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河南这俩会盟台,一东一西有多大,去过的人都看见了啥

古时候的诸侯国之间时常联合作战,同仇敌忾就要歃血为盟,在筑起的高大地台上议事,留下“盟”字作纪念,称为会盟。会盟的高台叫会盟台

河南这俩会盟台,一东一西有多大,去过的人都看见了啥

在河南豫西就有两处,一处东在洛阳孟津;一处西在三门峡渑池。

河南这俩会盟台,一东一西有多大,去过的人都看见了啥

孟津会盟台地处孟津县最东端扣吗,南依莽莽苍苍的邙山,北望浩浩荡荡的黄河,与孟州隔河相望,周边与古时的温县、孟县、偃师、巩义和孟津相邻,自古以来就有“闻鸡听五县”之说,也是古都洛阳的八关之一。

河南这俩会盟台,一东一西有多大,去过的人都看见了啥

据《泰誓》记载有“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史记·周本纪》中把孟津写作盟津,大抵因诸侯在此会盟,留“盟”作纪。

河南这俩会盟台,一东一西有多大,去过的人都看见了啥

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纣王无道,诸侯纷起,周武王承八百诸侯之首在此会盟,誓师讨伐暴纣,史称“孟津之誓”。孤竹国二君子伯夷叔齐前来劝阻,武王不纳,二人拦马叩首以阻,武王仍然不为所动,分道首阳山,自此诀别 。

河南这俩会盟台,一东一西有多大,去过的人都看见了啥

在扣马颓败的城门一侧留纪篆字“扣马”,正面门上写“长赢门”三字,城门外一侧立一碑,不规则的红砂岩,隶书“会盟台”三个字。留存下的这个遗址遗物,是孟津人对那段历史的呵护和尊重,敬畏和深思,也见证了曾经的刀光剑影和马蹄声声。

河南这俩会盟台,一东一西有多大,去过的人都看见了啥

秦赵会盟台位于渑池县城西南1公里处,在渑水、羊河合流的台地上,“盟台夕照”也是渑池八景之首。

河南这俩会盟台,一东一西有多大,去过的人都看见了啥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昭襄王曾三次发兵攻赵,尽管赵国失利而不屈服。秦国为征服赵国,运用政治和外交摧残赵国。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人告知赵惠文王,为使两国和好,双方可意在渑池会盟。秦王与赵王会饮时,秦王依仗强国戏赵王鼓瑟,并令史官记入秦史。赵王贤臣蔺相如不甘屈辱强请秦王击缶,亦令赵国史官记入赵史。秦国强势赵国割15城给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迫请秦国割都城咸阳给赵王祝寿。几经较量,最终强国秦王只得与弱国赵王言归于好,签订盟约,并将盟书及双方兵器埋藏地下,偃旗息鼓罢兵修好,并埋土为丘,遂成会盟高台。

河南这俩会盟台,一东一西有多大,去过的人都看见了啥

硝烟散去,历史的风尘撩开会盟台沧桑岁月,秦赵会盟台饱经风霜,历代修葺不断。据《渑池县志》记载:秦赵会盟台曾先后四次修葺,以碑亭装饰新貌。原台呈梯形立体,四面各砌石阶,顶部竖一锥形碑塔,东南镌刻蒲城寇遐隶书“古秦赵会盟台”六个大字,其余三面镌刻的是章士钊的词及卫立煌、郭昌锦各自撰写的《重建秦赵会盟台记》。

河南这俩会盟台,一东一西有多大,去过的人都看见了啥

现存的会盟台是八十年代在原存遗迹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地平至亭顶高二十二米,东西两面各砌台阶三十七级。台上亭高八米,系双层八角挑檐尖顶式仿古建筑。亭正中竖一四方碑碣,西面为“重修古秦赵台碑记”,东、南、北三面分别为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题词。秦赵会盟台再次焕发生机,在夕阳映照下,古灯一闪放异彩。

对于今天的话题,大家有什么精准见地、说法请下面留言、发表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