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巴基斯坦的經濟一直比較落後?

大東北的小豆包


最近據美聯社的報道,巴基斯坦方面如今已經陷入極端窘迫的財政危機,巴基斯坦的經濟增長率從6.2%下降到3.3%,未來預測將會進一步下降,達到過去十年來的最低點,巴基斯坦的貨幣也貶值了50%以上,通貨膨脹預計將一直維持在13%左右,達到十年來的最高點。巴基斯坦的債務不斷增加,達到全年預算的30%,巴基斯坦只能不斷借新債還舊債,可謂是拆東牆補西牆。

【巴基斯坦按照IMF的藥方抓藥,最後結果就是經濟越來越差,民間反彈越來越厲害】

對這種情況,美國媒體給出的原因就是巴基斯坦的軍隊消耗了太多的錢,軍隊預算佔到全年預算的18%到23%左右。而納稅的人只佔巴基斯坦全民人口的1%,這些人口還絕大部分都是窮人,富人都想方設法地逃稅或者轉嫁稅收了。

那麼問題來了,美媒的說法對嗎?實際上,巴基斯坦維持如此龐大的軍事開支純屬迫不得已,要知道他的鄰居就是印度。印度與巴基斯坦迄今為止已經打了三次大規模戰爭,最終肢解了巴基斯坦,使之分裂為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有印度這樣動不動就能讓巴基斯坦亡國的鄰居在,巴基斯坦又怎能不將錢花在軍隊上呢?更何況就算巴基斯坦這麼維持軍備,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軍事裝備的差距還是很大,所以用軍隊開銷來指責巴基斯坦,實在是走錯了方向。要是巴基斯坦也搞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那之前的印巴衝突,巴基斯坦就不會讓印度空軍在全世界面前丟臉了。

【有印度這樣的鄰國,巴基斯坦如何能放鬆軍隊建設?】

實際上巴基斯坦目前財政上的窘境是顯而易見的,但癥結並不是什麼軍隊預算過高,而是巴基斯坦政府方面完全無法利用好軍隊的問題。事實上巴基斯坦軍隊是巴基斯坦除精英階層之外最開化和先進的群體,並且巴基斯坦軍隊也是維護巴基斯坦國家利益最積極的群體。所以巴基斯坦方面就應該好好利用軍隊平靖地方,鎮壓地方分裂組織和極端組織,好好參與鄰國的大開發,建立一條黃金髮展道路。而不是讓這支軍隊每年空耗龐大的軍費而無所事事。

【作為有核國家,巴基斯坦發展經濟其實並不困難】

從目前的情況看,巴基斯坦政府在使用軍隊上可以說完全不及格,國內極端勢力和分裂勢力越來越猖狂,甚至受不同國家的控制,不斷在境內製造事端,甚至越境攻擊他國,連國內都不能穩定,經濟又如何發展?以巴基斯坦身為穆斯林世界中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這個身份,要發展經濟真不是一件難事,不但海灣一票石油國會給錢,美國也要依靠巴基斯坦維持在阿富汗的局勢,鄰國伊朗還可以利用巴基斯坦來輸送石油與天然氣。擁有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美媒對巴基斯坦問題的指責完全就是走錯了方向。要是巴基斯坦真跟著西方的調調走,那就又要上當了。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雖然自然資源方面這個國家並不缺乏,該國擁有世界第二大鹽礦、第五大金礦、第七大銅礦、第五大煤炭儲量、第七大小麥和大米產能等等。但是,近40%的巴基斯坦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

巴基斯坦究竟有多窮?

2016年,人類發展指數排名中,巴基斯坦在188個國家中排名第147位。巴基斯坦的人類發展指數在南亞最低。

巴基斯坦的財富分佈非常不均勻,前10%的人口收入佔27%,而最低的10%人口收入僅佔4%。巴基斯坦的人類發展指標,特別是婦女指標,顯著地低於人均收入水平相當的國家。巴基斯坦的嬰兒死亡率為每千人88人,也高於南亞平均水平每千人83人。

巴基斯坦約有2.1億人口。 2002年的貧困率達到了驚人的64%,還好到了2014年,已經下降到了29.5%。巴基斯坦在減少貧困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使其成為南亞人口貧困率第二低的國家。

巴基斯坦為什麼這麼窮?

