輩社保公積金繳費的標準還是按照正常工作時的標準一樣的,沒有給變化。關於內退後的繳費基數確定,並沒有統一的文件規定。真正繳納社保基數的確定,是按照職工上年度用人單位發放給職工的工資總額的月均值計算。也就是說第一年應當按照上年度正常的工資來計算,第二年的話就按照最低工資標準來計算了。這樣就會出現後期都按最低繳費基數標準來繳納社保。

對於內退職工,不需要工作,給繳納社保,有一定的生活費,一些人認為很不錯。實際上,這些職工由於多數是國企職工,年紀也很大,再去找工作也很困難,沒有幾個願意去從事保安保潔這樣的工作,實際上生活並不如意的。

對於這些老職工,還是企業能夠儘量照顧到他們的利益,給他們安排合適的工作崗位,或者給他們更高一些的待遇比較好一些。


暖心人社


內退人員是一類非常特殊的人員,他們從法定意義上講沒有辦理退休手續,不能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

不過他們通過跟企業協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工資有用人單位繼續發放,社保公積金有用人單位繼續繳納。繳費基數一般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發放,因為按照職工工資來確定繳費基數的。

內退人員的工資標準一般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不過最低工資標準是包含了社保、公積金個人承擔的那一部分。扣除之後一般也就1000多元的工資。

內退工資是雙方協商而定的,可以保證原工資待遇不變,但是畢竟不工作了,用人單位在發放原工資待遇,可能壓力就大一些。很多單位只執行最低工資標準。

用人單位直接解除勞動者實際上不一定划算,因為用人單位要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等待遇。如果發放40個月的賠償金的話,按月工資5000元計算,都能達到20萬元。

所以,還是有一些企業允許職工內退的。


小李看理財


樓主你好,內退人員的工資發放標準是多少?社保交費是按什麼給交的?作為內退人員來講,實際上他不同於退休人員,退休人員享受到的是基本養老金的待遇,是由社保基金來給予發放的,所以說與企業單位是沒有任何關係了,但是內部退休是企業單位的員工,因為他至少還沒有跟企業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所以說企業單位要負責給自己的內退員工發放基本工資待遇,並且社保還是要如期交納。

直到自己的內退員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那麼可以將自己的內退員工辦理完成退休,那麼他的這個待遇就由社保部門來給予發放。所以說這樣一來的話,作為企業單位來講,才不需要給自己的員工發放工資性的一個待遇和這個社保的待遇。

具體工資的發放,待遇標準和社保的待遇是怎麼樣的呢?首先社保的待遇是要根據你的工資標準來進行繳納的,一般情況下也就是最低的繳費基數,60%來正常的參保,自己的個人社保當然,除了養老保險之外,還要包括剩餘的5種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待遇,五險一金都要正常的交納,比方說你在職期間是怎麼樣交納的,那麼內退之後還是繼續要怎麼樣交納!至於所謂的這個工資,實際上就是你的生活費了,那麼只要這個生活費不低於當地規定的一個最低工資標準,那麼就是符合規定的。


社保小達人


樓主您好,內退人員的工資發放標準是多少?社保交費是按照什麼來交納的?首先這個問題內退人員的工資發放標準是由所在的工作單位來給予發放的,因為你是屬於內部退休,內部退休是屬於企業單位的內部規定,並不是正常的辦理退休,所以說你沒有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是不能夠享受到社保的退休待遇。

內部退休一般情況下是需要給自己的職工發放一筆生活費,並且還要按照相關的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繳納員工的社保待遇,所以說發放工資待遇裡面是要包括個人所承受的一個社保待遇,在扣除社保待遇之後,才是自己員工所拿到手的一個工資待遇。那麼最低標準是不能夠低於當地規定的一個最低工資水平,比如說你們當地的最低工資水平是1800元,那麼就不能低於這樣的一個水平。

社保交費也要嚴格的按照職工養老保險的一個交費標準來進行,比如說職工養老保險60%的交費標準需要達到3500元的一個繳費指數,那麼就應該按照3500元來交費,這因為是最低標準是不能夠再降低了。所以說一方面是要給自己的員工發放生活費,另外一方面還要正常的承擔自己員工的社保待遇。


懂社保


內退工人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確定是以內退工資為依據,按當地職工上年平均工資60%-300%來衡量確定。若本人工資低於當地職工上年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上年平均工資的60%確定繳費基數;若本人工資高於當地職工上年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上年平均工資的300%確定繳費基數;若本人工資水平在當地職工上年平均工資60%-300%之間的,按本人實際工資收入確定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醫療保險繳費基數與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應該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