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评价中国80式机枪?

用户65940905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我军发现越军的步兵班火力很强。

尤其是越南正规军步兵班,火力甚至是我们的二倍以上。我军仔细研究,发现越军步兵班主要火力来自于PKM机枪。

这种机枪的重量轻,精度好,火力持续性枪,通用性强。安装两脚架就是轻机枪,安装三脚架就是重机枪。

实战中,越军步兵可以直接拿着PKM机枪冲锋,让我军大开眼界。

此战后,我军缴获了一批PKM机枪,进行研究和仿造。

PKM机枪的中国山寨就是80式通用机枪。

有意思的是,我国还有80式通用机枪的爸爸,PK机枪的仿造改进型号67式通用机枪,当时已经大量装备部队。

80式通用机枪诞生以后,部队对它还是比较认可的,认为性能强于67式通用机枪,但提高有限。

因当时已经是1983年以后,中越陷入边境对峙战,对于武器的机动性要求降低,对精度和射程要求增高。

而80式通用机枪的射程和精度提高有限,军队认为还需要改进。

然而,80式通用机枪却因此下马,没有大量装备部队。

原因很简单。

我军早在1974年就生产了高达3万挺67式通用机枪,大体能够满足实战需要。

到了1977年又根据67式通用机枪进行改进,又在1977年定型生产了67-1式。

战争爆发以后,又根据实战的问题,最终于1982年定型主力机枪67-2式。该枪最大有效射程1000米,理论射速650发/分钟,战斗射速300发/分钟,弹箱容量250发,性能不错。

67-2式性能又一定提高,相比80式的差距有限了。

一款武器的大量装备不是小事,因为一用就是很多年。

当时高层权衡轻重,最终还是决定不装备80式,而主要装备67-2式。

67-2式毕竟是又传承的我国自产武器,各方面都比较成熟。

所以80式只是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和特种大队少量使用,其余都用于出口。

当时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习惯使用苏制PKM机枪,80式很符合他们的需要。


萨沙


1979年初,那场震惊中外的边境冲突战中,我军缴获了三把对手的枪械,都是非常宝贵的,有了样枪,仿制成功,对军工来说,那都不是个事,于是,都有了国内对应的版本。

其中,装备公安的82式9毫米微型冲锋枪,源自波兰的PW-63式9毫米微型冲锋枪;79/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母版是前苏联的SVD狙击步枪;本文的主角8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也是前苏军装备的PKM式通用机枪。

此枪由于在1980年定性,所以就以年代命名为80式通用机枪,据网上公开可以搜索到的资料,全枪长1.19米,枪重8.9公斤,射速每分钟650发,采用100发或200发弹链供弹。

80式通用机枪,撑开两脚架,就是一挺轻机枪;装上三脚架,就是一挺重机枪,所以是一挺轻重两用机枪,机动好且有足够的威力。

此枪在我军几大军区试枪时,其射程、射击精度、动作可靠性等,全都高于国产改进的67式轻重两用机枪,特别是8.9公斤的枪重,深受我军战士的欢迎,都希望用这把轻巧的通用机枪取代既长又笨重的67式、67-1式和67-2式轻重机枪。

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包括某些军区的特种部队,都订购了此枪,由于那些部队的规模有限,因此80式通用机枪装备部队的数量极少。

非常遗憾,军方出于某种原因考虑,并未将80式通用机枪在全军装备,依然采购了笨重且性能落后的67-2式轻重机枪,因此这把性能远在国产67系列轻重机枪之上的通用机枪,就与我军制式装备擦肩而过。

80式通用机枪,后来是当作外贸枪械,出口到了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妥妥地分不清是80式通用机枪,还是苏制PKM式通用机枪,如同当下热点冲突地区士兵或游击队手中突突突发射的到底是AK-47突击步枪,还是56式冲锋枪(事实上的自动步枪),仅从外观上真的绝难区别。



国平军史


80式机枪就是苏联PKM机枪的仿制品,而PKM是目前世界各国的通用机枪中,重量最轻的一种,中国的仿制产品自然也是有了这个优点。

PKM是现在通用机枪中最轻的一种,一直到现在在战乱地区也还是能够大量看到PKM的身影,这足可以说明PKM性能的优秀。


经过和PKM的对比,中国的67式机枪被贴上了重量大的标签,其实67式的重量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和M60、M240、MG-3这些通用机枪是在同一水平上,只不过是PKM的重量太轻了,把67式给比下去了。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呀。
PKM和这些通用机枪是同一时代的产品,随着中等口径机枪走下坡路,这些通用机枪几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随着反恐战争的进行,小规模的步兵战斗成为了主要的作战形式,通用机枪完成了凤凰涅槃,又成了步兵支援火力中无法被取代的组成部分。

