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在三臺縣城以北10公里處的涪江河畔鑲嵌著一個美麗的小鎮靈興,它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靈興鎮地處三臺北路涪江平壩地區,地理位置優越,綿(陽)三(臺)公路穿場鎮而過,與成德南高速和綿遂高速入口相距15公里。靈興鎮水利資源豐富,涪江由北向南穿越境內3個村莊,境內流程長11公里,發源於八洞鎮的蘇家河蜿蜒至靈興七村殷家溝後匯入涪江。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南宋紹興年間在今場鎮邊建了一座叫靈峰寺的寺廟,清光緒年間場鎮逐漸興起,因靈峰寺而取名為靈興場。清末民國初這裡是柳土鄉,民國24年(1935年)為靈興聯保,民國30年改為靈興鄉,1958年10月1日為老馬人民公社靈興耕作區,1961年恢復靈興公社,1967年7月改為涪江公社,1981年10月複名靈興公社,1984年3月改為靈興鄉。1992年9月,爭勝鄉併入組建靈興鎮,爭勝鄉為辦事處,1995年10月爭勝辦事處劃出單設爭勝鄉。靈興鎮轄靈興、靈峰、高坡、翻堰、豐收、山水、柏樂、石橋、清水、牛角、花果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9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000餘人。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靈興鎮地處涪江平壩,境內平壩地區多是土質疏鬆、肥沃、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特別適合麥冬等中藥材種植,麥冬成為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靈興鎮常年種植麥冬4500餘畝,隨著麥冬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村民的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靈興鎮還是三臺縣工業"一園兩區多組團"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屬規模企業太極集團四川天誠製藥有限公司就位於靈興場鎮。靈興鎮也是三臺縣優質蔬菜生產基地,境內還有國家級重點種畜場靈興分場。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場鎮背後是華嚴山,一條清澈的河流在山腳下蜿蜒流淌,波平如鏡,一陣微風將水面吹起了皺褶,青石板石梯從山腳直通山頂,山上樹木蔥鬱,幽靜典雅。南宋年間,人們在華嚴山修建了華嚴寺,曾經一位叫鐵琴的僧人化緣歸來,將錫杖放在地上歇息,猛然間河上飄來一段旃檀木,鐵琴定睛一看,上面刻有婆叟仙像,木頭上面有"婆叟仙"三字,於是鐵琴將婆叟仙像放置於佛堂內供奉起來。婆叟仙化身為赤足醫生為人們驅除病魔,到寺廟來祈禱祭祀的人絡繹不絕,後來華嚴寺更名為"靈峰寺",河上石橋改名為遇仙橋。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明朝年間對靈峰寺進行了重新修葺,李子儀寫了《重修華嚴山靈峰禪寺記》,文章中這樣寫到:"潼川州城北三十里,有山曰華嚴,寺曰靈峰,重岡巉巖起伏,奔其左右,牛頭峙其中,甘泉湧其南。群木森鬱,煙雲蔽虧,變熊萬狀,若雜花莊嚴之為者。天宇澄霄,登高一覽,胸次豁然。"清乾隆年間對靈峰寺進行了再次修葺。清嘉慶年間三臺知縣將"靈峰仙蹟"收入"三臺六景",並繪圖存志。民國年間出版的《三臺縣志》對"靈峰仙蹟"有如下記載:"縣北三十里之華嚴山即六景之靈峰仙蹟也,山不甚高,山不甚高而石磴(石階)臨流,饒有幽趣。宋紹興間,僧鐵琴者,愛其山水清絕,卓錫於此。後得旃檀出水,上鏤為婆叟仙像,祀於佛閣。婆叟之名不知何義,以木有字痕,仙所授也。仙嘗遊戲變幻,以針藥拯人疾苦,遠近爭神之,禱祀絡繹。因稱其寺為'靈峰'。今寺中有睡仙殿,即婆叟也。自有靈峰之稱,而華嚴顯然自有靈峰之跡,而華嚴轉晦矣。古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者其靈峰之謂歟?"