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宋朝大臣上朝時手裡會拿一塊板子?有何用處?

朕要日批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見到每當君臣朝會時,大臣手中都會持有一塊狹長略帶彎曲板子的情景。

可不要小看這個“板子”,它可大有來頭,史學術語稱其為“朝笏”,又稱作手板、玉板等。


朝笏起源上可追溯至商朝,直至滿清才開始廢除,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三千多年。

關於朝笏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北宋年間的名臣范仲淹幼年喪父,後母親改嫁,他不願寄人籬下,便容身寺廟,苦讀詩書。後來他出人頭地,考取功名。

當他官任蘇州太守時,母親突然病逝,為了安葬好老人,他便請了一位風水先生挑選墳地。先生選了一塊風水寶地,告訴范仲淹這是一塊十全十美,百年一遇的墓地,范仲淹不相信天底下有這麼美妙無缺的事情,便讓風水先生再仔細勘察一下有沒有缺陷。

果不其然,這塊所謂風水寶地既大吉,亦大凶,第一個葬下去的,將要斷子絕孫,以後再安葬的才可以大吉大利。可是眼看母親下葬的日子馬上就要到了,哪有時間再去找個風水寶地呢?風水先生給范仲淹想了個辦法,讓他在監牢中找一個沒有成家的死囚,殺了埋下去,然後再安葬老夫人。

這死囚本就是罪有應得,況且又沒有後人,本來遺體或許被棄之荒野,如今好歹也能被安葬,可以說是很恰當的人選。

但是當時正值仲夏,離秋決還有一段日子,可不能因為一己私慾違反法律,范仲淹想都沒想果斷拒絕。

既然沒有人,那便讓我范家做一次出頭鳥,造福後人。於是范仲淹便在次日下葬了母親,結果當晚風雨交加,山蹦地裂,山上大塊的石頭都豎起來了,像官員手中的朝笏一樣,這正是千年不遇的吉祥景象,預兆家裡子孫世代在朝為官,大富大貴,稱為“萬笏朝天”。


而關於宋朝大臣為何要在上朝時拿一塊朝笏,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要說明一個細節,那就是在影視劇中手持朝笏的人,一般都是朝中德高望重而且上了年紀的老臣。雖然宋朝科技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輝煌時刻,但相對於現代而言,還是望塵莫及,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一支錄音筆或一臺平板搞定的。

因此對於那些年邁記憶力減退的大臣而言,在天子腳下的言辭就要顯得格外謹慎。在皇帝早朝的時候,大臣要不僅邊聽邊記,同時還要構思或牢記自己將要上諫的內容。萬一皇帝突然龍顏不悅影響到大臣們的心理,大腦一片空白,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為了應對這種潛在的突發情況,朝笏就排上用場了:

一方面來講,它可以很方便地記錄皇帝早朝的重要內容,為大臣們接下來的發言做好鋪墊,充當著一個臨時記事簿的作用;另一方面,朝野之上是極其注重君臣禮儀的,類似直視皇帝或東張西望的行為都是對天子權威的褻瀆,稍微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面臨滅頂之災。

在此情況下,大臣手裡持握著一塊朝笏就可以很好的吸引注意力,在皇帝講話時,大臣附身跪地,眼睛盯著朝笏,同時做記載,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至於為何到了宋朝還要採用笏板,而不是用更輕便的紙張代替,也是有其歷史傳承因素的。其實上文已經提及過,朝笏最初誕生於商朝,其材質通常是竹子或木板。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史書中才給出它的真實面貌,據《禮記》記載“笏長兩尺六寸,中寬三寸”(約合長五十釐米,寬十釐米)。

到了唐朝時期,隨著中日的密切往來,朝笏也逐漸走出國門,漂洋過海來到這片從未踏足的島國。即使是在當今日本影視劇中,也仍能見到它的身影,比如在宮崎駿的動漫電影《千與千尋》中就有相關場景:當千尋進入另一個世界後,見到夜晚天神乘船過河吃飯,而他們手中所持握的物件正是朝笏。