80式机枪仿制成功之后,各个军区在在和现有装备的67式机枪对比以后,一致认为还是80式机枪重量更轻,而精度等指标也不错。不过,当时由于67式已经是生产了不少,而且经过改进的67-1性能也不错,后来的67-2性更好,所以80式在国内也就是装备了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而主要是作为外贸产品出口。


89式重机枪使用了弹性枪架,造就了世界上最轻的12.7机枪,至于精度差实际上是89式重机枪发射某种型号的弹药时才有的问题,发射其他弹药的时候射击精度还可以。

应该说,80式机枪给中国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展产品,特别是它配用的弹性枪架,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极大的减轻了三脚架的重量,80式的三脚架只有4.7公斤重,而一般的枪架都要重的多,当时中国的三脚架重13.5公斤,美国给M60、M-240配用的三脚架重7.3公斤,大名鼎鼎的MG-3三脚架重17公斤,在性能类似的情况下,重量越轻越好。

一般的机枪都是刚性枪架,就是把枪固定死,机枪在发射的不许枪身震动,所以刚性枪架都特别结实,所以就沉重。而弹性枪架是发射的时候枪架跟着枪身一块振,振动频率保证在下一发子弹出膛的时候,枪管又回到了最初的位置,这样枪架就可以很轻,不过要找到这个振动频率并不容易,还不如直接把枪架做的结实点省事。而现在通用机枪一般都是使用两脚架,三脚架用的很少了。

中国在参考了这种轻量化枪架以后,用在了后来各种机枪上边。


红色手电筒


80式机枪是我国对PKM机枪的仿制版,当时在70年代末的边境战争之后,我军缴获了很多越南军队的苏制武器,其中就包括SVD狙击步枪、PKM通用机枪、AKM步枪等这些武器,对我国的轻武器设计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其中PKM在很多性能上要比我军当时使用的67式机枪好得多,其重量更轻,结构较为简洁,而且可靠性高、射击精度好,而67式就很受基层官兵诟病,因此我国很快就对PKM机枪展开了仿制工作。最终就搞出了80式机枪,基本和PKM性能一样。

不过与此同时,67-2等其他型号的国产机枪也出现了,在正式测试中军方得出的结论是“80式机枪适合实战,而67式机枪更加适合考核”。同时,80式机枪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加上现有的67式保有量较大,而且当时观念上不希望装备一款仿制自苏军的机枪,最终80式败于67式机枪,主要用于外贸出口。

但是80式也少量装备了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同时,80式的孪生兄弟86式车载机枪的产量就很大,在我军的装甲兵器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战争之王


什么都不是,主要是我们长期和平的造成的,如果经常用兵作战,估计早就普及并改进了的


大河大雪


从猴子那边缴了毛子PKM的直接山寨品,作为一把通用机枪来说没问题。不过那会国产通机还有个竞争对手67-2,这货以前是个通机,但实际上到了67-1之后用途就是重机枪。

最后80通和67-2测试的时候,在短点射精度上略逊于67-2。而且考虑到那会中苏的关系,直接抄人家的有点底气不足的感觉。所以最后80通就少量装备以及外贸。


疯狗的轻武


机枪,一是口径大可压制400米到1500米集群士兵,二是射速快,带弹量大,可在一段时间内形成切断和拦阻功能,三机动快,不要被对方定位打击。

上述来看8o机还只是过渡产品,期待我国大口径可自行,有一定防护力,和携带防空反导的枪炮一体枪。


刘星


缴获的pkm其实是挺不错的机枪,重量轻,设计皮实耐用有毛子武器的一贯特点。关键是经历过战火和经得起恶劣环境的洗礼!中国没有大量装备主要还是面子问题!一把好枪就错装备的良机!现在又要重新考虑7.62口径的机枪。


吴越雉水君


中国8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是仿制前苏联PKM式7.62毫米通用机枪,于1980年设计定型,主要装备我军特种部队。80式机枪完全继承了AK步枪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优良传统,物美价廉,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至今仍在大量出口。


疯狂的犰狳


非常出色的一款通用机枪被放弃,让解放军与世界落后三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