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遲到的紀念:簡陽“東灌”工程50週年記

1970年2月20日,簡陽有史以來空前的水利工程正式破土動工。也許此後不可能有那麼艱苦、浩大的工程。“東灌”的十萬水利大軍,用血汗和生命成就了造福子孫的千秋偉業。在這之前原曾合作的兩個鄰縣都先後撤退。當時的有些縣甚至與簡陽協商七次都未參加。簡陽舉全縣百萬人民之力,保障水利前線。每個民工以投工的方式參與民辦公助事業。

當年的領導幹部冒著種種風險,迎難而上。面“龍泉山下有大莽動不得”,“龍泉山是地震帶挖不得”,“簡陽的技術力量保證不了隧洞挖得通,逗得攏”……等謠言,風險,壓力,他們卻拿出了明知山有虎偏往虎上行的擔當與勇氣。

遲到的紀念:簡陽“東灌”工程50週年記


所有幹部與民工同甘共苦,指揮部就設在農民的羊圈裡,營部(區辦公室)設在用竹蓆搭的“鴨兒棚”裡。指揮部從從賈家區借的20元作起動辦公費。

水利戰士在挖隧洞中,四穿文家河底,每天都面臨塌方,泥石流,缺氧,爆炸飛沙走石的生死威脅。他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捨死忘生,前仆後繼,有時挖一段隧洞有幾千人次暈倒。在工地上,哥哥犧牲弟弟接上,獨子犧牲,父親頂上的英雄事蹟傳為佳話。

正是當年這些簡陽“最可愛”的人,經過長達十年艱苦卓絕的鏖戰,解除了簡陽千百年來“十年九旱”的困苦,造就了一尊高大的歷史豐碑,成為激勵簡陽子孫後代的精神動力!

“東灌”從正式破土動工到現在已經歷了50年,完全竣工已經歷了40週年。她不僅灌溉百萬畝土地,而且造就了環保飲水源翠屏湖(有稱張家巖水庫),世界名湖三岔湖和人間瑤池龍泉湖成為旅遊聖地。並且為天府國際機場航空港準備了充足的水資源。

可喜的是,去年2019年國慶70週年期間,“東灌”精神重放光芒。在簡陽市領導班子的直接關心下,市規劃局領導下由“東灌”管理處具體承辦,簡陽市規劃館特別開設“東灌”展廳。而且迅速向盼望已久的觀眾開發。

“東灌”被評簡陽十大工程之首。

《簡陽之聲》以“打通龍泉山,引水灌良田”為通欄標題,作了專題報道。

在簡陽市國慶70週年文娛晚會上,由當年的領唱侯學東再次登臺,唱響《快快打通龍泉山》的歌伴舞,受到觀眾暴風雨般的掌聲。

在簡陽的官方網站先後發佈了以下信息:

《發揚東灌精神,建設三新簡陽》。

《巍巍龍泉山見證簡陽城市發展新格局》。

《致敬!簡陽曆史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工程》。

群眾也紛紛投入“東灌”精神的宣傳中,據我所知:

當年參加“東灌”鍛鍊的大學生,組織了專題50週年同學聚會,積極提供有關史料。

賈家的“東灌之友”,簡陽老年協會,主動與“東灌”管理處配合,準備紀念館的有關資料。

當年參加“東灌”建設的知青們如曾承舉,袁守新,張世成,陳鑄,楊麗軍,陳永亨,劉光燦……等都提供了,或準備提供史料為紀念館作籌備工作。

不僅如此,據我所知關於東灌的史料還大有潛力可挖。例如,“東灌”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鍾守倫至今保存著大量原始的“東灌”大事記。又如原市政協文史委主任張存智,當年是川劇創作組的,他保存有劇本和不少他創作的詩稿,他主編力“東灌”第一部史料《功在千秋》。

原參加“東灌”鍛鍊的大學生,後一直在“東灌”幹了31年的周光明至今保存和修復了不少重要的音相資料,還有成都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劉光燦保存有當年寶貴的現場施工的速寫。還有峨眉電影製片廠保存著完整的“東灌”記錄片。……

簡陽現任領導班子對發揚“東灌”精神非常重視。但是,由於時間久遠,簡陽行政區劃兩次變遷,東灌工程的整體性被肢解,工程中最艱險的龍泉山隧洞被埋沒,最艱鉅的庫區搬遷原三岔鎮被淹沒。

下面就紅旗渠與““東灌””作比較:

1,紅旗渠投入建設人員七萬,“東灌”十萬;

2,紅旗渠犧牲81人,“東灌”犧牲118人;

3,紅旗渠灌溉土地56萬畝,“東灌”灌溉土地100萬畝;

4,紅旗渠修了10年,“東灌”也修了10年。

遲到的紀念:簡陽“東灌”工程50週年記


我們深信,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打通寶瓶口,修築千年都江堰;公元1970年,新時代的”李冰”們打通龍泉山,修築囤水近三億方水庫的驚世偉業,歷史將被永遠銘記 。

“東灌”是簡陽一張永不褪色的城市名片。

“東灌”精神永遠是簡陽精神最閃亮的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