隨後的幾百年間,朝笏也仍然作為官員們的辦公用具,頻繁現身於廟堂之上,即使是到了君主集權高度發達的明朝,我們同樣也可以從吳晗的 《朱元璋傳》中窺見一斑:“ 元璋不理會,仕魯著急,鬧起迂脾氣,當面交還朝笏,要告休回家。”可見作為一個過渡期而存在的宋朝,繼承前代的傳統也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朝笏除了辦公用品的身份,更重要還是權力的象徵,不同材質的朝笏正是對官員等級的反映。

其實最初的一段時間,由於禮儀制度尚未規範,因此君主並不太注重朝笏的形式。作為朝野上常見的物件,大臣們也是這次上朝用完後,下次就換一塊。

但隨著君主權力的不斷加強和各種禮儀制度的規範,朝笏的作用也就不再單單侷限於記錄工具了,慢慢納入了禮儀制度的規範中。

官員在上朝時除了要穿戴整齊,還要依據自己官職的大小持握不同材質的朝笏。對此,每個朝代都對朝笏材質對應的等級做了明確的規定。

如在唐代的時候,一品到五品官員都擁有一個朝笏,為象牙材質,也稱為玉板,六品以下的官員拿的是竹木做的笏;到了宋朝,朝笏沿襲唐制,仍舊只有五品官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用象笏,而六品以下的官員則只能用竹笏;當發展到明朝的時候,五品以下的官員已經可以不用持笏上朝了;到了清朝,由於滿族統治者在馬背上待習慣了,現在突然讓他們拿著笏板確實有點難以適應,況且在滿族以往的傳統中也並沒有持笏上朝的習慣,所以更傾向在上朝時凝視皇帝的他們就選擇了廢除朝笏,自此朝笏也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當然,笏板的持有者也不僅僅侷限於朝野上的文武百官,同樣也可以是民間的道士。他們用的是玉板或者是象牙板。

道士們所叩拜的玉皇大帝是他們認為的“三界至尊”,一些高級道士在法會上會手持笏板,就像古代大臣朝見皇帝。如當今的日本在舉行法會時,仍舊沿用我國的笏板文化,他們國家男女道士都可以使用笏板。

此外禮儀制度也對形狀做出了相關規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後直,五品以上前拙後屈,後又改為上圓下方。

但無論怎麼區分,朝笏都脫離不了皇權專制和等級分明的時代背景,因此朝笏也就成了身份的間接象徵。


歷來現實


宋朝大臣上朝時手裡拿的牌子叫做笏板,又被稱為手板、玉板或朝板。笏板是官員們上朝時面見君主的工具,它有很大的講究,宋朝時官員們手中的笏板有三個作用,一是記錄皇帝說的重要的話,二是起到一定的禮儀作用,三是代表官員的身份。

笏板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有著悠久的歷史。商朝由於沒有紙張,笏板一般是由竹木製作而成,以便於官員們記錄事情。這個傳統也是一直沿襲到明代,笏板的製作工具也是越來越多樣化,比如有竹木、玉器、象牙等幾種。



那麼我們現在就來說一下到了宋朝,笏板又有什麼作用。

記事簿

官員們在上朝的時候,都會在笏板上記錄一些重要的事件,為了上朝的時候可以更好的彙報給皇帝。很多官員都有各種瑣事,不免會對事情有所遺忘,記在笏板上能夠在上朝的時候使用。說不定關鍵的時候還能救自己一命。

還有就是上朝的時候皇帝會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話,一般很多的話也沒法記全,要是不記住怕是會被懲罰,笏板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禮儀之牌

古代的天子都是人中之龍,他們在上朝的時候也要保持自己的威嚴。官員們在上朝的時候也不能挺胸抬頭,這樣是對皇帝的蔑視,所以他們要彎腰低頭。

當官員們拿著笏板的時候,就會彎著腰盯著笏板看,這樣就不會盯著皇帝看,這也是對皇帝權威的尊重和臣服。

官員等級

從唐朝開始就對官員們的笏板有了一定的區分,比如五品官員就是一個界限,五品以下的官員只能使用竹木做成的笏板,五品以上的官員使用的是象牙做成的笏板。

所以我們從電視劇中也可以發現不少官員拿的笏板是有所不同的,越靠前的官員笏板的等級就越高。

笏板一直延續到明末,到了清朝就被廢除了。因為清人大都是少數民族,他們在馬背上呆習慣了,突然讓他們拿著笏板多少有點不合適。所以清朝的皇帝乾脆就廢除笏板了。

談古論今,學問為上;答人論事,素質為旨。 個人觀點,堅持原創。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謝謝!