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靈峰寺現佔地1萬餘平方米,依山傍水,佈局錯落有致,規模宏大。今靈峰寺睡仙殿內供奉的睡仙即婆叟仙。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1984年,靈興鎮崖墓群出土了東漢青銅搖錢樹,搖錢樹又稱錢樹,是神話傳說中的寶樹,"搖錢樹"的名稱是20世紀40年代中央博物院發掘四川彭山漢墓時馮漢驥提出的。雖然,我們不知道古人給搖錢樹怎樣命名,但是,基於搖錢樹造型是樹與錢結合這一基本特徵的事實,再加上樹上直觀、形象的取錢畫面,"搖錢樹"正確地表達了這類文物在漢代的涵義,可謂名副其實。靈興鎮東漢青銅搖錢出土後成為了三臺縣第一件出國參展文物,該樹通高141釐米,樹座為紅陶合模製作,高41釐米,樹幹(包括樹葉等)青銅鑄造,高100釐米。大小葉片共52片,以五銖方孔圓錢為葉片邊飾,並雜以人物、百戲和神獸。在1~4層枝葉間,懸掛有多姿多態神猴48只。樹梢則以"朱雀展翅"結頂。在西南地區現有出土漢晉搖錢樹中,尤以鑄造精美、造型新穎、裝飾繁富、寓意深刻而格外引人注目,具有極高學術研究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2001年初,國家文物局和美國西雅圖技術博物館聯合籌辦"千年遺珍——中國四川古代文物精品展"時,該搖錢樹有幸榮登參展品金榜,至2002年6月,先後在美國西雅圖技術博物館、達拉斯金泊爾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加拿大多倫多安大略博物館巡展。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李子儀《重修華嚴山靈峰禪寺記》:相傳為宋紹興間,普陀大士示婆叟仙人應化之地,時有沙門愛其山水之勝,遂卓錫焉。一日,聞江中呼救,人聲甚切,往視之,則枯槎浮水上,下以杖卻之,而歸呼聲亦甚,因取視焉,乃旃檀也,隱然有'婆叟仙'三字。遂鏤為仙人像,祀于山之華嚴閣。後嘗化為白衣道人,攜葫蘆以針藥救人疾苦,且數見夢於患篤疾者焉。人以其感通響應,因目其寺曰'靈峰',其詳見於他碑。元季寺廢,國朝有僧智悟菴其側,皇上踐祚之年,靈壇古蹟許中興焉,吾因慨然厲志復興。由是,州大夫監課官及鉅商大賈,鄉之長者居士素向悟之化者,均樂捐資鳩工聚材,不數載而底於成。三殿傑立,魁梧雄麗,悚人心目,其大雄殿中位法報化三身調御三千列其上,五百十八應真翊其左右,樂邦妙境居其隱。大悲殿內立千手大悲像,土地菩薩佐其兩旁。婆叟仙人獨居一殿,不忘初也。凡眾像嚴設鐘鼓魚板拾完美矣。永樂五年春,悟以其事來請記之。惟佛之設其要,在乎傳道而已,傳道在乎明性,性既明,則人人皆佛矣。何假外之宮室像設為哉,而塵迷倀倀莫之趨向,蓋有睹像生敬,以起其向善背惡之心,則亦由外修內以得夫自信之妙者,必因有為而至,無為斯土木丹堊之飾所由作也,凡為釋氏之徒者,崇宮室嚴像,設非若世之誇奇門靡以要譽於人也,由是觀之,悟所為者皆與人為善。以張大悲仙人旺化之功,況佛懸記有正法焉,有象法焉,次第設教不可偏廢,今悟倡之於前,群公和之於後,使仙聖靈蹟復著於茲,俾人人睹像生敬,去惡從善,同歸囿化。所謂陰翊王度者,悟實以之噫,今之衣其衣,食其食,居其居,而不一顧者有焉。求若悟之竭智畢力,至於成功者幾希矣,矧明性傳道者呼。悟曰韙,遂記之。申之以辭,曰大教東漸流自竺乾,梵剎星羅周偏八埏,惟皇受命,德化敷天,不忘付囑,願力彌堅。靈壇聖蹟有廢,斯舉象教中興,人其仰止粵,潼川州北三十里,峨峨靈峰鷲嶺是比,惟婆叟仙示厥化權,針藥一施無疾弗痊。宋曆元季寺址墟焉,遭時聖明法運將還,有僧曰:悟為法檀度,伐木于山,聲呼邪,許殿堂突兀,岡巒崷崒,像設之嚴,焜煌赫弈,婆叟靈蹟既替,復隆孰俾其成,惟吾之功,考鍾伐鼓,道恢列祖,天神翊衛,伊德是祜,毋曰苟完遂忘其佑,佛光所燭,載殷載袤,仰祝吾皇億萬斯壽,勒石山阿,永昭厥後,永樂五年夏四月蜀府紀善廬陵李子儀撰。"



《三臺縣志》(1931年版)

審核:梁勝

歡迎關注三臺縣委黨史研究室(三臺縣地方誌辦公室)官方頭條

三臺縣靈興鎮:因千年古剎靈峰寺得名,是三臺縣工業集中區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