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胃病怎么缓解?

用户103609232213


俗话说得好,治病三分靠吃药,七分靠保养。对于胃病,我们通常都得按时吃药,一方面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清晰地知道自己之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疾病,而且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存在哪些问题。

如果您平时在生活中吃了太多的寒凉的食物的话,那么您现在应该尽量不吃寒凉的食物,而且现在可以多吃一些暖胃的食物,比如可以在晚上睡觉之前喝一杯红糖姜水暖暖胃。如果您平时的饮食习惯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话,那么您就应该改变这个习惯,均匀饮食,一顿饭不能吃的太多也不能总是饿肚子,俗话说得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如果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总是心情不太好,或者压力比较大的话,会影响肝功能,进而影响胃功能,那么您就应该自己适当地要调节一下自己,适当地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当不开心的时候要调节一下自己,可以适当地出去旅旅游啥的。老是吃一些生冷油腻的、辛辣刺激的、坚硬的、不好消化的食物,那么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发病。

所以,对于胃病来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养,可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减轻胃的负担。

本期答主:刘佳迪,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杏花岛


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多年老胃病,二十多年了,从小病养成大病,还有肠炎。后来发展成糜烂性胃炎。严重的程度说起来都精彩。生冷油腻辣不能吃,吃了就疼,反酸,胃出血。含有添加剂的食物不能吃,吃一口胃就不舒服,比检测仪器都灵,好几年没喝过饮料,方便面,小食品,饼干等等,外面超市卖的东西都吃不了。最后只能吃家里做的食物。不能喝酒,不能抽烟,抽烟都刺激胃。心情不好,生气也犯病。也想治疗,开始吃肝胃去痛片,后来吃任何胃药都没效果,只能和小苏打。犯病就胃出血,只能自己冲点小苏打喝。最严重的时候就直接和云南白药。犯病就不能吃任何东西,必须空腹一天,一天不能吃饭,第二天才能好。当地医院看遍了,中医西医看遍了,药店的各种胃药都吃遍了。进口药也吃了,就是没一个好使的。

花的钱,糟的罪就不用说了。不能怪医生,只能怪自己把胃吃坏了。

后来有一次去剃头,剃头师傅说你头发有斑秃,吃一味中成药试试,这药也治疗胃病。我就试一下,吃了三瓶没效果,吃到第四瓶有效果了。吃了第六瓶效果更好了,我坚持吃了一段时间,四个月后胃病,肠炎都好了。

后来跟很多人说,没人信我。因为我自己的严重承度自己了解,而且也吃好了。但是没人信我,我就太无奈了。说出来被别人不屑一顾的时候,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白兔007


胃病分很多种,最好去医院查清病因,如果是幽门螺旋菌引起的,可能还会传染。

我的症状是: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秋冬交替时尤其频繁。受冷,吃凉的,胃部不舒服,有时是灼烧,后来隐隐痛,能忍受。有时痛的很急,感觉像绞痛或梗了一样。(这种情况,通常几口水就立刻缓解,发病快,结束快)

对于慢性的隐隐痛的症状,很难短期就缓解,通常要几个月不等。我一般吃达喜,很快缓解,但要长期保养。后来医生说一直吃达喜,可能中毒,所以这几年都是不吃药了。

不能受冷,不能受饿,手边一直放着饼干,最好是咸的苏打饼干,难受就吃几口。可以暂时缓解。

朋友也是个老胃病,介绍一个方法:难受时,喝牛奶,不要是酸奶,一定是纯牛奶。尤其是晚上睡觉前,一定喝一杯。半夜如果胃疼,也可以喝几口,如果冬天,牛奶记得加热,别喝冷的。我一直用此方法,感觉效果不错。而且方法简单,不吃药没什么伤害,你可以试试。

另外,辣椒,大蒜,白酒别吃,很容易引起难受。一旦发病,又要养几个月才好转。


木林森树的开物


两年前我也是多年老胃病患者,在两家大医院看过四五次,一直没好转,还越来越严重,医店里能治胃病的药我几乎都吃过,可就是没好转,胃病是很折魔人的,吃不好睡不眠,在无计可使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下,朋友推荐我用艾艾贴,也叫艾灸,用了三个月时间,彻底把我老胃病调好了。艾艾贴提阳气除寒湿补脾胃的作用,彻底解决了我的老胃病,让我重新找回欢乐时光!


