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如何看待胡红梅老师抄袭事件?

鹿鸣老师S


违背了师德,伤害了公众的感情。

【事情经过】

深圳一小学美女副校长 胡红梅,被举报抄袭他人作品。举报者为山东省淄博市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王爱玲。

在2月23号,王爱玲在个人网站上指出: 胡红梅在两年内连续抄袭她多篇文章,也抄袭他人出版的书籍,并且对内容一字不改,甚至连封面都要抄袭。

2月27号,深圳龙岗区教育局介入调查,在3月6号公布了对胡红梅的处理结果: 给予撤销职务处分!


第一,违反师德,伤害学生感情。

胡红梅利用抄袭等手段,竟然达到了副校长的职务,并且多次被评“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经常给小学生和家长开展学习讲座。

但是,抄袭事件水落石出之后,胡红梅成了一个滑稽的小丑,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惊讶,被伤害了感情。

教师应该是一个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应该行为世范,但是居然通过抄袭行为,达到自己副校长的位置。

抄袭等行为违反了师德,给他的小学生粉丝,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第二,窃取他人劳动成果。

文学创作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很多人一生都创造不出多少作品。

王爱玲知道抄袭这件事儿之后,肯定是非常的气愤,相当于自己的“孩子”被别人窃取。

而胡红梅利用地域差异,偷偷地将别人的作品,放到自己的网页,并对学生进行宣传讲解。欺骗了自己的工作单位,也伤害了王爱玲的感情。


现在,国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尤其是对学校的老师。所以这件事一传到网上之后,引起了网民的激烈讨论。

当然,深圳市教育局部门没有包庇,对检举。积极响应,严厉查处了这起事件,并撤相关的荣誉。


牵牛花牵牛郎


一位是王爱玲,山东淄博一小学语文老师,另一位是胡红梅,深圳龙岗区如意小学副校长,这两位女性虽不在同一所学校,更没有上下级的关系,但是,这两天她们都火了。事件的起因是这位叫王爱玲的老师在其微信公众号“冰淇玲童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责深圳龙岗区如意小学副校长胡红梅抄袭自己和他人出版的书籍内容。

一、涉嫌抄袭,名誉尽毁

这件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王老师在文中提到这位副校长不仅抄袭自己的书籍内容,还抄袭很多朋友圈里朋友的内容, 甚至抄袭台湾某作家的作品,而且是直接照搬,连改动都懒得去做。就差把人家的名字也抄上了,只是在最后不知廉耻地附上自己的名字。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可是这种抄袭的姿态也实在是太难看了,难怪这些原著作者愤怒至极,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相信王爱玲老师要不是实在看不下去也不会采取如此之举,我们为王老师的勇气点赞,为王老师的正义点赞。

研究生论文抄袭,博士论文抄袭,甚至还有的明星为打造人设也是一通抄袭,我们痛恨这些肆无忌惮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不端行为,国家在倡导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今天,居然还有些人明目张胆地大肆抄袭,实在是无法容忍。

二、事件曝光,口诛笔伐

事件曝光后,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表示对此事高度重视,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调查核实,并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时至今日,这件事还在网上发酵,当事人胡红梅也公开道歉,但是很多网友依然不依不饶,因为这位副校长的道歉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首先,胡红梅承认了错误,只不过她认为这是自己“成长中的错误”,而且还是在自己朋友圈发的道歉,朋友圈设为三天可见。看得出这位副校长还是很有心机的。其次,在没有得到大家的原谅后,这为副校长便拿出了杀手锏:如果还得不到原谅,我也将遗书奉上,真诚道歉,真心无恶意,这是要以死相逼啊。

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胡红梅表达了悔意,她说她把公众号的500多篇文章全都删除了,删了一整天,就是想一切从零开始来表达她的悔过之意。她也联系了当事作者,单独寄发了道歉信和解决方案,只是在等待他们的回信。