1.電力嚴重不足:

不斷的主要停電挑戰給經濟帶來了困難。自2000年以來,這一問題對整體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巴基斯坦國內電力短缺已超過5000MW。能源揮之不去的危機如果沒有得到解決,那麼經濟發展只會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2.恐怖主義指數全球第4高的國家:

這是巴基斯坦經濟發展的巨大絆腳石。自2002年以來,我們是一個飽經戰亂的國家。巴基斯坦國家銀行的報告說,反恐戰爭每年耗資1180億美元。根據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在163個國家中,巴基斯坦排名第四。這長期以來一直是巴基斯坦負面國際形象的原因,這限制了該國的外國投資。

3.政府的腐敗與精英主義

首先是因為巴基斯坦政治體制的根本缺陷。巴基斯坦的政治一直由精英主導。這些精英包括政治家、將軍和官僚、。許多政治家來自擁有土地的大家庭或有非常豐富的工業背景。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共同照顧,忽視了老百姓的利益。

這種情況已成為週期性的。近年來,這種政治文化可能隨著教育和新興的民主規範而發生變化,但它已經長期以來影響了這個國家。

巴基斯坦的精英領導人們也參與腐敗。巴基斯坦前總理於2017年7月辭職。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最高法院指控他貪汙。此外,透明國際將巴基斯坦列為腐敗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4.青年失業:

巴基斯坦有幸擁有約63%的青年人口。其中一半失業。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15歲及以上人口中有50.7%受僱。其中,女性比例非常低。其餘的人都在為生存而掙扎。巴基斯坦平均每年需要為年輕人創造2000萬個工作崗位,才能保證年輕人都有工作!

5.缺乏優質教育:

教育是經濟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不幸的是,巴基斯坦目前的識字率只為60%,南亞國家最低。大約有2500萬兒童失學。更重要的是,在基層一級,成千上萬的學校缺乏衛生、水、電等基礎設施。

6.衛生設施差:

公立醫院缺乏適當藥品、病床、設備等。由於缺乏基本衛生設施,每10萬分娩就有170名婦女因感染而死亡。每出生1000個嬰兒,其中66個在他們的第一個生日之前死亡。此外,巴基斯坦大約44%的兒童發育不良。

7.逃稅:

全國90%的稅收來自於普通人。而大公司、商人、政客不繳納應繳稅款。他們掙很多錢但收稅少。另一方面,窮人收入減少但徵稅更多。每年通過在外國建立的避稅天堂逃避數十億盧比。逃稅的發生阻礙了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


王不宇看世界


在全球來說,巴基斯坦確實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國家。國土面積88萬平方公里,人口接近2億,但經濟規模只有3000億美元左右,人均GDP1500美元。其宿敵印度人口達到了十二三億,人均GDP也超過了2000美元。



巴基斯坦之所以經濟落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和其國內政局動盪有關。從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巴基斯坦一直都有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先是和印度,三年一小大,五年一大打。戰爭是吞金獸,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除非強如美國,否則任何一個國家經濟實力都不足以支持長期戰爭。前蘇聯這麼龐大的一個帝國,也被長期的軍備競賽和歷時八九年的阿富汗戰爭拖垮了經濟。除了和印度的戰爭,巴基斯坦國內恐怖主義實力長期猖獗。

不穩定的國內政治局面,使得巴基斯坦官方疲於應付,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發展經濟的事情?因此巴基斯坦國內醫療、教育等公共設施陳舊,交通、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嚴重匱乏。其首都的經濟發展水平甚至還不如中國的一個普通地級市。

