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身心靈】向那些沒意識到的傷害與憤怒,去了結並拿回自己的力量

一切有因,也有果。

• 如果童年我們不懂得什麼是愛,我們怎麼在成年懂得什麼是愛呢?什麼樣的表現算是愛?我又怎樣表達愛?

• 如果童年我們所依戀的人,最親近的人,打我們,用惡毒的語言罵、嘲笑我們,我們怎麼能夠信任他人?

• 如果童年時,愛和憤怒、憎恨、羞愧、內疚等感情摻雜在一起,我們怎麼在日後的愛的道路中不迷惑?

• 如果我們童年我們的生活中上演的是恐怖片,那麼成年後我們怎麼會不被不安全感、焦慮感縈繞?

1.覺得自己任何東西都“不配”獲得

小時受到嚴重虐待的孩子,都可能有很深的“無價值感”。這個孩子內心深處會得出一個結論,認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值得被愛。

從很小的時候,這些孩子內心都可能會有一種,我不值得活下來、我不配活下來、我不配過得好、不配被愛的絕望感,有的甚至會有一種罪惡感,強烈的內疚感。

在這種無意識的感情的影響下,他們不斷做自我傷害的事情以證明,自己的確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在成人以後,這個潛意識中的“自我陳述”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我總是不讓自己的人生好過”。常常出自於“低自我價值感”。這個可怕的感覺如病毒埋藏在意識深處,就像一個自我攻擊的程序一樣,挫敗著成年後為幸福所做的努力。

2.積壓的憤怒肆意宣洩,難以控制

當然,不會有大人聽到這樣的怒吼。這些怒吼留在了心中。

根據孩子的天性不同,有的孩子小時候會反抗,當然由於力量懸殊所以被鎮壓。有的孩子會默默忍受。而長大以後,這些積壓的,沒有被髮洩的憤怒會以各種不當的形式表現出來。

❶ 你可能會無法控制憤怒

❷ 你可能會害怕衝突,不自覺地躲開

❸ 你用其他情感掩蓋了憤怒,甚至否認憤怒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焦慮症之下有可能是憤怒。因為不敢表達憤怒,甚至否認自己憤怒,因此情緒轉移成當事人理智上更能接受的其他情感,比如抑鬱、焦慮,以非理性的恐懼、擔心的方式呈現在生活中。

❹ 即使你想為自己爭取什麼,也依舊覺得無力

火星既是憤怒,也是力量。如果火星沒有力量,你感覺到自己似乎被閹割了一樣。一種做什麼都沒有用的感覺,也無力去為自己奮鬥、爭取、抗爭點什麼。這種感覺就像一隻在溫水中慢慢變得麻痺、坐以待斃的青蛙。不論是在與人的互動,還是為了自己而去堅持和努力的道路上,你都感覺到沒有力量,無法捍衛、追求自己的利益。

❺ 你常常過度用力

• “我好像總是用力過猛,不論鍛鍊、工作、愛情,常常把人嚇著。比如鍛鍊吧,我把我的肌肉和膝蓋都傷了,不得不做了兩次手術”。

這位女士可能不知道,她之所以這麼用力,是因為她想保護自己。但是她沒有掌握好力道。

❻ 你無理由地反抗他人

你總是讓別人生氣,而你自己也很委屈,這些都可能是你採取了被動攻擊方法。其實,你很生氣

3.你毫無安全感,猶如驚弓之鳥

受到身體和精神家暴的孩子長大以後,有很強烈的不安全感。因為從小,那個本來應該給他們安全感的容器——他們的家,沒有給他們安全感。長大後,如果沒有走上療愈的旅程,他們的內心仍然是驚弓之鳥。

• “只要他們竊竊私語,我就覺得他們一定是在說我的壞話。”

• “我是一個特別敏感的人,光、風、聲音都容易影響我,讓我心情低落。陌生環境也讓我害怕。或者是熟悉的環境突然改變了,來了個陌生人。”

• “今天領導批評我了。我覺得他遲早會辭退我。”

