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文案大师不愿告诉你的秘密

大V是如何做到阅读数篇篇十万加的?带货达人是如何数小时下单几十万的?某些作者是如何一篇文章涨粉过万的?这所有的一切全都来源于写作这个载体。他们的写作模式是否有某些不同?他们是否有一些不愿透露的小秘密?

我们有着无数个这样的疑问,却无从知道答案。作为笔者的我也同样如此。机缘巧合,我读到了这本《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这本书的作者是安迪·马斯伦,他有着20年的商务传播与广告文案的从业经历,曾为经济学人、哈姆雷斯、BBC等公司写作。在这本书中,作者毫无保留的向我们展示了他所用到的写作技巧,以及外人很难知道得文案大师的秘密。

《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文案大师不愿告诉你的秘密

《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这本书的理论依据来源于达马西奥教授的一项研究成果,即所有的决定都是由情绪驱动的。作者认为信息并不驱动决策,信息只是加强决策。因此文案写作者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点,用文字来激发读者的情绪,让读者做出“感觉正确”的选择。

书中从两大方面着手展开。第一部分,作者介绍了19种情绪和110个触发它们的文字,以及如何用承诺、故事、共鸣、恭维等方式来激发读者的情绪。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如何用语调、语法、文字游戏等方式来让读者的阅读体验变得愉悦。

读完此书,我有着很多的思考,作者揭示的文案写作者的秘密让我惊叹,他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不曾知道的领域,同时我对作者的某些观点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下面和大家分享其中几点。


一、躯体标志理论:情绪位于推理回路中,情绪推动决策

如果我问你,你能否做出一个真正客观的决定?我的意思是,完全不受情感影响,只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冷静判断而做出的决定?

《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文案大师不愿告诉你的秘密

“当然能。”我想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脱口而出。“只要事情足够重要,我可以做到完全理性,决不允许自己被感受这种肤浅的东西所支配。”

事情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做个有趣的测试。想象一下,你的人生中遇到了一个难题,需要做出一个二选一的艰难选择。你在理性的分析了这两个选择的利弊后,依然无法下定决心。于是你决定通过用抛硬币的方式来替你决策,在硬币即将下落到你手中的一瞬间,你的大脑是否有过期待希望看到硬币的哪一面。

如果是这样,恭喜你!你的决策参杂着情绪,并不是像你所说的那样完全理性。

达马西奥教授曾经有过两个重要的假设。

《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文案大师不愿告诉你的秘密

其一:动物(当然包含人类)之所以进化出情感,是为了增强特定事件(比如危险)的直接经验,从而增大存活概率。

比如,让你面对一只灰熊时,除了你的理性告诉你:“快跑,这只熊要吃掉你。”你突然产生的恐惧更加加强了你快速逃跑的决策。

其二:躯体标记假设,即情绪位于推理回路中,情绪推动决策,而不是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只会干扰决策。

这个假设来源于达马西奥教授对于脑损伤患者的一项研究。教授发现,大脑边缘系统(产生情绪的地方)有损害的患者可以阐述两种选择中哪一种是合乎逻辑的,但他们却无法做出一个简单的决定,哪怕是决定两种口味的冰激淋哪个更好吃。

第二个假设刚提出时震惊了许多人,遭到了很多质疑,甚至产生了很多误解。毕竟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我们内心很平静时,也会做出一些理性判断后的决策。


二、三脑理论假说:本能脑、情感脑、理性脑

美国神经学家保罗·麦克莱恩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提出一个“三位一体”的大脑假说。

麦克莱恩认为:人类颅腔内的大脑并非只有一个,而是三个。它们分别是本能脑(又叫爬行动物脑)、情感脑(又叫古哺乳动物脑)、理性脑(又叫新哺乳动物脑)。

《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文案大师不愿告诉你的秘密

这三个脑是人类进化不同阶段的产物。6亿年前进化出了本能脑,主要由基底核、小脑和脑干构成;5000万年前进化出了情感脑,主要由下丘体、海马体和杏仁体构成;2万年前进化出了理性脑,主要由左右脑、皮层和神经元构成。这三个脑之间通过神经互联,但各自独立运行。

