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

黄秋葵又名黄蜀葵、茄菲葵、羊角豆,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东北部。2000年前,埃及开始驯化栽培,由非洲黑人传到美洲。20世纪30年代,热带各国都有种植。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南方各省(区)有零星栽培;近几年由于黄秋葵作为“网红蔬菜”,被广泛栽培。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


黄秋葵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蔬菜。据日本有关资料介绍:黄秋葵的嫩果含有丰富的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蛋白质和矿物质等。维生素B 1和维生素C的含量均高于菜豆,特别是含有一种黏性物质——糖聚合体(果胶、半乳聚糖、阿拉伯胶等的混合物),能增强人体的耐力,有促进消化和保护肠、胃、肝脏、皮肤和黏膜的作用,并且有治疗胃炎、胃溃疡的功效。

黄秋葵嫩果的食用方法多,烹调技术简单,凉拌、烧炒、打汤均可。质嫩而黏、富有特殊的麝香气味,其风味比丝瓜好。此外,嫩果还是做西餐辣酱油、色拉和菜汁的好原料,还可以醋渍、糖渍、酱渍、煮后晒干制罐头等。

黄秋葵的种子也大有用途,可提炼精制食用油和工业用油,油色清澈。老熟种子含油量为16.96%~22%。在湖南、湖北等省也作为油料作物栽培。老熟种子烘烤粉碎后,可作类似咖啡饮料和做高蛋白豆腐。

花朵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不但可做切花(瓶花、花束、花篮、花圈等),还适于公园、庭院和室内栽培,美化环境。

黄秋葵适应环境的能力强,耐干旱、高温的气候和瘠薄的土壤,能够在炎热的夏季生长旺盛,所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都可以栽培。果实上市期正值炎热的夏季,既调节市场供应,又增加花色品种,亩产值高达万元。

正因为黄秋葵具有营养、保健、调节市场和观赏等作用,适应性又强,所以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巴西以及加勒比海地区、东南亚各国都把它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在大面积栽培,并且在不少国家成了运动员的首选蔬菜和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近年来,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还从我国台湾地区、泰国等进口。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


◆那黄秋葵到底要如何种植呢?掌握这些技巧高产不是难事,下面听听小编怎么说: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黄秋葵喜欢温暖,是不耐寒植物,怕霜冻,寒冬季节难生存;在没有霜冻的地方可以生长2年。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25~28℃;在12℃下,发芽困难。植株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5~30℃;在15℃以下,生长速度十分缓慢并且生长不良。黄秋葵虽然能耐高温,在炎热的盛夏生长良好,但过高的温度会抑制生长,降低光合效率,影响产量。

2、光照:植株开花结果时,必须经常有强光,才能结实饱满;如果遇上阴雨,就会发生徒长,很容易引起落花落蕾,导致结实很少。

3、土壤:黄秋葵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能耐旱、耐湿。由于根系入土较深,如果土壤经常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就会造成枝叶发黄,妨碍生长。栽培黄秋葵应尽可能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栽培,才能获得高产。最好和水稻进行轮作。

二、主要栽培品种

(1) 新东京五号:日本的推广品种。植株直立,高约5米,茎部木质化。叶互生,掌状3~5裂,叶柄较长。植株下部的叶片较宽,上部较细。侧枝较多,花朵从枝间长出。当主枝长到第4~5节时即开始着花,每节可开1朵花,侧枝也可开花结果。花为完全花,黄色,基部暗红色,相当美观。自花授粉。果长约20厘米,色深绿有光泽,质地较嫩,纤维较少,富清香味。比其他品种好食。一般亩产2000千克,有的高达3000千克。

(2) 五龙一号:日本新育成的品种。特征特性与新东京五号近似。植株较矮,高约1米。果实呈五角形,色泽深绿,种子较少,品质优良,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


三、主要栽培技术

(一)育苗

1、播种时间:在华南地区,春、夏、秋三季都可种植。春播在清明前后,夏播在芒种前后,秋播在立秋以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3月上旬,用塑膜小拱棚或冷床育苗;终霜期过后,4月中下旬露地播种育苗。北方,可3月中旬在阳畦或日光温室育苗,4月下旬露地直播。

2、播种方式: 黄秋葵既可露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播种期可根据气候和嫩果上市时间而定。气温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如果气温较低,可在保护地(塑膜小拱棚、日光温室等)育苗。

