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女兒和父母頂嘴該怎麼辦?

用戶3679033961984


人的情感有多種表達方式,在不同環境和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人們就會下意識地選擇了那種所謂適合自己的方式。

女兒和父母頂嘴,可能是父母對她管教過嚴,又或者是父母親對小孩錯誤行為指教,小孩感覺大人囉嗦或者根本不接受,於是女兒採取了這種頂嘴方式來表達她對父母的不滿。當然,小孩有傾訴和表達的權利,也可以以更好的方法指出父母那些做的不對地方。但採取頂嘴的方法,不管原因是什麼,她至少選擇了一種對父母親不夠尊重的方式。


伐木一族


我是女兒,從記事就和母親頂嘴,到現在仍然是。

小時候,不理解父親母親為什麼吵架,在我的意識裡,就是母親欺侮父親,母親永遠氣勢凌人,而父親就像任人宰割小羊羔。

每次他們爭吵,我都會站在父親的一方,替父親和母親爭辯,甚至大吵大鬧。小時候,母親一手遮天,家裡大小事都是她說了算,強勢了一輩子

我和母親,我們的愛好,思想觀點,人生,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不在一個頻道。所以我們經常爭吵,每次爭吵後,中間會有幾天不說話,不管是爭吵還是互不理睬都是一種痛苦。

我也不想這樣,我每天都在剋制自己,不讓自己和母親頂嘴。可我們還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同樣的錯誤,母親永遠把我當成小時候的我,如今我已經年過半百,母親快八十歲的人了,還想像小時候那樣統治我們。

母親永遠是對的,在她眼裡,我們不服從就是錯誤,每每想起母親都是和母親頂嘴的場景,母親說不過我就罵人。母親偶爾不說話,不頂嘴,就會心疼母親,就想什麼事都依著她。

和母親在一起,幾乎都是在爭吵中度日,幹什麼都不在一個頻道,可母親又離不開我。哥哥姐姐都不在身邊,他們離開成了習慣,而我一旦離開,母親就會和我大吵大鬧,罵我不孝。母親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你不管我,會後悔的。”

不離開吵,離開母親也鬧。在母親眼裡,我怎麼都不對,可看不到她時,我仍然會想她,會牽掛。


為夢想書寫人生


只談問題解決,減少角色意識,不搞情緒宣洩。

我解釋一下。首先我不太喜歡用頂嘴一詞,因為頂嘴一詞是有方向的,也就是孩子向父母,也是隱含著肯定家長否定孩子這種價值取向的。所以我覺得還是用爭論一詞比較恰當。

家庭當中的爭論升級為爭吵,往往是由於以下兩個原因:一是混淆解決問題和情緒宣洩。



現在社會節奏非常快,家長在單位、孩子在學校,都難免會積累一些負面情緒,焦慮感很容易綁架每個家庭成員,而回到家中,由於大家更放鬆,所以負面影響也更容易流露。舉個例子,媽媽下班回家很累,看到孩子沒在寫作業,而是在做手工,此時媽媽大聲說:“又玩兒,又玩兒,寫作業去!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兒!”此時媽媽的語氣中充滿了對孩子的不信任,手工其實也是老師佈置的,而且孩子已經把作業寫完了,但是孩子心理很委屈,他說:“我作業早都寫完了!”,媽媽認為孩子聲調很高,有頂嘴的意思,就進一步加重了語氣:“寫完作業就可以玩兒了嗎?給你買了那麼多練習冊,你都做了嗎?我和你爸天天辛辛苦苦上班,你倒好,就知道玩兒,一點都不讓人省心。”孩子聽完情緒也激動了:“你們天天就知道讓我做題!”……一場本可以避免的爭吵就此展開。



大家會發現,如果雙方都不要帶太多情感宣洩,媽媽一進門,看到孩子沒在做作業,先問清楚他在做什麼,孩子如果能在回答中講清楚自己的規劃,這場爭吵是完全能夠避免的。

第二種常見原因是把維護權威與解決問題相混淆。

孩子在成長當中,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一定會開始希望擁有話語權,而家長往往認為這種覺醒是一種挑戰,所以家長也會用特權去壓制,產生爭吵的根源是話語權的爭奪。


這種爭吵隨著子女步入成年期,越會烈度升級,因為子女能力增強,個性成熟,擁有了獨立人格,對父母的一些觀點有了自己的看法,而父母一味維護自己的權威性,認為子女的爭論是“反抗”,必須要“鎮壓”。

解覺方法:其實這類問題很難解決,因為作為成年子女,我們很難改變父母的價值觀,但是作為父母,我們可以試著在爭論中儘量少帶入角色,不要用權威去壓服孩子,立足問題的解決,以理服人。



我是見山見水見心,願意與大家共同探討教育方面的問題。


秦萌大語文


這個題目不好回答

“頂嘴”是指什麼呢?

