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真正的学霸是什么样子?


学霸的长相各不相同,高矮胖瘦什么样子都有;学霸的特点体现在学习上,基本可以归纳为六个:自学能力特别强,学习效率超级高,学习欲望拦不住,遇见困难就兴奋,知识迁移分分钟,懒得跟你多废话。

今天缪老师好好剖析一下学霸和学神,你对照自己的情况看看:自己算不算学霸?自己距离学霸有多远?还有:学霸是不是天生的?能不能人为培养呢?

一、自学能力特别强

总有人觉得:我和学霸都上一样的课,一样的老师,我还上更多的课外班,课外班还是名师,为啥我就不如学霸强呢?

缪老师提醒一句:你以为学霸都是靠着跟别人学成长的吗?学霸,那是自带解题套路的。你需要老师讲三遍才听得懂,学霸听一遍已经会做题,第二遍用来验证自己的做法,第三遍寻求更高效的做法。

二、学习效率超级高

一份卷子,标准时间两小时,你一个半小时做完,学霸一小时搞定。这还不算什么,随着工作量的增加,效率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在你眼里,题目是一道接一道,在学霸眼里,题目是一类一类的。一题做会,逻辑打通,关联一类题目,这一类的题目就都难不住他了。

三、学习欲望拦不住

学渣是能学也不学,学勉是能不学就不学,真正的学霸是学于不学之中。你也未见他有多努力,成绩却总是很好。你见到课本和试卷头疼不已,学霸见到他们,不说是见了亲兄弟的感觉,也是心如止水的感觉。

学习是学霸追寻的人生目标之一,学霸能从学习当中获取能量,能从学习中得到快感。闲来无事时,学渣学霸都玩游戏,可学霸会在游戏前多学一点,游戏之后再补上一点。

四、遇见困难就兴奋

碰到一道自己从来没见过的题目,你什么感觉?迷茫?恐惧?不安?真正的学霸面对这种情况,他会感到:兴奋!

是啊,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心中的那一句:WOW,这好难,又有挑战了,我能搞定,我很期待。

五、知识迁移分分钟

在你眼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生物、政治,一科就是一科,互相之间没啥关联。在学霸眼里呢,所有科目的知识都是立体的,任何一科的知识和方法,都能用来解决其他科目的问题。

即便是同一个科目,学霸很容易从一道题、一个知识点,关联到其他的题目和知识点。你请学霸给你讲解题目,学霸很善于关联和类比,把题目讲的通俗易懂。

六、懒得跟你多废话

在学霸眼里,很多事情一句话可以搞定,就不需要第二句,效率很重要。普通人半天绕不过的逻辑,在他们眼里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普通人跟学霸搭讪,有可能会感觉他们情商特别低。而真实的情况是,大家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七、学霸能培养出来吗

顶尖儿的学神,除了后天培养,还需要先天的资质。天分+努力,是铸就顶级学神的必要条件。除此以外,一般的学霸都是可以培养的,而且越早动手培养越好。

当然,这里所说的培养,并不是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狂补知识。这里所说的培养,是打好三个方面的基础:一是学习热情、二是学习习惯、三是学习方法。

这三个方面,你不能指望学校的老师,最好的方法就是长辈做好榜样。以一个热爱学习、持续学习和善于学习的家长为榜样,家长负责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循循善诱,孩子负责找到最好的自己。


缪老师妙笔生花


小时候大家都称我是学霸,毕业后老师一遍遍重复我的故事,给下面的小学弟小学妹听。但是我当了一名老师之后,才知道我距离真正的学霸还有很大差距。


说两个学霸的故事吧。第一个是胥晓宇。


我所在的中学,每年毕业生600多人中有1/5的学生能考入北大清华哈佛耶鲁之类的学校。胥晓宇在这样一个学霸丛生的环境中,高一高二几次期中期末考试稳定在年级前两名。


不仅如此,2013年,他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都获北京市第一名,在全国决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进入国家集训队。要知道每个国家集训队全中国都只有50个人,只要任何一科进了集训队都是要被清华北大抢破头要争取的。胥晓宇两科都是集训队,历史罕见。


