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既然没有能杀死冠状病毒的药物,患者怎么就算治愈了?

坐不改姓宁西迎


根据医师论证,治愈出院的不是被治好的,是将就好的,迄今为止还没有特效药,治疗就是营养支撑加上对症处理,就是这样直到自己痊愈,因为新冠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到一定时间病毒会自然死亡不是不治疗,而是,不是激化矛盾,在病人和疾病之间找到一个可以共生的平衡点,与疾病和平共处,待病毒自灭!中医科学院的医生用的汤药,之所以能保全感染者性命,就是因为这个方子扶正,驱邪合力而为在将就病人,而不是对病毒宣战,而很多人最后不治,不是药力不够强,而是身体无法耐受这种颠覆性改变!

为什么要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疾病的发生发展?因为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密不可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也许更容易看清疾病发生的源头,人类进化学家,丹尼尔.利伯曼谈到,“从远古时代结束到现在的近一万年的时间里,我们身体的基因进化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还远没有适应当今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社会进程如此加速,我们身体内的基因,DNA,遗传密码的进化,还远远跟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速度的加快,对我们的身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变化已经在发生!

病毒,只是人类的叫法,对于作为天然宿主的其它野生动物而言,它不是病毒,它只是与宿主共存的,无害的甚至友善的微生物而已!病毒与天然宿主的特定友善关系,是长期进化的选择关系,如果病毒把天然宿主都干没了,它又如何繁衍下去?病毒并不是非要致病的,如果能和平共处,它们为何要闹腾?人类打破自然界的平衡,捕食众多野生动物,也等于打翻了众多病毒的“大船”,它们一旦进入人类体内,二者不是因为进化关系而走到一起,肯定不兼容,这跟“人生地不熟要闹事”的原理是相通的,那些原本“乖巧无比”的病毒们,就成了凶悍无比的病毒们!

2015年6月中东呼吸综合征又出现,英文名叫“mers”,和十几年前的“非典”sars,无论从名字还是传染性,致死率上都很近似,甚至超过“非典”,是“非典”之后又一个令人紧张的传染病,最先出现感染的韩国,很多学校已经为此停课了!人们之所以恐慌,还因为这次的致病原,又是来自动物身上的跨物种病毒!病毒本来已经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没有办法应对的致病原,“非典”是果子狸,mers是骆驼,因为是跨物种,人体对病毒很陌生,没有抵御它的免疫力储备,医学也没有特效药,如果发病,只能借助支持疗法维持,最终只能靠患者的自身能力恢复或痊愈,最有效也是唯一的办法就剩下预防了,而在当下,比疫苗还有效的是洗手,因为只要能认真正确地洗手,95%的病毒会被挡在身体之外! 其实,病毒和人类共存早就是事实,也就是说人类的基因中是病毒泛滥的!幸运的是这些基因大多是没用的.....省略一些字....也就是说人类是借助病毒的帮忙,才得以繁衍至今的!病毒为了生存,所以杀死人绝非它本意,因为为了有更多的宿主可以寄居会自降毒性,就算躲过了这次,其他共存了上亿年的病毒再来呢?

从病毒发展看,迄今为止,人类真正消灭的传染病只有天花,而大多数的传染病病毒,比如流感等,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这是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原副主任说的,冠多的重症多是因为发现晚,治疗晚! 人生了病,首先是接受疾病,与疾病共存,共存,而后博弈,而不是急于与疾病斗争,这样才是健康的态度!当我们密切观察症状的一点一滴变化,细细体会身体的异样感觉,关注各种检查数值的轻微变动时,这个过程,就是在强化——“我病了”,“这个病对我的身体影响很大”的潜意识!然后,为一点点的症状好转而欣慰,为检验数值的升高而坐卧不安,都会令人解释为疾病即将来临的信号,进而对身体的反应更加敏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虽然我们急切盼望康复,却没有让自己有所作为,采取一些行动去控制疾病,当你把更多的精力关注疾病本身,就意味着没有精力关注自身的行动改变!其实,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比对疾病的焦虑有用的多,被扣上疾病,我们的心理不能承受其负荷时,就变成了压力,在医学上被称为应激源!

当今的很多慢性病,医学不能根治,只能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当我们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打不赢这场仗时,就体验到一种持久的沮丧感,这就构成了一种慢性应激,对健康造成的损害,要远远大于疾病本身!过度关注疾病,就相当于让内心长期暴露于应激源之下,时刻处在病情加重的预警之中,这个时候,身体内应对压力的激素就会给身体带来广泛的生理变化,久而久之,维护我们健康的免疫系统也要深受其害!过度关注疾病,让我们失去了享受生活的乐趣,对于自然规律,还没有人能够违抗,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能接受“带病生存”的现状,要学会把人生的着眼点从疾病的本身移开,放在如何更好的“生存”上面,这种移情于疾病以外的世界,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治疗,调养心情,释放压力,读书学习,运动健身,均衡饮食,这些都可以提升免疫力,让身体达到“正气存内”的良好状态!