胡红梅所在的学校都出面对这件事做出评价,校方认为胡校长平时是一个有教学热情和爱心的老师。但是发生这样的事情,学校也是高度关注,只是在判定出结果之前暂时无法表态。

三、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犯错承认了,也道歉了,那么这位副校长是不是会被原谅呢?是不是还有从零开始的机会呢?会不会因为校方说的有爱心,教学热情而免受法律的惩罚呢?答案是否定的。

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的处罚结果出来了:

2、撤销深圳市龙岗区如意小学副校长的职务

3、调离教师工作岗位,撤销诸多荣誉称号

4、要求该校在年度师德师风考核中将其定为不合格

这个结果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体现了有关部门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零容忍,但是看到这样的结果,不知道这位曾经的副校长作何感想,是不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这种感觉,这样的打击还受得了吗?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人啊,出名了往往就容易得意忘形,就会肆无忌惮,就会藐视一切,但是别忘了,还有法。德不配位,必有殃灾,这句古话永远不过时。


教师老李


我认为胡红梅老师抄袭事件是令人非常痛心,也是她咎由自取,没有什么可以原谅的,败坏了

社会风气,应该受到应有的处理。其实在此之前抄袭事件也时有发生,如演员“学霸”翟天临、

兰州大学博士边耀君、湖南商院董岚主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徐承彬等等,进一步说明我们管理上有漏洞,才会让他们有空可趁。我认为治标不可取必须先治本,从源头上去截留。可采用以下办法:


1、改革相关评审机构、评审方法和评审程序,实行责任追究制,谨防工作不作为或腐败现象发生;

2、采取“凡报必检”措施。不管任何人,只要申报必须采用最有权威的检索软件对论文是否是原创进行鉴别;

3、可借鉴今日头条等媒体的做法让网民、同行、专家等公开对作品进行阅读与评价,收集阅读与评价量。学术论文可在相应领域公开转发,接受学术界监督;

4、实行征信制,凡是一旦查出非原创作品,除受到行政或党纪等处分外,还要以不诚信纳入征信系统。


只有采取史上最严厉的方法,才能杜绝抄袭事件重演,才能弘扬正气,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学生态和学术生态。


初中政治英语刘老师


胡冬梅老师,就一个字:抄,作为一个美女老师,美女副校长,前途无量,抄袭嘛,至少你认真的抄袭,结果呢,是一字不差的进行抄袭,结果呢,这些年被连续举报,现在终于藏不住了。


这个美女叫胡红梅,年纪轻轻就当了深圳一所小学的副校长,而且有众多名誉头衔,人更是长得漂亮,因此被人称为:女神老师。

或者说不叫抄,读书人的事,能叫抄么?这个应了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但是人家这个胡校长呢,很会抄,一字不改,只换名字。

广东省各类大奖拿到手软,深圳市各类大奖拿到手软,绝对是教育局叱咤风云的人物,这样的人会去抄袭?

胡校长怎么能这么有名?不过可惜的是,胡校长的著作权靠一个字:抄。

比如胡红梅抄袭台湾作家林玫玲的《假如要有学习单》(2008年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作为,改头换面为胡红梅自己的作品《儿童阅读的导读智慧——学习单设计实例》(2015年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甚至抄袭的连作者自序都不愿意该,却直接在落款出改成了胡红梅,这简直太令人。

反正所有著作都是抄袭,然后胡校长这个就可以各地做演讲,每次几万块,赚的手软。

当然近期新闻太厉害了,不少人举报给了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

当然现在各地举报风起云涌,龙岗区教育局也明确表态:

近日,有网民反映我区如意小学胡红梅老师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我局对此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调查核实。

这个胡校长,一看兜不住了,赶紧哭诉来一个道歉声明:

这个道歉厉害啊,直接来个恐吓式道歉,。你们再不,我就准备自杀了,遗书都写好了

胡老师这一招,真厉害啊,不过龙岗教育局领导不听这一套

通报:

2.撤销其如意小学副校长职务,调离教学岗位。

3.撤销“龙岗区胡红梅名师工作室”,撤销其龙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4.责成所在学校在本学年度师德师风考核中将其定为“不合格”等次。

对胡红梅已获得其他相关荣誉称号,我局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相关规定处理。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现在美女老师副校长不让干了,教学也不让干了,名师工作室,各类称号丢了,师德不合格,看来美女老师这辈子算是消停了。

不够我竟然有一丝伤感,抄袭的法律责任呢?非法牟利呢?我们期待进一步调查。


高校专业那些事


我想说的是,教育上有几篇论文是干净的?

