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通俗理解《金刚经》中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用户51001436436


野狐试答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金刚经》中多次提到,怎样来通俗理解这些?题主的问题很有价值,我就我的理解通俗解释一下。佛法高深,我器小根浅,斗胆解说,算是无知无畏吧。

《金刚经》讲“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每个人本身就是如来,但为“我执”蒙蔽,丧失了本真,不见本性。修行就是去除“我执”,明心见性,一悟众生是佛。四相是“我执”最根深的东西,是最难以去除,但这些东西“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困扰蒙蔽着凡夫,使我们难以见性开悟。

“相”可以理解成“一切有为法”,通俗讲就是我们概念化的东西,包括所有物质的东西和我们头脑中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也可以称为“色相”。“四相”就是把色相分四个方面具体来说的,四相具体如何理解?

“我相”:现实中我们看问题,思考问题,做事都有一个“我”,一切都从这个我来出发。我的钱多了少了,我的老婆孩子对我好不好,我的亲戚朋友如何对我,领导咋样看待我,同事谁说我坏话了,我还没上车高铁为啥不等我就开了,为何先进不是我,为啥让我去干这事……这就是“我相,是四相中最难破除的一个。

“人相”我们也会从个别人出发想问题、做事。老婆孩子吃饭了没有,大舅二姨三姑过年有钱没有,同学朋友谁谁家里出啥事了,哎,同事谁谁和老婆离婚了,我的偶像又和谁结婚了……我们甚至也会替古人担忧。

“众生相”可以理解为从群体出发想问题,看事情,我们村还很穷,我们单位今年能不能评上先进,我们县上财政状况啥事能好转……从世俗来看“人相”、“众生相”要高于“我相”,但它们都是虚幻的,都是困扰我们的外在东西,使我们心不能空明清净,见不到自己的本性。

“寿者相”和前三个不同。人的所有悲剧都来自于时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这就有了“牛山之悲”。齐景公和群臣登临牛山赏景宴饮,看到四周景致秀美,齐国宫殿巍峨壮丽,齐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他非常高兴,突然,齐景公泪流满面,大臣们问他咋啦。齐公悲哀地说:一切多么美好呀,人为何要死呀?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写到:“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是这个意思,这就是人类无法摆脱的悲剧,它困扰着我们凡夫俗子。

不只是我们自己和与我们有关的人的生命长短问题会让我们苦恼,就是我们养的宠物狗死了,我们喜欢的花开败了,我们视为生命的东西毁坏了,我们都会为之伤心,会抱怨它们为何不能更长久。这就是困扰我们的“寿者相”

总之,四相就是给我们带来烦恼的东西,只有空掉四相,去除我执方可到达彼岸世界。

佛家讲信、解、行、证,这是修行的进程,理解了不行,说食不饱。要行,修行是很难的,所以佛家要求弟子“勇猛精进”,舍身求法。证得正果才算数,我们在这里也是说食不饱,不过了解一下也有点好处。


野狐习禅


我相!

大约在十几岁的时候,经常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困扰了我很久,很害怕,很烦恼。因为我发现:当我在玩的时候、跟别人唠嗑的时候,说笑打闹的时候,“我”就丢了。心里的那个“我”就没了。注意力拉回来,不说话了,身体碰哪里一下,这个“我”就又回来了。然后我就很迷惑:刚才,“我”哪去了?

注意力转到别处,“我”就没了。注意力转回来,“我”就又有了。心里的那个“我”总是乱跑,不知道啥时候就没了,一愣神,就又回来了。搞的我难受许久。

后来我看圆觉经,发现佛陀刚好是用这类的描述来给大家讲什么是我相的: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这句话大体的意思是:有人身体舒适,放松心神,就把我给忘了,然后拿针稍微刺他一下,他才重新意识自我。所以,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才能有“我”的存在。

用意识去感受,这个“我”才能存在。意识不去感受身体,“我”就没了。

我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身上,“我”就出现了,我相。

我把注意力放到别人身上,“别人”就出现了,人相。

有些人就是目中无人、视而不见,他看见了你,但心、意识并没有跟过来,他的心和意识还在自己身上,在其他人身上,那你这个相在他的心里就没立起来,你穿什么衣服、是开心还是郁闷,他完全不知道。

我的心在自己身上,“我”就存在。不在自己身上,“我”就没了。我相。

我的心在别人身上,“别人”就存在。不在别人身上,“别人”就不存在。人相。

还有件事也困扰了我很多年。

以前上班做设计,公司来了一个客户,是女老板。我们三个设计师一起给她的公司做一批宣传品。我设计的那几件客户一看就通过了,那两位设计的作品客户看了就不满意......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女客户进来的时候我看她穿的是一套绿裙子,我就知道她肯定是喜欢绿色,于是我做的稿都是绿色系。我的那两位同事做的蓝的、黑的、黄的......所以客户才看见我的就喜欢,就接受,然后他俩的就不行。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那个女老板穿的绿裙子,我看见了,我的那两个同事看见没有?说他俩没看见,那不可能,人家女老板又不是光着进来的。要说他俩看见了,似乎也不妥。因为你只要看见了,就能认出是绿裙子。而你只要是看到了女老板穿的绿裙子,也肯定能在第一时间里反应过来:她喜欢绿色。然后也会顺理成章的设计绿色调的作品......以搏她欢喜......

