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怎么样更好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沙漠小石头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生命与生活习惯的结晶。它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上不同民族的人,站在不同时代,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等之下,对人的本质与本源的认同与开发,承传与完善,并通过文化这种载体,来赋予它表现的形态或力量,从而抵达一种适合于一个个时代,人类历史蝉变过程,人的意识之中,所认同的一种生存观念及生活状态,从而在历史的不同时段,形成了适合于自我生命进化的文化语境,成为一个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必然产物与文化源流。



因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纯正的文化,是需要人种的纯正与人对自我民族信仰的自觉维护。而纯正的文化,都具有善的生命理念,所以,观看古今历史,你会发现,任何时代的文化形态,越是语言环境纯净,越能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因之,更会发现,不同的人种,在不同的信仰与宗教的观念下,会产生不同的宗教方式及生存理念,而这种生存理念,就是宗教文化的起源与宗教形式,对人性的制约与束缚的前奏,也是人通过宗教或者信仰,来完善自我生命的过程。然而,华夏大地上曾有无数个民族,现在也有官方所说的56个民族,你看哪一个民族的文化真正的雷同,哪一个民族的语言高度相似,即使同一个民族,如果距离相差十里,也就会产生十里乡俗不同的概念。所以,维护种族或民族的纯正性,才能让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不断传承中,不至于杂混。


为此,传统文化中的信仰观念很重要。而信仰是人对神的坚信与崇拜,宗教则是某些宗教徒打着信仰与崇拜的旗帜,在以宗教的形式进行着一系列的观念活动。信仰和宗教是两个观念的范畴,但在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它的一些容易混淆的歧义,容易被人误解,或者有意误解,因而,一些误解的东西,如果在具有善的信念之下的头人,容易从中发现生命的启迪,从而苏醒自己的灵魂,来完善本民族的文化。而一些具有恶念的头人,如果很是聪明并具有蛊惑性,他可能会从信仰与宗教中,发轫出一些迎合人欲望与贪婪的东西,来催发人性中的恶,或者直接扼杀自己民族的文化,使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支离破碎,分崩离析。而这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概念。为此,传统文化,便在这样具有不同信念的人心目中,被放大、催化,然后以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既定观念,阐发出新的内容,来影响他周围的人。



在这里举两个例子:商鞅变法本是约束人性自由,开发人性的贪功欲望的,那种以奖赏的形式来对待自己的子民,从而达到统治的目的,只有商鞅在一个定数之中,以自己的欲望来迎合秦的统治者,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愚民目的。而汉武帝时的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是他的投机心理。他是一个聪明人,利用儒家某些适合于统治者的观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让自己在统治者的心目中,获取最大的欲望收获。为此,无论是商鞅还是董仲舒,抑或以后的朱熹等都是利益的贪婪者,都是以自己的学识,来蛊惑帝王,行使对百姓的控制欲,从而让人的世界,充满传统文化的某些糟粕。

为此,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观念不改变,那么,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化的生命本质。但是,传统文化中善的、真的、美的,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制度发展的观念,是应该被提倡的;而恶的、邪的、有悖人伦的观念,是应该被摒弃的。而要让民族进步,文化充满真善美的力量,那么就必须改变人类对文化生命的认知,即从尊重生命的观念,人性的观念,去看待一个文化是否充满生机,而不是从一个文化的糟粕方面,去认知文化。为此,人对文化观念的认知,就看一个政府,是否是站在人的角度,生命的角度,去对待传统文化,而不是站在欲望的角度、贪欲的角度,去对待传统文化。因而,提升人类对文化的认知观念,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环。因而,没有信仰的无神论者,从生命的根本上说,不是在否定神,而是在否定自己。因为神创造了人,如果否定神,认为人是猴子进化而来的,那就是自己再骂自己是杂种,是畜生。而现在的许多文艺界的名宿,则是无神论的拥趸者。