(1) 直播法

①选地:黄秋葵忌连作,也不宜用果菜类作前茬,否则容易发生根结线虫危害。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效果最好。

②施肥作畦:冬前,收获前茬作物后,施足底肥,然后深耕、耙平、作畦。畦宽1米,种2行,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在广州,畦宽90~100厘米,每畦种1行,种在畦中央,株距春、夏种为45~50厘米,秋种为35~40厘米。播种前,浇底水,至土面见水为止。日落后播种。

③种子处理:由于种子的种皮比较坚实,所以播种前要浸种12小时,然后将种子捞出,放在25℃处催芽;大约经过24小时种子开始发芽,等多数种子发芽时播种。

④播种方法:直播时,按行株距开穴,穴深约3.3厘米,每穴4~5粒,播后盖细土厚1~1.5厘米,再盖草,以防旱、保湿。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


(2) 育苗法

①苗床准备:选向阳避风地块设置苗床,按菜园土6份、腐熟堆肥3份、细沙1份比例混匀配制床土。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30~35℃的热水浸泡24小时,然后装入纱布袋放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4~5天即可出芽。

③营养土:塑料钵直径为9厘米,钵中的培养土由园土8份、腐熟牛粪1份、腐熟饼肥1份搅拌混匀而成。

④播种:播种时期为4月上旬,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时。播种时,浇足底水,按行株距各10厘米点播,每钵播3~4粒种子。覆土厚约2厘米。苗龄30~40天,幼苗有2~3片真叶时,就可定植大田。

3、苗期管理:

(1)温度:播后,保持床温25℃,一般4~5天幼苗就能出土。

(2)间苗

①直播间苗:适时间苗 直播的幼苗,每穴常有4~5株,应间苗3次:第一次在子叶开展时,间去子叶不全苗;第二次在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时,间去病苗、弱苗;第三次在第三片真叶展开时,选留1株壮苗,间去其余苗,实行定苗。

②塑料钵间苗:塑料钵育苗,发芽一致时,每钵留2株,3片真叶时保留1株。秋播因气温由高到低,苗势较差,每穴可留2株,但要剪去有妨碍的重叠叶。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


(二)定植

定植时,连塑料钵中的土一起带到定植穴,可防止损伤根系。定植后,浇足透水。最好选择阴天栽植,尽量避免强光直晒。这样,可以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

三、田间管理

1、 灌水和排水:黄秋葵虽然耐旱,但是为了促使植株旺盛生长、优质高产,必须满足它对水分的需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播后出苗前,用细孔喷壶洒水,注意洒水不能过多,以免降低土温,不利生长;或土壤过湿,诱发立枯病而死苗。幼苗期需水量不大,洒水目的是防止土壤过于干燥,延缓幼苗生长,只可以浇小水。夏季天气炎热,上面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同时植株生长迅速又开花结果,需水量大,要每周灌一次透水。灌水必须在早上9时以前或下午日落后进行,以免高温下水分蒸发放出热气伤根。遇大雨时,要及时开沟排水,预防积水烂根。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


2、施肥

黄秋葵的吸肥能力非常强,结果期也较长,一般每亩需要氮素13.3千克、磷10.7千克、钾12.7千克。

(1)底肥:为了使整个生育期都有充分的养料,在种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底肥的施用量原则上应占总施肥量的2/3,生产中应依土壤肥瘦而定,一般中等肥力土壤,应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堆肥)2500~4000千克、尿素20千克。在酸性、中性土壤以及缺镁的沙质土和石灰性土壤上,播种或栽植前,要全面撒施钙镁磷肥(每亩用量为25~50千克),再进行翻耕。最好施底肥时,在2米间距挖沟,深度为30厘米,在沟内填入腐熟堆肥和复合化肥,与土拌匀,防止种子、幼苗直接接触肥料,然后作成高畦。每平方米底肥施用量的标准是:堆肥200~300千克、复合化肥15千克,或腐熟饼肥100~150千克。

(2)追肥:

①提苗肥:一般在播种出苗后或栽植成活后,开始追施浓度为20%的腐熟人畜粪尿1~2次提苗。

②生长盛期:整个生育期,可每隔半月追施一次腐熟人畜粪尿或化学氮肥或复合肥。施肥量随植株长势而定:叶色浓绿可少施,叶发黄应多施;如腐熟人畜粪尿用量由亩施750~1000千克,浓度由20%增到30%。

