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歷史故事:火夫智破金馬陣

  南宋朝廷與金國對戰正酣之時,岳飛元帥麾下有個叫韓春的猛將,長年駐守在外抗金。

  韓將軍所駐紮之處,與金兵幾乎是大戰三六九,小戰隔天有。這日,金兵一隊人馬又兵臨城下,在外叫罵。這場面已司空見慣,早在金兵行軍距營地三公里處時,韓軍探子已將其動向稟報,此時,韓將軍與眾將士正在操練呢。

  "誰去應戰?"韓將軍下令收操後,問道。

  "末將去!"韓將軍話音未落,便有一將躍馬出列。一看,原來是周副將。只見周副將手提鐵槍,威風凜凜地等待著韓將軍一聲令下。

  "允!"韓將軍將令旗擲出,周副將飛身接過,帶著一隊人馬飛奔出了城。

  韓將軍身披戰袍,與眾將登上城樓觀戰。這一戰打得漂亮,周副將身經百戰,風頭正盛,一杆鐵槍舞得虎虎生威,槍花所至之處,金兵成排倒下。主將如此,兵士們更是鼓足了勁,不消半個時辰,金兵已無還手之力。

  周副將看準時機,使出絕學"飛龍槍",那槍如箭般射出,將敵軍主將首級插了個對穿。

  "好個'飛龍槍'!"韓將軍不禁喝起彩來。金兵狼狽逃走,韓將軍命令道:"打開城門,為周將軍慶功!"

  說到慶功,韓將軍不由得心酸起來。雖在此處駐紮抗金兩載有餘,大小勝仗不下數百場,但為何金兵如此頑固?究其原因,是金國領導有方,不停地派兵增援,雖韓將軍部下有以一當十之力,但也經不起如此折騰啊。

  想到南宋朝廷,韓將軍狠狠吐了口唾沫,由於奸人作梗,不僅無後援,就連最基本的糧草也沒有保證,岳飛元帥正在為此事與朝廷周旋呢。

  所謂的"慶功",只是水酒一杯。韓將軍親自斟滿一杯酒,雙手遞給周副將道:"周將軍,請滿飲此杯。"言語中飽含歉意。

  想當初,韓將軍手下兵馬不斷、糧草不絕,每當打完勝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好不豪爽,如今卻……韓將軍長嘆道:"朝廷如此,我輩奈何。"心巾不僅隱隱地生出一種不祥的預感來。

  果然,沒過多久,韓將軍不祥的預感應驗了。

  這次,金兵來者不善,競在城外五里處安營紮寨,大有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架勢。

  首戰對陣,又由周副將搶得"頭牌"。周副將率眾剛出城門,在城頭上觀戰的韓將軍這才發覺大事不妙,急呼道:"周將軍快回城……"無奈周副將搶功心切,絕塵而去,不多時已對壘敵陣前。

  軍令既出,韓將軍為何又收回?原來他突然發覺形勢不對,敵軍兩主將、兩偏將全是生面孔,而且兵齊馬壯,與往日大相徑庭。

  周副將越戰越勇,卻感覺越戰越累,一杆獨步武林的鐵槍,此時卻連一條血路都未殺出,心裡暗暗叫苦:糟了,遇上金國傳說中的"金馬陣"了!

  這"金馬陣",連戎馬一生的韓將軍也只有耳聞,據說是金國軍隊不輕易示人的法寶之一。若步兵對戰,韓將軍手下眾將都是武林高手,兵士也盡得真傳,自不在話下;但若論騎戰,金兵則得天獨厚,令人不敢望其項背。這金人玩馬的功夫,還真是讓人不得不服。

  總算見識"金馬陣"的威力了!韓將軍發現,若攻其首則尾應,攻尾則首應,居中則首尾相應,整個排陣環環相扣,緊鑼密鼓,找不出絲毫破綻。不說應戰之人,就連觀戰的韓將軍也看得眼花繚亂。

  周副將已陷入重圍,韓將軍心急,令城門大開,施展輕功"八步趕蟬",從城頭躍下,領一隊精兵,飛身上馬,大呼道:"隨我去救周將軍!"