其中情感脑控制情绪记忆等部分,触发后即刻反应。理性脑控制思考、分析、想像等思维活动,极少调用,靠人的主观意愿提醒后启动。

对于情感脑与理性脑的关系,则争议较大。有些研究者认为理性脑是进化后的大脑最高层,它控制着情感脑与本能脑。

但麦克莱恩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情感脑在某些时候能干扰甚至阻止理性脑的决策。至于情感脑与理性脑之间的确切关系是否如达马西奥教授所说:即情绪位于推理回路中,情绪推动决策。麦克莱恩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三、大脑的双系统:快思考与慢思考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也讲述了他关于思维与决策的一些看法。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两个思维系统:系统1和系统2。

《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文案大师不愿告诉你的秘密

系统1是直觉的认知模式,而直觉的操作过程是快速的、自动化的、不耗费脑力的,通常是由情绪驱动的。

系统2是理性的认知模式,而理性的操作过程是缓慢的、控制的、耗费大量脑力的,通常是由新皮层(也就是理性脑)驱动的。

卡尼曼认为:人们更喜欢使用直觉(系统1)进行判断和决策,这正是决策偏误产生的根源。

通常情况下系统2不会主动干预系统1的工作,当我们处理事情时,总是系统1先出面,而不能饶过它直接使用系统2。当遇到系统1无法处理时,系统2则会被激活,对由系统1导致的偏误进行修正。但是,这种调整本身是不足的,这就是决策有限性原理。

这就像人们熟知的一句话:人类的大脑所遵循的准则就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卡尼曼的观点与三脑理论假说中的观点极为相似,他是把三脑理论假说中的本体脑与情感脑合二为一了,统称为系统1。

对于是否如达马西奥教授所说:“情绪位于推理回路中,情绪推动决策”。卡尼曼的答案是:系统2会对系统1进行修正,但很有限,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费时费力的启动系统2进行分析。


四、自媒体写作重点在于激发读者的情绪

上述三种理论在学术界对于细节必定有一些争论,而且作为普通读者在阅读科普文时也会有很大的误解。

《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的作者安迪·马斯伦根据达马西奥教授的著作,得出了自己的观点:所有决策都是情绪驱动的,信息并不驱动决策,信息加强决策。

《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文案大师不愿告诉你的秘密

我并不完全赞同马斯伦的这个观点,我甚至有些怀疑作为高转化率文案的写作大师,他是否在用激发读者情绪的方式来迫使我相信他的结论。毕竟我们熟知的查理芒格,他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会用多元思维模型从各个角度来展开分析,因此芒格也被很多人称为理性的代表。

我毫不怀疑马斯伦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因为在阅读此书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我被他的文字所吸引,他的表达让我心情愉悦,充满好奇。但我还是要对他的观点做出一些修改:绝大多数人的决策是由情绪驱动,而且不去利用理性,毕竟费时费力;同时绝大多数人会用信息来加深自己情绪驱动产生的决策,而把这个过程错误当成了理性判断,毕竟真正的理性更加费时费力。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这个结论。写作,尤其是自媒体写作与文案写作,我们面向的是大多数人而不是类似查理芒格那样的天才,因此我们要用文字更多的是去激发读者的情绪来驱动决策,而不是一味的堆积事实、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来严格论证。后者更像是论文写作,追求的是绝对严谨。

《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文案大师不愿告诉你的秘密

让我们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来体会其中的奥妙。

1、介绍一种新的方法来缓解你的背痛

2、现在:一种减轻背痛的新方法

3、背痛?试试这个“荒谬”的治疗方法

如果是你,你的直觉会让你最有可能点开哪个标题?

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择第三个标题,却说不上来为什么。但根据统计,确实点开第三个的比例最多。

让我们来听一下作者的解释:只有第三个标题的关键字在句首,并且使用问号激发好奇心,同时运用讲故事的技巧比较亲切,最后使用引号以及提供了承诺。

让我们再看几个标题:

1、这位老太太以为她只是在买猫粮。接下来发生的事会让你捧腹大笑。

2、互联网上最令人震惊的37张照片。第19张让我不敢直视。

3、当你看到他的收藏时,你会明白为什么说他真的需要有社交生活。

4、这些名人衣柜的故障造成的不仅仅是脸红。

是不是每个都有种想点开的冲动,这也就是阅读十万加标题的常用技巧。


这些技巧不仅仅是用在自媒体写作中,在谈恋爱、演讲、商业推广等领域都有所应用。毕竟我们都是有情感的人类,语言、文字的恰当表达都能够激发我们的情绪,拉近彼此的距离。如果你想要了解其中的奥妙,不如就从这本书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