所以,在一个种族杂居的国度或地域,不同肤色的人,信仰的不同,宗教观念的各异,会在一个灾难面前,以不同的表现存在,来对待这个灾难。就像在法国巴黎圣母院4月15日发生的大火中,巴黎的青年男女,几乎都是纯正的白种人,在街头默哀,或者奏响伤感的音乐,来悼念巴黎的这场大火。他们没有极端的表现,有的只是顺从生命,顺从命运。而与此同时,流传的几幅照片,则是在巴黎人沉痛的同时,有极端信仰人的面上露出笑容,他们一幅幸灾乐祸的样子,让人感到很不舒服。为此你看极端信仰者,大多都是仇恨的,都是出卖的,都是杀戮的,都是幸灾乐祸的。所以,上帝并没有歧视任何人,他只是在保佑自己的信仰者,如对犹太人的庇护,如对信仰天主及基督人的庇护,因为,人种的问题,谈论起来,好像被意识形态者,或者说专制独裁者,认定是种族歧视。其实,他们语境中的歧视,不是真正的歧视,而他们本身就是歧视。他们打击外来不利于自己声音的话语,都是以种族歧视来回击。其实,说到歧视,他们最是歧视人的人,他们不光歧视外来者,更对自己的同胞以最大的歧视。君不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级,就是对人最大的歧视。而户口制,就是对人的歧视。而各种🈲,更是歧视的巨大来源。对人的不信任,对所有人进行有罪推定,就是歧视的结果。正常的社会,对罪犯都是无罪推定的,而非人的社会,对人都是有罪推定的。把所有的人当成罪犯,监控起来,这就是正常社会与非人社会的取别,也就是文化形态的取别。


所以,在正常的社会,传统文化都是在尊重生命与人性的基础上展开的。而非人的社会,都是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之中展开的。正常的社会,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批评就是最大的爱;而不正常的社会,不允许异样的声音,也会以统一的口径,去展现自己。如果稍有批评的声音,就会被认为是异端。为此,传统的文化,是有传承性的,不断延申与被不断保护的,而非人的社会,传统文化都会被各种运动毁掉,但宣传起来,却要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进行对生命的戕害。


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东西,被胜王败寇的毒菜者过滤摒弃,而把许多糟粕的东西,进行发扬。而这些糟粕的东西,其实就是在放大人性的恶,使人在欲望与贪婪中,互相防范与戕害,从而稳定社会,让人在欲望与无尽的被奴役中,成为自己生命的负累,为此,弱民智,弱民体,使人在沉重的社会负累中,无法安生,无法思考,才是他们对传统文化最得心应手的应用,也是他们之所以喜欢从传统中找理由来欺骗人的目的。


用户62081517873


一提到中国传统文化, 许多人立马会说:博大精深!绵延几千年的文化当然博大精深,但如果处处以此为限制,就陷入了宗教信仰一般的不可知论,好与不好,都无法探讨,最终成了说不清的一团浆糊。

在日慕乡关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两部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科学不受待见,名满天下的四大发明,都是对一些现象的利用,并没有深入探索背后的原理,这也是中国未能诞生科学的重要原因。

如果要给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文化下个定义,那就是:天人合一。

看作无论是农学,还是医学,算学,都没有脱离天人合一这个大前提,尤其是医药领域,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把通过自然想象总结出来的规律嫁接到人身上,例如上火,寒、湿等说法,无不是先修饰物,后修饰人。现如今许多中医自言:中医和西医不是一个体系,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评价。

什么体系?中医的体系就是天人合一!

十三经之首的易经,可谓天人合一思想的大成之书,起手就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认为人应该效法天地,永远不断的前进!

天人合一对不对,日慕乡关不好下结论,虽然这一理念得不到现代科学的承认,但也没有完全证伪,只能等待科学继续进步。许多科学家不也说过吗,科学的终端是神学,如果真是那样,天人合一就可以改名叫大预言术了!

社会科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说起社会科学,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诸子百家,百家确实不假,但有影响力的只是一部分,比如说九流十家。

汉武帝以后,九流十家只剩下一家,那就是儒家。儒家能够活下来并被发扬光大,与他宣扬的等级尊卑思想关系最大。

春秋乱世,各国想的是富国强兵,长幼尊卑那一套,毛用没有,所以谁都不待见孔子,充其量把他当个嘴炮拿来涮涮。而同时代的法家,因为经世致用,立竿见影,受到了各国君主的欢迎,比如说商鞅、吴起、李斯、韩非,一个比一个来劲。

等到坐稳江山,就要考虑万世一统,如何统?大家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安天命,就是统。统的目的不在为百姓谋福利,而是让皇权永固,万世一系。说白了,就是权力自私自利的产物,既然这样,谁的思想好使,就捧谁!

于是已经被装进博物馆的孔子,又重新登上了神坛。

只不过这个神坛,是个空壳子,因为没有一个君主完全按照儒家的思想行事,你比如汉武帝,嘴里喊着独尊儒术,但手底下用的都是主父偃、公孙弘这种法家流氓,哪有半分读书人的样子。也正因为这些原因,中国的儒家文化被认为是“儒表法里”,说白了,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讲道理的时候就把孔子这个大嘴炮搬出来,乱轰一气,做事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谁不听话就整谁。

比如说孔子接班人孟子说过:社稷为重,君为轻。这话你信吗?谁信谁傻!