  不想還未到敵前,卻已是回天乏術。周副將及手下兵士已深陷"金馬陣"中,全軍覆沒。周副將的首級已被砍下,血淋淋飛出數丈遠,這一瞬,周副將還拼死一擊,使出"飛龍槍",將敵軍一主將射了個透心涼。

  "周將軍!"韓將軍悲號一聲,像一頭髮怒的雄獅,衝進陣內,將周副將的屍首搶出後,便喝令收兵同城了。

  韓將軍為何能衝進"金馬陣"?並非他已破陣,而是周副將的屍身並未在陣內,加之韓將軍的兵器特殊,用的乃是隋朝時驍果軍中郎將宇文成都的成名兵器—鳳翅鎦金鏜,重280餘斤,韓將軍有勇有謀,只打馬不打人,亂了敵方陣腳,才僥倖將周副將屍身搶出,並全身而退。

  回城後,韓將軍令緊閉城門,無論金兵如何叫戰,絕不可開門迎敵。

  痛失愛將的韓將軍悲痛萬分,獨自一人緊閉房門。此時,更令他焦慮的是,前幾日岳飛元帥傳來的一封八百里加急文書中稱,朝中的"主戰派"與"議和派"也鬥得不可開交,最後議定,以三月內,眾將抗金戰果為憑,贏多則主戰,輸多則主和。

  韓將軍鎮守的是中原要塞,更是可贏不可輸。眼下金兵突然換防,拿出"金馬陣"與己對抗,事先絕對有預謀,因為這"金馬陣"還有個玄機,它並非普通的軍隊戰陣,而是金國皇室的秘密衛隊,不到生死關頭,不會出戰……如果韓將軍猜得不錯,此事跟朝廷"議和派"奸臣不無干系。

  眼下最緊要的,便是如何破這"金馬陣"。韓將軍已見識其威力,不免有些後怕,想得頭昏腦漲,也未想出破陣之法。

  韓營內,周副將的喪禮,在一片哀怨的氣氛中進行。"誰能破'金馬陣',本將軍願將帥印拱手相讓!"韓將軍環視眾將,擲地有聲道。

  眾將面面相覷,無人接話。並非將士貪生怕死,而是大家深知,想破"金馬陣",僅靠驍勇善戰是不夠的。

  營帳內一片寂靜。正在此時,傳令官來報:"稟韓將軍,周副將營下,有一兵士說能破'金馬陣'!"

  帳內一陣騷動,眾將議論紛紛,這韓營中,還未聽聞有這樣的軍事奇才啊。

  危難之際,正是用人之時。韓將軍也顧不了許多,傳道:"快快有請!"

  不一會兒,人被帶了進來。此人身高不足五尺,年逾不惑,不像作戰軍士。韓將軍正待發問,此人跪倒在地道:"韓將軍,小人於海,乃營中火夫,隨軍駐守前,歸屬周副將帳下,周副將待小人恩重如山,今遭不測,小人願以死相報,為周副將報仇雪恨!"

  韓將軍開門見山問道:"你有何破解之法?"

  於海回道:"小人暗中觀察甚久,其實這陣法也並非無懈可擊。不過這破陣之法,需全體軍士共為之,不動刀、不動槍,而是……"

  見於海欲言又止,韓將軍急道:"你但說無妨。"

  於海怯怯地看著韓將軍,緩緩說道:"破陣之法,需讓全體軍士唱歌。"

  此言一出,帳內鬨堂大笑。韓將軍正待發怒,卻聽於海正色道:"小人願立軍令狀,若此法不能破陣,願以人頭祭奠周副將!"

  韓將軍將信將疑地點了點頭,如今只有死馬當做活馬醫了。

  幾天後,於海手執令旗,正式受封為"破陣先鋒",所到之處,歌聲四起。這也引起了韓營內許多將士的不滿,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情唱歌!

  於海那沙啞中略帶滄桑感的歌聲一出,倒也鎮住了不少人,為啥?聽他唱的詞便知:"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這不是岳飛元帥的"滿江紅"嗎!

  歌聲從於海渾厚的嗓音中傳了出來,頓時,兵士們士氣大振,連韓將軍也情不自禁,揮舞著風翅鎦金鏜,跟著大聲唱了起來。論歌聲,確實不動l聽,武將們全是粗聲大氣。雖沒有餘音繞樑的婉轉,但此刻絕對能使人豪氣大增。難道於海以唱歌破陣,只是為了鼓舞士氣?

