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从占卜祷祀到求医问药——古代简牍中的除疾之路

自人类诞生以来,疾病就是我们头顶挥之不去的一片乌云,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在古代生活水平和生产力都格外落后的时候,人们又是如何面对那些对健康与生命严重摧残的现象呢?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从一开始的恐惧、祈求,到学习、探索和抗争,古人对抗疾病的艰辛历程如同一个个脚印一样印了下来,印在哪里呢?就在秦汉时期的简牍当中,伴随着这些珍贵文物的出土,古人的抗病史一起重见天日。

从占卜祷祀到求医问药——古代简牍中的除疾之路

汉代宫廷女医生淳于衍·最早的专职妇产科医生


鬼神致病

著名的人类学家弗雷泽曾经总结道:“原始人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由神秘和看不见的力量所引起的”;“疾病和死亡从来都不是自然的”。(《金枝》)

我国先民也没能逃出这个规律。《礼记·表记》云: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从占卜祷祀到求医问药——古代简牍中的除疾之路

殷人,也就是商人,遇事必卜,所以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数量众多的商代甲骨,上面所刻的甲骨文内容都跟商王、贵族们的占卜有关。到了周代,这种祈求鬼神的风气也没有真正转变,周人有“惟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之愿,把自己的幸福平安寄托在上帝百神的身上。

到了先秦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证明当时医生的重要性,但更多的却是如《左传 · 昭公十二年》里所提到的国君有疾却归罪于祝史祭祀不当的记载(“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明明是自己身体不适,不去好好找医生来治疗,却怪罪负责祭祀的官员,堪称古代的甩锅侠。

中原文化发达地区尚且如此,也难怪南蛮楚地出土的竹简中会有大量的疾病占卜记录了。

到了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已经诞生,但以秦皇汉武为代表的统治者们沉迷长生不老无法自拔,四处求仙问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秦汉民间对鬼神的信仰自然普遍存在。

从占卜祷祀到求医问药——古代简牍中的除疾之路

秦骃玉版


根据出土的刻字玉版,有认为得罪神灵导致生病的。

比如一个叫的秦国青年不幸患病,久不康复,求告无门,最后拿出一套玉器作为祭品,向华山大神祷告,得以好转如初(“又有秦曾孙小子骃曰:孟冬十月,厥气戕凋,余身遭病……众人弗知,我亦弗知……小子骃敢以介圭、吉璧、吉叉,以告于山华大山,大山又有赐,八月已吾腹心以下至于足髀之病,能自复如故”——《秦玉版甲简铭文》);

有得罪鬼患疾的。

比如秦人认为,一个人若在亥时发病,生死难卜,就是因为有鬼在社祠中作祟(“死生在亥,狗肉从东方来,中鬼见社为姓”——《睡虎地秦简》);还有被精怪缠上的,需要用狗屎搓成球来丢他(“大神,其所不可过也,善害人,以犬矢为丸,操以过之,见其神以投之,不害人矣”——《睡虎地秦简》)。

这样的人,生病了会找医生吗?显然,卜筮祷告或者直接找巫师才是大多数情况下的第一选择。


从占卜祷祀到求医问药——古代简牍中的除疾之路


从巫到医

既然卜筮祷告才是主流,那人们需要的肯定不是能识别草药、开方施针的专业人士,而是能与神鬼沟通的媒介——巫。

殷商时期,如果生了病,巫会烧甲占卜,帮你看看得罪谁了?将来会不会好?至于真的能不能好,其实主要看缘分。

西周时,开始设医官,形成了早期的医疗体系,但从“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蓄五味以备百草”(《逸周书·大聚》),“完民乃归之卿,立巫医具百以药备疾灾”(《汲冢周书》)等记载可以看出,此时巫与医尚未分家,大概是能治先治,治不了再占卜祷告,双管齐下的意思。

先秦时代,百家争鸣,《黄帝内经》的诞生使传统医学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与巫分家。后来秦始皇虽焚书坑儒,但保护农医,使得医家的地位不断稳固上升。

从占卜祷祀到求医问药——古代简牍中的除疾之路


仅在出土的汉代简牍中,已经能能找到超过400味药材,包含动物类、植物类和矿物类,记载的可以医治的疾病有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甚至神经科。此外,流传至今的砭石与针灸也逐渐形成了更为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人们已经意识到,疾病的产生更多的与环境、气候或者自己的心情有关,除了治疗,养生预防也很重要,需要保持好的心情,生活和饮食习惯。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导引术,就是一种通过舒展身体、调整呼吸来强身健体的方法。

从占卜祷祀到求医问药——古代简牍中的除疾之路

满城汉墓出土的手术刀


从“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的恐惧,到疫气横行时“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复族而丧”的无奈,再到如今习惯于从死神手上抢人,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贵在开始的早,实际上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从占卜祷祀到求医问药——古代简牍中的除疾之路


最后再来一个资料介绍,秦汉时期疾病医药资料最详实的简牍为:

居延汉简(1908-1974,额济纳河流域鄣隧遗址),敦煌汉简(1920-1992,河西疏勒河流域汉代烽燧遗址),武威汉简(1972,甘肃省武威旱滩坡汉墓),马王堆简帛(1972,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湖北省云梦县),阜阳汉简(1977,安徽省阜阳县双古堆汉墓),张家山汉简(1983-1984,湖北省江陵张家山汉墓),天水放马滩秦简(1986,甘肃省放马滩秦墓),周家台秦简(1993,湖北省沙市周家台秦墓),孔家坡汉简(2000,湖北省随州市孔家坡汉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