根据政策,一人不能同时入选两个集训队。最终他选择了物理学科,经过集训进入国家队(5人),并最终获得4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第一名(世界就一个)。


胥晓宇现在在普林斯顿读书。


胥晓宇的眼神给人一种冷静沉着的感觉。仿佛在说:小样,我看透你了。


第二个是范浩强。


小强同学在高一时就参加了国际信息学竞赛,并以599分(满分600)的成绩获得金牌。并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研究性学习课程,每个人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给大家展示。当时有个游戏叫《水果忍者》很流行。小强同学设计了一款游戏,通过电脑摄像头捕捉人的影像,你可以在空间中挥动手臂,屏幕上的水果就应声而裂。


在清华计算机系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学霸,互联网和金融时代,考分高的学生都往cs和经管两个专业挤,小强同学在这样一个学霸如草芥的地方,每次考试都是专业第一,保持了四年。


不仅如此,小强同学在大一新生军训时就完成了第一篇论文,并最终发表在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上。大二的时候,范浩强作为颁奖嘉宾出席计算机视觉另一顶级会议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为获得最佳论文奖得主的学者颁奖。(此会议历年的Best paper获得者平均年龄超过45岁,大部分是已经在业界享有盛誉的名人,或是在高校中完成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教授。)


小强同学还为清华设计安装了人脸识别注册系统,从此清华学生注册都必须本人了。不知道博士生研究生在注册时知道不知道这个系统只是一个本科生设计制作的。


清华学生毕业时也要面临一次次的招聘会,但是小强同学没有这个烦恼,他在未毕业时就参与创建了人脸识别公司旷视科技face++。该公司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从他加入时的十来个人,发展到目前的几百名员工。


小强同学的未来注定是像比尔盖茨看齐了。


对于这样的学霸,我只有一句话想说…


李永乐老师


学霸就是做什么都很牛的存在。


我讲讲国内top2大学的学霸门的做法吧。我学姐,peking大学,她做事情的时候就是把这件事情划分为几个步骤,然后再将每个步骤划分为几个小格子,并且在每一个格子内都做到最好,从而让自己的整个事情。我身边几个师姐师兄很牛的,还有极高的标准,例如游个泳都是运动员标准、健个身都是模特标准,就是做什么都是最高标准……他们的生命里任何一项不允许造次。

学霸的流程(举例解释):流程就是,我感觉是我的一些特别优秀的同学,他们特别规律,凡事做的很快,于是就把生活都填充在生活的小格子里,把每一件事分解开来填充在更小的格子里。例如,我有个师姐学游泳,她每天游1500,500蛙泳热身,500打腿,500练习胳膊。姿势极为优美,她教我时,也是要求我练分解动作,然后每天就不用在这个事情上想究竟哪个做的不对,把那一项在小格子里的做到极致就好啦 。



感觉学霸有三:第一,心里有个念想,不管是物质的还是自我实现的,我没见过懵逼的学霸,都是心里门儿清的,就是因为清楚,所以可以孤独和坚持着坚定走下去;第二,很会发现规律,很会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持续加高,因为门儿清,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分类跟管理也很清晰,善于总结搭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三,不轻言放弃。我高中的同桌就是个学霸,高考是清华土木工程系,后来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去考了香港的大学,去的时候就是垫底的,后来就可以拿到A+的奖学金了(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加是不是他蒙我的),我记得有一次他问我一个问题,我说不能。他问,是现在不能还是永远不能?哎呀我去,立马这差距拉得,他不觉得眼前不能是个问题,只要愿意,早晚都能成。


不不曰


老弟,高考发挥失常,只上二本,研究生考试时以笔试成绩最后一名考入天津大学。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校长院长亲自挽留读博,放弃。

他不属于那种特别刻苦的人,也不是天天拿书本的,但是一旦拿起书本,效率非常高,一般只要看一遍就行。


蓉臻岁月


不请自来,我对学霸的认识和别人不同!很多人拿出高考状元或某某成功学者来说事,我觉得这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叫学霸!