【供参考】


倩婷匠于心


我虽不是医生,但也略知一点;

凡是用抗生素拿不下来的发热等病,绝对采用激素来治疗。

因为多年前有人站在我上风打了一个喷嚏,将病毒感冒传染了我。

我从发低烧到发高烧拖了一个月之久,后转成了亚甲炎。

住院一个多星期未愈,只能改药用激素才治疗好的。头孢类抗生素根本不管用。

出院后,又吃激素西药一个多月,遵医嘱逐步减量方才痊愈。


玲铃970


既然没有能杀死冠状病毒的药物,患者怎么就算治愈了?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暴露了很多问题,尽管有了03年防止非典的经验,但是我们在面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仍然没有有效的措施。

其实不光是“非典”和“新冠”这两次,历来对于病毒都没有什么特效药。这不同于细菌性感染,我们有很多种抗生素供选择。抗生素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破坏细菌的结构,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但是病毒没有这样的结构,病毒只能通过宿主存活和复制。它可以进入人体的细胞内部,目前只有通过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来战胜病毒感染。

目前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

现在的治愈是指临床治愈,满足上述条件就算治愈可以出院了。

既然没有特效药为什么还住院治疗,一是进行有效隔离避免进一步传播。再有就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

从这次也看出来中医治疗的效果显著,全国各地都进行了中西结合治疗。中医的介入大大增加了治愈率,也缩短了治疗天数。当然,中医也不是可以“杀死”病毒。而是“固本培元,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通过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把病毒排出体外从而治愈患者。

相信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肯定会早日战胜疫情。


康复科李医生


这个问题问的好!既然没有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那么患者怎么就算治愈了呢?

一,如何看待治愈的概念?


不知道大家对治愈的理解是怎么样的,刘医生来谈谈我的理解。治愈患者是我们骨科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举个例子,患者陈某因为打篮球摔伤导致手腕骨折,经过我们手术也好,保守治疗也罢,几个月以后我们发现这个骨折线慢慢消失了,也就是说骨折愈合了!这个骨折的病人治愈了!手术嘛,很好理解,认为的把骨折两段拉在一起,让骨头长在一起,这是一个治疗手段。而对固定,虽然骨科医生似乎没做什么,但是这个骨头一天天的长,慢慢的就长好了。这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病人最后也是治愈了嘛。


另外,肿瘤科的医生对于肿瘤治愈的概念和老百姓的也有很大不同哦。按照普通老百姓的想法,肿瘤治愈那就是体内肿瘤细胞都要杀死完才行。但是,肿瘤医生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只要患者病灶评价为完全缓解,然后5年内没有复发,生存时间超过五年,那这就叫治愈!

二,根国家卫健委对于治愈的定义。

上文讲了,不同疾病其治愈的概念不同,而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家卫健委也有一个标准,也出了一个准则。根据卫健委的试行诊疗方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达到3天以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就可以算作治愈。所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研究出专门针对这次病毒的药物,但是通过对症支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还是可以治愈的!告诉大家,事实上临床治疗很多时候就是对症支持治疗,这也是一大治疗手段!所以,大家不要担心这个治愈是用的特效药还是支持治疗。我认为有特效药最好,但是没有的话,支持治疗能解决问题那也不错!反正,最终的目标就是患者治愈,康复出院。
再次提醒大家⬆️⬆️⬆️


骨科木匠刘医生


治愈并不代表是健康,一直以来医院用药物控制疾病症状是把病治好了,任何疾病无法通过药物治好的,所以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消失,更不是获得健康,症状消失是身体把症状隐藏起来了。。


人类对病毒感染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药物可以对抗的,非典到现在都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每一个人都有自带两个最强的医生 一个叫免疫系统 一个叫新陈代谢

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最完美的结晶,微生物,细菌病毒,几亿年来一直存在,一直变异,如果人类没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功能,人类早已经不复存在。 微生物的变异,进化,人类的免疫系统更是如此,但免疫系统要想变得强大,是需要煅炼,甚至是训练的。

一切疾病包括对抗病毒都是要依靠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军队一样,

免疫系统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身体的保安部门。从皮肤,到眉毛、指甲、嘴巴、舌头、鼻子、黏膜组织、淋巴组织、白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抗体,组成一个由内而外,由外到内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是对免疫系统的写照!