胡红梅抄袭绝对是冰山一角。

第一:她抄袭的太明显了,就改了名字,其他一字不差的抄,所以被发现了。

第二:她抄袭好多年了,并不是第一次,看来心理素质很强大。

第三:她靠抄袭名利双收。

所以她的曝光才让很多人感到震惊。震惊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一下目前的什么名师制度?职称制度?

不管是名师还是高教教师的评审为什么这么看重理论的东西呢?

一个教学成绩年年优秀的教师抵不上一篇论文吗?

一个把整天忙于教学作业的老师抵不上一个课题吗?

做老师的,什么最重要?难道不是责任心与爱心吗?为什么所谓的论文课题比实在的教学更重要呢?我们不该反思吗?

做老师的本该是一心教学,心无旁骛,但现在的职称名师制度把老师个个搞的功利心很重。全怪老师吗?

学校最好不要搞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荣誉,让老师们争来争去,心都用来争荣誉了,还有心教学吗?

教育上的问题太多太多了。

多少课题,领导主持,同事干活,很多领导根本不懂课题是什么玩意,照样主持了一大堆,谁人不知?

要想杜绝此类现象:

取消即可,中小学老师就看教学,谁爱好写作,自己发表作品就是了,自己挣稿费,别想方设法挣学生钱。

学校不管是谁,最好干干净净,不弄虚作假误人子弟,这才是育人的教育者该有的样子。

大家的意见呢?分享一下吧!


人生如梦LLH


很高兴讨论这个问题。

胡红梅“抄袭事件”折射的是急功近利

这几天关于深圳某校胡某某抄袭一事,网上是纷纷扬扬!

这倒让我多想了一些东西。

教师写论文,是一个长期为人所诟病的事情。

有不少教师,教书育人,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又博览群书,深耕精研,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有的甚至称为教育家。教育行当里,叶圣陶先生,陶行知先生,于漪先生,夏丏尊先生等都是业界的翘楚,又是全国知名的教育家。他们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观点,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今影响广泛!

作家依靠作品说话,教育家依靠著作说话。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教育思想来源于教育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教育实践。比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来源于生活,他的教育观点是生活即教育。提倡行是知之始。

这些教育大家,都是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观点。他们的观点,对实际的教育行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他们后来被成为“教育家”,确实是实至名归。

他们的教育家称谓,是没有正规机构认证的。他们是人们口碑中的教育家。所以,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教育家。

再看现在的所谓的“教育x”,“xx教师”,“xxx教师,”“x师”等,他们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是按照规定好的条条框框,一项项去努力,去完成,去实现。比如,论文需要几篇,专著需要几部,讲座需要几次,考核几次获优,省市优课有几节,有无省市表彰。等等。

一项一项完成,殊属不易。不花一定的功夫,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应该尊重。

这种对照目标,条条框框,去完成,是一种由下而上的跳一跳摘果子的行为。这种行动,很可能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行动,起码他是缺少整体视角和全局观念的。

评选条件的局限,导致评选出来的各类“x师”,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比如,他的教育思想的系统性,他的观点的深入性,他的模式的推广性等,都会存在一些先天不足的问题。