我来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哈,我有个同学考试从来都是前三名,但是放学后从来书包里不背书,只有个饭盒里面还有个勺子。走路叮了咣啷响。人家可不是家里还有一套教材的心机婊,是回家真不看,人回家玩别的,比如模型制作,电子集成或者电脑编程什么的,十足理工男神。

对于他为什么不用温习功课我始终百思不得其解,有其它同学暗中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笑笑不语。第二天老师讲完课后当堂例行提问,叫学霸(以前从来不问他)复述老师刚才讲课的知识,人一字不差复述了一遍,连个哽都不打!

再举个例子,有个女同学,高中成绩始终前二名,忽有一日不知如何心血来潮跟我说想学弹钢琴,我说现在学有时间么都高二了?她说没事,我不考级应该不会太费时间。于是就去学了,她以前根本对音乐一窍不通!期末放假后我们去她家玩,随便什么流行歌曲只要她听过会唱的都能给你弹出伴奏!我当时是懵逼了这才不到一个学期啊顶多半年也就,我不太懂音乐她这应该能达到业余十级了吧?她白天正常上学从未缺课,学习成绩仍然稳定!

学霸首先就是智力超群,甚至有的学霸不单是过目不忘,过耳都不忘而且还举一反三!学霸也是分三六九等,有的在初中觉的学习不错挺有优越感,上了高中发现自己不过如此(我就是)。上了大学更是泯然于众人矣。

另外我说下我所认识知道的即使智力超群如此的学霸,几乎没有学习不刻苦不努力的,家庭有重大变故或家庭及其不好所以自己不得已放弃的除外。

中国的高考为什么难?好学校为什么录取线那么高?就一个原因,学霸太多而且好的教育资源太少!(当然需要特殊照顾的也多,所以剩下的名额少就只能提高分数线)


hjhwyq



真正的学霸,一定是真正明白这两个问题的人:

1. 「学习」是什么东西?

2. 人为什么要学习?

===真正的学霸,是内心有所笃定的人===

有一些你以为的学霸,并非真正的学霸,若非明晰终极的人生意义与追求,他们与普通人一样,虽有无尽光芒与艳羡傍身,内心仍就空洞、迷茫、不知所措,就好比一个不明方向的淘金者,纵使有一流的技术与经验加持,仍迷失在内心的荒芜沙漠里。




伪学霸 vs 真学霸

而你,究竟想成为一个内心空洞、迷茫、不知所措的伪学霸,还是一个内心充盈、坚实、笃定的真学霸?

答案在你的心中。

你会说: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你真的不知道吗?你从未因做某件事而体味纯粹的快乐吗?



你会说:

我只想通过XXX考试,我想实现XXX目标。

你问过自己为什么想通过一场考试?为什么想实现某个目标吗?


很多我们以为重要的事情其实不重要,很多我们追求的恰恰是最应该舍弃的。

重要的是?

你是否想过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想实现怎样的终极目标?

你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你的人生到底要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你才是愉悦、充盈、平静的?

你会说:

这些问题都太虚了,不值一提。

不,如果你真正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就不可能没有动力去实现你的目标和计划,更不可能没有毅力去坚持自己心中所想。

你之所以不能达成你的目标与计划,是因为那些所谓的目标与计划仅仅是用来满足自己虚荣心和他人期待的傀儡罢了,那不是从内心自然喷涌的渴望。


如尼采所说,

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with any How

我想补充,

懂得为何而活的人,会不计一切痛苦与挫败,去实现他的心中所想。

真·学霸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真正的学霸是有内在动机的人,不是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人。