小到一根毛发、大到细菌病毒、以及致癌物质,任何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都会被身体发觉,并通过疼痛、积血、红肿、发炎、咳嗽、吐痰、发烧、过敏、溃疡、硬化等等的形式,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对抗各种伤害,保家卫国。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行的西医治疗手段,治疗的都不是疾病,而是压制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工作!打击免疫反应,控制人体,而非疾病的致病因素! 他们已经逐渐习惯,通过消除,你不喜欢的症状、难受、疼痛,获得让你感激和付费的机会,在那里,你更像消费者。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疾病,都要通过免疫力的提升,来真正获得康复的机会!可是消炎、止痛、镇静剂、激素治疗,都只是抑制了神经传导、干扰了内分泌,抑制了免疫应答,掩盖了病症而已


免疫系统在身体设置了两大最关卡!那就是外面的皮肤和体内的粘膜。把细菌病毒涂抹在健康的皮肤上,不会感染,皮肤表层有一层皮脂膜,主要组成成份是不饱和脂肪酸,它能抵抗外界物质的入侵。这就是为什么要勤洗手 少接触的原因


粘膜也是直接和外界接触的,鼻腔,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主要都是粘膜组织 这就是为什么要带口罩的 原因


当皮肤与粘膜的防线突破后,外源的微生物进入体内,淋巴会把微生物集中在淋巴部位,令到细菌病毒不会乱跑到别的地方。

于是战争发生在淋巴部位,会形成淋巴结肿大或结节。咳嗽 就开始 可惜现代医疗不知道身体正在对抗病毒 牺牲自己 而采用了药物来抑制 帮助了 病毒细菌顺利进入身体。


身体是最智慧的,疫苗就是利用身体的智慧,让体内的免疫士兵认识这些特种细菌病毒,形成免疫记忆。问题是,疫苗同样存在着巨大的隐患,,疫苗是一种逆天的行为,不走寻常路,直接输入你的血管里面,这就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免疫系统好比国家的军队。有生产士兵的骨髓,训练士兵的胸腺,驻扎军队的脾脏与淋巴。有炮兵、步兵、飞机、坦克,分工严密却各自明确。
人体的自我管理比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更合理,更严格。你必须深思:身体内部有如此强大的免疫系统,按道理人是不会生病的,那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多的疾病呢?
因为我们从未对我们的免疫系统有正确的认知,也没有保护好我们的免疫系统!甚至还用药物来抑止
免疫力的第二个因素是营养。所有的免疫细胞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如果每天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时间长了,免疫力日益下降,用来打仗的免疫细胞越来越少。
免疫系统的四道关卡,第一道是皮肤与粘膜,第二道是淋巴,第三道是脾脏,第四道是细胞膜。
当外源微生物突出层层关卡进入血液,又没有被过滤掉。外源微生物就会进入组织细胞,此时第四关卡细胞膜就至关重要了!
如果细胞的细胞膜不够健康,外源微生物是非常容易进入细胞内的,侵占细胞,并分裂繁殖种群!
而细胞膜的主要构成物质是脂肪。小时候,我们都玩过吹泡泡,能形成那个泡的关键,是因为有石油衍生物里含有的油脂。又是油!!!

人生不加油,真的很难走远!

治愈不等于让你获得健康 ,而自愈才是真正健康,要想自愈就是免疫系统抵抗病毒与细菌(因为疾病大都是病毒和细菌造成的)恢复健康就是身体的第二个医生 新陈代谢 ,

你是你自己造出来的哪里坏了 怎么修 身体会根据DNA来修理,而你只需要提供身体足够的营养,其他的身体自己会安排,任何人都帮不了忙!


惜缘微健康


这个问题说来就话长啊,得从病原微生物学讲起。但是这个太复杂了,所以长话短说。

不要说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上任何的一种病毒目前都没有特效药物来进行杀死。这个与细菌是截然不同的。

细菌绝大部分有细胞壁的结构,而抗生素就是作用于细胞壁,使其细胞壁的结构破坏,细菌失去完整性,生命活动受到严重的损害,并在人体白细胞的围剿之下,被吞噬而死亡。

但病毒并没有细胞壁这一个结杨。病毒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相比于细菌,病毒要小得多,其直径大约相差1000倍。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能依靠寄生在别的人或动物体内来维持生命。

