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何伊朗近年来把大把的石油收入用于输出革命,介入叙利亚内战,而不是用于民生建设呢?

用户55923264141


中东伊斯兰教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派最初因为继承人问题结了至今都对立的世仇,由于什叶派人数远不如逊尼派,作为什叶派领袖自居的伊朗不断被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以及美国处处挤压,如果伊朗不出手相助,什叶派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伊朗自从发生伊斯兰革命以后,与美国以及沙特的关系一落千丈,为了巩固中东什叶派的势力,伊朗大力支持同为什叶派的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也门的胡塞武装组织和黎巴嫩的真主党以对抗美国的打击

在伊朗,其实大部分的是由少数利益团体掌握的,大部分伊朗民众并没有因为伊朗丰富的石油出口而得到多少利益,这也是伊朗民众不满的原因,在美国恢复对伊朗的制裁下,民众的不满情绪升温,当权者为了安抚民众不得不压缩其海外投资,同时在国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影子人生路


伊朗这是最明智的决定。现在只是花费数十亿美元,如果不支持叙利亚,损失将是千倍、万倍。如果现在伊朗不出力,将来谁会帮助伊朗?

在叙利亚打,总比在伊朗打要好,将来的损失就是千倍、万倍

几乎所有人都清楚,美国一旦拿下叙利亚,下一个就会对伊朗动手。这些年美国在中东先后推翻了伊拉克萨达姆、利比亚卡扎菲,还有介入叙利亚。而下一个目标就是伊朗。

所以伊朗为了自己的安全,支持叙利亚阿萨德,总比战争在自己家里爆发好吧。很多人总是看到,伊朗在叙利亚投入多少资金,却没有想到,一旦让战争逼近家门口,伊朗的损失将是千倍、百倍。

大家可以看一下叙利亚内战,前前后后打了近10年,从2011年一直持续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结束的迹象。叙利亚的所有城市几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百姓流离失所。如果伊朗现在坐视不管,将来这一幕会在伊朗再次上演。

伊朗、叙利亚、俄罗斯是同一战线,现在不出力,将来谁帮助伊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一下子就打起来的。1939年,德国最先进攻的是波兰,而法国和英国坐视不理,害怕付出牺牲,结果波兰迅速灭亡。德国在攻陷波兰之后,要想继续扩张,就必须进攻法国,所以后来法国就自食其果,被德国占领。

伊朗支持叙利亚,让战争远离家门口,避免重大损失

伊朗现在的处境和二战时期很一样。伊朗、叙利亚、俄罗斯都是同一战线。现在叙利亚最先遭受危机,如果伊朗不去全力救援,请问;如果伊朗遇到危险?俄罗斯会帮助伊朗吗?很多人只看到眼前的一点钱财,却不知道朋友都是互相帮助的。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美国每年几千亿美元军费,并不是它傻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他每年花费几千亿美元军费,在日本、韩国、欧洲驻军,在中东打仗,难道美国人傻?把这几千亿美元让美国老百姓花多好?其实美国人才不傻,强大的武力就等于无限的利益。

伊朗现在帮助别人,将来别人也会帮助伊朗

而现在的伊朗,不过是花费了数十亿美元,却得到了数千亿美元的收获。因为前面有叙利亚军队正面抵挡西方攻势,后面还有俄罗斯加油打气,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风云世界观


当年的伊朗,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40年前,巴列维世俗政权年代,伊朗和美国、以色列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伊朗经济,科技,工业,文化都很发达,在中东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1979年,霍梅尼领导了伊斯兰革命运动,推翻了巴列维世俗政权,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由宗教领袖为最高权利的国体。并以宗教观念,视美国以色列为死敌。从此,伊朗宗教领袖高举古兰经,领导着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运动,在中东地区,扶持什叶派武装,对抗以色列。

“人质事件”后,美国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作为敌对国家,美国对伊朗采取打压制裁措施,这也是合乎逻辑的。难不成,对于伊朗每年都要举行示威游行,庆祝“占领美国大使馆”纪念日,美国还要同伊朗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吗?

