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20年前有一部比《寄生虫》更惊艳的作品,名叫《天才瑞普利》

20年前有一部比《寄生虫》更惊艳的作品,名叫《天才瑞普利》

​肺炎疫情让更多人宅在了家中,为了打发无聊,多刷抖音之余,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关注时间更长、更有艺术性的电影作品,韩国电影《寄生虫》恰逢其时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大放异彩,令其在国内引起了很多关注。

同样,也带来了很多争议。

01

争议主要来源于很多人认为《寄生虫》叙事手法过于商业化,虽不似好莱坞大片那样泾渭分明,但导演奉俊昊显然为了商业做出很多调整,尤其在文艺青年眼中,远不如同期的另一部韩影佳作《燃烧》。

《燃烧》与《寄生虫》一样讲述因贫富阶层分化而产生的一系列故事,也在戛纳电影节引起了影评人的强烈反响,但在评奖阶段输给了《寄生虫》。

《寄生虫》不仅为韩国电影界捧回了第一座金棕榈奖杯,还是少有的、9位评审一致通过的影片。

我倒感觉《寄生虫》叙事商业化一些并没有什么关系,本来便有文化差异横亘眼前,如果再过分强调隐喻、文艺,想拿欧美奖项将平添很多困难。

再者,电影作为涉及层面极多的作品,评奖也很难做到绝对客观,艺术之上更有导演辈分、游说实力等要素左右奖项,这些《寄生虫》均更胜《燃烧》一筹。

《寄生虫》导演奉俊昊很早便凭借《杀人回忆》《汉江怪物》等优秀作品享誉韩国内外,《燃烧》导演李沧东虽此前也有佳作《绿洲》,但国际知名度尚低。

哪怕李沧东比奉俊昊要大15岁。

好莱坞方面,奉俊昊也在2013年通过执导《雪国列车》牵上了线(另一韩国顶级大导朴赞郁担任制片人)、2017年又曾执导Netflix出品的《玉子》,在近年来流媒体强烈影响传统片厂地位的背景下,《寄生虫》摘得奥斯卡奖项有着比其他影片更多的优势。

此外,《寄生虫》是韩国电影不假,但其制片人Miky Lee是好莱坞老手,好莱坞又一直是将《游说法》利用得最好的领域。


20年前有一部比《寄生虫》更惊艳的作品,名叫《天才瑞普利》


获奖后,商业的威力同样在延续,《寄生虫》北美放映影院数直接翻倍。

02

《寄生虫》的优秀之处在于,讨论了社会阶层分化问题。

这样的问题,任何国家、任何体制都会存在,大概率不会出现因文化差异而看不懂的问题。 以至于国内不少观众因太看得懂而质疑《寄生虫》的艺术性,毕竟“我们最近就活在一个更适合拿奖的剧本里”。

可看得懂不代表能改变。当数代人都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只要导演功力足够,便总能出现《寄生虫》式的作品。

如美国电影界20年前便讨论过了,导演安东尼·明格拉1996年凭《英国病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后,1999年拍摄了同样以阶层差异为源头讲述故事的《天才瑞普利》。


20年前有一部比《寄生虫》更惊艳的作品,名叫《天才瑞普利》


上映后,《天才瑞普利》拿到了柏林金熊奖最佳导演提名与第72届奥斯卡5项提名。

而原著小说《天才瑞普利》早在1955年便已出版畅销,可见身处不同时代,年轻人所需面对的一些困惑,是相同的。

剧情讲述方式上,《寄生虫》与《天才瑞普利》也有着诸多神似。

这并不涉及抄袭的问题,而是想要扎心表达阶层间无形壁垒总框架下的必然结果。

两部影片均没有设置鲜明的反派,乃至代表上层阶级的许多人物到了“钱多人傻”的地步,反倒代表底层阶级的人物在欲望的驱使下世故、欺骗,最终走向犯罪。

这样的设定,显然要比一个小人物受尽欺瞒霸凌后的反击故事更扎心(如《小丑》的黑化),毕竟一开始上层并没有对底层抱有天然的敌意,可每当底层自以为已完成阶级跃迁时,那道无形的壁垒又会将他们打回原形,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落寞,最终不得不用杀人的极端方式报复。

