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假设农民都不种地,粮食全部依赖进口,将会是什么结果?

寻日常乐点享美好生活


  假设农民都不种地,粮食全部依赖进口,将会是什么结果?首先,中国还有将近6亿人的农村人口,很多农民不仅对土地的情感仍在,而且是以土地为生的,不种地也是不现实的,中国不仅农村人口多,同时更是人口第一大国,再加上八九千万吨的大豆进口量,才能满足国内的总的粮食需求。

  

  2018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为25.87亿吨,粮食出口总量为4亿多吨,这4亿多吨的粮食出口分别出口到了不同的国家。如果全部进口到我国,也仅仅够我国一年粮食消费的一半,从中可以看出,如果我国粮食全靠进口,世界粮食市场上也是无粮可供我国进口的。如果我国不生产粮食只靠进口,那么不仅仅是动摇我国的国民经济,还会造成人们无饭可吃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会造成亡国亡族,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粮食生产,现在更着力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从近几年我国进口的粮食情况看,一些粮食的进口比例超过了国内的自产数,例如大豆,而小麦、玉米的进口量在逐渐增加。目前的主要粮食,虽然仍是靠自产来保障,但随着农民种地热情降低,今后是否会出现主要粮食进口比例超过自产的情况?这样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另外,农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基本上年纪比较大的,而且还要在家里打工挣钱,农活就比较难顾得上了。一般情况下回农村也基本上是空的,都出去打工,在城市讨生活。而且农村的90后上学的基本都不会留在农村种地,在外地上班,而没有上学的那些也都是早早成了家,为新家忙活生计。

 

  2019年,无论是临储玉米、临储大豆,还是托市小麦、托市稻谷等,这些国家掌握的陈粮库存,都会继续通过拍卖投放市场,而且有些品种的拍卖底价也存在继续下调的可能。这在增加市场供应量的同时,因为拍卖底价相对新粮价格水平要低,那么在拍卖期间内也将会对新粮市场价格上涨带来压力。我国的粮食价格确实比国际粮食价格高出一些,这是事实,但是我也要告诉你,我国的农业种植成本却远远高于世界上其他农业强国,这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很是被动,农民的种植收益也面临着停滞或者下降的风险。现在真正愿意种地的农民,都已经上了岁数,至少是50岁左右的吧。他们打工也没多少单位愿意要他们,做生意又不会,那肯定别无选择,只有在家种地。我的老家现在就是以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几乎没有多少年轻人了。

以上是个人经验之谈,希望可以帮到题主你,如对以上内容有不明白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点赞关注我“美丽田园生活”,这边为你解答关于农村农业的问题。


土地世界


这是不可能的亊情。绝对的假议题。改革开放前,河北省内有很多县市的土地是盐咸地,什么都不长,农民只能是吃返销粮。好的县市,粮食全年亩产平均也不过六百斤。各别好的村能达到全年亩产千余近。改革开放后,不论过去寸草不生的盐咸地,还是比较好的地,全年亩产粮都在两千斤,有的单季产粮一千五百斤至一千八百斤,而且特别稳定,国家的粮食不知增加了多少倍。如今种地机械化,人们种地所用I工时有限,只用业余时间,每户农民用在务农的工时,全年累计不过十多天,算起来每天劳动所得不少于二百元,我的一个同龄人,(七十三岁)儿孙都在市里有产业,自已种着十亩地,每年收入一万多元。冬天在市里住集体供暖的楼房,开春回老家。自我感觉特好。如自已不想种,会有很多人想承包,哪里有农民不种食的可能?至于各别地区,人们须远出务工,顾不及种地,不会对全国粮食生产有明显影响!而且現在抛荒的土地远没有过去什么都不生长的盐咸地多。


空中飘飞123


这个问题还用假设吗?如果中国的农民都不种地,这是一个可怕的再不能可怕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大家都知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道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手里无粮,仅靠进口,到那时外国人会隔岸观火,拍手称快,一粒粮食都不能给你,他会卡得你死死的,到那时钱再多都不好使,所以社会应重视三农,提高粮价,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因,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


用户396660850443


别的我不懂,我们广西喀纳斯特山区己经这样了,上一辈种地够吃,现在己没有人种了,全部靠买,我可能看不到了,不知下一代怎么过,要这样下去,我估计到那时米价跟今年的猪肉一个样,400毛角一斤,信不信由你,这一代农村人个个装B,不干农活,靠点坑蒙拐骗……看他日子能过多久[发怒]


用户2076241929858


农民种地的时候,粮食价格不贵,让农民入不敷出;如果等到农民都不种地时,估计会让资本进入,到时候价格就会高的离谱[呲牙][呲牙],个人估计,不喜勿喷


惜墨如金108


一味地进口粮食,压低本国粮价,农民会绝种的!!!到那时国外卡断粮食出口,国家只能是自动投降!!!