评选过程中,一些评选条件的设置,是远离一线普通教师的实际的。比如省市县表彰的一项,对业务素质同等,但人际关系能力不一的教师,就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对于获得各种称号的“x师”,他们的确在教育教学方面,有超于一般人得地方,所以,赢得大家的尊重,也是理所当然。确有一部分“x师”,扎根教学一线,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默默耕耘,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但是,人们也确实能看到,一些所谓的“x师”,名不副实。他们打着“x师”的旗号,出书,讲学,参加各类活动,逐渐远离教育教学第一线。他们把精力放在走红毯,参加会议,结交名流等等事务性的工作上。一线的教育教学,反而成了他们的“业务功课”。使他们的论文写作,专著出版,课题研究,教学任务,流于肤浅。论文有人帮忙,专著有人协作,课题有人打理,教学有人承担。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搞学问要耐得住寂寞才行,文章也得殚心竭智,一字一句凝结而成才行。钱钟书说,所谓学问,是几位素心人若荒江野老,细心商量之事。真正做学问的人,是远离那些名利之场所的。

对于各类“名。师”的评选,为了鼓励广大了教师扎根教育,奉献教育,评出先进是应该的。但是。对于各类“名。师”,可以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但是不必夸大他们的成绩。对于“名师”出现的一些问题,是不是作为背后推手的方方面面,也需要反思一下呢!





之雅斋


1.站得有多高,跌得就有多疼

帽子戴得有多高,摘下来就有多难堪:教师胡红梅带给我的思考

这些名誉和身份,是一个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能得到的吗?也许可能,在于她站在什么样的平台上了。

如今她被指抄袭,书籍整本抄,连自序都不放过,这样的老师,在人们眼里,早就违背了师德这两个字赋予的意义。

用心做教育的人,很少有人去为自己谋求这些头衔吧?

这几天受到了讨伐后,她似乎意识到了自己行为不妥,在朋友圈里的文字,显得她太不知道社会的规则:犯了错,不是说句对不起就行了。

2.触犯法律底线,就应该受到惩罚

“知识产权”在很多人眼里,就像一纸空文,连做了多年老师的胡红梅也这么看。

对于抄袭者,我们需要零容忍,因为被抄的人,需要付出多少个日夜和心血,才出来的作品,被有资源有名誉的人一摆弄,就成了别人的撼世之作,多么的不公平。

我们在感受免费音乐美好的同时,也应该去感激那创作人背后,默默抽了多少烟,熬了多少夜。

3.教师之责在于教好学生,为更多人带来正面的精神食粮

帽子戴得有多高,摘下来就有多难堪:教师胡红梅带给我的思考

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就,莫过于他的一句话可能改变一个人,从低谷走向希望;莫过于他收到学生报喜的信息,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学校;莫过于他的力量无形中影响过很多人,要做他这样正直的人。

有名有利,人生大幸,但必须得是光明正大争取来的,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哈尔滨数学教师宋鹏程


我对胡红梅老师抄袭的看法是:

1,很多领域的作品,哪怕是教育行业,都存在阴暗面;

2,作品审核部门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尽到应有审核责任。这是系列漏洞造成的;

3,单位,特别是科研、教学单位考核人唯论文论,没有合理全面综合的考核机制,造成人人将主要精力放在发表论文上,甚至放弃基本道德,千方百计以达到目的;

4,胡红梅老师的行为,虽性质恶劣,但每个人都抿心自问:面对捷径,你走不走?

网上有自称熟悉胡老师的人表示,其实胡老师教学水平还是很高的,学生家长都认可。

如果一个业务上的好老师因此将不能再站在讲台上,这悲催了谁?


学渣的春天


这次胡老师抄袭事件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样一位“女神”老师的倒下,大多数网友都不是落井下石的态度,只是在议论这种现象。体现了大家对教育的重视,也说明了教育这片净土再次被污染时令人痛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老师的要求。一直以来,名师在人们心中是神圣的,因为她不仅有“名”,更因为她是“师”。


被关注原因有三。

一:是位校长,是名师。

这位老师是校长也是名师,在崇拜她的老师和学生家长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事业成功又有所成就,令人羡慕!