现在看这两位同事似乎是:没看见。

因为他俩的心、意识没过去,没到绿裙子上,只是眼睛看到了,没往心里走。绿裙子,那个“相”,在他俩的心头没立起来,这个绿裙子在他俩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

相,就是表面现象,不是真实内涵,是临时的,不是永恒的,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心到了就有,心没到就没有,证了就得,不证就不得。而这些特征用一个字总结就是:假。

我相,“我”是一个临时的假相。细胞、器官聚到一起,临时的。细胞、器官一分散开去,“我”就没了。“我”要是没了,其他人、众生、时间也就全没了。一切都是因我而起。

我,是假相。这在佛教中没争议。但在这个我相的背后,还有没有一个“真我”存在,好像是有争议。有人认为有一个真我存在,有人认为连那个真我也不存在。

真我到底存不存在,咱们先搁置,只谈谈真我的特征。

假我是临时的。那真我就应该是:永恒的。

我相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真我应该是:一直就在这里。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这里......不悲不喜。

我相是细胞聚到一起组成的,可以分解开。真我就应该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的。

寿者相是时间、生死轮回,是短暂有限的。而寿者也是“我”衍生出来的相。那么真我应该是:无限的。


锐度何老师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词汇出自佛家大乘经典《金刚经》的“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其主要阐述佛陀教导众生的离相之道,直指修行的心地法门。

1.我相,本义为我执之相。按照佛家思想来论,我相的呈现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我们无始劫以来业力感召的落地。无论是富贵,贫穷,美丑,或善恶,其都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在众多的分别中,以标签的区别散布于芸芸众生的熙攘中。

2.人相,顾名思义为他人之相。是与我相对立的客观称谓。其因缘和合的本质和我相一致,是在与我相异同处的差异化显现。如我相示之以富贵,他相示之以贫穷。我相示之以残疾,他相示之以健康。对比的目的,是为了凸显众生业力的不同,感召因缘的不同。

3.众生相,众生之相。是由我相与无数个他相共同组合呈现的万有百态之相。其产生的根源,是众生个人业力,和众生共同业力,共同感召产生的因缘和合。类似于当下社会的人世百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个性不是单独存在的,其依存于共性的趋势和流变中。彰显着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关系。

4.寿者相,字面之意,长寿者的相。是我相,他相,众生相中的个性化分支。寿者,可以在我中,亦可在他中,更在众生之中。其呈现的本元,还是不离因缘和合,是佛陀借相说法的一个类比。

5.总论:无论是我相,他相,还是众生相,寿者相,其产生的根源都是一致的。佛陀借此传离相之法,重在强调本心化生万相的实质。一切相皆是幻觉,执念,妄想,和无明的产物。人之本心本是活泼圆融的,因偏执着相而灭心地光明,离相而觉,即成佛道。





胡功宝国学策划


如何通俗理解《金刚经》中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金刚经》在中国算是最著名的一本经。缘于六祖惠能因此经的一句话而开悟。

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金刚经》中最著名的四相。就是一切万物都离不开这四相。


我相指的是自己。什么事情都先想到自己。有我和他的区别。

人相指的人和动物的区别。认为其他的动物都不如人类。认为老鼠,苍蝇,蚊子就是害虫。害虫就该消灭。

众生相指的是一切动物植物一切万物。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

寿者相。寿者就是时间。

比如说你正在开车,前面有人別了你一下。就是挡在你的前面,不让你过去。8这时候你非常生气。这就出现了我相。想追上前面的车,跟他干仗。前面车就是人相。路上还有其他的车,其他的人。是众生相。从台变你那时候开始你就生气,一直到晚上睡不着觉。这就是寿者相。


离开了这四种相,你就成佛了。那就是别人开车别你,你也不生气。这就没有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和寿者相。

所以《金刚经》说离开四相,是名诸佛。

大家好,感谢您的阅读。我是儒释道医文化。


用户53048445015


“四相”出自《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原文是这样的: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什么是相?

