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华夏早期多元文明遍地开花,为何汇聚中心却是中原“河洛文明”?

liujinda22


这种遍地开花最后汇聚成文明的认知是非常脑残的。

人类区别于野生动物有很多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人类的社会性规模最大。非洲银背大猩猩很凶猛,但却斗不过非洲人。因为银背大猩猩的族群只能维持在一个很小的数量上,数量一大就会面临分裂成彼此没有联系的两个种群。非洲人可以组织起部落级别的种群,于是大猩猩在种群内部数量上和智力上都无法与非洲人抗衡。非洲人只能组织起部落级别的种群,于是无论他们体能有多强,整个人类文明史都沦为了奴隶。非洲人无法跟可以组织起国家、大型帝国的民族抗衡,所以历史上一直是阿拉伯人捕捉的对象。阿拉伯人则是在宗教加持下才于中古中期组织起帝国。这就说明,不同的民族、种族在内部体系组织能力上是存在差异的。

人类并不是本能动物,而是更多倾向于大脑理性思考,也基于此从而在自然界中脱颖而出。从人种上看,非洲人本能激素驱动比例最大,中亚高加索阿拉伯人种次之,欧美和东亚人则倾向于大脑控制更多。就是说人类也分成了大脑控制比例较大的种族和激素分泌驱动较多的种族的差异。人类能胜出不靠强悍的本能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集结在一起,抱团取暖以此获得优于野生动物的生存能力。只有当人类优势绝对占优了,动物开始更多躲避人类了,才有可能不再注重集结的力量。

把早期人类看成是分散生活,最后汇集是一种盲目愚昧的认知。无非是发现了各地都有遗址,年代测定误差又不足以断代,加上存在不同种族生活留下的差异,于是就武断地认为是星星点点最后汇聚。

从文化角度破解结果非常明显,古代神话人物都是指族群而非个体,比如二郎神指的沿海支老二支系,也就是父系基因为O1的夏人。哪吒、红孩儿、沉香指的都是内陆支老三支系苗蛮。大禹、大鲧都是指族群,而非个体。黄帝也是,代表蝎子和牛时是指全体黄种,代表拉鼓时是指内陆支民系,也就是轩辕拉鼓。早期就没有一个神话人物是指个体的,包括姜子牙首先也是指羌系民族,姜子牙老婆扫帚星是与苗蛮联姻的白种以扫族,正是今天的斯拉夫人和印度白种部分。姜子牙身上的文化印记没有一样是指具体个体的,都是指族群文化。

西方也一样,早期神话、民间故事大多数都是指群体,而非个体。中国的个体姓氏是周代才开始的,因为血亲族群集中生活的模式被打破,这才使得个体和小家族需要姓氏加以区分,早期姓氏都是指民族民系。周代记录的那些历史,有的记录了姓氏,有的只是记录了名字,明显就是处于变更期。这就告诉我们,族群完全分开变成混居是很后来才发生的事。从人类父系基因地理分布上看也极有规律,这也是早期人类族群集中生活的表现。否则怎么可能那么有规律呢?早期人类历史是不同种族汇聚到一起,尽管通婚混血还是没有使得父系基因混乱,因为只是交换配偶,各自内部的父系组织结构没有被打乱。族群迁徙也是集体离开,于是就不会发生混乱。

印第安人是不同时期前往美洲的,但族群传统记忆的认知和统一行动思维就使得大部队先后前往美洲。欧洲人也一样,他们原本是亚洲人,甚至日耳曼人也分成了由草原去到北欧和由印度河文明辗转去到欧洲的两部分。斯拉夫原本是白匈奴,最后还是与自己的兄弟族群靠拢过去了。如果不是一直就存在联系的族群,那见面首先就是杀戮了。文化记录的是老二族群与老三族群争夺帝位主导权而翻脸,并不是星星点点的乱战。早期人类人口增多后可能生存于广大区域,但古人有办法将之互通联系,建立起组织建制,今天的人非常自大,自以为是盲目低估古人的能力。实际上纯粹论大脑智力,今天的人已经不如古人了。跨代混血导致高智商的东亚黄、印第安、欧美白都不同程度的智商下降了。

今天能发现的证据几乎都是表明早期人类是统一行动的。甚至羌人西进中东一千年后还能准确返回故土,找到并与自己体系兄弟取得联系。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今天的人已经难以想象了。因为传统文化淡化之后,你没有文化标记可以识别了。只能通过外貌发现是与自己相同的种族,而无法区分具体民系。但古人就能找到与自己更亲的民系。比如北三苗先羌返回到楚地、吴地与苗蛮留守支民系结合在一起。


國病


这个问题就得说到“北纬37度”这个神奇的穿行区域以及大江大河汇聚点了。

我们都知道,华夏早期文明呈现多点开花的情况,北至内蒙、辽宁一带的红山文化,南至浙江的河姆渡文化,再下推到陕西石峁、山西陶寺、浙江良渚等文明,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但是,任何上古文明都无法脱离大自然的束缚,在靠天吃饭的上古时期,气候、降雨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

自然条件是迫使北方文明不断南下的重要原因,在河北涿鹿就发现了红山文化叠加在仰韶文化之上的情况,这也表明一度发达的红山文化也受到了寒冷气候的影响,被迫南下寻找温暖的栖息地。

而在北纬37度左右这个区域,无论是气候还是降雨,都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多数富饶文明所在的区域,比如殷墟所在地就在这一纬度附近。所以,无论是陕西石峁(疑似黄帝都邑)、山西陶寺(疑似尧都),最终都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夏文明出现的区域则偏向更南的晋南、豫北、豫西一带。

同样,古代凡是形成高度发达文明的区域,也离不开大江大河和平原地带,如埃及尼罗河、中国黄河、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这些都与农业生产直接有关。所以,河洛地区形成文明中心,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中原”也就不难理解了。


秦皇汉武


按照《史记》的记载,五帝之间、五帝和夏朝统治者之间都有血缘关系,传说的正确与否已无从考证,但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猜测:他们都来自于同一个部落,这个部落的文明水平明显高出周边地区,成为这一段时期里中华文明的核心。整个夏商周三代,黄河文明都代表中华文明的最高成就,最主要的例证就是上图的夏商周都邑分布,当时的都邑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