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新閘路613弄12號,周恩來、楊殷、彭湃等領導人曾在這裡祕密開會

新閘路613弄12號(原新閘路經遠裡1015號)是上海靜安區一幢磚木結構的舊式石庫門裡弄建築,它曾是中共中央軍委機關所在地,周恩來、楊殷、彭湃等軍委領導人經常藉此地秘密開會。

  在歷經修繕後,裝載著“中共中央軍委在上海(1925-1933)史料陳列展”,這座飽經風霜的老宅於2019年12月27日重新迴歸,向人們講述一段珍貴的歷史。

  全景呈現早期中共中央軍委機關在上海

  一張掩人耳目的麻將臺、一室簡陋緊湊的亭子間,展覽用實景還原的方式再現了90年前的那一幕——

  1929年8月24日,因中央軍事部秘書白鑫叛變出賣,中央軍事部部長、中央軍委主任楊殷,中央軍委委員兼江蘇省委軍委書記彭湃,中央軍委委員兼江蘇省委軍委委員、秘書顏昌頤,中央軍事部兵士科科長、江蘇省委軍委委員邢士貞和上海總工會糾察隊副總指揮張際春等在此開會時被捕。當年8月30日,楊殷、彭湃、顏昌頤、邢士貞英勇就義。 

新閘路613弄12號,周恩來、楊殷、彭湃等領導人曾在這裡秘密開會

 一間斗室記錄了一段歷史

   在給周恩來同志的信中,楊殷、彭湃囑咐同志們“不要因為弟等犧牲而傷心,望保重身體為要”。這令人痛心的烈士手跡,以及眾多珍貴的史料文件都被一一收入了展覽。

  主辦方介紹,此次史料展包括中共中央軍委的醞釀與成立、在創建人民軍隊工作的偉大斗爭中前進、指導紅軍建設的歷史功績及經驗教訓,以及早期中共中央軍委歷史沿革和人物簡介四部分內容,主要講述中央軍委自1925年10月成立至1933年初向蘇區轉移期間的歷史。

  在充分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展覽以圖文與實物結合、文字資料與影像資料結合、視聽觸多感官結合,通過一系列展項儘可能真實、生動、立體、多角度地向觀眾呈現中央軍委建立與發展的過程,以及彼時湧現出的歷史人物,讓觀眾如同置身當時的場景,感受當年的時代精神。

新閘路613弄12號,周恩來、楊殷、彭湃等領導人曾在這裡秘密開會

楊殷、彭湃給周恩來的信,囑咐同志們“不要因為弟等犧牲而傷心,望保重身體為要”

  當時的《紅旗日報》刊載了周恩來撰寫的《彭、楊、顏、邢四同志被敵人捕殺經過》,記述了彭湃、楊殷等的事蹟,如:“他們入警備司令部後,已知必死,故他們傳出書信多是遺囑之詞。他們囑咐黨中同志不要因他們被捕而傷痛,要繼續努力謀得革命的發展。……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四同志行刑時,慷慨地向士兵及在獄群眾說了最後的贈言,唱著《國際歌》,呼著口號出了獄門,引得一般士兵及獄犯都痛哭失聲,甚至看守所員工都為之掩面。有一獄犯特殺雞一隻望空致祭,可見其感動之誠!”

  為了紀念彭湃和楊殷,紅軍第一步兵學校更名為“工農紅軍彭楊步兵學校”。該校下設兩個軍事營、一個政治營、一個參謀營,主要是訓練連、排級幹部。

  工農紅軍彭楊步兵學校共辦了三期,1934年10月,該校編入幹部團,開始了長征。

  中共中央評價彭湃:“彭湃是中國農民運動的領袖!”

  1926年,毛澤東稱彭湃為“農民運動大王”。

  1929年8月31日,彭湃英勇就義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發表宣言,對彭湃一生作了高度評價:“他這樣的革命鬥爭歷史早已深入全國廣大工農勞苦群眾心中,而成為廣大群眾最愛護的領袖。誰不知廣東省彭湃,誰不知彭湃是中國農民運動的領袖!”

