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未来无人工厂会成熟吗?用一个手机就可以观察机器自动生产?

一个大书包


现在就可以做到手机监控机器人工作。这种智能化工厂并不难,只是造价高。

技术上叫:机器人云端远程服务系统,各家机器人厂商具体的名字不一样。

国内机器人大厂埃斯顿机器人——ESTUN CLOUD

俗称埃斯顿云,其原理就相当于一个工业互联网IaaS系统,它可以整合上层的MES,PLM,WMS,ERP实现研发——生产——客户管理系统全信息化展示。

高端一点说:是工业互联网的一种应用形式,属于IaaS层面,务实一些说,就是工厂信息化的实现。

但是,手机端基本上是无法做到远程操控的,基本上云监工的能力还是能够达到的。

为什么手机,暂时做不到远程操控?这其实涉及到一个技术问题。

工业领域网络的速度要求非常快,衡量工业网络的速度用的是一个通信行业的专有名词:延时。因为工业设备都是实时在生产,并且流水线节拍一旦中断,下一个生产环节就受到影响。因此工业领域的数据传输,一般设备直接高速都用专用网络,例如EtherCAT,或者CANopen,再或者一些要求不高的采用IO接口(就是我们常见的连接电脑的网线)。基本上可以初略的说,对工厂设备的监控,尽量要在见到设备的情况,确保干预一台设备不会出现事故,我们才会干预。

因此,多数情况会在工厂的监控室中,设有专门的PC设备,可进行干预产线。手机主要是云监工的能力。

2、国际机器人巨头FANUC ——云监工设备叫:ZDT(zero down time)

FANUC的这套系统,2017年就上市了,率先使用的是在汽车行业,包括汽车焊装线,汽车喷涂线。以机器人应用量较为密集的区域使用这类产品比较多。

汽车主机厂涂装线,机器人数量都达到100台-150台,这种产线是完全无人的。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工作,你站在那里?

汽车白车身涂装车间,全部都是机器人涂装,完全无人化。本身静电喷漆对人体的伤害就非常大。这种车间只能采用云监工的办法,详细了解每一台设备的运转情况。当有一台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调试工人能够快速的干预或者维修。

fanuc:zdt手机APP界面,你们不用下载的。因为你下载也没用,这玩意主要是你要有机器人和工厂可以监控,才有用。当然可以出去装一把,这也没有问题。

ABB机器人的这套程序叫:Ability™ Connected Services

可以做到实时监控,预测和排查,同时制定生产计划。例如今天的原材料不够了,你就必须提早的关闭产线,或者让其他的人补充原材料。

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无人化工厂的难度不在机器人上面,也不在软件应用上面。在下游的工厂,能够承受高昂的无人化产线的设备成本。我们一般化评估一个企业能够上无人化工厂,主要看:

1、日需求产能。

例如制造冰箱的企业,市场需求庞大,那么上一个无人化产线非常有必要。在常规状态下,可以实现一天10-12小时排产。当销量高峰的时候,进行16-24小时的排产,通过拉伸时间提高产量。

2、产品的标准化。

大部分没有在自动化行业,或者机器人行业待过的并不知道。自动化生产对生产的产品,要求非常高。需要来料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你这条产线今天必须生产的是一个东西。而且大小,表面整齐度必须在一个范围内。例如,你是生产手机玻璃的那就短期智能生产一种玻璃。

有人问,那我想生产多种东西怎么办?调整产线工装夹具,以及重新编程。这就体现了机器人柔性化的价值。

3、效益成本。

无人工厂的投入,不是1万,也不是100万,是起步就要千万打头的。这对于不少小厂,至少你没有一年5个亿的营收基本是做不起来的。

所以务实一点选一些比较务实的产品,例如PCS线体控制等等。

总结:无人工厂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多,但是绝对不能因为疫情,让我们害怕的同时丧失了对经济收益的基本判断。


机器人观察


无人工厂未来肯定会成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全部机器在工作的工厂,工厂的生产过程和状态,坐在家里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甚至是操控,有没有觉得很酷啊!小编认为这样的画面很快就会到来!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1.人工智能助力无人工厂

要实现无人工厂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学习!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速发展及各行业的人工智能项目落地,机器人已经不在是神话。在很多行业已经开始应用,比如物流机器人等。这一切都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已经可以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去思考,去学习。随着这学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深入,机器的思考和学习能力会与来越强,充当工厂的流水线工人也就指日可待!