胡真实105181123565


产粮大国变进口大国就是国耻,过份依赖进口会带来灾难。六七十年代长江以南都是两季稻生产,而分田单干后只种一季甚至有种树的抛荒的。国人们,警醒吧。


王官喜


假设农民都不种地,粮食全部依赖进口,将会是什么结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中国经典之古语,然而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大多跟军事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意指备战急须补给的战略物资,“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及所须的生活物资补给,人又怎样生存?想想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那些硝烟弥漫着战火的岁月,是坚强英勇的将士们赶走掳夺侵略者!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多数将士因食物的缺乏而丢了性命。多数人因为没有医药物资的补给而死于非命,人要吃饭,马须食草,这足以说明粮食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十四亿人口,假如每人每天以一斤粮食计算,全国人口所需用的粮食为十四亿斤,换算成以吨为单位是七十万吨,这只是以人口所需要用到的粮食。(不包括食用油和养殖的成夲)如杲把所有的一切都算在内,一天大约需要四百万吨左右,如果农民不种粮食,全部依赖从国外进口一年所需要多少粮食?

以公式计算为:400万吨x366=391260000000(万吨)大写为三千九百一十二亿六千万吨,指一年的须求量,假如农民都不种粮食,国库没有粮,万一发生战乱,拿钱买不到粮食,问,人们怎样生存?抓工业经济生产但不能小看马虎对待农业生产,做到两项一起抓,共同并进的理念才是强国之道。把两项作为一个重要性的问题去对待,以防万一。“人无百好,花有几样红”,从刻观与事实面前应当反应出对国家和民族所重视的问题。强国需要工业革命,强国更需要重视农业生产。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转变,高科技可以填海造陆,为什么不可以把部分可以推平的荒山作为现有的种粮基地?推平一座山可以变成千万倾粮田,大面积的播种同样可选择用到机械设备代取人工劳累过度生产,这就是所对不大量依赖从事国外粮食进口的主要难题。

比如从事环保,但要明白森林的火险的发生,或许是百年千年,山坡上的树木与草丛不于以砍伐与加以再生,很容易造成火灾或不可收实的地步。退耕还林究竞是起到了什么作用?而培养的树木又作为何用?绿化山川,增加空气新鲜的补给,但不能忽略火灾,那也许会把人生与生命推向最危险的地步!《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重视生存与环境乃不可小视,事与必出乃为人为。

我国每年都有地质灾害的发生,但必须重视粮库饱满,防范于未然,应急于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工业生产生是关系国家民族的经济增长,但重点不能忽略农业生产,农业是人民生存保障的饭碗,有了粮食才有生存的机会,有了粮食体力补给的营养,工作才有动力!对外进口粮食是一种风险,只有把国类夲土的农业生产搞上去才是国家与民族的生存之道。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起到了繁荣富强的作用,转变机制,用同样的机制把科技的取代转入人工智能用于农业革命,以减少劳动力人工缺少的强度。发展农业生产,减少对外进口的依赖才是强国之道,不可怕的是捅有,可怕的是拿钱也买不到的粮食。没有粮食的存在就没有身体营养的补给,没有农业,何有工业革命?

国之强可以选择部分粮食的进口,但绝不是依赖的全部。“高手相对对,露一手,防一手”,也防范于不同的环境与生存之根本防范于未然。假如农民都不种土地,一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我国的大片土地荒芜成为树林山丘,是否可以选择成为对外进口的依赖?荒芜与烂用土地可耻,尊重古千年文化文明思想是保留中华文化之根本。《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一定要学会珍惜粮食。


农村琐事通


如果农民都不种地,等于被进口粮在脖子上套了一根绳,绳一松能活。绳子一紧全玩完。你再有钱,也能把你饿死。还是一句老话,手中有粮心不慌。


用户1368214073894


迟早回到每个人月供粮票,没有粮田,死路一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