艾无址境


胃病有很多种,如果是吃凉的食物或喝冷饮胃感觉不舒服,就属于胃寒了。如果兼发冷、呕吐、腹泻那就是肠胃感冒了。治疗用药上是有区别的,治疗胃寒可以服用沉香舒气丸或附子理中丸来缓解症状,如果是肠胃感冒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来缓解症状,最好用佩兰煎水送服。

治疗肠胃感冒,可用的中成药较少,还是服用汤剂效果好见效快,肠胃感冒不同于一般的外感,用药及时的话很快就会好,而且还不会留有什么后遗症。可用方剂:荆芥、防风、藿香、佩兰、香薷、白术、山药、鸡内金、苍术、枳实、厚朴。一般2-3副即可痊愈。

属于胃热的,可以多吃西瓜,西瓜有清胃热的作用,号称天然的白虎汤。当然最好还是中药调理比较理想。可用方剂:生石膏、知母、炒白术、炒山药、木香、藿香、陈皮、香橼、黄芪、党参、炒麦芽、枳实。

肝郁气滞引起的胃病,就要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可以用加味逍遥散、舒肝丸或者开胸顺气丸来缓解症状。不过这几款中成药不要服用时间过长,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就应立即停服,以免伤到正气。

注意:文中介绍的药方需根据病人病情辩证调整配伍和用量,仅供交流学习,请勿自己贸然使用,如有疑问可留言或私信咨询,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答。谢谢您的阅读!

我是北京李金波中医大夫,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可留言或私信咨询,我会在第一时间回答。谢谢大家,祝所有患者早日康复。

观看更多中医知识干货,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中医启明星”,每天分享原创中医科普、生活保养常识,写老百姓看得懂的养生文章,做您身边最温暖的中医管家。


中医启明星


十人九胃,这就是说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有胃的毛病,胃病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有长期的情志不舒引起的消化不良,有饮食不节造成的脾胃损伤,也有先天不足的脾胃虚弱,暂时的胃不舒自身可以调节,长时间胃中不舒就会形成胃病。

胃的病就是胀痛、恶心呕吐、泛酸、嗳气,严重者疼痛呕吐、不能饮食,胃是储存食物的仓库,最怕饱满,因虚、因实、因寒、因热都会引起胃的不舒,尤其是暴饮暴食的撑胀,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食物停积在胃中,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胃的发炎,炎症不消、长期下去就会造成胃的糜烂,也有的是因为脾胃的消化吸收不足,形成胃的萎缩,造成胃的溃疡,长期心情不舒也是造成胃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胃以通为顺,治疗胃的病就是用通下的方法治疗,有温下和寒下之别,淤积在脾胃的食物和其它东西,只要下行就能缓解和治疗,温下的方法可以用于寒凝胃中引起的腹痛腹胀,用药有:生姜、胡椒、炒枳实、厚朴、大枣、炒白芍、砂仁、炙甘草等治疗,有很好的温经活络和止痛的作用,能够治疗和缓和胃病的症状,寒下是用于湿热互结中焦,影响脾胃的消化和食物的下行,造成腹部的胀痛或者泛酸等,用药有:大黄、枳实、赤芍、生薏仁、蒲公英、瓜蒌子、川楝子等,可以用于胃炎、胃溃疡的治疗,如果服药后出现腹痛加重或者拉肚子厉害的可以把川楝子去掉,少加几片生姜,就可以缓和胃病的症状。


胃的病就是三分治七分养,养胃就是吃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像面条、小米粥等,不要吃过于油腻肥厚和辛辣刺激的食物,胃的病都是气出来的、都是吃出来的,所以只要注意调理心情、注意饮食胃病都能得到治疗和缓解,甚至说不治自愈,下面分享一个健胃的方法:炒生薏仁、小米、山药、大枣、芡实、赤小豆熬粥喝,有很好的养胃作用,平时可以多吃些生姜,也有缓解胃病的作用。


中医杂症


关于胃病的治疗,我向大家推荐三个穴位:中脘、内关及足三里。

这三个穴位是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炙研究所荆尔滨教授研究针炙治疗胃病几十年,总结得出的治疗胃病特效穴。

一年前我看到这个报道后,在临床上再遇到胃病的人我就有意的验证这三个穴的这果,结果都非常好!

其中,有一个胃溃疡的病人,每次发作时上腹部疼痛剧烈,来就诊前已反复发作过几次,每次输液、打654-2解痉后有所缓解,但仍反复。这一次就诊,上腹疼痛更剧烈,了解情况后我就先用毫针针刺内关穴,迅速得气并嘱其深呼吸7次,疼痛迅速缓解。而后,针刺中脘穴,捻针数百转,直至针感下传。最后,针刺双侧足三里,得气后针尖转向腹部。三穴均留针二十钟左右,拨针后患者自述无任何疼痛。

这三穴位不光可以治疗急性胃病发作,所有胃病患者平时都可按摩这三穴,对胃病的恢复都有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一试!