2.高水准的机器制造

目前的制造业的发展也今非昔比,高精准的机器部件制造,阻力工厂机器人硬件落地。对于机器人的硬件需要具备稳定可靠,可维护的特点。现在的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完全具备机器人零部件生产的能力和速度!这一切让机器人工厂落地更加容易。

3.物联网让机器联网,手机掌控机器变为可能。

物联网的技术近年也是火的不要不要的,从工业、农业到日常的生活用品随时可以看到互联网的影子,手机控制空调、电视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正是物联网的加速落地!有了物联网的这一基础,工厂机器足以全面联网。来个"沙发趟"当工厂的监控,还会遥远吗?


lelingtech的AI之路


无人工厂又叫自动化工厂、全自动化工厂,是指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无人工厂”里安装有各种能够自动调换的加工工具。从加工部件到装配以至最后一道成品检查,都可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完成。

无人工厂如何实现?

无人工厂,生产命令和原料从工厂一端输进,经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和检验包装,最后从工厂另一端输出产品。所有工作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机床、无人运输小车和自动化仓库来实现,人不直接参加工作。白天,工厂内只有少数工作人员做一些核查,修改一些指令;夜里,只留两三名监视员(只留一人也是可以的,但一人太寂寞了)。


发展历程

1952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发动机的全自动工厂。

1984年4月9日,世界上第一座实验用的“无人工厂”在日本筑波科学城建成,并开始进行试运转。

最有名的是日本“法那克”的一个工厂。这是80年代初建立的,投资数千万美元,生产制造机器人所需的部件。白天工厂内有19名工作人员在操作室内从事作业,夜里只有两名监视员。无人工厂并不是完全无人。


真正的无人工厂还是在机器人、计算机、电子技术等得到极大的发展之后才涌现出来的。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近年来,无人工厂、无人餐厅、无人便利店都在不断地刷新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无人工厂在我国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效率和作业标准飞速提升的同时,解放了劳动者的双手,让人们有机会从事非重复性机械劳动。所以,用一个手机就可以观察机器自动生产不在是梦,不在是科幻片中的想象。


我国10大最震撼的无人工厂

1、阿里巴巴菜鸟无人仓

阿里巴巴菜鸟无人仓机器人并不需要人工干预调配,消费者下单后由系统分单给机器人。机器人既能相互协作执行同一个订单拣货任务,也能独自执行不同的拣货任务。此外,机器人能相互识别,并根据任务优先级来相互协同。


2、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

无论是订单处理能力,还是自动化设备的综合匹配能力,“亚洲一号”无人仓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无人仓标准的公开,对于推动行业发展,促进行业伙伴共同致力于智慧物流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美的自动化空调生产线

美的打造了一个数字化车间。车间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了数字化模型,采用CAD、CAM等进行模拟仿真,通过ERP、PDM等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生产车间配置了数据采集系统和先进控制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90%以上。


4、上海通用金桥工厂

上汽通用金桥工厂车间内实现了100%焊接自动化,这里有机器人300多台。不过,管理这些机器人的只有十几位操作工人,他们每天与机器人合作生产新车,觉得不可思议吧,当然他们背后有着庞大的技术和维护团队啦。自动化快速生产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质量。


5、老干妈自动化生产车间

老干妈生产线除了检修以外,全年24小时不停运转已经有10年之久了,一天就需要生产三百万个辣椒罐。


6、Celluveyor蜂窝式自动分拣

Celluveyor是由六边型的结构的平台组成的,每个小平台上有三个万向轮,轮子可以针对不同物品的分类向不同方向移动,多个平台用数控装置控制,只要经过识别,物品就能自动分拣,而且可以同时分拣每个物品,不需要一个个分拣,多个平台的移动方向不受其他轮子的影响。


7.富士康自动化生产线

现在,富士康位于成都、深圳和郑州的工厂已经达到第二、三阶段。富士康已经拥有10条熄灯生产线。多年来,富士康一直在缓慢且稳步地实现生产自动化。计划2020年让中国工厂自动化率达到30%。


8.正大食品无人水饺工厂

无人工厂专门做水饺,几千平方的厂房,干净整洁,机器24小时不眠不休,一个个水饺从生产线上整齐划一地被制造出来,销往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不仅仅是水饺的制作过程,就连水饺的生产、包装、运输等重要环节,也可以靠机器自动完成。


9.李群自动化足球自动化生产线

这条自动化的切割机取代了传统的刀模切割,用自动化打印机取代了传统的丝网印刷,用机械手取代了传统的搬运。球片打码技术通过赋予每一片球片一个唯一的编码,方便机器快速识别及处理每一片球片,最后组装成球。带有喷码的球片,让溯源成为可能,让定制成为日常。


10.埃夫特北汽南非工厂首台车身顺利下线

在全新的北汽南非工厂,埃夫特打造的焊接工艺生产线包括主焊线、分拼二级总成焊接、四门二盖安装调整等,整条生产线自动化率超过87%,是埃夫特出口焊接生产线中使用埃夫特机器人最多的生产线。


