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童年生活拾趣:夜不闭户

童年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里孩子多,如疯长的野草,自由自在,玩乐也好、吃饭也好、上学也好,大人是从来没有时间来管的。这里宁静、安逸,没有竞争、甚至连欲望也很少,无忧无虑的童年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去。现在回忆起来,让人留恋、让人回味。

村里有个老光棍,和一个眼睛不好的老娘生活在一起,家在村外的一片野地里。所谓的家,只不过是几间草房,没有院子,没有围墙,周围的春芽树、槐树和荆棘围着的地方算是整个家了。晚 上睡觉前,老光棍总是在进院子的两边石头上放上一根木棍,权当关门闭户。有人开玩笑问他这有什么用,他说:“防君子,不防小人。”娘俩虽然生活很艰辛,有时一年的粮食只能吃半年,剩下的半年只能靠野菜和借点粮食度过。每天晚上,却总能听到的是娘俩爽朗的笑声和老光棍那听了令人胆寒的夜半歌声。

村里还有一个老人,不知道他叫什么,什么时候、从哪里来到我村里的。老人信基督教,来了村里之后,一直住在村外的看园子的茅草房里,没有院墙,没有围挡,靠着房子周围的几亩薄田度日。老人每天把泥土地的房子清扫的干干净净,连院子里也寸草不生。无论上学还是放学,村里的孩子们总是愿意到老人的院子里来嬉嬉一番。春天来了,老人总是掰下新鲜的春芽,分给孩子们;夏天来了,老人总是把新结下来的甜瓜分给孩子们;秋天来了,老人总是打下房子后面枣树上的红枣,分给孩子们。老人是慈爱的,以后离开家出来读书,不知道老人什么时候去世的,现在还是很怀念他。

那时的孩子是没有多少乐趣的,晚上捉迷藏,听老人讲鬼神的故事,听本家爷爷讲《说岳全传》、《杨家将》,有时在我家门前的老槐树底下睡着了,也没有人叫醒,一夜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