• “我總覺得不安全。不論我自己掙多少錢,多成功都不夠。我總是還是覺得不安全。我必須要找個能保護我的男人。他必須得比我強,這樣我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我終於找到一個,結果他還背叛了我。”

4.要麼你的心牆太高,要麼你根本無法建立自己的領地

小時候受到家暴的孩子被不當地侵犯了他們的邊界,不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的邊界。他們沒有被尊重(土星),沒有被無條件的接納(海王星),反而因為自己的弱小,無力保護邊界,被大人侵犯,變成功能失常的大人的犧牲品(海王星)。而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功能失調的大人。

這會造成兩種反應機制,都和邊界有關:

❶ 建立太高的心牆,沒有一個人可以接近、進入他們的內心。

有些孩子長大後,用這種方式保護自己,形成了自然的防禦機制。他們在自己的周圍建了一堵厚厚的高牆,自己走不出去,他人走不進來,因此一直孤獨的生活著。孤獨不意味著不結婚,有些結婚的人比單身的人更孤獨。

❷ 根本沒有邊界和規則,任由他人入侵自己的領地進行踐踏。

5.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你會有深重的內疚和負罪感

孩子們也會覺得自己真的錯了,是自己引起父母的憤怒,因此會產生內疚感和負罪感。這種內疚感有時會深深紮根到心靈之中。

有的設定了無法到達的嚴苛標準(土星),甚至過於理想化的甚至病態的標準(海王星),但是這個標準從此在孩子的心中駐紮了下來。他們有了錯誤的“現實感”和“徒勞感”。當他們長大以後,哪怕父母不再要求,但是內化了的父母的聲音仍然陪伴著他。

因為現實是那麼得難以忍受,一些孩子會編故事讓自己的精神甚至肉體離開這個現實,而他們在成年後則成了各種各樣的上癮症患者:購物癖、電子遊戲癖、嗜酒、性癮、拖延症等。

6.你無法相信自己的生活會變好

受到傷害的孩子在童年就經歷了地獄。

天真之花沒有開放,就被摧殘,而世界上為什麼會有地獄的存在,為什麼即便是慈愛的父母也會有這樣陰暗的一面,這是孩子們甚至成年人們都所無法理解的。

但是,就像被冥王擄走的珀爾塞福涅無法再用同樣的天真姿態走在河邊,無憂無慮地去採擷花朵和青草一樣。當她看到一棵樹,她首先看到的不再是茂密的枝葉、跳躍的陽光、累累的果實,而是黑色的影子。她時刻會警惕,危險會從哪個角落,哪個人那裡冒出來,這些孩子長大無法再輕易相信他人、自己和生活。他們的眼睛上架著看不見的墨鏡,也因此看到更多充滿惡意和敵意。這種猜疑會達到一個偏執的過分的程度,但他們自己往往信以為真,結果毀了自己成年後的生活。

最可怕的是無法相信自己。無法相信自己的力量。

• “我無法信任他,所以我只能去監視他的一切”。

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我無法信任自己可以獲得他全部的愛”。或者“我無法信任自己,不相信哪怕他離開我還會找到更好的”。

他們甚至會被“陰暗面”所吸引,不論是自己還是他人的陰暗面,而這常常又是在無意識之中的演化。因此,他們被“容易背叛的人”吸引,被“暴烈的爭鬥吸引”,被“危險的事物”吸引,甚至變成了黑暗的一部分。因為上天安排這些被侮辱和損害的孩子在成年後需要用重新回到地獄的方式去看清楚傷口所在,看到黑暗和光明的意義,並且拿回屬於自己的力量。

我們100年來的歷史是火星、冥王星的歷史,不斷的外戰、內戰、社會不公,有很多的憤怒積壓在個人內心、家庭之中。一個沒有經過療愈的民族,無法真正解決家暴問題。因為歷史會傳承和重演。

不過,一個小的進步也是進步。在我們這代人,和更年輕的那代人中,曾經被當作常態的家庭暴力逐漸變得更讓人關注,並有越來越多曾經遭受過家庭暴力的人去尋求幫助,對於自己內在的暴力更有覺察,從而療愈幾代人的傷口。

愛的想法將會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