作为世界唯一神权国家,以古兰经和穆罕默德古训为治国教义,与世界世俗文明国家格格不入。在海湾产油大国中,是最穷的一个。伊朗人均GDP为5100美元。只及卡塔尔的十四分之一,阿联酋的十分之一,科威特的六分之一。甚至比经过两次海湾战争的伊拉克还低。

今天,有消息说,由于伊朗金援短缺,胡赛武装发不出工资,已有战士离开部队了。看来,伊朗的输出革命运动,可能要走到头了。


海风轻拂


伊朗输出的不仅是所谓伊斯兰革命,尚有神权统治,禁锢民俗等等。想起来是比较可怕的,有把世界拉回中世纪愚昧的初心与力行。但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其代价是

革了伊朗人民的命。介入叙利亚内战,扶植巴勒斯坦、黎巴嫩恐怖组织哈马斯,真主党,操纵也门胡塞武装,渗透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叫板以色列,沙特……。胃口不可谓不大,覆盖不可谓不广,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牺牲伊朗人民福祉,破坏伊朗民生建设上的败笔。不但贪穷了伊朗人的生活,招至美国阿盟的围追堵截,将神权统治置于沙滩之上。从目前局面看,恶果已经凸显,就木之日不远了。


双樵\n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伊斯兰革命成功的产物,作为一个伊斯兰革命政权,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在伊朗建立革命政权,他还要将这种革命输出到其它穆斯林国家。



我们知道,伊朗革命政权是伊斯兰教什叶派派正宗流派十二伊玛目支派的传承者和信仰者。而什叶派派作为一种政治伊斯兰运动,其产生的起因就是反对逊尼派的篡夺和压迫,帮助阿里及其后代夺回政权、讨回公道。



霍梅尼领导伊朗什叶派信众在伊朗建立革命政权以后,不忘初心,继续不遗余力的向周围的逊尼派国家输出革命,组织和扶持什叶派武装组织,颠覆逊尼派政权,建立什叶派国家。当然,伊朗革命政权的革命输出,也同时具有借助伊斯兰主义恢复波斯帝国的光荣、确立地区霸权的念头。



所以,从霍梅尼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哈梅内伊,伊朗政府一直在积极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向周围国家输出革命,这种大规模的投入,显然影响了伊朗国内的经济发展。


高尚涛


伊朗这些年确实在砸锅卖铁输出革命,勒紧腰带援助中东的什叶派武装。

那么,伊朗不遗余力要输出的是什么样的革命?

要搞懂伊朗输出的革命,先要了解伊朗自己的革命

伊朗革命,又称伊斯兰革命,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的伊朗,归巴列维王朝统治。巴列维王朝虽然是个封建政权,却实行世俗化政策,在生活方式观念上向西方文明靠拢。比如提高妇女地位,解除女性必须裹头巾的禁令,允许她们参加工作,参加社交活动等等,甚至允许妇女有投票和参加选举的权力。

巴列维王朝的一系列改革,让伊朗的保守势力觉得大逆不道,无法容忍。更让他们无法容忍的是,巴列维试图实行政教分开,是直接拿他们开刀。

政教分开,挑战了伊朗宗教阶级的底线。


(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杂志)

当时的伊朗,名义上虽然是国王掌管着,可自下而上的司法权,教育权和相当一部分财政权都掌握在各级教士手里,国家立法和行政部门也被这些教士把持。国家大权基本由国王与教士们共同分享。

所以,当巴列维王朝搞世俗化改革时,伊朗的保守宗教势力就把枪口对准改革的领导者巴列维国王。

伊朗的保守派领导人是宗教领袖霍梅尼,他们起初也只是向国王施压,让巴列维国王收回成命,跟教士们妥协。

谁知道教士的群众基础太广泛了,当时大部分的伊朗人民还很蒙昧,霍梅尼登高一呼全国响应,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巴列维王朝直接被推翻了!