歷史清單


其實,何止是宋朝大臣,從商朝就開始了。什麼板子?說法太隨意,應該叫笏板。

大家對“縉紳”一詞肯定有所瞭解,它是官員的代稱,意思是說把笏(hù)板,也就是朝笏(hù)插在腰帶上的人。從這裡可以看出笏板是一個古代官員身份的象徵。

《朱元璋傳》:“ 元璋不理會, 仕魯著急,鬧起迂脾氣,當面交還朝笏,要告休回家。”

可見,朝笏在古代官員的一個標配,就像是我們上崗證一樣。朝笏始於商朝,止於明朝,到了清朝就把它廢棄了。

朝笏也叫手板,笏板,玉板,是狹長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和木質製成。周代規定,諸候上朝時要拿象牙笏板。明代則規定官員的品級不同,所拿的笏板的材質也不同,

四品以上官員執牙笏,五品以下官員執木笏。

也就是說普通的官員還不能都拿象牙笏板,只有四品以上的才可以,其他的官員只能拿木質的笏板。

歸有光奶奶贈其笏板

明朝時,歸有光發奮讀書,最後考取了功名。

《項脊軒志》∶"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

這裡記載的是歸有光的奶奶,給歸有光勵志的故事,歸有光的奶奶拿出了自己祖父夏昶在宣德年間任太常寺卿時所用的象牙笏來勉勵他勤奮讀書,希望他將來能為國效力,在朝為官。

歸有光的奶奶把自己爺爺的笏板一直當寶貝珍藏著,並且能在自己有生之年,把這個先祖的笏板傳給孫子,應該是多麼大的榮光與欣慰。

張九齡隨從背笏囊

一般情況下,古代官員一人一個笏板足夠了,但是公務繁忙的允許多備幾個。這樣手裡拿不下,就得有個袋子來裝笏板,這個袋子就被稱為“笏囊”。如果自己年老,還需要隨從揹著笏囊。

被笏囊的做法始於唐代宰相張九齡,後來竟被官員仿效,以示公務繁忙。

那麼,大臣上朝時,手裡為何會拿一個朝笏


1、朝笏是身份的象徵

《北史·李穆傳》∶"其一門執象笏者百餘人。"

這是北朝的史書記載的,說的是這一家有一百多人是在朝廷做官的,手裡拿的是象牙笏板,可謂是位居高官。

《封神演義》也有記錄:“且説 南極仙翁 即忙收拾,換了朝服,繫了玎璫玉珮,手執朝笏,離了 玉虛宮 。”

而且,從明代的規定可以看出,不同級別的官員所用到的笏板材質是不同的,更能體現出官員的身份的不同。

2、朝笏是禮儀的象徵

大臣上朝時,手拿朝笏,特別是向皇上上奏章時,必定雙手持朝笏,眼睛盯著朝笏,或者盯著下方,這樣自然就是畢恭畢敬的,恭卑的樣子,是對皇上的一種尊敬與臣服。

否則的話,手裡什麼也沒有,只能雙手合十,一副作揖的樣子。但是如果大臣對此忘了怎麼辦?而手裡拿著朝笏,自然而然就有了這個動作。


3、朝笏是一個備忘錄

這是朝笏的最重要的一個作用,朝笏可以作為一個備忘錄來使用。比如官員們在上朝前,就要大體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在朝堂上要做什麼,簡要的列一個一二三,可能就是幾個字,但是能起到提醒的作用,效果還是不錯的。

在上朝時,皇上說到的重點的內容,官員們也可以在自己的朝笏上做一個簡要的記錄,免得自己忘事。

綜上,朝笏對古代官員來說,是離不了的工具。




    歷史漫談君


    千萬別小看,宋朝大臣上朝時手裡拿的這一塊板子,它叫笏板,也叫朝笏、圭簡、朝簡、朝板、奏板等,可是宋朝大臣身份地位的象徵,不同笏板的材質代表不同的官位級別,其作用也很大,有很多種。