他们心中早已明晰此生所爱,早已获取此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坚持。他们注定是要成功的,成功于他们来说不过是自我超越的衍生品罢了。


这世界真的存在这样一种人

若你真的、真的、真的曾不求回报地做某件事,并从中获得了生命至高无上的极致满足与喜悦,你会相信的,这世界真的存在这样一种人,一心只为内心的幻梦与愉悦,而不把奖赏和回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他们才是真正的学霸,他们才是真正能实现心中幻梦的人,他们才是我们应该并且想成为的人。


现在,你要夺回、要忘记、要相信

现在,

你要夺回,生命之初本就拥有的天赋与渴望。

你要忘记,身旁嘈杂的声音,去发现生命极致的喜悦。

你要相信,明晰生命的终极追求之后,成为学霸,不再是终极目标,而是自我实现的副产品之一。

要帮助自己:


去夺回渴望


去忘记评价

去相信自己


艺术迷


除了“天赋”之外,学霸还需具备的四大“品质”。

在许多人的成长中,都曾有过一个“清华梦”,不过,随着我们阅历的丰富、智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想要考进清华大学,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情。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梯队”,是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

但是从其招生来看,每一年的招新数量,与数以百万、千万计的考生相比,只是占据着很小的一个比例。只有每个地区的超级学霸,才有机会争取走进清华大学的资格。

当然,即便让成绩缺乏优势的同学,有就读清华大学的机会,或许也无法适应该校的学习节奏,从而经不起“大浪淘沙”的筛选,最终还要面临被淘汰的结果。

那么,作为一名学霸,除了具备大家口中所说的“天赋”之外,还需要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呢?下面我们根据一些清华学长的经历,来看看吧。

保持健康体魄

清华大学的“晨跑队”,已经通过网络,在悄然中被许多的网友所知晓。

在每天早上6点,晨光微醺中,许多年轻的清华人,便开始了锻炼,他们的一天,从奔跑中开始。经过锻炼后,也能在学习中,保持旺盛的精力。

从清华大学的口号来看,他们号召学子“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也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逼”着学生去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

一位清华学长曾提到,体育老师告诉他,每一年都会有3000米长跑,无法顺利通过的话,那么想要拿到大学毕业证,想要申请保研的资格都没有。

最后,大家在迫不得已下,开始体育锻炼,最终不仅成功通过考试,也强健了体魄。

能扛得住压力

一位名叫许纪敏的教授说:“清华的人才怎么培养出来的!是压出来的!”

原来,一些清华大学的教授,会在课程之后,马上给学生布置课程设计,如果学生无法顺利做出来,就算是挂科;当挂科多了,同学们将会面临被要求退学的风险。

同学们好不容易,从众多的学子中,赢得脱颖而出的机会,才走进清华大学的校门。可是,如果挂科的次数多了,便会被退学,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硬着头皮,顶住压力玩命学习。

许多大学生认为,进入高校后,从此没有老师带来的压力,便是一种幸福。

殊不知,能够有教授压着你去学习和提升,才能迎来蜕变的契机,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竞争力,成为一名具备专业能力的行家里手。

比别人更勤奋

Students of Tsinghua,no Saturday,no Sunday,no holiday!

清华大学的神话,不是依靠运气而获得的,而是许多的学子,用拼搏的精神赢得的;一位美国的教授的话,很好地说明了一切,清华人没有假期,只有不断学习,比别人更加勤恳。

当许多家长,将孩子的成功,与他们的天赋联系到一起时,不妨看看孩子的表现,是不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比别人更能吃苦。

其实,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等智力水平、有着明确的目标、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三个条件,已经是一名天才的三要素了。

清华学子,保持锐意进取的姿态,比别人更勤恳,在追求专业高度的过程中,比他人更愿意花费时间,最终能够为自己赢得掌声。

不断追求卓越

对于学霸来说,为何能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保持足够的专注和兴致?