1978年冬天,伊朗教士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取得胜利,巴列维国王被赶下台,而领导革命的霍梅尼成了伊朗伊斯兰的神一样的领袖。

每一场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革命,都有一套自己的指导思想。伊朗革命的指导思想就是反对西方文化入侵,维护伊斯兰教的纯洁性。一旦被西方文化侵袭,伊斯兰世界就会被魔鬼打败,万劫不复。而霍梅尼是真主的化身,代表着真主,是来拯救大家的。

所以,伊朗的一切行动,都以此为纲。

伊朗的“革命输出”,是高度宗教化的

简单的说,谁是美国的敌人,谁就是伊朗的盟友。谁是美国的朋友,谁就是伊朗的死敌。


虽然霍梅尼早已去世,他指定的接班人必须延续他的政策,把伊斯兰革命进行到底。而伊朗名义上虽然有选举出来的总统,但伊朗是个神权国家,权力掌握在宗教领袖的宗教集团手里,总统只是执行他们命令的工具。

以色列这种美国的铁杆盟友自不必说,几乎所有的伊斯兰国家都反对以色列,伊朗也不例外,巴勒斯坦的哈马斯政权就是以色列一手扶持起来的。

但是,伊朗革命输出的对象,不仅针对亲美国家,也针对伊斯兰阵营内部的敌人。

简单的说,是逊尼派穆斯林。

(伊朗的“什叶派之弧”)

伊朗是波斯人为主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波斯人几乎都是什叶派穆斯林。而什叶派穆斯林在穆斯林内部属于少数派,经常遭到逊尼派穆斯林的排挤。

国家之间也一样,什叶派穆斯林掌权的伊朗、伊拉克(萨达姆时期),都曾经与沙特为首的逊尼派穆斯林国家针锋相对,双方矛盾很深。

伊朗扶持的政权和武装,除了针对亲美国家之外,就是针对沙特等逊尼派穆斯林。有意思的是,这两个特征一般是重合的——沙特既是逊尼派穆斯林的老大,也是美国的铁杆盟友。


(什叶派穆斯林分布地区,图中深绿色部分)

所以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一直在支持叙利亚的阿萨德、黎巴嫩的真主党,支持反以色列的哈马斯,支持也门的胡塞武装。

阿萨德和真主党是什叶派政权,哈马斯是以色列的眼中钉,而也门的胡塞武装每天都在和沙特战斗。

眼看在国际制裁下,石油收入越来越少,伊朗自己揭不开锅了,他们也不改初心,坚持扶持这些组织。

国际社会让伊朗国内经济遭受重创,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伊朗经济衰退到已经无法满足生活必需品也开始短缺,排队买面包和肉制品已经成为街头常态。


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就在美国决定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时发表讲话,号召伊朗人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他说:饥饿和失业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西方魔鬼和他的代理人,以及他们试图颠覆伊朗,消灭伊斯兰的阴谋。

所以他们决心要和世界上的穆斯林兄弟联合起来,打败美国为首的“敌人”,完成真主赋予伊朗的历史使命。 所以一定时期内,西方和伊朗的关系难以改善,伊朗的内政外交政策也不会改变。


小约翰


1979年1月,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驱逐了巴列维国王,终结了2500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是一个神权高于一切,十分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会。

伊朗为什么会在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爆发革命?为什么在革命后伊朗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被世界孤立?为什么伊朗在不富裕的时候还要不遗余力地支持逊尼派国家里的反政府武装?为什么伊朗要仇视美国与以色列?为什么伊朗会选择伊斯兰教什叶派作为国教?

(伊朗所在的浅绿色代表什叶派)

伊朗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大国,是有着别的国家不具备的大国心理的的。在伊斯兰教兴起后,面对勃兴的阿拉伯骑兵的不断冲冲击,波斯第二帝国日见衰落无法抵御,最终有着自己独立宗教文明的波斯被纳入到伊斯兰教世界。当年波斯王子不远万里来到长安,面见唐高宗,请求发兵救援波斯。唐高宗在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设波斯都督府,由于这个都督府离阿拉伯统治核心区域太近,所以只存在了几年就被阿拉伯帝国吞并了。

此后,阿拉伯帝国一直存在到蒙古帝国兴起。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下,由于异教徒要收取昂贵的人头税,所以很多波斯人开始改宗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灭亡后,直到1502年波斯人在什叶派的支持下复国。