不穩定的政治局面,使得國內投資者無心投資、工人無心就業。因此在巴基斯坦國內,工業尤其是製造業,發展非常緩慢。其目前大概3000億美元的經濟規模,有很大一部分是農業和服務業構成的,工業所佔的比重非常低。而一個國家要想發展起來,尤其是人口過億的大國,非得發展工業不可。


政治動盪是造成經濟社會發展落後根源,這一點非常好理解。所謂穩定壓倒一切就是這麼來的。沒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你有再優秀的企業家、再豐富的資源、再充足的勞動力都沒有用。


財經知識局


巴基斯坦有人口超過2.07億(世界第五大),給它一個名義人均GDP為$ 1,641 2018年,位居世界第147位,給它那PPP 人均GDP的5709 2018年,世界排名第130位但是,巴基斯坦的無證經濟估計佔其整體經濟的36%,在計算人均收入時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紡織品,皮革製品,體育用品,化學品,地毯/地毯和醫療器械。

自1947 年獨立以來,巴基斯坦經濟已經成為一個半工業化國家,主要依靠紡織,農業和糧食生產,儘管近年來已經推動技術多樣化。自2012年以來,巴基斯坦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逐漸增加,在提供能源和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數十年的腐敗和內部政治衝突通常導致外國投資和發展不足。世界銀行預測,到2018年,巴基斯坦的經濟增長將增加到“強勁”的5.4%,因為更多外國投資流入,即來自中巴經濟走廊。據世界銀行稱,巴基斯坦的貧困率從2002年的64.3%下降到2014年的29.5%,

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 是目前正在建設整個基礎設施項目的集合巴基斯坦。最初價值460億美元,截至2017年,CPEC項目的價值為620億美元。 CPEC旨在通過建設現代交通網絡,迅速實現巴基斯坦基礎設施現代化並加強經濟,眾多能源項目和經濟特區。2016年11月13日,當中國貨物陸路運往瓜達爾港運往非洲和西亞時,CPEC部分投入運營, 而一些主要電力項目於2017年底投入使用。 CPEC被視為習近平主席 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內容。


經濟愛好


說巴基斯坦經濟一直比較落後是不嚴謹的,確切地說,巴基斯坦經濟發展起伏太大,沒有形成過連續的高增長時期,而近十年來,巴基斯坦增長尤其乏力,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相比於其他新興經濟體,特別是印度十年的高速增長,巴基斯坦的困難就體現得比較明顯了。

穆沙拉夫將軍執政初期,巴基斯坦連續多年實現6個點以上的增長,曾經得到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高度評價,但2007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很快陷入困境,至今表現低迷。巴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是經濟受國內政治和國際環境因素過大,1998年前巴也有過一段高速增長時期,但因為核試驗後的國際制裁而急轉直下。

這不是在為巴基斯坦開脫,而是要認識到,自主性差是巴經濟發展不順利的重要原因。除了穆沙拉夫時期,大多數巴政府嚴重依賴外國輸血,給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西方金融機制干預巴國內經濟進程機會。與此同時,巴國內工業發展主要表現為大地主控制下的壟斷產業,技術低下,也導致巴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劣勢。

簡單地說,巴基斯坦是典型的依附經濟,難以長期健康發展並不令人意外。


葉海林


巴基斯坦經濟落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粗略來看主要由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印巴分治時,巴基斯坦的經濟基礎較差。印巴分治後,巴基斯坦(西巴和東巴)分得的領土佔原英印殖民地的四分之一,人口占五分之一,但是,只分得十分之一的工業企業,產業工人只佔英印殖民地的6.3%。並且,巴基斯坦分得的企業主要是季節性特徵明顯、技術水平較低的初級加工工業,如黃麻加工廠、碾米廠、軋棉廠等,缺乏鋼鐵、機械等基礎重工業。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的工業用電主要靠印度供給,而在印巴分治後,立刻面臨電力短缺難題。時至今日,巴基斯坦的電力不足問題依然嚴重。根據聯合國的報告,1949年,巴基斯坦的人均GDP為51美元,而印度為57美元。