钱可以烫平一切,但他们最缺的就是钱。


20年前有一部比《寄生虫》更惊艳的作品,名叫《天才瑞普利》


03

优秀的电影,总会通过主人公的变化,为观众带来思考与跌宕起伏之感,这在叙事节奏上往往又被归类为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己的冲突,以突显戏剧张力。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导演必须以最短的时间让观众与故事主人公间产生情感连接(一说10分钟以内为宜),以实现在后续剧情中,大家同喜同悲同感受的效果。

换言之,观众在影片中“看到自己”比“看懂人物”更重要。

哪怕从不追求艺术性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塑造人物时也遵循着这一点。美国队长、钢铁侠的前后变化,给了观众们很多情感连接,让他们成为最受欢迎的漫威英雄,到惊奇队长时就只能呵呵了。

为了让观众感受到影片中所展现的人物就在自己身边,《寄生虫》的表现手法很生活化,兄妹俩蹲在地下室厕所蹭WiFi、一家人虽然没钱但只要做成点事情就要吃炸鸡喝啤酒庆祝,其乐融融的样子,反倒机缘巧合得到为富豪之家服务的机会后,各种劣根性全部释放出来。


20年前有一部比《寄生虫》更惊艳的作品,名叫《天才瑞普利》


《天才瑞普利》则在开篇展现了一个破落文艺青年瑞普利的分裂生活,有着音乐梦想却实力撑不起野心,只能到富人聚会上当伴奏,一面眼巴巴望着富人们的光鲜生活,一面又要回去做其他兼职养活自己,很是苦逼,巧合下得到同富人站在一起的机遇时,开始异化。 两部影片中段叙事的精彩之处,均在展现主人公为赢得富人信任,所设置的精妙骗局,《天才瑞普利》中的“天才”也喻指于此,《寄生虫》更狠,一家人都在富人那里找到了工作,“寄生”在富人之家。

只是别人无意间接受你,跟你主动不拿自己当外人,是不同的,那道无形的壁垒依旧还在,而为了具象表现出这道壁垒,安东尼·明格拉与奉俊昊均在影片中设置了很多抓手。

一到关键时刻,“你也配姓赵”的问题便显露出来。

04

《寄生虫》的抓手是“气味”,由于此前长期蜗居地下室,主人公一家身上都有着富人们难以接受的“霉味”,闻到这种气味时,富人捂鼻子只是一种本能反应,但每次都像在凌迟着主人公一家的尊严。

哪怕影片中很多场景表现,主人公一家也认为自己身上那些微不足道的尊严,跟蟑螂差不多。

《天才瑞普利》的抓手则是“感情”,富二代每日优哉游哉,怀中从不缺美人,瑞普利只有靠伪造的上层身份才能得到美人芳心,败露后马上被抛弃。

双性恋的瑞普利想要向富二代表达爱意,自然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20年前有一部比《寄生虫》更惊艳的作品,名叫《天才瑞普利》


自尊与感情都是人的本能需求,但因阶级错位,在影片中显得那么苍白而不合时宜,时间一长,应该怪罪于自己,还是怪罪于阶级?

人都是习惯于为自己找外因的。

最终,两部影片均以悲剧收尾,主人公用杀人的方式打破了原有格局,但自己非但没有完成阶级升迁,反而陷入了背负罪恶的深渊。

他们之外,那道无形的壁垒依旧存在。

05

《寄生虫》闪耀好莱坞引发热议的另一面,还包含韩国总统文在寅于Twitter上表达祝贺,并说了下面一番话:

“《寄生虫》的奥斯卡四冠是过去一百年里所有韩国电影人不断努力的结果,今后政府将进一步为电影人提供能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电影的环境。”

文化输出,先有适合创造输出文化的环境。


20年前有一部比《寄生虫》更惊艳的作品,名叫《天才瑞普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