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腰椎間盤突:一個小動作,從此遠離疼痛!

洛陽平樂郭氏正骨

平樂郭氏正骨誕生於洛陽市孟津縣平樂村,也稱為平樂正骨,平樂久居京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澱,造就了平樂郭氏正骨。

腰椎間盤突:一個小動作,從此遠離疼痛!

春雨裡的平樂正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平樂郭氏正骨行醫二百多年,傳承八代,英才輩出,僅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大院裡就走出了“一代宗師”高雲峰,正骨聖手郭維甫等一大批出類拔萃,馳名中外的正骨名家,其中,郭維甫是郭氏正骨目前唯一在世的第六代傳承人,也是高雲峰之子。平樂郭氏正骨的創始人是,孟津縣平樂村郭氏家族第十七代郭祥泰,清乾隆嘉慶年間人,郭祥泰晚年將正骨醫術傳授起侄郭樹信及長子郭樹凱,人稱少八仙,解放後,平樂正骨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興盛之及。1956年9月,在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高雲峰的努力下,洛陽專區正骨醫院在孟津縣平樂村成立了,1958年國家衛生部,河南省衛生廳決定在洛陽專區正骨醫院的基礎上建立了河南省平樂正骨學院,所培養學生散佈於全國30個省市區,大多成為當地或國家正骨名醫、專家、教授和骨科骨幹,平樂郭氏正骨經過郭氏200多年,八代傳人的反覆實踐,形成了完整系統的理論和方法,以療效神奇卓著,特色突出鮮明,內涵深刻豐富,理論系統完整,技術領先神奇而享譽海內外。

腰椎間盤突:一個小動作,從此遠離疼痛!

當今社會患有腰間盤突出的人群越來越多,然而導致腰間盤突出的病因也非常多,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不經意間就惹腰椎間盤突出上身了,如長期從事過度勞累的工作、受到外傷以及用藥不衛生等,都可引起該病。到底是什麼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腰間盤突出的發病原因有哪些?簡單列舉如下幾點。

1、過度負荷:當腰部承擔的壓力過重,長期從事彎腰工作,如媒礦工人或建築工人,需長期彎腰取重物,腰椎間盤負重超過100千帕/平方釐米以上時,即導致椎間盤纖維環破裂。

2、長期震動:汽車和拖拉機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長期處於坐位顛簸狀態時,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過大,可導致椎間盤退變和突出。同時震動亦影響椎間盤營養,對微血管的影響均可加速椎間盤突出。

3、坐姿不正確:無論是睡眠時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當腰部處於扭轉屈曲位時,如突然加以旋轉,則易誘發髓核突出。實際上,在此體位時,椎間隙內的壓力也較高,易促使髓核向後方突出。

4、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椎間盤缺乏血液供給,修復能量較弱,日常生活中椎間盤受到各方面的擠壓,牽拉和扭轉作用,易使椎間盤髓核、纖維環、軟骨板逐漸老化,導致纖維環易於破裂,而致椎間盤突出。

5、外傷所致:由於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間盤前厚後薄,當患者在腰部損傷、跌傷、閃腰等時,椎間盤髓核向後移動,而致椎間盤向後突出。

腰椎間盤突:一個小動作,從此遠離疼痛!

以上五種都是容易引發腰椎間盤突出,如果已經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要更加註意保護自己的腰部,其實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並不是一種深不可測的骨病,由於人們對腰椎間盤突出症認識不全面,因此難以進行徹底有效的治療。骨科專家研究發現中醫藥療法治療腰椎間盤坐骨神經痛有顯著的療效,可在短時間內緩解患者症狀,並且複發率較低。其中以中藥燻洗、中藥外敷、中藥內服、中藥注射、中藥袋燻蒸五種方式為主。

第一種:中藥燻洗:中藥燻洗是指煎後放入浴盆加熱水燻洗患腰腿,以全身出汗為宜,常用藥物包括生草烏、生川烏、透骨草、羌活、獨活、紅花、五加皮、細辛等,每日一次即可。

第二種:中藥外敷:中藥外敷可作為中藥內服的輔助治療,一般選用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藥物在患處外敷,通過發熱效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或止痛,對腰椎間盤患者治療有效率高達95%,中藥外貼,安全快捷,療效顯著,直接給骨頭吃藥,使其持續發揮治療功效。用“以骨補骨,在病灶位置直接給骨頭吃藥”的方式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效果特別明顯。

第三種:中藥內服:腰椎間盤突出常由腎虛督弱、溼阻血瘀、筋脈失養引起,治療時可應用益腎壯督、祛溼活血、柔經通絡的藥物,如杜仲、枸杞、牛膝、獨活、雞血藤、鹿角膠、威靈仙、當歸、續斷、乳香、沒藥、桃仁、紅花、土鱉蟲、白芍、木瓜、炙甘草、伸筋草、獨活、秦艽等。

第四種:中藥注射:中藥靜脈製劑進行靜脈點滴可活血通絡,改善局部循環,增強抗炎效果,常用的有七葉皂苷鈉、丹參注射液等。

腰椎間盤突:一個小動作,從此遠離疼痛!

第五種:中藥燻蒸:中藥袋燻蒸:中藥袋燻蒸是指將藥物碾碎,裝入布袋入入鍋中蒸30分鐘後取出,放於腰部和臀部熱敷,溫度以能耐受為度,藥涼後取下。常用藥物包括紅花、乳香、沒藥、木瓜、防風、生草烏、生川烏、乾薑、細辛、馬錢子等,一般每日1次,每袋可用20-30天。


腰椎鍛鍊方法

椎間盤膨出是椎間盤病中較輕的一種,即使這樣,試圖通過吃藥,就能讓膨出的椎間盤迴到原位也是妄想。最好的辦法是鍛鍊椎間盤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從而讓椎間盤逐漸回覆原位。遺憾的是,人們常做的跑步、舉重、騎車等健身運動,只能使四肢強壯,而腰背、頸部的肌肉和韌帶很難得到鍛鍊。而“小燕飛”,既可鍛鍊腰背,又可鍛鍊頸部,可謂一舉多得。

腰椎間盤突:一個小動作,從此遠離疼痛!

“小燕飛”有站姿和俯臥式兩種

“小燕飛”動作分兩種,一種是站立姿勢下的“小燕飛”,一種是俯臥在床上做的“小燕飛”。

1、站姿“小燕飛”

站立姿勢,肩向後平移,雙臂輕輕向後,雙手掌平伸,掌心相對或向後,模擬燕子俯衝時收起翅膀的動作。以腰底部為中心輕輕向前,從側面看略有點“挺肚子”的感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0下。

腰椎間盤突:一個小動作,從此遠離疼痛!

站姿“小燕飛”

2、俯臥式“小燕飛”

在硬床上,取俯臥位,臉部朝下,雙臂以肩關節為支撐點,輕輕抬起,手臂向上的同時輕輕抬頭,雙肩向後向上收起(肩胛骨收縮)。

與此同時,雙腳輕輕抬起,腰底部肌肉收縮,儘量讓肋骨和腹部支撐身體,持續3~5秒,然後放鬆肌肉,四肢和頭部迴歸原位休息3~5秒再做。每天可做30~50下。剛開始時,可先做10~20下,逐漸增加。

腰椎間盤突:一個小動作,從此遠離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