第二,巴基斯坦政治動盪,影響經濟發展。巴基斯坦是20世紀唯一一個按照宗教信仰建立的國家。組成巴基斯坦的各個地區,在歷史上要麼分屬不同國家統治,要麼共同被同一個王朝壓制,相互之間的國家認同感薄弱。巴基斯坦的主要民族如旁遮普族、孟加拉族、信德族、普什圖族、俾路支族等文化差異大、利益分歧明顯,信任缺失。巴基斯坦從建國開始,就被國家分裂問題所困擾。東巴基斯坦獨立後,旁遮普族成為人口最多的民族,把持了中央政府和軍隊,其他少數民族,如俾路支族等認為自己利益受到損害,滋生分離主義苗頭。在巴基斯坦經濟落後地區,部族觀念壓過國家觀念,是地區割據、恐怖主義滋生的思想土壤,嚴重侵蝕中央政府權威,無法集中全國資源發展經濟。

第三,文官政府更迭頻繁、軍政府長期執政。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後,由於權威人物真納過早去世,未能出現具有足夠威望的國家領導人,在接下來的11年裡,出現了五位總督、七位總理。1958年,巴基斯坦開啟軍政府時期,直至1969年第一輪軍人執政才結束。1977年-1988年,巴基斯坦開啟第二輪軍人執政。1988年-1999年,人民黨和穆斯林聯盟輪流上臺執政,但是文官政府受到軍人勢力的深刻影響,政府軟弱、更迭頻繁,平均任期不滿3年。1999年,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穆沙拉夫接管政權,開啟第三次軍人執政。文官政府更迭頻繁導致經濟發展政策經常變動,經濟發展環境差、影響投資者信心。軍人長期執政則導致軍費開支巨大,國防費用佔政府開支的比重長期在50%以上。

第三,人口增長快,吞噬經濟發展成果。巴基斯坦是南亞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1990-2005年,印度、孟加拉國的年人口增長率分別為2%和2.2%,而巴基斯坦為2.8%。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導致國內生產總值即使快速增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增長緩慢。20世紀60年代,巴基斯坦GDP年均增長6.8%,但是刨去人口增長部分,人均GDP增長僅為3.7%;90年代GDP增長率為4.6%,人均GDP則為2.5%。

除了上述三個原因,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長期軍事對抗、巴基斯坦境內的分離主義和恐怖主義問題、巴基斯坦政府嚴重依賴借債刺激經濟、國內基礎設施缺乏等,都是巴基斯坦經濟落後的重要原因。


萊蒙夫人


世行數據庫顯示:2017年巴基斯坦人口1.97億,GDP3049億美元,預期壽命66.4歲,貧困率24.3%。以上應驗題主的觀點,巴基斯坦作為人口大國,經濟一直落後,在世界市場的各領域均無存在感。

它與印度同時獨立,起步不晚,何以經濟發展不順,存在感不強?

首先,巴沒有天賜資源,能源短缺

印度河是巴的“母親河”,其總流量的一半用於灌溉,可惜一年中各季節水量嚴重不均,秋冬季來水嚴重不足。巴礦產資源平平,能源更弱,石油對外依賴度超80%,天然氣自給,煤炭基本為褐煤和次煙煤價值不大,森林覆蓋只有4.8%,水產資源尚豐富。

其次,巴一直沒有走出典型農業國的經濟模式

巴基斯坦農業人口占總人口2/3,吸納了全國近半勞動力,創匯佔40%以上,畜牧業佔農業產值的1/3以上。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主產小麥、大米和棉花。

第三,沒有實現工業化,不現產業升級和加工業突破

2015年其三次產業經濟佔比分別為20%、22%和58%,主要出口紡織品、體育用品、皮革製品、食品和土特產等,進口遠大於出口。人口紅利既沒有體現在以加工業為突破口的產業升級上,也沒有在消費領域凸顯。

