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苗刀——守护之刀

马文国 一极课堂

如果有一样兵器可以称雄于武林并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看似温柔如禾苗的一把刀是当之为愧的首选,我们把它称为“苗刀”。

苗刀——守护之刀

中国武术中,有斑斓多姿的兵器,苗刀是迄今我们唯一可以找到400多年前图文记录的兵器,带着历史和文化的印记一路走来,从汉代的“环首刀”起源,历经“唐刀”的洗礼,在销声匿迹1000多年之后又出现在大明王朝抵御倭寇的战场上,“杀敌致果,斩将搴旗”,成了倭刀的噩梦和终结者。

如果说戚继光的《辛酉刀法》是“偶得”,那么其后的程宗猷则是访求而得,他学棍于少林,在刀法上则是得到了一位隐士刀客刘云峰的传授,深得其壶奥,把中日刀法融为一炉,著成《单刀法选》,成为后世苗刀之滥觞。在400多年前的这场中日刀法的“碰撞”与“交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武者的风骨与气概,程氏把三个迅疾直入的“迎推刺”直接命名为“三刺东洋”。

苗刀——守护之刀

中国人在兵器上把长枪称之为“百兵之帅”,而刀则是以“猛虎”比喻。枪乃兵器之王者,戳革得势,行著无常,如游龙惊飞,直奔一点,而刀则是利刃相向,劈砍提撩,削刺斩剁,四面狂风。试想如果把这两件兵器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戳刺,又可以劈砍,该是何等得心应手、便利无敌!苗刀即是这样的产物,源自战阵,带着一份独到而高古的武艺之真,之美,之纯。

大先生是一位带刀的先生,一位爱刀的先生,传习着这历经千年的刀。月光下,带刀肃立,拔刀出鞘,按虎如山,埋头横拦,迎推直刺,辗转起落里,陶醉于那铁器在风中的穿行,是一种迷人的“破风”,盎然中却是那一份独到的“以步催身”和“以身运刀”,体悟那“人刀合一”的浑然一体。

收刀入鞘,凝视长刀,如禾苗修长,如长矛锐利,此乃苗刀之神意。

一股子气势,一股子威风,一股子肃杀,即是苗刀无声的“自语”。

苗刀——守护之刀

本期喜马拉雅《武艺人生》,大先生说的是苗刀,和大家一起感受苗刀的精神与魂魄,已然是我们民族的一种血脉,在刀的演进与挥洒中得以张扬。在这浩瀚的星辰中,苗刀如那长河明月,明月如刀,渗透着自然和生命的神力,与我们骨子里的豪气默然相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