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都说不吼孩子,可是当孩子的行为伤害到妈妈或伤害到自己,多次引导无用下,怎么办?

想把懒摆脱的懒人


不吼孩子是对的,那除了发泄你的怒火外,还可能让孩子学习多一个不好的技能:怒吼。

既然是引导,那么引导方式就很重要,说教≠引导。

教育,建立在安全至上的原则

教育,是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之下。孩子当下的行为已经伤害到妈妈,也伤害到自己,这是非常不安全的一个状况。另外,孩子在攻击他人的时候是不会留力的,当真使出吃奶劲。

当务之急,是先要制止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引导。

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1. 被动式

当孩子出现伤人行为的时候,把孩子带到相对安全的地方,例如房间里。相对安全,指不会伤到他人,也不会因为满地打滚而伤到自己。

若是孩子出现自残的情况,则此方式无效。

2. 主动式

如果孩子的情况比较恶劣,例如上述的自残行为,那么请控制住孩子,例如按住孩子的手。注意力度,我们只是不让他伤害自己,而不是要去伤害他。

无论哪种方式,家长的情绪需要平和,不要随着孩子的动作加大而情绪波幅。

“静静地看他装”,波澜不惊,就是这样的状态给与孩子,并明确的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不会妥协。

孩子的目的

如果要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就必须对他的行为动机进行解析。找到问题的根本,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题主给出的信息不多,所以不敢妄下判断,提出以下几个个方向,题主结合实际自行分析:

目的1:发泄情绪

这种情况,孩子在进行两种动作:

  • 发泄自己的情绪

  • 试探家长的底线

有情绪需要发泄出来,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也理应如此,否则情绪就会压抑在心理,滋生很多可能的心理问题。

但孩子主要是欠缺了发泄情绪的方式,他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而后进行判断、模仿。

如果家长过去有通过打的方式来教育情绪中的孩子,孩子就会习得这一技能;

又或者孩子身边的环境中,有人有类似行为(例如幼儿园小朋友,或者外出的过程中观察到过这样的行为)那么孩子也会进行模仿;

再者,当孩子过去使用类似的方式进行发泄情绪,表达需求未被满足的不满,而家长又因此而向孩子妥协,那么孩子就会重复利用这一方式。

目的2:威胁家长

这是“目的1:发泄情绪”的升级动作,在目的1中,孩子会以此试探家长的底线,倘若他发现这个方式可以无限次使用,那么他将对此深信不疑。

目的3:争权

这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情况,孩子和父母争夺权力。

说这种情况少见,是需要建立在家庭中其他人有争权并且以此方式进行争权的情况下。

例如,母亲常常以耍泼要挟父亲,并让父亲妥协,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只要学习妈妈的方式,就能让其他人妥协。

解决方式

在保证了孩子的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引导教育。

1. 等待孩子的情绪冷静下来

人在情绪中的时候,听不进任何的劝告,特别是孩子,当他在情绪中的时候,如果你与他说教,他很可能会攻击你。所以先等待孩子的情绪冷静下来。

2. 使孩子目标失效

无论是试探家长、威胁家长还是与家长争夺权力,都源自于孩子有错误的目标。

让孩子的目标失效就是最好的方式。

例如试探、威胁家长,那么除了口头告诉孩子此方式不被接受之外,还要用行动来证明。

你满地打滚伤害他人,只为了得到你想要的玩具,不好意思,我不会因此而满足你,你可以随意的哭,随意的闹,我允许你闹。

3. 明确告诉孩子怎么做

不要和孩子讲道理,一方面他听不懂,另一方面,即便他听懂但是他也做不到,他只是孩子。

而且道理是很含糊的,孩子需要明确的指令。

给孩子建议,他可以采取说话的方式来表达,例如:“我不开心,我要生气了,我想要那个玩具。”

让他对他的要求,给予合理的解释:“告诉爸爸,那个玩具有什么地方吸引你呢?”

4. 给予模拟实验(人为制造合理结果)

在给予孩子新的解决方式之后,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几次模拟,让孩子可以通过实践来练习,加深印象。

当然,我们需要人为制造合理结果,例如当他确实按部就班的做出新的解决方式时,我们满足他的要求。

这会加深孩子对新方法的认同感。


淅爸育儿记


那就用惩戒教育法进行教育,这样才能警醒孩子的任性,才知道自己所犯的错已伤害的不但是自己而且还有父母以及他人。


手机用户59004558910


首先分类看多大的孩子,怎样伤害?怎样的引导,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引导方式是不同的啊。


小学鼎易公语文李老师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直接干预行为是效果不明显的,此时应该去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如何思考,以及主要的思维模式是什么样的,找专业的思维训练老师做改变,才能真正的实现好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