伪君子就是这么来的。

汉朝以后,孔子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比如宋朝的程朱理学,明朝的心学,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没有跳出孔子划定的范围,甚至更加夸张,更加不人道,比如朱熹所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简直荒谬透顶,毫无人性,自己和儿媳妇扒灰,却要别人守节,说虚伪是客气的,说流氓都算留情面。

当然了,也有人说中国文化不等于孔子,我们还有门阀,科举,诗歌等等。

所谓门阀,说白了就是农奴制,皇帝为了稳固同治,拉上几家豪门大族分享权力,自己世袭罔替,也给他们子承父业的权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一个相互依靠的既得利益阶层,大家合起伙来掌控权力。但后来皇帝发现,门阀是靠不住的,有了力量一样觊觎权力,比如外戚,再比如藩王,高门大姓,没一个好东西,于是改为从民间选拔人才,这就是科举制诞生的原因。

至于诗歌,那不过是古代的文艺作品,根本谈不上主流,你能说周杰伦的歌曲是现阶段中国文化主流吗,当然不能!

说到这,大家大概就明白中国文化的含义了,看似博大精深,实则是环环相扣,范围有效的一套理论,这套理论好与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平心而论,在生产相对落后的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缺点也不少,最明显一点就是限制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中国社会停滞不前。

怎么理解中国文化,我理解文化这个东西就和你家里的房子家具一样,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换,没有必要削足适履,把生产生活依附在文化上。更有甚者,把文化当成棍子,对不同意见者劈头盖脸,这种人不是无知就是坏,说无知,是因为他不知道文化的含义和目的,就和清末那些哭辫子的遗老一个德行,说坏,是因为变革动了他们的蛋糕,于是怒气冲冲,要杀要砍,嘴里喊着文化,心里想着利益。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文化都是变化发展的,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是没有出路的!



日慕乡关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冲突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有很深的等级制度,缺乏平等意识。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封建糟粕。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不尊重科技知识,不尊重匠人(科技人才),没有哲学不讲逻辑,马屁文化盛行了几千年,几千年来奉行商鞅的治国方略,重用奸恶之之人,来治理国民,认为这样才能国强民弱,便于统治。

西方文明,提倡人人平等,追求自由民主,他们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大都从人性恶出发,从而推论和演绎出一整套的宪政政治逻辑体系,他们崇尚哲学数学,倡导科学技术。他们的文化,最大成度激发了人的创造性,积极性 ,尽量做到人尽其才,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所以近代的工业革命,信息化革命,都起源于西方。


钟馗评鬼1


中国传统文化很多优秀,也有很多糟粕,该发扬的发扬,该扔的扔。

中国传统文化一句总结就是人治人的文化,利于社会稳定,利于个人修养,但也利于权贵统治,不利于社会前进,很多与科学规律相违背。

现代人生活更多的是要掌握一种生存技能,没时间去了解过多,无可厚非。但想有更大空间,还是要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厚积薄发。

但有些忠君文化,什么叫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些东西与西方文明民主法制社会相违背!该扔的扔!

国家社会的强大需要更多人强大,而不是少数人,中国近代史已经给我们深深地上了一课!民不强则国弱,民不富则国穷!

什么男尊女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该淘汰的淘汰该痛斥的痛斥!你们说呢?





九五就是我


白人永远弄不懂的东西


王君油画


多读南怀瑾老师的书


嬴铁之光


想要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从传统教育开始


老吕16


中国的传统文化 就是人文 就是中国社会几千来来各种风俗习惯的传承。它包括社会各种被人们所认同所接受的传承习俗


用户70961364490


所谓传统的,就是你想丢丢也丢不掉的好东西,所以不用总教人们传统文化。学会的东西并且会用了、还用了好几千年了。好用的自然忘不了啊!关键是学信东西,创造发明新东西丰富传统文化!这才是有出息的“炎黄子孙”。总依靠老祖宗的东西,当啃老族“丢人”!更别说都证明不对了你还唠唠叨叨的烦死人啊!你不该别人没办法,你总胡说八道就是你不对了!


遛弯45968496


工业文明给传统文化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如果我们还一成不变的秉承原封不动的文化,势必被潮流抛弃,所以继承发扬优秀的,同时提升改善落陈腐不思进取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文明供我们所用,与时俱进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最具有先进性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