    上朝時不同的官職手持不同的笏板

    在宋朝,大臣上朝時每個人手裡都要持著朝笏,根據官職的不同,朝笏也不一樣。五品以上的官員,手持象牙笏板,五品以下的官員,手持槐木笏板,但看笏板,就能區分出身份。

    既然是官員身份的象徵,那宋朝的官員,不僅僅在上朝時才手持笏板,其實他們在外出時,不論上朝還是聚會、議事、交友,都會手持笏板,代表自己的身份地位,讓人一目瞭然地知道,該受到怎樣級別的待遇,而不會出錯。

    上朝時大臣手中笏板的作用

    宋朝大臣上朝時手中的笏板,其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有不上交奏摺的用途。大臣把上朝要向皇帝稟明的事項,簡明簡明扼要地記載笏板上,好在朝上對皇帝稟報,讓皇帝及時處理。

    二是有記事本的用途。皇帝在朝上交代的事項,可以記錄或畫在笏板上,以便下朝以後及時落實。

    三是表示對皇帝的尊重。上朝時,以笏遮臉,目視笏端,是一種尊重。隨身帶個記錄的笏板,就像現在領導開會時隨身攜帶筆記本一樣,可以隨時記下皇帝交代的事項,也是一種尊重。

    據記載,宋朝的笏板長半米,寬五釐米寬。

    “笏長兩尺六寸,中寬三寸”。

    完全可以記錄很多東西,可見它的記事繪圖功能,已經很齊備。

    總之,宋朝大臣上朝時手裡會拿的板子很重要,它不僅是宋朝官員身份地位的象徵,還具有記事繪圖禮儀的功能。



    行走與寫作


    笏板是古代君臣們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拿著的一塊細長細長的板子狀的東西。

    沒錯,不止大臣手裡有君主手裡也會拿著一塊。


    《史記·夏本紀》引鄭康成曰:"笏者,臣見君秉,書思對命者也,君亦有焉。"


    而且對於笏板的大小尺寸還有著明確的禮制性規定,《禮記》中說:"笏長兩尺六寸,中寬三寸。"

    有一種說法是,笏板最早是用來做記錄的,因為紙張沒有發明,當時人就在竹木簡上寫東西,隨身攜帶,隨身準備寫點東西的竹木簡牘就叫做"笏",官員們朝會時,在這種正式場合使用的竹木簡牘就叫做"朝笏"。


    東漢時期,隨著造紙工藝的不斷提高,紙張在人們生活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也成為了主要的記錄載體。

    笏板就沒有用了嗎?

    已經拿了這麼多年了,怎麼能說放下就放得下,笏板乾脆就變成了象徵官員地位的外在表現之一。


    比如《唐會要·輿服制》記載:"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詔五品以上執象牙笏,以下執竹木簡。"

    類似的文獻記載還有很多。


    一盤拉條子


    都別搶,我來答。

    古代不僅宋朝官員上朝時需要拿著這塊板子,從商代到明代的官員上朝面見皇帝時都需要拿這塊板子,直到清朝時被廢除。這塊板子的學名叫做朝笏,小小一塊板子卻歷史悠長,體現了自商代到明代以來的朝廷禮儀和制度。

    據《禮記·玉藻》中就詳細解釋了笏板的作用說:

    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見於天子與射,無說笏,入大廟說笏,非古也。小功不說笏,當事免則說之。既搢必盥,雖有執於朝,弗有盥矣。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笏畢用也,因飾焉。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殺六分而去一。

    這段資料有點不好理解,我來簡單說一下。

    • “朝笏”的用處

    在我們現代,每個學生去上課的時候除了帶上必要的書本以外,都會帶上一個漂亮的筆記本用來抄錄老師講的重點。等你畢業工作了,每逢公司、機關開大會的時候,你還得帶上一個筆記本用來抄錄領導講話的重要內容,或者記錄自己將要發表的一些內容。

    說到這裡你可能就明白了,這個“朝笏”並不是什麼裝飾用的物件,而是“古代版的筆記本”,古代由於生產落後,技術不發達,所以沒法制造紙張,等紙張終於製造出來了,但又因為工藝複雜,生產不多,所以也沒法大規模的推廣使用。

    正因為太珍貴了,宋代司馬光在撰寫《資治通鑑》的時候都是反覆利用廢紙,這才有了這部名傳千古的史書。而商代時期自然不要說有紙張了,所以“朝笏”就成為了官員們面見君主時用來記錄君主的重要訓令,以及自己要發表的一些內容。