看形象,她是那么靓丽动人;看气质,如此的温润如玉。

简直就是才貌双全,是优秀教师的代言人,是当地一张教育的名片。


二:荣获过很多荣誉。

她曾获得2016年度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提名奖、2016“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2017中国“全人教育”候选人、2016深圳市全民阅读十大推广人、全国“百班千人”总导师、全国“阅读点灯人”大学“整本书阅读课程导师”、马来西来阅读种子教师公益行动总导师。中国教育网、《南方教育时报》等多家媒体赞美她《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她就是胡红梅——专注儿童阅读推广人的“女神”教师。

可以看出有不少荣誉是市级、省级甚至是国家级别,真的是非常优秀。被媒体人称之为“女神”教师。


三:在全国范围推广阅读工程,名气大。

10年来,除了将一所学校创办成为“全国书香童年阅读基地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她还带领工作室帮助100所学校建立“阅读教室”和“书香校园”;创立了“儿童阅读推广博客”和“儿童阅读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有近5万人关注,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迄今,她已经举办了400期“阅读分享活动”;到贵州、广西等偏远地区做阅读推广近300场;举办了1000多期“家长智慧阅读课堂”;引领“故事爸爸、妈妈”开展阅读活动,影响了3万多个家庭。

胡老师影响力如此之大,也建立了自己的团队。做了许多远远超出一位小学教师工作范围的事,再次证明了自身能力很强大!


梳理到此,忽然发现,她做的越多似乎离“老师”这个最初的角色越远。她应该也是勤奋的,有能力的,然而这个事件的暴露,抹去了她所有的努力,确实令人惋惜。

评价教师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首先要是一位老师,做老师该做的事。可现实是,一位只埋头教书的老师在学校是不“吃香”。


学校也想有许多自己的“名片”,所以挣得各项荣誉的老师才是学校的大功臣。学校支持像胡老师这样发展的做法,大家都觉得这才是教育界的成功人士。


不少名师确实素质高,能力强。有天分又勤奋。可惜的是,他们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太少了。早就偏离了自己为人师的初衷。


当“名师”,还是“明师”,不能是老师的一种选择,更应该成为学校的一种导向。



春风绿梦田


深圳名师胡红梅抄袭事件,越来越引起公众关注!

先看下教育主管部门的反应,在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网站可以查到一则2月27日的情况通报:近日,有网民反映我区如意小学胡红梅老师侵犯著作权问题,对此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调查核实。截至目前暂未公布调查结果,当事人已致歉,相信调查取证难度不会太大,值得注意的是此事件广东新闻频道也进行了相关的报道。希望主管部门认真核实,严肃处理。

▼3月2日广东新闻频道截图

大咖的光环与习惯的抄袭

胡老师绝对是深圳教育领域的一张名片,一位大咖。我们想象中的语文老师也许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符合所有人的预期,优雅知性!王老师是老深圳了,说实在的,在替这位老师感到惋惜的同时,也确实对肆无忌惮的抄袭行为感到震惊。

① 名师的光环

在深圳教育局网站可以搜索到胡老师的各种头衔。

→ 2018年深圳教育改革先锋人物

→ 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她是广东省唯一。

→ 2016“阅读改变中国”十大年度点灯人

→ 2017中国“全人教育”候选人

→ 2017深圳市百姓学习之星、感动深圳教育人物等荣誉称号。

深圳是阅读之城,王老师不认同推广阅读归功于个人,整个城市都在营造这样的氛围。深圳政府非常重视推广阅读,王老师庆幸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公共图书资源非常多,街上也到处是移动图书馆,可以说热爱阅读,推广阅读是整个城市的特色,也是每一位深圳教育工作者在践行的。

② 习惯的抄袭

相信网上的证据已经很详实了,我们重新思考下,其实以对著作权认识不够,假借推广阅读之名,这些都不是抄袭的理由,

事实不能绑架情怀,名誉不能建立在假借他人辛苦了果之上,其实也是好事,给老师们上了一课。

连遗书都备好了,还没有勇气面对过失和责任吗?

作为教育领域创作者,深知原创之不易,1个小时画了一张解题示意图,不用一秒就可以被复制,很多老师对著作权确实认识不够,但如果习惯抄别人的作品,甚至用于盈利,那么问题的本质就变了。

我们都说师者首先是榜样,做人的榜样!以上!静待官方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