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高宗真怕“二圣”还朝?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冤屈下的真相(上)

小时候看历史故事,或是历史电视剧,就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是长大之后,再读史书,觉得一切的历史变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一些事情的发生发展总是存在其必然的结果,对一些事情的理解,也不能那么简单的看待了。比如说岳飞,我们总觉得他的死,秦侩是罪魁祸首,但是仔细去分析,这个千古罪人,好像又不是他。他似乎没那么重要,岳飞的生死,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高宗赵构。

高宗真怕“二圣”还朝?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冤屈下的真相(上)

读史书可能会让我们产生这样一个错觉,那就是宋高宗赵构,因为担心二圣还朝,威胁到自己的权利地位,才不得已要岳飞的命。但是经过进一步的深度分析,岳飞为什么必须死,那还要好好的解一解当时的政治、社会及经济背景。

高宗真怕“二圣”还朝?

高宗真怕“二圣”还朝?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冤屈下的真相(上)

当年太祖皇帝在太庙里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的是大宋皇家祖制,说上书奏表的人和士大夫都不能杀。并且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杀这些人都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那功勋累累的岳飞,没有犯错,也没有什么把柄在人手上,为什么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杀了呢?

高宗真怕“二圣”还朝?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冤屈下的真相(上)

高宗是怕“二圣”还朝?这种说法怕是站不住脚,因为是高宗自己先提出来的“二圣”还朝这一概念的。身为人臣的岳飞自己上表,还是很谨慎的,他可不会真的接回两个皇帝来代替现在的皇帝。岳飞第一次出征的时候,奏表很谨慎的写成“天眷”,意思是将皇帝的亲人接回来。高宗也知道,即便是钦、宗二帝真的被接回来了,在没有实权支持的情况下,对高宗的权利地位是构不成实质性威胁的。所以说高宗赵构也并不是因为担心“二圣”还朝,而杀岳飞。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岳飞真的有那么神吗?

高宗真怕“二圣”还朝?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冤屈下的真相(上)

岳飞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当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当时金兵大营中还流传“捍山易,捍岳家军难”这样的口号!岳飞是被传成神一般的人物。史料中,“朱仙镇大捷”被写的天花乱坠,写下这事的却是岳飞的孙子岳珂,这里面掺杂了多少主观层面的水分,我们无从想象。也有很多官修史书压根都没有提到过朱仙镇更遑论“朱仙镇大捷”了。当然了史料并不一定代表真实记录。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岳家军是步兵为主,且不说能不能深入敌后直捣黄龙,就算是深入敌后了,步兵怎么能对抗得住,对方骑兵一次次的冲锋呢?

高宗真怕“二圣”还朝?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冤屈下的真相(上)

经济层面,以南宋当时的财力,已经完全无法支撑这场战争的消耗了,之前的北宋虽然很富庶,最富的也不过宋神宗时代了,国家一年收入大概就6000多万贯。但两宋交替之时,环境变化太大,财政税收锐减到区区1000万贯。而岳飞的部队,一年军费就要支出700万贯。所以当时的皇帝基本是把整个国家的税收都给了岳飞。当然,你可以说让将帅自己去筹钱啊,岳飞筹不筹的到先不说,皇帝能愿意将帅这样干?你们部队自筹军需,将来你们全割据了还得了?所以当时的皇帝是勒紧腰带,也要供给军需,要让老百姓明确知道,是朝廷在养着岳家军。所以在当时的财政背景下,能不能支撑岳飞去直捣黄龙,也是个严峻问题。

高宗真怕“二圣”还朝?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冤屈下的真相(上)

后世学者,比如离那个时代最近的朱熹就曾被弟子问及,如果高宗时期国势稍涨,能不能真的收复故土,朱熹的回答也不是那么肯定。因为被传成神一样的岳家军,当时的战斗力并没有那么夸张。后来的史学家也都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和谈才是明智的选择,也因此岳飞的作用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重要。

猜忌才最可怕

高宗真怕“二圣”还朝?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冤屈下的真相(上)

在宋高宗赵构看来,这种情况下,岳飞掌握了几乎全国5/7的兵马,又能打仗,你要打赢了,你不做君王,谁做君王?当然,岳飞是忠臣,这是毋庸置疑的,高宗也知道。秦桧说的“太祖皇帝也是后周的大忠臣”,也确实给高宗提了个醒。这意思大家都明白,岳飞掌握全国大部分的兵马,如果有机会收复故土,甚至迎回徽钦二帝的尸骨,这样的赫赫威名之下,你即便不反,也会被下属们“黄袍加身”。因此,岳飞才会被深深的忌惮着。猜疑在过去的权利世界中,真是特别可怕,并且时刻都存在着的。

高宗真怕“二圣”还朝?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冤屈下的真相(上)

岳飞是个老好人,不爱财,不近女色,又深得名望,还有才,写的一首好词,个人形象又好,高宗为什么一定要杀他呢,剥夺了他的兵权不行吗?

请看:高宗真怕“二圣”还朝?岳飞为什么必须死?冤屈下的真相(下)。

如果喜欢,请点赞收藏,记得关注哦!和你分享更多精彩的历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