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从底足来判断瓷器年代?

用户6385807892373


感谢推荐,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如何从底足来判断新老。古瓷的判断大致分为出土和传世。底足的判断要从跳刀痕,火石红,修胎,粘沙,露胎胎骨和胎土的脏色来分辨新老。

如何从底足来判断瓷器的年代呢。我们也要从鉴定瓷器的新老的方法来断定年代。

明代瓷器底足

明代瓷器底足

明代瓷器罐子和瓶底足墙多采用削足工艺,盘和碗多有跳刀痕迹,且民窑底足火石红特别浓烈,而且中间有乳突,底足不施釉(除了带落款的)

清代早期底足

清代瓶的底足

清代盘的底足

到了清代康熙以后大多数是泥鳅背,比明代的足墙高,到了清中晚期底足施釉,而且大多数瓷器足墙变窄

总之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特点,因为涉及的器形太多,不能一一介绍,只能靠自己多看,多学,多上手来慢慢的体会,才能很好的学道知识


收藏中的快乐


釉的发色和釉面收缩,底部(各个朝代生产瓷器底部不一样)真伪,瓷器的材质!







余朝根


一般来说明代瓷器刀削圈足和旋削圈足,平削,斜削足较明显,包括跳到痕,而清代多数都是泥鳅背圈足,削足不明显明代胎土淘练的不够细,较粗糙有杂质,清代以后,尤其康熙雍正时期胎土淘练比较细腻了,素有糯米胎之称,干净洁白,胎釉结合紧密。清代后期胎土淘练不够精细较粗糙,疏松。


迟未斋主人


底足上带来的信息决定瓷器的年代,不是说百分之百,之少也有百分之八十。底足上的跳刀、火石红、支钉等修足方法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方法。


东明小王


从挖丶修以及足墙的型状判断年代,从胎体的成分粗细判断是什么时期的用土,综合判研瓷器的大约年代,绘画及造型来佐证是必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