中西医林医生


常言道,胃靠三分治,全靠七分养。胃是靠养出来的,当你生活越来越忙碌,忽略了胃部的感受,当胃部超负荷运转后,胃病就离我们不远。

适当让肠胃休息,就是养的本意。中医认为,养胃靠疏肝解郁、和胃降逆,肠胃休息一段时间,可以达到自行调理的功效,好过大补人参灵芝。我们常说,汤水能养胃,根据不同的胃病,在煮粥时加入一些做配料,可以起来养胃延寿作用。

身型瘦弱胃病者,白粥中加入鸡肉、牛肉、鱼肉等。体质偏热胃病者,加入石斛、夏枯草、蒲公英等。体质寒凉胃病者,加入陈皮、党参、北芪等。

吃早餐最好要清淡,午餐进补,晚餐吃少。体质好,可以三餐中选择一餐喝粥,或者只食用水果,青菜。饮食后,记住不要做剧烈运动或者喝茶。胃酸过多多喝开水,喝少量白米粥,可以起到调理肠胃作用。


小番健康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胃部疾病。遗传因素、饮食不规律、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烟酒茶等等不良嗜好,都容易损害胃粘膜的正常状态,从而诱发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不同,临床表现为恶心、反酸、反胃、嗳气、上腹胀满、上腹隐痛、食欲减退等,这都是胃功能紊乱之后导致的症状;长期的慢性胃部疾病,还可能诱发一些全身的机能衰退现象,比如消瘦、乏力、抵抗力下降、贫血等,如果不加注意控制,病情迁延,最终可会导致胃癌的发生。

西医治疗以制酸、保护胃粘膜、消除幽门螺旋杆菌为主;中医治疗,根据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脾胃阳虚气虚。这种类型多病情迁延,多伴有全身的虚弱表现,常表现为胃脘隐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倦怠乏力、畏寒怕冷、面色无华或萎黄、手足欠温、大便稀溏、不耐生冷饮食。

治疗方法建议:这种类型以补法为主,采用健脾和胃、温阳补气之类的方法;常用的代表方药比如黄芪建中丸、小建中汤、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丸、健脾丸等等。

2、气机郁结、肝胃不和。这种类型的胃病多有情绪方面的影响,影响肝胆脾胃的气机而发病;常表现为胃脘胀满、痛连两胁,经常胸闷嗳气,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情绪不好郁怒容易发作。

治疗方法建议:这种类型的胃病以调和疏解的方法为主,采用舒肝解郁、理气和胃的方法;常用的代表方药有逍遥丸、柴胡舒肝丸、保和丸、越鞠丸等等。

3、胃阴不足。这种类型的胃病多因为操劳熬夜、辛辣过多引起;常表现为胃脘隐痛灼热感、烧心、嘈杂善饥、口燥咽干、心烦气躁,大便秘结、睡眠不安、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方法建议:这种类型的胃病以滋阴养胃为主;常用的代表方药比如一贯煎、益胃汤、麦门冬汤等。

4、瘀血阻滞。久病多淤,这种类型的胃病多病程日久,表现为胃痛较剧、刺痛或胀满不舒、面色晦暗、或有便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疗方法建议:这种类型的胃病以化瘀散结为主;常用的代表方药比如失笑散、丹参饮、隔下逐瘀汤等。

另有,也有痰湿、湿热等型,跟以上的类型多有兼杂。慢性胃炎辨证准确,中医药也有独特的治疗优势。


中医养生郑芝环


很多上班族都受胃病的困扰,如果胃病发作时尽量不进食,进食会刺激胃,导致绞痛和呕吐。

胃疼的时候可以喝较热的水,有时因胃酸过多导致胃疼,所以喝水能稀释胃酸,缓解胃疼。

喝温牛奶,因牛奶能隔开胃壁遇其它物质的接触减少疼痛。有时饿的胃疼时,要慢慢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能缓解,如粥,面条等。

胃病发作时也开以用穴位按摩法如:按压中脘穴,内关穴等。中脘穴位于腹部前中线上,肚脐上4横指处,做圈状按摩,反复多次。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3横指处,在两筋之间,用拇指揉按,两手交替进行。

温馨提示:

注意饮食卫生,勿暴饮暴食,节制饮酒。不吃过冷,过热,生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进食时将食物充分咀嚼,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

慎有容易刺激胃黏膜的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