用一位清华学姐的话来说,她期待考出高分,取得好成绩,对于她来说,有着足够多的吸引力,所以她每天会自发地去学习,不断追求智慧的提升。

当一个人,能够专注于学习之中,将提升智慧,看作成最大的乐趣时;那么,无论是游戏还是其他方面的娱乐,对于她来说,都将没有足够的诱惑了。

充实的利用好每一天,紧绷着思维,让每个时间段,都有丰厚的收获。

清华学子不期待假期,只希望攀登知识的高峰,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在不断成就着自己。

除了“天赋”之外,若想成为一名清华人,大家还需具备以上这些优秀的“品质”,当然,能够做到这些,无论在哪个行业,都能为自己赢得喝彩。

看到清华人需要具备的品质,让一些网友豁然开朗,并表示大写的服。没有无缘无故的获得,只有辛勤付出,才能在时间的流逝中,迎来厚积薄发的机会,成为我们所认可的对象。

欢迎关注教育锦囊,持续分享有趣、有用的教育内容。

教育锦囊


上午阳光明媚,暖风和曛,同学们都去上体育课了,只有婷婷留在教室里学习。老师开会回来,透过玻璃看到婷婷奋斗的身影,欣慰地笑了。外面树枝摇曳仿佛在为婷婷喝彩……

婷婷是学霸吗?不是!因为真正的学霸从不放弃一丝一毫可以正当玩耍的机会。

学霸者,擅学,擅玩,擅自我掌控。

细数历年各省高考状元,清华特等奖学金获奖者,我发现真正学霸的共同点如下。

能力方面

真正的学霸总是将“适当”和“自律”二词体现得淋漓尽致,下面我用思维导图来描述:

把握好这两个词的学霸早就见诸报端,

18岁保研北大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学习的王琢,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9岁开始学会“管理时间”,清晨去晨跑与朗诵,睡前背诵古诗词,晚上还有晚前读物。课余还喜欢下象棋,跳绳。

王琢说:“当我走进学校后,我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解决问题。”

诚然,很多人都把成绩作为“学霸”的考量标准,但作为一名真正的学霸,他(她)的成绩背后一定是由“适当”和“自律”作为支撑,这才是学霸的“实力内核”。

思想方面

“真正的学霸”从不张扬,因为他们内心高度平和,情绪稳定,脸上或平静或喜悦,很难看到他们沮丧的样子。

即使学习很好,他们也积极提问,积极完成作业;即使学习很好,他们从不骄傲,乐于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即使学习很好,他们从不特立独行,身影溶于群体。

说一千到一万,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的人就是“真正的学霸”!


高效学习师星君


1.博闻强识,博览群书

大一在一个社团,遇到过生命学院一个大一级学长,修数双,系排名前五,江苏人。社团主要以讨论为主,每次学长都会侃侃而谈,而且每次都是有理有据,有时候我会怀疑,都会默默翻书查看,一直都被打脸……

每次当大家目瞪口呆的时候,学长就会摸摸他那泛黄的头发,羞射的说:大家别这样,我只是书读的比较多而已←_←

经常在图书馆遇到学长自己在某个角落默默的读那些经典,那些自己喜好的东西。

2.识大体,明主次

隔壁97年的小伙伴,校学生会副主席,成绩排名20(250),各种奖获得者。本身也很喜欢浪,经常组织基友在宿舍打麻将,各种剧都追。之前期末班级集体复习,这小崽,平均每学习十分钟玩一次手机,然后玩差不多十分钟,继续学习,最后学分绩92(体育61hhh)。

