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胶东名胜:招远西部的蚕庄镇境内,有座“金华山”

(编者按:胶东半岛区域内,有不少名山大川,它们不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传说也很丰富。本文要介绍的是烟台招远境内的一座名山,它的名字叫做“金华山”。金华山有何典故?下面就听招远当地作者

“靈山居士·景廣”的讲述。)

胶东名胜:招远西部的蚕庄镇境内,有座“金华山”

(金华山位置示意)

以下是正文——

招远市的西边蚕庄镇境内有一道南北走向的山脉——灵山山脉。灵山山脉的北端向西折弯处的山峦,名曰“金华山”。

金华山的山形,呈南北走向,犹似卧龙。北端峰高海拔192米,势为龙脊;接而向西折弯,又向南回头起峰,形似龙头,这就是闻名遐迩之主山——金华名山。

胶东名胜:招远西部的蚕庄镇境内,有座“金华山”

(在金华山上西望,可见望儿山,微见焦家金矿。晴天远见渤海鱼帆。)

金华山之主山,坐北向南。山峰巍峨挺拔,悬壁峻峭,前有玲珑怪垒,顶端一席坦喦,峰后蜿蜒连脉。若是站南向北望去主山山峰犹似龙首,其面目威武壮观,恬静有神,含蓄深远,别具情缘。也就是这个金华主峰顶端展开一席坦喦,早在西汉宣帝神爵元年三月(前61年)东巡之时,曲成侯就此峰喦为之初建行宫。宫前有一条蜿蜒别致的九十九级石砌阶梯直抵山脚,在石砌阶梯底部左侧,建树一座石碑,石碑威严大方,总高四米有余。其底座为一宽大坚实龟座,碑身是一整块汉白玉石,正立面镌刻着当年汉宣帝刘询挥毫“江山升平 万盛亦确”八个隶书大字(此碑后被破坏),碑上头衔接一长方形汉白玉顶冠,前面雕刻两条盘龙。山脚下砌一院落,山门朝西敞开,门前一片坡度比较平缓的开阔地。此后该山便步入历史上的兴盛时期。

清顺治年间编撰的《招远县志》记载:‘确山,在县西五十里,石峰峭拔,壁立千寻。上有确山娘娘祠,祈子者多应。今复建碧霞行宫,改名金华山’。

古时金华山原系参山(即灵山)所延山脉,并无独自名称,自从汉宣帝东巡銮躅,挥毫泼墨,留名“确山”,从此有了确山名字,确山北侧河流留名为万盛(圣)河。确山(金华山),从古至今闻名遐迩,历代皇戚官宦时而趣至,文客游侠登居泼墨。清代掖县学者毛贽作诗咏词赞美金华峰岳史地:“金华山峙海天东,势压登莱百万峰。作镇曲成倚北郭,俯临沧海隐蛟龙。”

胶东名胜:招远西部的蚕庄镇境内,有座“金华山”

(远处就是灵山山脉主山)

由于确山别致闻名,宫殿居高靓丽,登顶环顾,沁人心脾。南望极目势矮天远,东展山林晨曦尽染,西泛海波鱼帆点点,北附渤岛长岸无疆。为此,历代除了游客之外,连年又双叒(ruo)叕(zhuo)几度僧、道、侠、丐恋居。宫殿房屋也就颓而复修,常年保持不废,并在半山腰转弯处挖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透底伸手可取,水质甜甘,专供僧客饮用。

胶东名胜:招远西部的蚕庄镇境内,有座“金华山”

(山上偏松)

招远北部,玲珑——金华一线地质结构富含金矿。自从西汉时期民间就有挖坑採金的活动,而后多为官府统一管理。时代延续到大宋年间,朝廷就派员(潘美)介入,因此黄金生产进入了大规模的开採。当年,除了东部玲珑山一带为黄金主要开采地之外,西部则是确山(金华山)一带,什么“金盘岭”“银子沟”------各处黄金旺盛,更有趣的是望儿山内富有“七头金猪”的民间传说。正如毛贽诗句“ 明季金穴千百处,樵夫持斧斫秦松”。为此,民间为了挖金的缘故,自然而然就把“确山”的名字改称为“金华山”。

黄金生产需要人工挖洞,而开采有风险,所以人们就祈求苍天保佑。在历史上,金华山逐渐形成庙会,并统一定于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日和六月十三日,庆祝祀奉山神爷(即碧霞元君)。每次庙会三天,就在山门外的开阔地上。庙会上人来人往从四面八方赶来,远者也有百八十里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开阔地上做买卖者如同市集一样,摊铺成行摆放,供来往游民选购。山脚下有片石坛名曰“歇马亭”,专供所有前来车马停放。

胶东名胜:招远西部的蚕庄镇境内,有座“金华山”

(现在山上的亭子)

古时,这里还建起了一座“花岗石砌台,四角立柱,上搭琉璃瓦盖”的豪华戏台,俗称“戏楼”。每逢庙会之日,就有四方的台子戏班前来唱戏,热闹非凡,四方的男女老少都凑来看光景,为金华山庙会增添了不少光彩。

到了清末民初,由于时局动荡,金华山的庙会也随之趋于消沉。山上山下的古建筑渐成废墟。大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有人在金华山的北面和东面的山脊上,出资筑建起来三座“天庭(亭)”,雕栋画柱琉璃磁瓦,倒也十分壮观,多少算是对古代胜景的一些复原。今日再登金华山,驻亭远眺,忆古思今,也算是一趟不错的旅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