表明外來投資不多,2017財年FDI僅34億多美元,近半來自中國,來源範圍和投向領域均狹窄;勞動密集型產業少,勞動力優勢遠未發揮;對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地利沒有體現,海外勞務的潛力挖掘也不充分。


第四,安全開支佔到財政支出的很大比例,擠佔教育、社會、科研與開發等諸多領域

近年其軍費開支約佔GDP3.4%,佔財政開支的近20%,均高於印度。從根本上講,與印度的戰爭與敵對(阿富汗戰爭後又增添“三大勢力”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消耗並牽制了發展力——財力、物力、人力、精力,是造成巴經濟落後的直接原因。

第五,制度桎梏,宗教束縛,地區分立,社會停滯,權力爭鬥,沒有現代意識等是巴經濟落後的內因

封建土地制度和殘存種姓制度束縛廣大農民和平民;宗教約束和男性至上的社會經濟結構剝奪婦女權益,人口紅利難現;宗教政治化和教育等社會資源缺失導致極端激進勢力滋長;政局動盪,法律缺失等嚴重製約政治制度的民主化與現代化。


ruixuezhaofeng


巴基斯坦自然條件較差。

巴基斯坦全國領土為88萬平方公里,全境五分之三為山區和丘陵,南部沿海一帶為沙漠,向北伸展則是連綿的高原牧場和肥田沃土。巴基斯坦屬於熱帶氣候,氣溫普遍較高,降水比較稀少,年降水量少於250毫米的地區佔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三以上。巴基斯坦煤炭資源豐富,但是其他資源相對稀少。總體來說,巴基斯坦自然條件算是比較差,不能為國家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複雜的地緣環境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南瀕阿拉伯海,東接印度,東北鄰中國,西北與阿富汗交界,西鄰伊朗。這一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西北各方勢力進入南亞大陸必然首先要侵佔的地區,由於印度河流域沒有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外來勢力入侵屢屢得手。這裡就像集市一樣,彪悍的民族來了一波又一波,有些是搶了就走的,有些乾脆留下了安營紮寨,建立新的政權統治這一地區。所以南亞的人種都是經過各民族大雜居融合形成的,民族多樣而複雜。而現在的巴基斯坦雖然少了西北外來勢力大規模入侵的風險,但是面臨的安全風險並不少。

第一、最大的威脅來自東邊的印度。

印巴分治以後,因為領土和宗教矛盾,印巴之間大規模的戰爭進行了3次,小的摩擦更是多的不計其數。戰爭大大消耗了巴基斯坦的國力,並且領土也被印度肢解,東巴基斯坦獨立後成為孟加拉國,使巴基斯坦的實力進一步削弱。雖然兩國近幾十年未發生過大的衝突,但是為了保持應對戰爭衝突的軍力,巴基斯坦需要常年維持龐大的陸海空部隊,這對於經濟發展落後的巴基斯坦來說更是成為沉重的經濟負擔。

第二、西邊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也成為不安定因素。

西邊的阿富汗境內的恐怖組織經常活躍在兩國邊境地區,並且時常向巴基斯坦滲透,成為威脅國內安全的危險因素。就在新年伊始,特朗普政府因巴基斯坦反恐不利,暫停了2.55億美元的對巴反恐援助。同時,ISIS持續向巴境內進行滲透,巴境內發生恐怖襲擊的風險在上升。就在去年12月,中國駐巴大使館官方網站發佈恐襲預警,“據悉,恐怖分子策劃近期對中國駐巴基斯坦機構和人員發動系列恐襲。”恐襲風險的增加不但會增加巴基斯坦自身的安防成本,更會破壞巴國的投資環境,把潛在的外來投資者嚇跑。