    因此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

    • “朝笏”的質地和規格

    “朝笏”在每個朝代都有些許的變化,如最初的規定是“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意思就是天子用玉石做的笏板,諸侯用象牙做的笏板,大夫只能用竹子製成的笏板,而且還必須魚皮包裹作為裝飾,士一級也是竹子做的,但是可以在底部鑲嵌象牙。

    為什麼天子也需要用到“笏板”呢?這是因為在舉行國家的慶典、祭祀的時候,皇帝也需要用到這個東西。這是“朝笏”在質地上的分類,如唐代康駢所著的 《劇談錄·龍待詔相笏》中就有相關的記載說:

    開成中有龍複本者,無目,善聽聲揣骨,每言休咎,無不必中,凡有象簡竹笏,以手捻之,必知官祿年壽。

    又譬如我們最熟悉的《三國演義·第四回》中也有類似記載說:

    階下一大臣,憤怒高叫曰:“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

    這裡的“象簡”指的就是用象牙製造的笏板,就像上面說的它在質地上有“象簡竹笏”以及玉笏的區別,這是由於身份和官階的不同導致的。如唐代五品以上都是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到了明代時,六品以下的官員都沒有資格用笏板了。

    其實這是因為隨著紙張的普及,笏板逐漸成為彰顯身份和地位的一種裝飾用品,逐漸喪失了它的功能作品。朝笏在規格上如上面所說“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殺六分而去一”,也就是長度有2尺3寸,寬度也有3寸,但是鑑於古代的度量衡和今天不一樣,所以實際應該有所縮減。

    • 拓展閱讀

    “朝笏”雖然說是“古代版的筆記本”,但是功能性並不大,實用性要小於裝飾性,這也是它逐漸淪為一種朝堂裝飾的重要原因。畢竟那塊板子總共就那麼大,能夠記載的東西是非常少的,因此在唐代還誕生了一個東西叫“笏囊”,就是專門裝朝笏的袋子。

    唐代馮贄所著的《雲仙雜記·笏囊笏架》中就記載說:

    會昌以來,宰相朝則有笏架,入禁中,逐門傳送至殿前,朝罷則置於架上。百寮則各有笏囊,親吏持之。

    因為“笏囊”很重,所以唐代官員上朝的時候還得隨身帶著一個僕人給他背“笏囊”,而這個例子是從唐代宰相張九齡時期開始的,張九齡很受唐玄宗的器重,張九齡晚年數次向他請求致仕回鄉,但是唐玄宗都沒有批准。

    晚年的張九齡身體羸弱,每次上朝都要拿著很多笏板,所以很不方便,唐玄宗為了方便他,所以就在朝堂上設立了“笏架”,允許官員們用“笏囊”,這些都是為了體諒張九齡的身體。

    事皆搢笏於帶,而後乘馬,九齡體羸,常使人持之,因設笏囊。笏囊之設,自九齡始也——《舊唐書·張九齡傳》

    關於這個“笏板”其實即使在現代,相信很多同學都有所影響,譬如在很多“神畫”和廟裡你都能夠看到這個東西,如上面兩張圖片所示,那塊板子就是“笏板”,這種人物形象反映的就是我國古代官員們上朝的一種景象。


    圍爐談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啥板子不板子的?人家那叫朝笏(hù),俗語那叫手板或者玉板。就這東西不僅僅宋朝的時候有,咱大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除了清朝沒有,其他朝代都用,最早這都能探到商代。

    所以這物件有年頭了,但能傳世到現在的,還真不多,稀罕的緊。

    多稀罕呢

    2000年的時候,雲南這塊舉行了一個拍賣會,是一件明代的象朝笏,一傢伙就拍賣到了428萬,就這價碼不可謂不高啊!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這東西擱古代他也不是啥稀罕物,畢竟能擱朝堂上的官,人手一個,咋就這麼貴重呢?”

    這說的也對,不僅人手一塊,有的時候,上一次朝,直接就還一塊,不是啥稀罕物。

    其實這事也好解釋,因為到清朝的時候,滿人為了有別於大華夏曆史上其他的朝代,這就給廢了。那麼到現在這都三百多年過去,傳下來的不多。

    而且這朝笏擱過去也不是啥工藝品,就是個官宦家裡邊的尋常物,而且他有一部分是象牙,玉製作的,那麼在流傳的過程中就被改做其他的了,所以能傳下的就少,物以稀為貴嗎?