相,指的是可见可感知的实体和不可见的思想观念。例如,人有身体发肤,思想感情,石头是硬的,水是无色的,风是流动的,等等。

一、什么是我相

我相,是四相的根本。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个实有的“自己”,有身体,有思想观念感情,也就是“色身”,由此而生出我见、我爱、我慢,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佛教里说的“我执”。

例如文人相轻这种现象,就可以理解为我相。总是按我自己的理解,觉得我的文学比你好,看不起你。办公室里,资深员工看不起新员工,觉得高他一等,也是我相。而新员工呢,认为你干多了几年就倚老卖老,我偏不服你,也是我相。

二、什么是人相

人相,是因为我相的主观观念,而把人分成各种类型,阶级的三六九等,国家种族肤色的区别,性别上的男女,年龄上的老幼。对于不同的人相,即以不同的观念来看待。人相违背了众生平等的佛教宗旨,结果是导致人类的各种矛盾。

三、什么是众生相

众生,则不仅指人类,所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众生。《金刚经》解释了什么是众生: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这些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等等,就是世界上的一切有生命的物体,也就是众生。

众生相其实也是基于我相的主观观念,引申出来的,是人相的一个扩展。

四、什么是寿者相

寿者相,就是对于生命的观念。人都希望长寿,都不想老死,人们贪恋人间的一切诱惑,如财富、爱情、亲情、友情、健康,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生病了看不开,怕死,到处寻找续命延寿的方法,放不下生死。或者希望后继有人,要生个儿子传宗接代之类。

结语

四相的根本,其实就是我执,放不下“我”,放不下主观观念。这是跟佛教“空”和“无所住”的思想背道而驰的。我们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人的烦恼皆来自于着相。一旦着了四相,那就成不了佛。所以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破除四相,要参悟“空”的道理,要有大乘的心胸和发愿,相信众生平等,才能放下我执。能破除我执,距离修佛成功就差不多了。



大晟府小书僮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是《金刚经》里面所提到的(四相),既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是就不说那么复杂了。

既然说道(相),这个(相)就是有形体的东西。正所谓:“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正是众人执着的“相”才空生许多烦恼,如若知道眼前相,幻象、皆是因“因缘而生”,因“因缘所灭”那么我们就会生起智慧,破除“相”对我们困恼使我们内心产生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

如若我们利用智慧把我们修为境界提上去,你就会发现,“一切相”如刹那的烟火一般划过我们身边,而有智慧之人不为所动不为执着,而有些人却流连忘返痴迷于不得永恒的境遇。执着于“相”就会被境遇所转,永远不能能解脱。

这“四相”乃是坠落六道轮回的根本要素之一,如果我们不修行,不精进,不破除我执那么在临终之时,又有无数无量的冤亲债主幻化成我们的亲朋好友把我们引入恶道不得解脱,所以我们平时要培养不被境所转的根基,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般若悟道


这些都是有形有相的相,《金刚经》里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世间一切相都是假相,不要住相。住相是凡夫,不住相即佛。

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心动百事有,心止万事无。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要做一个活死人,贪嗔痴是毒药,做到没有见闻觉知,才能证声闻缘觉。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是什么?身空,心空,性空,法空证四果阿罗汉。五浊恶世的众生有八苦,看破放下得解脱自在。心清水现月,意净天无云。


用户和言悦色


人相:同类之相,群体形态。

我相:众生观我之相,自我意识。

众生相:万物在我的意识形态,视觉认知。

寿者相:时间在形态上的痕迹,感知岁月。

佛说虚幻相存于内外,一切皆是泡影,看破既是脱离……



或心听雨


来个世间“意识观”通俗理解↓

我相: 具有‘主观意识’执念

人相: 依世间结缘重叠成‘潜意识’认定

众生相: 具有集体‘客观意识’概念

寿者相: 具有尊、长、大、高等概论于‘深藏意识’设定模式中

一🌷一世界 一🍀一如来

若见诸相非相 则见如来/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明k月心



金刚经,大般若空性智慧,佛引导行人除"三心",灭"四相″,破"二执″。明确“一切有为法,如夢幻泡影″。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又说,若以音声求我,以身相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众生之病,六根六尘六识,五蕴十八界,万相纷纭,妄想丶分别丶执着,无由跳出三界六道轮回之苦。唯有依佛所说,看破丶放下。知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丶现在心丶未来心,念念迁流,不可把捉)。四相(我相丶人相丶众生相丶寿者相)本非有,皆是无常虚幻,缘生缘灭。二执(我执丶法执)破掉,回归自性,方得破迷开悟丶离苦得乐!明心见性丶见性成佛!

四相,即是世间万法的有为之相的概括。为众生以"我″为中心的,坚固"执着″的东西。我执丶法执的对相。检索自己,即可了知。一天到晚,妄想丶分别丶执着,看不破放不下的就是事非人我,纷争追求,希望全归我,希望到永远。贪嗔痴慢疑,贪执是根本,不贪世法便贪佛法,這里佛给你一破到底,若说佛有所说法,告诉你,那是谤佛,"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世法丶佛法都不可贪欲执着,登岸不舍舟,仍堕大苦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