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生活中,為什麼總有人非要在乎那幾塊錢?”

“生活中,為什麼總有人非要在乎那幾塊錢?”

知乎上曾有個問題:“為什麼總有人在乎幾塊錢?”幾塊錢放到現在年輕人的生活中,買不了一杯奶茶,做不了一次美甲,看不了一場電影。

但這幾塊錢,有時是一個人的全部身家,是生活的希望。

沒有貧窮過的人,怎麼能懂那種面對窘境卻走投無路的手足無措。

貧窮可以剝奪一個人的娛樂社交,可以剝奪一個人的交友自由,可以剝奪一個人的自尊心。

別人眼中無所謂的幾塊錢,都是他們用血汗換來,賴以生存。

生活不善待他們,他們卻依然要活著。

“生活中,為什麼總有人非要在乎那幾塊錢?”

在老宅那邊有個鄰居大叔,已經五十歲了,自己撫養著一個兒子。

他跟父親年紀差不多,也是兒時的玩伴,所以鄰居大叔有時會來家裡串門,算是熟識。

鄰居大叔的父親在他14歲那年去世,那時候普遍都窮,但人心善良,所以街坊四鄰湊了湊錢,簡單的埋了。

後來的生活花費,全靠他的母親去別人家當保姆。

因為成長時期營養不夠,鄰居大叔身體一直很單薄,長大後,經人介紹認識了個女人。

“生活中,為什麼總有人非要在乎那幾塊錢?”

鄰居大叔在工地上打工,娶妻生子,彷彿一切都步入了正軌。

可命運開了玩笑,他媳婦生下孩子沒多久就跟人跑了,還拿走了家裡的錢。

母親生了病,沒過多久就去世了,家裡還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只能換成了打零工。

日子過得很艱難,周圍的鄰居都攢錢,搬離了那片老宅,只有他和兒子一直住那。

後來有一年冬天,年久失修的房子,塌陷了一部分。

看著殘破不堪的房子,鄰居大叔帶著兒子離開了老宅,再也沒有聽到過他的消息。

“生活中,為什麼總有人非要在乎那幾塊錢?”

故事遠遠比電視劇精彩,正在掙扎的人不在少數。

某年春節前的火車站,一位瘦弱的中年男子,拖著十幾公斤的行李在候車室。

他的行李看起來有點雜亂,行李裡有著給83歲老母親的登山杖,給家裡的調料盒,電熱毯等等。

特殊的是這些都不是新的,都是別人不要,他給撿來的。

最奢侈的消費,是他給家裡的兩個孩子買了一袋核桃。

他說:“一個孩子在上大學,一個在上高中,為了孩子,不怕辛苦。”

“生活中,為什麼總有人非要在乎那幾塊錢?”

這樣為了家庭負重前行的人太多了,所以他們拼了命的供自己的孩子上學,希望他們能夠出人頭地,過上與父母不一樣的人生。

有時候,不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是你根本想象不到貧窮的限度。

“生活中,為什麼總有人非要在乎那幾塊錢?”

我們的身邊也有各式各樣的例子。

有時跟家裡的長輩出門,可以步行的路程,就不會坐公交車,坐公交車可以到達的地方,就不會打車。

買菜總要斤斤計較幾毛錢的價格,明明穿上很漂亮的衣服,媽媽口中說著不喜歡。

而我們為了遊戲,買了一套又一套的皮膚,明明口紅已經夠用,可還要買最新的色號。

貧窮有多無奈,只有在貧窮中掙扎過的人才知道。

也許幾塊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在守護自己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