    所以現在擱市場上很難遇到這朝笏,您就算是瞅見了,那價格都貴的驚人。

    如果有小夥伴想瞅瞅實物,在安徽那徽州文化博物館裡邊還保存兩件明代木製的,就這兩塊被人摸的都起了包漿(收藏之前被人摸的),您要是真瞅見了,就知道這東西真沒啥特別的。

    就是一塊板而已,但真的很貴!

    那麼這朝笏到底是幹嘛的呢?

    首先您可以把他看做是一種禮器,大傢伙都知道,這物件是上朝的時候用的。

    那麼在朝堂上,對話的主角這是皇帝。

    大傢伙也知道,倆人說話的時候,談話的雙方都喜歡盯著對方的眼睛瞅,這才能體現出說話人對聽話人的一種尊敬。

    但您和皇帝說話,可不能直視皇帝,畢竟按照說法人家是上天的兒子,天子嗎?是你隨便看的嗎?不能啊!

    而且有這麼個詞不是說了嗎?聖意難測!你這盯著皇上瞅,從人家的表情裡知道皇上的想法,這可不好。

    不能瞅皇上,這瞅腳面子這也不合適,盯著前邊人大腰子瞅也不行,這就顯得你不尊重皇帝,所以這手裡邊揣著一塊朝笏,不管幹啥,這大臣倆眼睛盯著朝笏,這就解決了這種尷尬,接著您豎起耳朵聽著就完事了。

    那麼後來,大傢伙感覺這朝笏用來盯著瞅,這有點浪費,所以就在上邊開始寫字。

    就是把今天要報給皇帝的一些個事,一條一條的寫在上邊,這就是怕自己個上朝的時候,因為別的事,把自己個的正事給忘記了。

    或者記載一些個要緊的東西,別到了時候,皇帝問起來,你一問三不知,這不行。

    再有就是,皇帝擱上邊說話,說道重要事的時候,您還可以做在上邊做個記錄,整個會議紀要啥的,回去還有個章法進行梳理。

    所以這朝笏說道根子上,他有著類似於記事本的功能。

    畢竟擱過去,沒有啥錄音筆,啥筆記本的,帶著朝笏他也方便不是。

    那麼這朝笏到底是啥模樣呢?

    咋說呢?春秋戰國之前咱不知道,畢竟沒有實物,也沒有詳細記載,就知道有這麼個物件。

    那麼這事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有一本叫《禮記》的書,他就詳細記載了一下,咱就有幸知道那會朝笏的樣子

    笏長兩尺六寸,中寬三寸

    這翻譯過來就是,長五十釐米,大約半米,寬十釐米。

    開始的時候也沒啥講究的,就是這長度和寬度有個說法,那麼這事到了唐朝的時候,就有了變化。

    畢竟過去他就是個等級森嚴的社會,這就要求五品以上的官員那朝笏必須是象牙的,或者玉的也成(只要你能找到這大塊的玉石),那麼六品以下的這就只能用竹子或者木板的。

    那麼這套制度就一直延續了下來,這事到了清朝的時候,滿人是馬背上的民族,您讓他們拿著朝笏對著皇帝,他們就有點不適應,畢竟他們就沒有這習慣,所以到了清朝的時候就被取消了,他們更加樂意抬頭直視皇帝。

    其實這朝笏不僅咱大華夏有,那個從頭學到尾學咱的日本人也有。

    您到現在,瞅日本那古裝戲裡邊,一幫子剃著奇形怪狀髮型的大臣們也喜歡拿著這朝笏晃盪,這其實就是唐朝的時候,他們學咱大華夏的。

    其實朝笏這東西,不僅朝堂上的大臣在使用,道士們也在使用。

    有時候道士做法會的時候,大傢伙注意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手裡邊也拿著這樣的一個物件。

    而這種形制也被日本人拿去用到他們的法會當中了,所以過去咱有啥,小日本也就學啥,直接拿過去用。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大臣們手中執的這塊板子叫“笏”,是大臣上朝專用工具,不僅僅宋朝的大臣用,笏板使用最早追溯到商朝時期,在周代時被寫入禮制規定,一直沿用明代,直到滿清入關才被廢除,“笏”在經過歷朝歷代的改進,大小規格材質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笏”板也稱作朝板或者玉板,笏的功能隨著年代的演變也發生了若干變化,總共分為三點:

    起先大臣上朝的目的就是為了向皇帝彙報工作,彙報內容多,就容易忘記,在《釋名》中記載:“笏,忽也,備忽忘也”,也就相當於備忘錄的作用;

    其次就是當做記事本,除了自己彙報的事情,還有皇帝下達的命令或者一些較為重要的話,內容多起來就記不住,記不住又擔心被懲罰,於是笏板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第三就是大臣手持笏板的時候,就會彎腰盯著笏板,以免盯著皇帝看,因為古代仰面視力君為大不敬,沒有皇帝允許不能抬頭直視皇帝,因為也表示對皇帝權威的尊重和臣服。


    根據《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現在的有所區別,跟現在的2尺6寸要短一些。在紙張發明之前,笏板用來記錄,大多都是竹製的,後來發展到用玉和象牙來做原材料,紙張發明了之後笏板變成為了禮節性用品,大臣必須持著上朝,這就相當於一種規定了。

    在唐朝時期,笏板有了品級分配,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竹木做的笏,且笏的形狀也不同,明朝時期,五品以上官員用牙笏,五品以下官員直接不用笏,後來滿清入關,笏直接就被廢除了,據說因為滿族人在馬背上長大以騎馬為生,習慣了拿鞭子和馬繩,不習慣用笏板,於是才沒有繼續用的。



    狂熱歷史


    在古代帝王的電視劇裡,尤其是關於唐朝或者宋朝的歷史劇裡,常常會看到天子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上,而文武百官則是手持一個長方形的板子,不時的還會盯著這塊板子。

    那這塊板子是什麼呢?

    這個板子其實叫做“笏板”,人們也會根據它的材質、用途等把它稱為玉板或者朝板。長度大概2尺6寸,中寬3寸。“笏板”最早興起於商周,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也是古代中國官員的一種辦公用品。


    一、“笏板”的作用有哪些?

    1、“笏板”用作禮儀之用,避開皇帝視線

    在封建統治下,各朝各代傳遞的思想是“男尊女卑,君臣有別”,所以在朝堂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時,朝下的人是不敢去看皇帝的眼睛的。這個時候,大臣們在回覆皇帝的時候,會用笏板來遮擋自己的面部,以便更好的呈現皇帝的九五至尊。

    2、為了方便記錄,自用為“牘”,朝上用為“笏”

    早在商周時期,那個時候還沒有發明紙張,為了方便記錄,笏板便承擔了代替紙張的作用。那時候的笏板幾乎是每個尋常百姓家的必備,如果是自己用,用來記錄書籍等,便是“牘”,如果上朝用的話,就是“笏”。

    歷代皇帝在上早朝的時候,會先讓管轄各地的大臣們彙報下自己管轄區域內的一些情況。如果涉及到精確的數字,尤其涉及到財物、傷亡、案件這塊的精細數字。在古代是不能出錯的,但凡錯了一點,有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

    所以大臣們為了能夠流利的回覆皇帝的問題,大臣們都會選擇在上朝前把要彙報的工作內容記錄在笏板上,防止遺忘。

    3、“笏板”的材質不同,其代表的官位也不同

    隨著紙張普及後,笏板反而便成為禮節性用品。笏板的材料也開始變得講究來起來,由竹木材質過渡到玉、象牙。

    在唐代,笏板開始成為評判官員等級的標準,要求五品官以上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而且對於笏板的形狀也有一定要求。三品以上的笏板需要前拙後直,五品以上的笏板是上圓下方。

    到了明代則是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員就沒有資格用它了。雖然是一塊看上去沒什麼特別的板子,但是在大臣的眼中滿是榮譽和官職的象徵!

    在《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就有提到“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講的是寧榮二府在抄家以後,大觀園等房已被空置荒廢,誰能想起以前這床上放滿“笏”,這裡的“笏”就是指的笏板。


    二、想要彙報的東西有很多,“笏板”不夠用都是怎麼解決的?