过去的优势将被趋势所代替,过去能保持十年,今天可能只有半年,如今变化太快,柯达、摩托罗拉体量的公司说没就没了。

未来,传统制造业、传统银行必须转型,往互联网智能制造、互联网金融方向改革,势必将取得比过去更大的成就


张强Beijing


无人工厂又称自动化工厂,是整个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但目前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上自动化,尤其是像风扇叶片这类没办法分清楚方向的产品,在动平衡测试时无法找准基点。导致动平衡无法识别再平衡,所以需要人工平衡。若在扇叶hub面加入反光点,这时设备就能识别并自动增减其中一个叶片的重量,达到平衡的目的。

如上面的例子,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上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这个需要产品本体的设计配合,零部件加入防呆防错的设计,这样才能做到机器识别并按照正确的方向组装,才能确保产品的直通率

目前了解到的标准化产品,其组装工厂或设计公司都要求加入防呆元素,以便日后需求量增大的话就可以导入自动化生产线,即可大批量生产

目前大部分的自动化控制会用Windows控制,有部分还是用PLC控制。要发展到手机观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如果要做到手机观察,所有的机器部件都需要增加感应传输器,机器主控电脑收集到异常信息以后通过WiFi模块反馈到总控系统中,设备工程师才能通过手机端APP观看设备运行状态,甚至是控制设备的运行。

另外,基于产品和设备专利的原因,相信很多工厂都不愿意将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导入到手机中,以防专利泄露。最多也是给设备工程师发放专用的Pad。



专门吹水00


不请自来的回答一下吧。

首先说一下,现在一部手机查看整个工厂自动生成已经部分实现了。这套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工厂自动化 与远程可视化管理系统。

工厂自动化方面:在电子行业 轮胎行业等行业现在已经开始批量进行整场自动化改造,虽然实现完全主人的很少,但很多企业的生产所需人数已经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远程可视化系统方面:现在远程时时监控生产数据已经得到了推广,很多厂家已经在使用。但远程控制设备修改参数一项很少有公司投入,因为远程调整可能造成一些不可控的风险。

在未来5-10十年,随着相关手机app的开发及网络安全程度提升,首先远程控制将不再是难题。而整场无人化,从技术角度也没有太大问题,但需要考量未来劳动力去向,所以这种全自动的工厂肯定会出现,但是否会大量产生有待商榷。


评科技前沿


这是未来工厂的大趋势。会从一个普及到成熟的过程转变。最终从成熟到普及。

像现在的汽车制造业,大部分的工序都是通过机器人来生产的。这只是制造业中很小的一个领域,以后会有很多的制造领域会普及无人生产。也就是我们说的无人工厂。

无人工厂说起来非常容易,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但实现从有人变成无人是非常的困难的。前期的投入非常的大,这也就涉及到企业的资金实力,简单的说,没有钱你就无从改起。但实现无人化以后,企业就上了一个新的竞争平台。因为生产工序无人化,机器化了以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都大大的提升。有了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效率的生产,这个企业就成功了一半。更具有竞争力。这样就会淘汰一批很多落后生产产能的竞争对手。

在当下很多制造业大省,比如广东,浙江等等。当地的政府出台了很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实现无人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

当然,从普及到成熟是需要走一个很长的过程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从一个半自动和全自动并存的过程。这也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它的无人比例就比较高。本身无人化,就是机器化的一个简称。用先进的机器代替人工。如何制作出这些能够代替人工的机器呢?如何制作出更多的机械人手?如何用机器替代人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如何更多的用机械人手?这就是从普及到成熟的过程。再从成熟到普及。

随着科技的进步,制造业的发展。相信未来的无人工厂会逐渐成熟,从而最终从成熟到普及。


小城市民


这么说吧,都是小事,都不算啥事,别说无人工厂,就是无人地球也很快!



青春不老LLY


首先相信会有这么一天,原因是不管是在当今社会还是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人类一直在不断进步,同时也在不断地消耗大量资源,所以未雨绸缪是当今人类该有的进步和责任。详细点来说,从AI领域就可以看到,比如:机械臂的出现已经代替了部分人工,还有高精度领域是人类无法比拟的等。。。

话说回来作为人类我们要什么?追求什么?难道只追求温饱和机器抢饭碗吗?显然不是,精神领域才是人类该有的追求,这个领域是无限的远比无人工厂更值得探索,所以实现无人工厂是个时间问题。


视频维度


我认为是很有可能

一:现在智能技术的发展,把反锁的系统从大屏解放出来,以小屏代替是符合人的需求

二:5G时代,在网速方面看给了手机能多的功能来代替电脑部分功能

三:手机自身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替,以小容纳大的范畴是一个趋势,在技术前端领域会有长足的发展劲头


伊人水芳


智能化工厂车间是以后的趋势。但还是以人为本。手机远程监控都可以实现。多学学一些智能化,知识技术,维护技能。肯定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大数据机房智能化设备也需要人员来维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