波斯光复后面临的局势不是很乐观。奥斯曼帝国正处于上升期,他们把持着伊斯兰世界的话语权,以逊尼派为基本盘。在波斯得东边,也有大量的逊尼派穆斯林心向奥斯曼帝国。如果复国后的波斯选择信奉逊尼派,那么波斯将会沦落为奥斯曼帝国的埃米尔(地方总督)的角色。尤其是波斯东部的图兰低地的中亚国家,多数也是逊尼派穆斯林,如果波斯选择信奉逊尼派,奥斯曼帝国会很容易通过宗教影响围堵波斯的发展空间。这对有着大国骄傲的波斯人来说无法接受。

所以,波斯第三帝国选择了什叶派作为自己的宗教信仰,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也是波斯要利用什叶派的力量争取伊斯兰世界的话语权的努力和尝试。一个世俗国家的伊朗无足轻重,一个有着伊斯兰世界的话语权的伊朗将成为世界一极。

所以,伊朗在往世俗方向转型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包括腐败在内的贫富差距,终于让伊朗爆发了宗教和政治革命。


(波斯第三帝国:萨法维帝国)

伊朗自愿选择成为什叶派的大本营,意味着伊朗要持续与沙特争取伊斯兰世界的话语权的斗争。可是,在如今的世界,什叶派毕竟是少数,伊朗陷入了逊尼派的包围中。叙利亚是逊尼派人口多,什叶派居于统治地位。伊拉克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在土豪金主沙特的带领下,各个逊尼派国家都发起了对伊朗等国的妖魔化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必须要向外界传递自己的声音,并且需要有几个得力的盟友。叙利亚、伊拉克在中东地区的实力还是很不错的,且有相当优势。因此,伊朗不遗余力地支持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政府运作。

所以,伊朗输出革命,是为了延续伊朗作为世界区域大国的理论、盟友准备。离开了革命输出,伊朗即使能挣几个钱,却无法满足国民的心理慰藉。伊朗的国民一旦遇到了这样的政府,可能又会发起一场倒总统运动。

至于仇恨以色列,则是伊朗打的妙招。任何政治活动都要先树立起阵营,非此即彼。以色列的存在,很容易让伊朗的各个民族都在国家大义的名义下完成民族凝聚力的统合。这对于一个主体民族只占60%左右的国家来说,达成内部意见的统一是不容易完成的。

(先军政治下的伊朗其实也是自保的机会)

时代在变,如今的伊朗不得不在革命与发展、大炮与黄油、一元化与多元化、“输出革命”与“文明对话”之间做出抉择。可是,回到伊朗的初心来说,有着大国胸怀的国家,即使把那些钱用来修建民生建设了,那么伊朗与沙特这个土豪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伊朗背后扶持的真主党、胡塞组装,战斗力都很强大,沙特纠集的十个国家,最终也搞不定胡塞武装,让世人大跌眼镜,最终坐实了土豪国家战力不济的传闻。

所以,伊朗暂缓民生工程,优先上马军事工程,是伊朗国家战略环境所决定的。伊朗毫无退路可选,除非伊朗人民放弃成为世界一极的梦想,除非伊朗领导人最后成为卡扎菲、萨达姆那样的结局。人民与领导者相互给予勇气和底气,这才是正常的政治生活。


而知而行的历史


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跟美国输出普世价值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输出价值观,这是为了占领价值观制高点,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扩大影响力,政治运作的核心就是价值观,这个情况中国人应该不陌生,苏联不是反复去证明社会主义是正确的?

伊朗在巴列维时期,实行世俗政治,非常开明,学习美国的现代科技与教育,伊朗因此非常繁荣,经济增长迅速,伊朗的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很快,是中东地区最先进的,现在的伊朗工业底子就是巴列维时代留下的,当时的伊朗人民生活现代,妇女甚至可以穿比基尼,

然而,伊朗宗教势力利用宗教愚弄人民,发动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实行伊斯兰教法,伊朗的发展开始退化,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国家工业和科技水平同样不再发展,女性重新蒙上面纱,这是实行伊斯兰教法的必然结果,因为伊斯兰教法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

伊朗宗教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必须不能让伊朗经济发展,只要保持很低的水平就行了,因为伊朗发展经济必然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这跟宗教理论和国家体制是冲突的,同时发展经济必须打开国门,开展国际贸易和交流,这些都会危及宗教势力掌权,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视野的提高,伊朗人民会自觉去思考,