很多父母以為大人說什麼小孩都應該聽著,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不能當即反駁,以此為“聽話”或“不聽話”,這類家庭屬於父母權威型家庭

有些父母喜歡與孩子在同一高度進行對話,允許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這類家庭屬於友好平等型家庭

所謂頂嘴不過是孩子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恰又遇到了聽不得意見的家長。


小喵壹貳叄


正常啊!換位思考一下


呂玉花


孩子有了頂嘴即為逆反心理,經常是你要我這樣,我偏不這樣,反而要那樣。這種情形讓家長很惱火,家長越惱火就越發訓斥他們,但家長的訓斥起不了什麼規勸作用,反而更增加了他們的反感情緒。家長這時不能正確理解、諒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很容易就會走上逃學、離家出走甚至犯罪的道路。對此可不能粗枝大葉、聽之任之喲。 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用“平行交談”的方式與他們溝通。 交談可以使雙方互相溝通,只有溝通了才能相互理解。但是,交談必須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你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平行交談”。家長與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動,一面交談,重點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的內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著對方。這種非面對面的談話方式會讓家長和孩子都感到輕鬆自在。家長與孩子的談話內容,最好是多談一些如何學會求知識,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等。在交談中,還要注意從事情到關係、從事情到感情、從一般到特殊等原則,從而使孩子與家長之間什麼話都交談。

2.給孩子講道理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時,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道理,改正自己的錯誤。如果採用打罵的方式,不僅會缺乏教育效果,而且會傷害孩子的心靈,造成孩子和父母之間關係緊張或產生隔閡。

※※※請記住,孩子不是你的“出氣筒” 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每個人都面臨不小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有些父母往往因為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遷怒於孩子,對他們大呼小叫甚至拳腳相向,把孩子當成“出氣筒”,將自己的滿腔怒火胡亂發洩。事後,父母的氣是消了,殊不知卻對孩子造成了難以估量的身心傷害。

我國有句古話:“養不教,父之過”,充分說明了身教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只有父母的言傳和身教並行,給孩子起到良好的榜樣示範作用,才是教育的關鍵。




鄉村老妹


缺少一頓打!打一頓就老實了。其實孩子和父母頂嘴,一開始都是父母縱容的慣的!我們三姐弟從來都不和父母頂嘴。現在我媽媽他們老了,有時候想法啊做事啊有失偏頗,我們都是好好的和父母說,不會和父母爭吵。姐姐說不通就弟弟說,要不就三姐弟一起回家和父母說,一般的老人還是講道理的。


我心期待永恆之愛


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如果你的孩子經常跟你頂嘴那麼恭喜你,證明你的孩子是個聰明有想法不隨大流不木訥的孩子。我就是抱著這種信念一忍再忍的,每當青春期的女兒懟我時我都安慰自己慶幸我生了個聰明孩子。李玫瑾教授說過跟青春期的孩子對話不能讓自己高高在上,要像朋友同事一樣的語氣,我經常提醒自己改變成這種語氣效果確實好的多。


九萬麻麻


這個問題很經典啊,也是一個普遍問題。子女與父母頂嘴,沒必要也沒意義,首先確立佔位,父母與子女佔位不同,成長所處的年代,環境,教育,理解,思維,看法,認知,生活的節奏不同,語言就有分歧,這是定數。

子女與父母這是兩個概念,不同的佔位,互不干涉,一代不管兩代事。把自己管好就不錯了,父母的事情父母處理,子女的事情子女處理,如果父母與子女有分歧有矛盾的話,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子女閉嘴》保持距離就可以了……


甜瓜20875


要有原則,分析完問題,講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