  推動早期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的保護利用

  新閘路的這處舊址曾經是上海一間普通的民居,今年已是百歲高齡。兩年前,由於房屋原始結構破損嚴重,結構體系薄弱,整體性差,一次近乎搶救性的保護修繕工程及時啟動。

  施工前,採用“內部鋼管架支撐+外牆面硬拉結”的方式先進行房屋整體支撐加固;結合房屋特點,按照“不可改變建築原狀以及最小干預”的修繕原則修舊如舊,還原了門楣、青紅磚相配的外立面,以及天井、客堂間、後天井、灶間,前樓、亭子間、曬臺等內部結構。

新閘路613弄12號,周恩來、楊殷、彭湃等領導人曾在這裡秘密開會

 楊殷、彭湃給周恩來的信,囑咐同志們“不要因為弟等犧牲而傷心,望保重身體為要”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上海成立中央軍事運動委員會(12月改為軍事部)。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和相應機構是中共中央領導軍事工作的重要機關,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早期中央軍委對武裝工農、舉行起義、創建人民軍隊、指導紅軍建設等重大問題進行艱辛曲折的探索,為人民軍隊的後續發展壯大積累了寶貴經驗,打下了重要基礎。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靜安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的核心區域,散佈著99處重要革命遺址遺蹟以及8所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場館。而像這樣的早期中共中央機關舊址,上海全市目前約有30餘處,其中有20餘處在靜安。

  目前,圍繞“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陳列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已完成修繕提升,而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舊址和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的場館籌建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為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研究和宣傳,靜安區還於2019年12月27日掛牌成立“早期中共中央機關在上海研究中心”,未來將對早期中共中央機關在上海的發展歷程、早期中共中央機關的活動進行深入研究,並進一步推動早期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的保護和利用。

新閘路613弄12號,周恩來、楊殷、彭湃等領導人曾在這裡秘密開會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新閘路613弄12號“攜展而歸”。

  馬克思主義傳播地、革命領袖足跡地、早期中共中央機關聚集地、中國共產黨首部黨章誕生地、群眾運動策源地這是靜安區基於區內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而提出的“五地”歷史定位。2019年7月,靜安區啟動“迎接建黨100週年——靜安區深化紅色文化資源發掘保護工作”,開展“紅色遺址保護、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品牌打造”三大行動,形成了一批特色品牌,積極打造紅色基因傳承的靜安模式。

  截至2019年11月,靜安區分別從北京、武漢、浙江、廣東、臺灣、俄羅斯、荷蘭等徵集、複製到早期中共中央檔案史料、照片230餘件,並得到相關革命後代捐贈的實物和史料,為新建場館的布展工程積累基礎。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靜安紅色印記”等主題,推出系列報道、特刊、專題片、短視頻、新媒體產品,以及各類線下活動。區內各館則推出一系列特色體驗活動,如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的“平民女校體驗式參觀”、區文史館設計策劃的《印跡》《印痕》《足印》浸入式情景黨課等。此外,2019年推出的“漫步蘇河灣”線路和6條紅色之旅微旅行線路文旅融合,讓眾多參與者在行走中感受靜安深厚的歷史文化。

  2020年,靜安區將繼續深化紅色文化資源挖掘保護工作。計劃推出“中共中央早期機關在靜安(1921—1933)”展覽;編寫和部分出版《紅色靜安——100年100個故事》(暫名);創作劇本,把靜安紅色文化以戲劇形式搬上舞臺;繼續推進區內紅色場館的修繕、籌建、優化提升工作;設計推出5條紅色精品路線;開展靜安“雙十佳”紅色文化評選命名活動。以“一展、一書、一劇、一批場館、一系列路線、一批品牌”為重點,著力推進靜安紅色文化的品牌建設,提升品牌標準和內涵。

  觀展提示

  中共中央軍委在上海(1925-1933)史料陳列展從2019年12月27日起免費向公眾開放,有意參觀的市民遊客請事先通過“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公眾微信號瞭解信息,提前預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