伊朗宗教势力为了保证自己的合法性,必须进行伊斯兰革命输出,因为伊斯兰革命理论是宗教势力掌权的理论依据,如果理论错了,宗教势力失去合法性,当初用这个理论推翻巴列维王朝,结果国家并没有进步,人民生活并没有变好,如果宗教势力再停止革命输出,那么伊斯兰革命理论到底还剩什么?因此伊朗宗教势力必须不停的进行伊斯兰革命输出,



万事皆空70


这几年,也有一些伊朗群众游行,抱怨政府没有把石油收入用在民生方面,而是拿来输出革命。这是不讲政治的表现。

伊朗是个宗教意识很强的国家,是什叶派穆斯林的老大,同属于一个意识形态阵营的叙利亚小弟阿萨德有难,自然要出手相助,否则老大威信何在?以后在穆斯林世界说话谁听?以后在国际上怎混?

此外,从战略上讲,援助叙利亚也是自助,在叙利亚协同俄罗斯拖住美国,消耗其力量,使其不能腾出手来对付自己,否则唇亡齿寒,户破堂危。

当然,援助叙利亚招致了美国的报复,石油出口全面被禁,不过,伊朗会想办法,俄罗斯、土耳其这两个同样受美制裁的盟国会公开力挺,阿塞拜疆这个友邦会暗地里支持,中亚那些搞威权主义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会睁一眼闭一只眼默许边境走私,中国、欧洲会帮伊朗周旋,尤其是欧洲生怕再次爆发难民危机。


狼皮狗心


伊朗近年来把大把的石油收入用于支援兄弟什叶派(早已不是题主说的输出革命),介入叙利亚内战,是因为伊朗要改善自身战略格局,并不是不关注民生;

如果问谁是中东战略格局最恶劣的,非伊朗莫属!

作为穆斯林的代表之一,与远方欺负巴勒斯坦的以色列水火不容!作为什叶派老大的伊朗,与近在咫尺的沙特谁也不服谁!

黄色为什叶派人口分布


加上美国一直以来对伊朗的制裁,这就让伊朗感觉被三重敌人所压迫!

为了拓展伊朗的国际空间,只能从帮助什叶派兄弟开始,逐步形成什叶派之弧,成为伊朗抗衡以色列,沙特乃至美国的战略支撑!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肯定不行,伊朗的布局由来已久,这种布局的作用最近逐步显现出来---------

以派兵8万左右,阵亡四五千人的代价,不仅帮助了什叶派分支的阿拉维派巴沙尔在叙利亚站稳脚跟,同时派驻在叙利亚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也成为以色列背后的最大敌手!

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都在以色列卧榻之侧,时不时可以发射火箭提醒以色列,伊朗的势力就在你身边!最近哈马斯一次发射了600枚火箭,不仅让以色列,甚至让美国吃惊!为了不影响美国对伊朗的军事威吓不分心,让以色列匆匆和哈马斯签订停火协议了事!

沙特背后也有伊朗插的一把刀!那就是也门拖鞋军胡塞武装,基本控制了也门的局势,最近为了策应伊朗对抗美国,在也门搞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攻势!沙特和美国不得不搬出联合国来调停,胡塞武装见好就收,宣布从三个港口撤军;

作为伊朗曾经的死敌伊拉克,在美国入侵之后,占比最大的什叶派掌权,虽然伊拉克还是被美国控制,但领导层的什叶派还是跟同样是什叶派的伊朗走近,最近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甚至不惜给德国总理默克尔放鸽子,也要急急赶到伊拉克,提醒伊拉克别跟伊朗搅在一起!因为作为伊朗的邻国,近些年来伊拉克跟伊朗经济交往逐步深入,这就成为美国制裁伊朗的一个大漏洞!

从以上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也门,伊拉克这些国家走近伊朗的局势来看,伊朗的支援什叶派策略(早已不是题主所说的输出革命),让伊朗在中东建立了一个什叶派之弧,对于提高伊朗在本地区影响力,抗衡以色列和沙特,乃至美国提供了巨大的战略支撑!


老金认为,没有这些战略格局的支撑,伊朗此时面对美国的强力制裁,会变得更加孤立,甚至有被压垮的危险!自然也就没有所谓民生的改善。


你对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观点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秘国际风云背后的 故事!期待你的关注,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