  唱至上闋中"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之時,於海嗓音突變,發出了"嘶嘶嘶……"的馬叫聲。那叫聲時長時短,時急時緩,連續了數遍。軍士們都怔住了,繼而狂笑起來。

  "聽令,準敢再貿然取笑,軍法處置!"於海大怒,揚起令旗吼道。軍令一出,四周立刻悄然無聲。

  於是,軍營巾充滿了歌聲與馬叫聲,不多時,於海用來破陣的歌,已練習得整齊劃一了。

  到此時,不僅是韓將軍,幾乎所有將士都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合唱"的時候,那段馬叫聲一響起,軍營裡便有許多馬開始躁動起來,變得興奮異常,不停叫喚。

  見此情景,韓將軍的眼睛不由得亮了起來……

  金兵已挑釁數日。城樓上,韓將軍問道:"何時能出戰?"於海道:"請韓將軍號令整裝,待我看準時機,隨時待發!"

  午時三刻,於海突然說道:"韓將軍,可以出戰了!"

  韓將軍一馬當先,領著眾將士開城傾出,向"金馬陣"衝去。

  按於海事先的安排,韓將軍及帳下猛將,高歌"滿江紅",直奔"金馬陣"中央。韓將軍手中的鳳翅鎦金鏜好生了得,頃刻間,二十餘匹金兵戰馬被打死打傷。待"金馬陣"首尾相應時,嘹亮的馬嘶聲便從宋軍將士口中發出。

  "金馬陣"中的馬匹突然揚聲應和起來,且越叫越急,任憑馬上的金兵如何呼喚驅使,都不為所動,陣勢頓時大亂。

  韓將軍大喜,一聲令下,策馬衝殺過去,將金兵殺得人仰馬翻,落花流水。

  宋軍一洗前恥,眾將士歡呼雀躍,興奮地將於海拋向空中。

  韓將軍好奇地問於海道:"你的破陣歌中,究竟有什麼玄機啊?"

  於海回道:"此歌是小人急中生智,才想出的破陣之法。用'滿江紅'作引,只是為激發士氣,而那段馬嘶聲才是關鍵。小人自幼隨父圈馬,對馬頗有心得,那段馬叫聲是喚馬群進食的呼喚聲,說透了便是馬語,一般人並不瞭解。

軍馬屬圈養馬,尤其是'金馬陣'中的戰馬,一日數頓草料,按時定量餵養,小人暗中觀戰,發現午時三刻後不久,便是金人餵馬補料之時,此時出擊,並高聲喚馬進食,定會引得馬群騷亂,從而破陣。"

  韓將軍大聲喝彩道:"此法妙啊!"

  言罷,韓將軍當著眾將的面,將帥印雙手捧到於海面前道:"幹得好!請接此帥印!"

  於海慌忙道:"韓將軍言重了,帶兵打仗,小人實在不內行,懇請將軍收回成命。"

  不久,金人撤兵。八百里加急捷報傳至京城,朝廷上下一片轟動,"議和派"一干奸臣,全都變成了霜打的茄子。

  韓將軍班師回朝,岳飛元帥率儀仗軍,出京城外十公里迎接。路上,韓將軍將破"金馬陣"的前後經過稟於嶽元帥,嶽元帥連聲稱讚後,問道:"這破陣的曲子叫什麼名字?"韓將軍撓撓頭道:"還沒名字呢。"嶽元帥想了想,道:"既是喚馬進食,乾脆稱作'歸槽曲'吧。"

  韓將軍一時興起,說道:"速傳於海上前,為嶽元帥獻唱'歸槽曲'!"

  於海高唱道:"怒髮衝冠,憑欄處……"眾將士忍不住跟著唱起來,歌聲綿延數里。唱到"歸槽曲"時,前行的馬隊突然躁動起來,岳飛元帥未及防備,差點兒從馬背上摔下來,忙制止道:"韓將軍,別唱了,這'歸槽曲'是拿來對付'金馬陣'的,不能對付自己人啊。"說罷,同韓將軍哈哈大笑起來。

  至今,有許多牧馬人,能輕易將馬群喚同,想必其祖上乃是韓將軍部下,將這"歸槽曲"一代代傳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