所以从微观上来看,人体的细胞不能进入到病毒内,而恰恰相反,病毒可以进入人体的细胞内进行复制和繁殖,并且完全有可能与人体细胞进行整合,形成紧密的结构,不可分开。

因此,在治疗药物学上,有抑菌类抗生素,也有杀菌类抗生素。但只有抗病毒药,没有杀病毒的药。

但是所谓的治愈,一般指的是临床治愈,就是说临床上达到某种标准就可以判断为治愈。而治疗病毒感染,除了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外,大多数还是使用支持对症疗法。抗病毒一般是抑制病毒的复制或者抑制病毒的传播,使病毒的活力和复制逐渐下降,最终自然灭亡。但有一些病毒与细胞整合在一起,无法完全灭亡,而呈现低水平的复制,比如乙肝病毒,从而形成慢性感染。

但是对于急性感染,比如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一般都是属于急性感染,经验性的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同时可以支持对症疗法,通过自身的免疫力病毒会逐渐衰减和死亡,最终达到临床治愈。因为,对于一些感染者如果不进行临床治疗,那么往往就会因为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的衰竭而死亡。

所以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第4版指出,其治愈的标准就是:临床症状消失,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至少间隔一天以上检测)。


呼吸科笔墨医生


目前还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这是现实,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我们同样没有特效药物能够迅速杀灭这种病毒,所应用的抗病毒药物,还不能做到像抗生素杀灭细菌一样,迅速控制。

其实,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最好的抗病毒“良药”,人在感染这种病毒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两种条件:一是感染病毒的量,也就是说,吸入大量含病毒的飞沫可能会发病,而吸入微量含病毒的飞沫,可能就不会发病;二是个人的免疫力,同样是近距离、密切接触,在同等条件下,有的人可能会被传染上,有的人可能就没有,这就是个人免疫力的差别。

所以,在抗病毒治疗的手段里,加强患者的营养供给,应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防范并发症,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治疗措施。

回到题目中,感染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怎么才就算治愈了呢?

目前国家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愈标准是这样的: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两次病原学核酸检测阴性(采样间隔时间至少1天),就可以接触隔离,达到出院标准了。

也就是说,临床症状缓解,加上病原学的核酸检测转阴,就认为体内的病毒已经被消灭掉了。


深蓝医生


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感染破万人,目前仍然没有特效药物。其实,不仅仅是对新型冠状病毒,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病毒都没有特效药物。

一、病毒有着远比人类悠久的历史

病毒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远比人类存在时间更长。

十九世纪末期,科学家将得了烟草花叶病的叶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结果发现健康烟草也感染了花叶病。刚开始大家普遍认为是细菌导致。

1898年,荷兰的细菌学家贝杰林克使用细菌过滤器将叶液中的细菌过滤掉,发现不含有细菌的滤液中,仍有可在烟草中繁殖的有机体,称其为“virus”, 即“病毒”,这就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4000多种病毒,其中,对人有致病性有500余种

多数病毒直径仅在100纳米(nm)左右,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60-140纳米。一个完整的病毒由内部的核酸和外周的蛋白质衣壳两部分组成。

病毒远比细菌或者细胞小的多。由一个原核细胞构成的细菌,其直径一般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1微米=1000纳米),一般要比病毒大几百倍

病毒体积太小,且没有合成能量的能力,只有靠入侵细胞,全靠掠夺细胞能量来复制繁殖。

一般病毒入侵一个感染细胞释放的病毒子代数为100~1 000个。

病毒除了比细菌更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病毒更易发生变异及进化。只有极少数变异对病毒有利,可以让病毒更有侵袭力、耐药性、抵抗力。比如,禽流感病毒通过点突变,就由低致病株进化为流行性高致病株。

红色艾滋病病毒正在侵入黄色细胞

二、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的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最初由动物体内发生基因突变,跨物种传染给人类,并进化出人传人的能力。

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A,在打喷嚏、咳嗽、说话甚至寻常呼吸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小唾液、痰液、鼻涕微粒,携带着病毒不断向外喷射,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有限,希望尽快找到新的主人。

如果此时恰好有另外一人B近距离站在A对面(飞沫传播一般一米以内),未戴口罩,带有病毒的微粒喷洒到B的鼻腔,病毒就会欢呼雀跃,找到了新家!