民選政府與軍人政權交替執政,導致政局動盪。

巴基斯坦建國60多年來,其政局一直動盪多變,政府更迭頻繁。民選政府和軍人政權的交替出現是巴基斯坦政壇的特點,巴基斯坦一直在民主和專制之間尋求更適合的模式,但是由於經濟、民族、宗教、黨派等諸多矛盾錯綜複雜,巴基斯坦並沒有找到非常適合自己的政治模式。

每當巴基斯坦國內政治混亂,社會動盪不安,經濟發展遲緩,人民生活貧困,社會失去控制時,民選政府就會下臺,軍人政權就會上臺。軍人政權通過進行嚴厲的軍事管制,使全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秩序穩定了下來。當社會恢復穩定後,軍人政權或是主動恢復民選,或是由於專制集權過大引起黨派不滿而被迫下臺。民選政府上臺後往往會削弱軍人政權的權力,又會引起軍人的不滿,因此民選政權和軍人之間進行長期的博弈和鬥爭,導致了巴基斯坦政局的長期動盪,動盪的政局必然會影響經濟的發展。

綜上,巴基斯坦由於自然條件較差,歷史上長期存在的政局動盪不安,再加上面臨比較複雜的地緣環境,空襲時有發生,這些不利因素都是導致巴基斯坦難以長期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銘蘇先生


巴基斯坦是部落聯盟組成的國家,缺乏長久的歷史和文化積澱,國家凝聚力和人民自豪感並不強,這是一個國家發展的軟實力之一,這一點與印度對比明顯,印度歷史悠久,印度人民是出了名的蜜汁自信,

巴基斯坦缺乏資源,巴基斯坦的鄰居伊朗則盛產石油,如果不是因為政治原因,伊朗人民分分種暴富,巴基斯坦則沒有這個運氣,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封閉,不適合發展製造業,而製造業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騰飛的必修課程,雖然巴基斯坦也靠阿拉伯海,但是比起鳥瞰印度洋的印度,巴基斯坦優勢全無,因為印度交通更便利,勞動力更充沛,國內市場更大,製造業的產業轉移會被印度截留,整天聽說國際資本投資越南,投資印度,很少聽說投資巴基斯坦,就是因為國際投資商考慮到巴基斯坦國內市場需求有限,如果只是用於外貿的話,成本又會更多,

巴基斯坦與印度的領土爭端讓巴基斯坦需要大量的國防開支,這減少了對經濟發展的投資,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負擔,印度則因為經濟規模龐大,經濟增長率高,與巴基斯坦的軍事對峙的支出基本上不影響印度經濟發展,

這樣巴基斯坦地緣封閉,又不盛產資源,無法發展製造業,只能是個農業國,而一個國家靠農業是不可能富裕起來的,這個世界上的交通不便的內陸國,如果不盛產資源,大多數都會不富裕,瑞士這樣的內陸國不算,因為周邊都是發達國家,



萬事皆空70


巴基斯坦為南亞地區第2大國,面積約79.6萬平方公里(連同巴控克什米爾的話面積近88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億為世界第6人口大國,卡拉奇為最大城市,首都為伊斯蘭堡。處於南亞向西亞的過渡地帶,位置重要。目前GDP約2900億美元左右,為世界第25大經濟體。年均增速相對較快。


巴基斯坦城鎮分佈圖


孟加拉國未獨立時的巴基斯坦


首都新貌

巴基斯坦獨立後雖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以下因素仍制約著經濟發展……

第一、人口增長快,壓力大!面臨較為嚴重的就業及生態環境問題!其人口增長率仍處於高位狀態!

第二、山地丘陵、高原佔比過高,平原少,大部分國土氣候乾旱,年降水量75%的地區在250mm以下!環境人口容量有限。雖出口大米、棉花及水果等,但該國的溫飽問題始終未得到根本解決。


地形及城鎮分佈圖

第三、工業基礎弱,基礎設施不完普。



南亞工農業分佈

第四、受地緣政治影響大,如原塔利班對巴的影響,國內暴恐事件仍時有發生!印巴的軍備競賽(克什米爾問題等)等,都會消耗大量的財力物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