③结果期:结果期间,可亩施浓度为40%的腐熟人畜粪尿2000千克、复合肥20~30千克。肥料可在根部开环状沟施入,也可以施在行间沟中,施后盖土填平沟。

④根外肥:南方土壤普遍缺硼,应在作底肥的有机肥料中每亩掺入硼泥25~30千克或硼沙250~500克,或者对植株喷洒2%的硼肥。

3、 中耕培土:出苗后和定植后,应连续中耕2次,以提高土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应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使根系发展。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追肥、浇水后都应中耕。梅雨季节,杂草最易蔓延,应及时除草,防止发生草荒。

4、整枝摘叶:

①整枝:黄秋葵从基部抽生侧枝,侧枝生长使养分分散,影响主枝结果。因此,在整枝时摘除所有侧枝,会促进主枝早结果、产量高,特别是在密植的情况下效果更好。

②摘心:稀植栽培,侧枝一般放任生长,只有侧枝发生过多时,才适当加以疏枝。也可在主枝长到50~60厘米高度时进行摘心,促使侧枝结果,以增加前期产量。

③摘叶:摘叶一般是在生育中后期进行,收获嫩果后摘除下部衰老的叶片。适当摘除部分叶片,可以改善植株通风、透光的状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结果。此外,摘叶还可以调节植株长势,使中上部开花结果更加繁盛。

5、插支柱扶苗:南方入夏以后,台风多,植株容易被大风刮倒,要及时插立竹竿或木棍,缚扶主枝。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


四、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防治

黄秋葵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黑茎病、黑斑病、根结线虫病等。

(1)立枯病:多发生在育苗中后期,严重时可成片死苗。

◆防治方法:育苗期除了注意不过多浇水以外,播种或定植前,可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克和适量细土混匀,1/3撒在播种或定植穴内,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

(2)黑茎病:多为害茎基部,使幼苗从基部折断。

◆防治法是:发病初期,着重在茎部、下部叶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在叶背产生黑霉,由下部叶逐渐传染到上部新叶,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4)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植株根部。

◆防治方法:每平方米用75%棉隆可湿性粉剂8~10克,与适量细土混匀,在播种或定植前10~15天,结合整地施肥,将药土均匀翻入土内,随即用塑膜封盖严密;2天后揭去塑膜,松土1~2次,使药剂充分挥发掉,再经过4~5天后播种或定植。注意药剂对作物有一定的杀伤力,使用前应进行药害试验,无害后再用;药剂对人的皮肤有刺激性,在使用时应进行防护。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


2、主要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地老虎、棉铃虫、螨类等。

(1)防治蚜虫:可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2)地老虎防治:发现地老虎咬断幼苗时,可全面用50%辛硫磷乳油浇灌根部,每亩用药0.25千克加水400千克;或者将较老泡桐树叶(或土块)用水浸湿,傍晚每亩田间均匀放置70~80片叶(或土块),第二天早晨揭开叶片(或土块),捕杀幼虫。

五、采收

1、采收时间: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个嫩果形成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可长达60~70天。育苗移栽的,一般在6月上旬开始收获;露地直播的,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收获,比育苗移栽的迟10~20天。

2、采收标准:黄秋葵果实的收获期十分严格,收获延误,嫩果很快形成纤维、肉质老化,失去食用价值。嫩果收获的标准是:开花后4~7天、果实长度5~10厘米、外皮鲜绿色、种子未老熟,以花谢后4天长成的嫩果品质最佳。

黄秋葵全身都是宝,想要获得高产,做到这几点很关键,值得收藏!


3、采收方法:收获时,用剪刀剪断果穗部,不能用手撕摘,以免损伤植株。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摘下的黄秋葵嫩果很容易失水形成革质而老化,因此应在采收后的2小时内,尽快送入0~5℃的冷藏库中贮存。在冷藏库中可贮存7天,在一般室内只能存放2~3天。特别是远销外地的黄秋葵嫩果,必须在早晨采收后剪齐果柄,将嫩果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再轻轻放在纸箱或木箱中,迅速搬进0~5℃的冷藏库,进行预冷待运。预冷的最佳时间是18~24小时。

你喜欢吃秋葵吗?欢迎评论留言哦!更多蔬菜栽培技术方面的文章,记得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