好几次一起聚会,每次他都喝的稀巴烂,无论晚上到多久,无论是一点半还是两点,无论多醉。第二天早上七点半,他总会一如既往的起床,该干啥干啥,和啥事没有发生一样。

很多时候这些觉得:我靠,这才是大将风范啊……

隔壁还有一个小伙伴,热能系第十吧。喜欢倒腾玩具,本科四年,差不多买了几万块钱的玩具!各种喜欢折腾这东西,但是一旦想学习,就会彻彻底底扑上去。

3.自信但不自大

身边的小伙伴,遇到很多困难,无论是大作业还是科研甚至是社工压力的时候,也经常会手足无措,感觉一片懵逼。

但是,这种懵逼顶多持续五分钟,五分钟之后,大神们就会开始有条不紊的着手做。偶尔也会小抱怨,但是不会埋怨,就算很艰难,没有接触过,也会直面之。

学霸们虽然可能觉得,学渣无药可救,但是一旦有什么问题,绝逼不会各种鄙夷类似的。绝不会高高再上,而且绝不是外界认为的那种死读书的那种orz

4.普遍偏执,对认定的兴趣矢志不渝

周围小伙伴普遍爱三国杀,狼人杀之类的,一般不会纠结于打扑克什么的……隔壁另外的学霸,材料系第五,一有空就揣着红楼梦、三国、四库全书(电子版)什么的折腾……

去年研究生面试和招聘会,这厮没有谈专业知识,一直在和面试官折腾唐诗和当前政治……后面都是满分彪过。


就是二十二


娱乐圈中的学霸,你知道多少?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艺术这条道路。要知道,在高考填志愿时,艺术专业对文化分要求不高,很多人就觉得学表演,学播音,学编导的人都是学渣。

如果你们这么想,那就错了,娱乐圈其实有很多学霸,今天就来跟你们盘点一下哦~

Top 1 黄磊


起初黄磊卖的人设是“黄小厨”,做饭好吃是娱乐圈公认的。后来有了一个“神算子”的称号,这个称呼是黄磊参加《极限挑战》之后得来的,但是“神算子”这个称呼绝非是浪得虚名,黄磊上学时期可一直是学霸。

黄磊在高中时期,理科成绩非常的出色,尤其是化学这一科,经常能考满分,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但黄磊的父亲还是怕他考砸,就让黄磊去考了表演,黄磊就听了父亲的话,顺利的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之后,黄磊还留在了北京电影学院任教。

Top 2 撒贝宁



撒贝宁外形俊朗帅气,文艺特长出众,而且天生一副好嗓音,还有”综艺小王子“的雅号。撒贝宁不仅主持风格非常的幽默。有时还能够出口成章,其才华可见一斑,能够进入央视的主持人实力肯定是有的。

其实撒贝宁从小就很有表演天赋,高三时,因为他的艺术特长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加上一曲《小白杨》打动评委,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法学院深造。大四那年,被称为校园风云人物的他好事颇多,不仅顺利保送研究生,还被《今日说法》吸纳为主持人,从此踏入了主持届。

Top 3 何炅


很多人对何老师的印象就是主持人,他主持很幽默,情商很高,经常能在舞台上化解尴尬。但其实何老师除了主持人外还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老师。虽然这些年何老师因为工作的繁忙很少去学校教书,但他依然是北外挂牌的教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他,当年是作为保送生上的学校,且学的专业是阿拉伯语。

之前,在撒贝宁主持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中他也表示自己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是被保送的,虽然这话有一定的开玩笑成分,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何老师从小到大都是个优秀的人啊!

Top 4 林志玲



大家印象中的林志玲可能是个花瓶,长得好看,说话嗲嗲的,又因为演技而被人诟病。但从林志玲的谈吐和为人处世来看,大家都能感觉到她的内涵,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其实林志玲是一个双商兼备的内涵女星,她是多伦多大学西洋美术史和经济学双学位的女学霸,但为人低调、谦逊,很多时候大家被她的美貌吸引而忘记忽略了这一点,不得不说,林志玲那种骨子里透出的优雅与她的博学多才也有关系吧。

说到底,这些学霸除了后天的努力,也离不开先天的基因因素。家长们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如给自家孩子做个基因检测。

现在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孩子的综合智力高不高,学习能力强不强等,检测完还有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测一测,看看有没有学霸体质,从而因材施教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