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衛星地圖上的地級“巢湖市”,被拆分為三部分,主體部分劃入合肥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通過衛星地圖來了解一下我國目前最後一個被撤銷的地級市--巢湖市。

衛星地圖上的地級“巢湖市”,被拆分為三部分,主體部分劃入合肥

我們將視角下降,落在祖國大地的東部安徽省,我們今天的主角巢湖市就位於安徽省的東部。

衛星地圖上的地級“巢湖市”,被拆分為三部分,主體部分劃入合肥

我們繼續將視角下降至巢湖市區上空25公里處,此時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巢湖市區的全貌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縣級巢湖市區的前身就是地級巢湖市的市區居巢區。地級巢湖市管轄一區四縣,分別是居巢區、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和含山縣,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政府宣佈撤銷地級巢湖市。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以原居巢區的行政區域作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縣級巢湖市和廬江縣劃入合肥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和無為縣劃入蕪湖市管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入馬鞍山市管轄,巢湖市自此一分為三。這次行政區劃的調整對於各方來說都是皆大歡喜的局面,包括被拆分的巢湖本身。

衛星地圖上的地級“巢湖市”,被拆分為三部分,主體部分劃入合肥

地級巢湖市夾在合肥蕪湖馬鞍山中間,管轄面積最大,經濟實力卻最薄弱,後繼發展十分乏力。區劃調整之後,巢湖丟下了下轄的幾個縣城,以縣級市的身份搭上了省會合肥這艘大船。不僅不需要照顧下轄地區了,還有了省會大哥直接的管理和支持。

蕪湖市則得到了原巢湖市經濟最發達的無為縣,以及蕪湖市區江對面的沈巷鎮。不僅經濟上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擺脫了跨江發展在行政區劃上的阻礙。

馬鞍山得到了和縣和含山縣,解決了自身管轄面積太小的問題,也為以後的跨江發展鋪平了道路。

省會合肥得到了廬江縣和縣級巢湖市,為合肥市增加了近200萬人口和440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壯大了合肥的城市體量,也鞏固了合肥在省內的地位。

下面我們通過衛星地圖來看一下原巢湖市一區四縣如今的發展情況。

衛星地圖上的地級“巢湖市”,被拆分為三部分,主體部分劃入合肥

2018年,縣級巢湖市GDP達到381.4億元,人均GDP為48156元,建成區面積60平方公里左右。

衛星地圖上的地級“巢湖市”,被拆分為三部分,主體部分劃入合肥

廬江縣GDP達到317.7億元,人均GDP為31738元,建成區面積35平方公里左右。

衛星地圖上的地級“巢湖市”,被拆分為三部分,主體部分劃入合肥

無為縣GDP達到438.2億元,人均GDP為41973元,建成區面積30平方公里左右。

衛星地圖上的地級“巢湖市”,被拆分為三部分,主體部分劃入合肥

含山縣GDP達到173.6億元,人均GDP為44285元,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左右。

衛星地圖上的地級“巢湖市”,被拆分為三部分,主體部分劃入合肥

和縣GDP達到198.2億元,人均GDP為41035元,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左右。

2018年,原巢湖市四縣一市GDP總量為1509億元,比2010年未拆分時的615億元增長了145%。那麼好了今天的巢湖之旅就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