    其實在古代,官員的笏板原則上是按照一人一隻笏頒發的,但是遇到特別多的內容需要彙報官員,是允許攜帶多個笏板,所以裝笏板的袋子也就叫“笏囊”。

    那允許攜帶多個“笏板”先例的怎麼來的呢?

    據說是唐代為宰相的張九齡因年老體弱,讓其隨從揹著笏囊上朝,讓原先的一人一笏變成了一人多笏。這種現象,在當時紛紛有人效仿,長此以往,誰的笏板多就側面反應出該官員的公務繁忙和愛崗敬業。

    綜上所述,這塊小小的能讓“笏板”由原先的向上彙報演變成官員身份的象徵,並且延續了將近三千多年的時間。這塊“笏板”的作用也是發揮到了極致的,這也能側面說明了古代人的奇思妙想和大臣們對權力的追崇。


    秋原歷史


    宋朝的大臣上朝時,手上拿的扳子叫做笏(hu),是古代朝臣的辦公用品!

    笏,又叫笏板,長約66釐米,寬約10釐米,是我國曆史上古代官員的一種辦公用品,最早使用於商朝,止於明朝,一般材質為玉、象牙、竹子、木頭等,不同品級官員使用不同的材質,主要在朝會上使用!

    作為一種辦公用品,它都有什麼作用呢?

    第一、用來記錄皇上的旨意或者備忘大事情!

    “笏”,忽也,備忽忘也。——《釋名》

    古代的大臣上朝人人手上都會持有這個笏,在朝堂上議事時,可能會有很多件大事要商議,這樣就需要把重要的事情記錄一下來,這樣就發揮了笏的作用。和今天的人們開會做筆記是一個道理!

    另外,封建專制統治的皇帝的話就是聖旨,皇帝一時興起,說了件事情,或者佈置了什麼,下了命令,剛好就能記錄在笏板上,這樣一來,既記錄了皇帝的命令,又顯得自己很重視皇帝的命令,有此物可謂一舉兩得!

    第二、擋住自己的臉,以表示對皇上的敬畏!

    在古代,皇權具有絕對的權威和至高無上的的尊貴!而普通民眾則地位低下,遇到皇帝出遊或者巡視他們都要避開皇帝,不能看皇帝,所謂的天威不可冒犯。

    而大臣上朝時,帶的笏板也具有這個作用,用笏來擋住自己的臉,在朝堂與皇帝議事時就盯著笏板看,直視不了皇帝的臉面,以顯示皇帝的威儀。

    第三、禮儀之用,以區分顯示身份地位!

    皇帝是天子,天之驕子,他繼承的是上天的旨意,是上天的兒子,因此地位高貴,雖然這只是封建統治者為了強調統治的合法性而宣揚愚弄百姓的謊言,但是它卻真切反的應了古代社會皇權至上的原則。

    皇帝之位,是千百年來是每個皇族成員都夢寐以求的,這正是如此他才是具有絕對性!“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天下所有的都是皇帝的!

    笏從商周開始使用,大家都知道,周朝是以禮治國,因此很重視禮儀,這個笏是必不可少的辦公用品。

    而這個笏板拿起來以後,正好讓大臣站的恭恭敬敬,回答皇帝的提問時點頭哈腰,讓皇帝感受到群臣的臣服,把皇帝於臣子的身份帝位提現出來!

    另一方面,笏板的不同材質,使用在不同等級的朝臣手中。在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用象牙笏,六品以下的用竹笏,而明代規定,五品以下的官員就不需要用笏。

    值得一提的是,笏的使用也成了朝臣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很忙的工具!

    在古代,有笏的官員原本只有一個笏,但是有的官員事情多,公務繁忙,他可能會有好多個,這樣多了不好拿,然後就做了一個袋子,叫做笏囊,如果很多的話,那就需要一個下人揹著笏囊了,間接的誕生的“秘書”這一職業!

    唐朝有一位宰相張九齡,他處理的公務多,而且人老體弱,他讓自己的下人替他揹著笏囊,後來大臣互相效仿,以表現自己公務繁多!

    笏的作用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點,那麼宋朝官員的笏也是這個作用,記錄皇帝的命令,當做記事本使用,然後擋住自己的臉面,體現皇帝的天威!

    笏始於商周,終止與明朝。笏不管是什麼材質做的,但他都是封建專制統治下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