此时,病毒将携带的“钩子”与呼吸道细胞的突起物对齐,然后就紧紧地吸在一起。接着病毒将一个小刺刺入细胞,把RNA送入细胞,大量地复制繁殖后代。

病毒侵入细胞过程

被入侵的细胞被病毒破坏、裂开,大量复制品冲出来去入侵更多的细胞。

病毒的主人B有可能就出现了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

B在出现这些症状之前,体内的病毒也已经有了传染下一个人的能力。

另一方面,B体内的免疫系统活化,防御战士们纷纷冲杀过来,清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战斗非常惨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战场区域生灵涂炭,到处是战火纷飞、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最终,病毒被包围歼灭各地的创伤慢慢修复,病人痊愈(如果B存在各种基础疾病,高龄,脏器本身就不太好,也有可能会整个战场崩塌,最后玉石俱焚,人与病毒都灭亡了)。

三、在这场病毒歼灭战中,药物的作用

从上面的战斗经过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自身的免疫系统在与病毒在战斗,药物有哪些作用呢?

1、药物主要起到支持对症作用。包括:

卧床休息,加强支持补充营养、保证身体能量所需;体温过高时适当退热;呼吸困难给予氧疗、呼吸机等维持机体氧气供应。

这些治疗就相当于给战场上的防御战士们加油呐喊,供应粮草,对病毒没有直接作用。直接战斗还是靠自己的免疫系统。

2、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指南中,也提到了抗病毒治疗的方案

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

及抗艾滋病药物洛匹那韦/ 利托那韦(克力芝)。

然而,请注意,文中写得是“试用”,就是说,这些抗病毒的方案并不一定有效果,是没有足够的人体研究数据和经验支持的。请不要自行抢购。如果需要,医生会考虑使用。

3、另外,指南中同时提到了中医药治疗可能对病毒有一定作用。里面也列举了多种中药,需要中医根据具体情况辩证使用。

幸好,指南上的中药,没有像双黄连口服液那样引起民众哄抢。

所有这些药物,都没有抗病毒疗效依据!

四、如何算治愈

据援助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教授周新介绍,新型肺炎病人,发病两周以上,传染性减弱。

1.31日,武汉金银潭医院病区所有病人做了核酸检测,只有3个病人阳性(有传染性),其他病人都是阴性。

如果相隔一天以上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应该视为病毒已经被体内免疫系统消灭!此时病人不再有传染性,这个是治愈的基本标准

像金银潭医院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很多,之所以仍未治愈出院,是因为早期对肺部造成的损害,需要一个修复过程!损伤轻,自然出院快,损伤重,出院就会慢些。

我们医院已经治愈出院了两例新型肺炎病人,并不是说我们医院医生的技术比金银潭医院的专家好,药物比金银潭医院的有效,而是病人感染轻、症状轻再加上年轻,身体好!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肺炎出院标准为:

△体温恢复正常 3 天以上;

△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 1 天)。

达到这三条标准的,就可以算治愈了!

我市第二例新型肺炎出院病人,于2.1出院


王成大夫


注意,我们出院都用的是临床治愈这个术语,只要表面症状消失便是临床治愈,所需费用和时间较少;而根治(痊愈)则是彻底斩除体内致病源,治标又治本,日后绝无复发的可能。两者存在质的区别,类似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只有临床治愈,没有痊愈。

这就是为什么临床治愈的患者,回家后还要继续隔离观察14天,因为随时存在复发可能。

如果已经临床治愈后隔离14天了,是否就完全无忧了?我认为也不是。虽然经过多日后,药物等作用已经消退,治愈者基本可以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压制病毒,不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但是病毒在治愈者体内依然有存活的,潜伏的和变异的可能,一旦治愈者再次出现抵抗力低下的情况,比如感冒,流感等,新冠病毒依然可能卷土重来。

所以我个人觉得,治愈病人建议隔离生活,不要放松警惕,因为即使治愈了,你们也是高危人群。未感染者尽量不要过多接触感染者,除了被感染风险外,未感染者也可能将其他病毒和细菌带给治愈者。另外就是饮食要充分重视,提高自身抵抗力才是根本。

希望在大家的坚持下早日战胜病毒!




自觉跳动


既然没有能杀死冠状病毒的药物,患者怎么就算治愈了?

到目前为止,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冠状病毒肺炎,也没有明确可以预防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疫苗,但是却有很多感染者治愈出院了,目前治愈率最好的是西藏,百分百治愈率,0死亡率。只是西藏只有一个确诊病人。


在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的前提下,治疗新冠病毒的主要手段就是支持治疗,包括隔离,一般治疗,比如卧床休息,补充能量。及时吸氧治疗,必要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和抗菌药物治疗,对于重症的患者,则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呼吸支持包括氧疗,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甚至考虑体外膜肺氧合,循环支持。还有就是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和中医疗法。但是没有特效药物。

治愈的标准为: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查阴性。两次采样间隔时间至少1天。

目前形势来看,大部分感染者预后良好,少部分免疫低下者预后欠佳,甚至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